正确运用常见的修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37091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24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运用常见的修(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2014年11月6日,考点解读,2014年考试说明要求: 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 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 “正确运用”,表明高考考查是结合语言环境进行动态考查,即对修辞手法进行判断、理解和运用。 (概念解释:修辞手法,就是通过修饰、调整语句,运用特定的表达形式以提高语言表达作用的方式和方法。),备考指南,1、该考点一般不会直接单独设题,而是经常与“语言运用(如仿句、变换句式、广告词、对联等)”、“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作文”等结合在一起考查; 2、从考查意向来看,注重能力,注重运用,注重主观表述,注重综合。 3、备

2、考必做: 掌握常见修辞手法,主要目的是提高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和运用修辞手法更好地表达思想情感。 (1)熟悉常见修辞格的特点,明辨易混辞格。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特征及易混修辞格的区别是运用修辞手法的前提。 (2)熟悉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理解和明确效果。 (3)提高联想、想象等思维能力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思想是思维的结果。要写得出,写得正确,首先要想得出,想得正确。要提高修辞运用能力,提高思维能力很关键,尤其是联想和想象能力。,知识梳理,一、比喻 1、概念:比喻就是“打比方”。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结构:比喻的结构,一般由三部分组成,

3、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作比喻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组成。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比喻的种类:(1)明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联结。(2)暗喻。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联结,有时暗喻不用喻词。(3)借喻。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例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博喻。 5、比喻的作用:具体、形象、生动。如:柳妈的打皱的脸也笑了起来,使她蹙缩得像一个核桃。浅显易懂。如:小石头可以砸破大水缸比喻小的可以战胜大的。表达感

4、情。如:地下“乌龟”(坦克)乱爬,头上“乌鸦”(飞机)成阵。,二、比拟 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方式。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三种形式。事实上,前一种形式是把事物“人化”,后两种形式则是把人“物化”或“把甲物乙物化”。 2、作用:(1)色彩鲜明;(2)描绘形象;(3)表意丰富。 【辨析】比喻和比拟的不同点 1、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摸写本体,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 2、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现

5、或不现,而喻体必须出现。 如:圣马克堂是方场的主人。(比喻)圣马克堂热情地迎接着八方游客。(拟人),三、借代 1、概念:指的是不直说出要说的某人或某事物的本来名称,而是借用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这种辞格也叫做“换名”。其中,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被代替的事物叫做本体。借代即用借体代本体。 2、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大胡子凶神恶煞的吼叫着。 材料代本体。 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 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要多读点鲁迅。 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 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

6、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3、作用:形象生动、重点突出,如:那一对西装革履从前面慢悠悠地走过来。简洁、精炼,如:公园里的长凳上坐着两个人,一个“马褂”,一个“西装”。灵活,不死板,给人以幽默感,如:从他的祖父到他,三代不捏锄头柄了。 【辨析】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1、相同点:都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 2、不同点: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如: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借代)。 我就知道 ,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借喻)。,四、夸张 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需要,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

7、缩小的修辞方式。 2、种类:扩大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大、多、高、强、深”的夸张形式。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得“小、少、低、弱、浅、”的夸张形式。如: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前,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超前夸张:在时间上把后出现的事物提前一步的夸张形式。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子的香味来了。 3、作用:(1)形象漫画化,使特点更显著。(2)揭示事物本质,起强调作用。(3)态度鲜明,有强烈的感情色彩。,五、对偶 1、概念: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意义相关联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叫对偶。如: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8、成灰泪始干。 2、种类:()正对: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2)反对: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3)流水对: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 3、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炼概括,富有表现力 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六、排比 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式。 2、种类:(1)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组成排比。(2)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

9、分句构成排比。(3)单句排比。(4)复句排比。 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七、反复 1、概念:根据表达需要,使同一个词语或句子一再出现的方法。反复可以是连续的,也可间隔出现。 2、种类:(1)连续反复:接连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中间没有其他词语间隔。(2)间隔反复:重复运用的词语或句子中间间隔其他词语或句子。此外,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也可以交错使用。 3、作用:反复具有突出思想感情,增强节奏感的效果。恰当地运用反复可以抒发强烈的感情,起到强调主题思想的作用。,八、设问 1、概念:设问是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或提出问题不需回答的修辞方式。 2、特点:无疑而问。 3、作用: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九、反问 (反诘) 1、概念:为了加强语气,用疑问句的形式表示确定的意思。常用肯定形式表示否定,用否定形式表示肯定。 就说蒋筑英吧,已经经过了这样长久的考验,他入党的志愿,也一定要等到死后才能由省委的追认满足么?(用肯定的形式表示否定) 难道我们不该努力读书吗?(用否定式表示肯定的意思。) 2、作用: 语气强烈,具有无可辩驳的力量;能激发读者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辨析】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1、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则明确表示肯定和否定的内容。 2、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