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35761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8.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最终稿)(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规划目录,一、背景研究,三、目标战略定位,二、综合分析,五、各区县旅游发展指导规划,四、空间格局,六、旅游产品规划,七、旅游产业要素规划,八、旅游营销规划,九、旅游保障体系建设,3,一、背景研究,4,环渤海战略,环渤海区域处于东南沿海经济带与西部、北部衔接的过渡枢纽带,直接辐射华北、东北、西北三大经济后发地区,是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区域,在这样的背景下,旅游业大有可为。,四 大 战 略 背 景,滨海战略,滨海新区的国家战略地位促成天津城市地位的历史性抬升,天津的经济发展进入快车道,承担着协调京津、整合环渤海、辐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重要区域责任。,京津冀一体化,京津、津石、津唐、

2、津保城际铁路网络将促成京津冀城市群一体化,天津以其巨大的经济能量在京津冀城市群中扮演综合经济服务的角色,旅游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发挥。,奥运后中国 旅游热潮,奥运后举办地旅游热一般持续34年,中国宏观经济发展形势、当今世界旅游趋势和奥运会的中国文化盛宴,有望使这一效应延长至少2年,未来中国旅游将迎来较长的繁荣时期。,(一)规划背景分析,5,(二)天津市旅游现状分析成就,6,(二)天津市旅游现状分析问题,7,二、综合分析,8,(一)区位分析,1、地理区位:环渤海区域中心、东北亚区域中心,2、交通区位:入京廊道、高铁汇集地、北方第一大港,9,作为北方经济中心,庞大的商贸客流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市场基础

3、 滨海新区的国家战略,确立其中国东部沿海发展第三极的地位 环渤海地区的经济特殊性:承东启西、贯通南北,3、经济区位:北方经济中心、中国经济第三极,4、旅游区位:立足京津,服务环渤海的综合旅游集散中心,服务于北京、滨海新区两大吸引核的综合旅游目的地 易于联合环渤海其他旅游板块,构建环渤海大旅游圈,(一)区位分析,10,根据国家标准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全国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调查结果显示,天津的旅游资源分属8个主类、30个亚类、125个基本类型,主类拥有率为100%,亚类拥有率为97%,基本类型拥有率为81%,在全国省、自治区、直

4、辖市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较全的富集地。,1、旅游资源分类评价,(二)旅游资源分析,天津市旅游资源现状统计表,11,旅游资源分区评价,(二)旅游资源分析,2、,12,主要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13,基本思路:以自然与人文景观、地方特色相结合,以国内旅游、国际旅游、大众旅游为切入点,深度开发和建设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与旅游项目,创新和拓展新的旅游市场与旅游商品,创建具有天津特色的,集观光、购物、度假、商务、会展以及文化与体育、娱乐、餐饮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群体系,并由此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3、旅游资源开发思路,(二)旅游资源分析,1、优势资源开路:依托近代文化、水体、海洋、都市休闲等强势旅游

5、资源,构建核心旅游资源开发格局; 2、加速资源整合,打造若干旅游集聚区,迅速形成产业规模; 3、紧紧抓住现有的旅游品牌和创新的旅游品牌,以文化脉络为纽带实施品牌之间的多方位整合,全面带动大区域旅游资源的整合开发。,14,入境旅游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入境客源前六位主要是日本、韩国、美国、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不包括港澳台 入境游客消费较高,仅次于北京,说明商贸游客所占比重大,市场比较成熟。,1、入境市场分析,(三)旅游市场分析,15,国内旅游市场同样保持稳步增长; 游客人均消费较高,2007年达到1121元,次于北京、上海、杭州,对比于天津的消费水平,说明商务游客比重较大,纯旅游消费较低;,

6、2、国内市场分析,(三)旅游市场分析,16,(三)旅游市场分析,3、入境市场定位,17,4、国内市场定位,(三)旅游市场分析,18,三、目标、定位、战略,19,(一)目标,通过重点项目开发、品牌产品打造、旅游产业的培育,快速树立并推广“魅力滨海、活力天津”的天津旅游形象,建成浓缩近代文化、凝聚现代文明,最具北方特色的环渤海旅游休闲中心,天津建设成为中国旅游强市、国际休闲旅游名港和世界旅游名城目的地。,1、总体目标,20,作为21世纪中国最具潜力的发展城市,天津旅游的发展要由“资源主导、遍地开花”的旅游现状走向“目标驱动、产业集聚”的发展模式,即从传统的通过旅游资源的梳理来决定旅游发展格局的资源

7、主导型,转变为以未来21世纪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以京津一体化、环渤海地区大协作的战略高度来全面审视未来天津旅游的地位和作用,确定天津旅游发展目标。并以此为驱动,确立天津旅游的发展格局。,2、发展模式,(一)目标,21,旅游总收入达到1300亿元,比2005年增长140%。 旅游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6.5%。,3、经济目标 规划期内,天津市旅游业将实现快速发展、系统完善与全面提升,旅游经济总量将实现跨越式增长。直到2020年,全市旅游分三大步:,第一步 到2010年,第二步 到2015年,第三步 到2020年,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15%,达到2600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 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

8、值的8%。,旅游总收入平均增长10%,达到4180亿元,比2015年再翻一番。 旅游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一)目标,22,1、开发定位 国际定位: 世界名城旅游目的地 全国定位: 中国最佳休闲都市 中国著名的旅游港城 环渤海地区定位: 环渤海旅游的轴心城市,(二)定位,23,2、形象定位,渤海明珠,魅力天津,(二)定位,24,战略一:同城异化战略,京津同城异化 北京:皇城、帝都、长城,皇家文化和政治文化是其旅游核心吸引力; 天津:近代缩影、洋派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文化、现代港城,文化、资源本底呈多元化,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确立更有助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除了多元化的核心吸引物,更具有打

9、造环渤海旅游集散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 老城、港城同城异化 老城:百年历史、近代文化、西方建筑、传统民俗,使老城成为传统气息浓郁、充满休闲情调的休闲都会; 港城:现代化建筑、高科技文化、时尚的海洋旅游活动,滨海新城是动感、欢乐的时尚滨海旅游目的地。,(三)战略,25,天津位于环渤海区域的中心,依托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北方第一大港的交通资本、北方经济中心的经济领袖地位、以及作为直辖市的行政优势,统领环渤海旅游圈的无障碍旅游组合,整合环渤海地区的旅游资源和产品,联合大连、秦皇岛、青岛、烟台等其他旅游板块,成为服务环渤海、辐射京津冀的综合性旅游集散中心。,战略二:环渤海区域协同战略,(三)战略

10、,26,伴随着天津在全国战略地位的提升,在新的改革开放形势下要实现天津旅游新的跨越和发展,必须走向国际化道路,这是天津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 实施旅游国际化战略对天津旅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造国际化品牌、开发国际化产品、实施国际化营销、培养国际化人才、提供国际化服务、进行国际化管理、更大范围的开发境外客源市场,使天津旅游全方面与国际接轨,促进天津国际休闲都会的建设。,战略三:天津国际化战略,(三)战略,27,天津是一个典型的客源依托型旅游城市,其旅游发展要与城市其他商贸、金融、科技、港口等功能进行整合,同时整合各种社会经济资源投入旅游发展,以旅游为纽带促进城市功能的全面发

11、挥,在整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功能配套、工农业生产等方面,全面融入旅游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旅游城市。,战略四:城旅一体战略,(三)战略,28,三、规划布局,29,“一带” 海河旅游观光带 “三区” 市中心都市观光旅游区、滨海休闲度假旅游区、蓟县山野名胜旅游区; “九组团” 东丽湖商务会展休闲组团、京津新城温泉度假组团、七里海湿地生态组团、大黄堡湿地度假组团、官港休闲游乐组团、杨柳青民俗文化组团、团泊湖生态休闲组团、津南历史文化民俗组团、天嘉湖生态旅游组团。,(一)空间布局,30,一带:海河旅游观光带 定位:津滨旅游纽带,都市观光载体 功能分区:海河旅游观光带分为上游段、中游段和下游段三段。

12、,(二)分区规划“一带”,31,(二)分区规划“一带”,海河是天津市最具特质的旅游资源,海河旅游观光带通过活跃水面、上伸下延、两岸互动、近接外连,使海河旅游观光带不仅自身成为天津旅游王牌产品,而且对天津整体旅游将会产生巨大拉动作用。要通过进一步丰富海河水上项目,提升游船档次,开通游船通道,完善两岸设施,增加聚客项目,优化配置水体景观、建筑景观、桥梁景观、园林景观、夜景灯光景观、码头景观和舟船景观,使海河旅游观光带成为天津市主打旅游产品。,32,(1)上游段:从三岔河口至外环线 主体功能:民俗文化寻踪、近代史迹体验、都市风貌观光、现代休闲娱乐。通过进一步提升沿河景观设施,丰富历史文化内涵和旅游业

13、态,构成最具都市景观特质的观光区域。 发展方向:合理布局上游段游船码头,通过海河上伸至子牙河、北运河、南运河,串连大悲院、三岔河口、古文化街、海河水上运动大世界等节点,辐射和平路-滨江道、解放北路金融街、意奥风情板块、莱茵小城板块、洋务溯源板块等节点,打造海河观光休闲精品旅游带。,(二)分区规划“一带”,33,(2)中游段:从外环线至海河二道闸 主体功能:文博会议会展、文化生活体验、商务休闲娱乐。服务全市的生态廊道,天津文化的展演平台,连接双城的空间载体,优美时尚的休闲胜地。 发展方向:以海河为轴串连两城,在沿线布局休闲、商务、文化和生态度假旅游产品,打造一条生态优美,文化突出,时尚活力的生态

14、休闲和文化体验走廊。应规划建设标志性的海河音乐广场、水城嘉年华、柳林主题公园、主题博物馆、大型会议会展设施、主题酒店和创意产业,形成多处旅游主打吸引物和聚客锚地,构成水陆互动的高档旅游休闲消费区域。,(二)分区规划“一带”,34,(3)下游段:从二道闸至海河入海口 主体功能:滨水度假、生态观光、商务休闲 发展方向:重点完善提升海河外滩休闲旅游区,规划响螺湾商贸旅游区、于家堡金融商贸区等滨河旅游项目和商务集聚区,成为河海旅游贯通纽带。,(二)分区规划“一带”,35,1、市中心都市观光旅游区 定位:都市观光,休闲娱乐 功能分区:民俗文化片区、异国风情片区、休闲购物片区、文化休闲片区,(三)分区规划

15、“三区”,36,(三)分区规划“三区”,中心都市观光旅游区主要依托城市建设成果和近代历史文化内涵,发展都市观光和文化休闲旅游。将城市建设成果转化为旅游产品,深度开发建设文化旅游板块,打造“近代中国看天津”文化旅游品牌,增强旅游服务功能和旅游载体功能,成为展示天津都市风貌的窗口和旅游枢纽。,37,(1)民俗文化片区 主体功能:民俗体验、特色商贸 发展方向:以津卫摇篮板块、老城津韵板块、大悲院旅游商贸区等构成的以民俗文化为核心要素的旅游聚集区,串联溥仪旧居、洋务溯源板块,进一步挖掘、拓展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民俗体验产品。,(2)异国风情片区 主体功能:近代史迹、异国风情 发展方向:以欧陆风韵板

16、块、东方巴黎板块、金融名街板块、意奥风情板块、莱茵小城板块等为依托,串点连线,打造以异国风情为特质,以“近代中国看天津”历史文化为内涵的旅游聚集区。,(三)分区规划“三区”,38,(3)休闲购物片区 主体功能:精品购物、娱乐休闲 发展方向:整合提升南京路、和平路-滨江道、大沽南路商务商贸功能,提升小白楼地区休闲功能,扩大集聚效应,形成休闲购物片区。引导高端休闲购物场所,积极融入旅游要素,以商贸旅游、休闲购物引领旅游消费热潮。,(4)文化休闲片区 主体功能:文化展示、都市游憩 发展方向:依托天津博物馆、天津乐园、水上公园、天塔湖风景区、周邓纪念馆等城市特色旅游景区和众多宾馆酒店,深度开发和提升现有景区档次,着力打造高档文化展示区、城市娱乐公园、酒吧夜景街区等旅游业态功能,形成中心城区的旅游综合服务和消费业态集聚区。,(三)分区规划“三区”,39,核心项目: (1)中心公园 (2)金融名街 (3)意奥风情 (4)天津乐园再发展规划改造项目 (5)莱茵小城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