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团改革实施办法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35244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群团改革实施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群团改革实施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群团改革实施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群团改革实施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群团改革实施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群团改革实施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团改革实施办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群团改革实施办法为全面贯彻中央、市委、区委党的群团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新形势下群团工作水平,制定奉贤区青村镇群团改革实施办法。一、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1、总体目标。从巩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的政治高度,以“开放、整合、融入、创新”为基本理念,以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为基本要求,切实解决群团组织和群团工作“机关化、行政化、贵族化、娱乐化”等脱离群众的突出问题,更好地发挥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团结群众的作用,把各自联系的群众最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积极探索具有奉贤特色、青村特征的群团改革新路子。2、基本原则。坚持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以政治性为灵魂,坚持党的领导,承担起引导群

2、众听党的话、跟党走的政治任务,为党分忧、为民谋利。把保持和增强先进性作为重要着力点,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共同奋斗。凸显群众性根本特点,坚持服务群众工作的生命线,把服务青村经济社会发展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基层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深刻把握经济社会发展新变化和新形势下群团工作对象的特点,把握群团工作规律,尊重群众主体地位,强化服务意识,提升服务能力,挖掘服务资源,坚持基层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体现重心向下、夯实基层、打牢基础的要求,增强群团组织和工作的活力。坚持突出重点、条块结合、全面推进。在各群团组织中,突出工青妇重点,带动其他群众组织深化推进改革。在各改革事项

3、中,注重条块结合,突出组织设置、干部管理、创新机制、夯实基层、制度保障等重点,创新群团组织干部管理方式、工作体制机制、工作服务载体等,加强和改进群团工作,更好地联系服务群众。二、建立“资源整合、网络覆盖、贴近群众”的群团组织体系根据群团自身特点,服务需求发展,推动镇、区域(村居、经济园区、“两新”组织)群团组织完善职能、理顺关系、整合力量,实现组织全覆盖、工作高效率。1、整合群团资源功能。镇总工会、镇团委、镇妇联依据各自职能定位,在统筹沟通联络、强化制度考核、拓展组织覆盖、加强宣传教育、推进文化建设、对接社会力量、维护群众利益等工作中,加强整合统筹,按照统专结合的原则,形成工作合力,提升工作效

4、能,畅通党的群团工作“毛细血管”,实现资源共享、功能整合的目标,全面推进群团运行体制改革。2、下沿群团工作网络。要紧紧依托行业、区域、服务等要素,打破“单位”壁垒,在职工、团员青年、妇女集聚的区域以及互联网领域,推行“社会化”组织建立方式,主动靠前贴近群众。延伸群团服务站点,突破原有局限,整合工青妇组织资源,积极推行群团服务站点、群团工作站点,以网格化管理为抓手扩大组织覆盖,努力实现群团工作服务全覆盖。3、增强群众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切实解决好群团组织代表谁、联系谁、服务谁的问题,更多地把普通群众中的典型人物、优秀人才、先锋代表,如“感动奉贤”人物、“乡贤骨干”、“十路百佳”等吸纳到各级各类群团

5、组织中来;明显提高群团组织代表大会基层一线人员比例,工会、共青团、妇女代表大会代表中应占80%以上,提高群团代表在镇党代表、人大代表中的比例。三、建设“专兼挂、多元化、高素质”群团工作队伍体系通过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干部培养与管理,培育政治坚定、来源广泛、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群团干部队伍,进一步加强群团组织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1、优化群团领导班子结构。按照专兼挂相结合原则,不唯年龄、学历、身份、职级,去除行政化、增强领导班子活力。其中,镇总工会配备主席1名(由副处级领导兼任),专职副主席2名,兼职副主席5名;镇团委配备专职书记1名,兼职副书记3名;镇妇联配备专职主席1名,专职副主

6、席1名,兼职副主席1名。适时推出群团组织挂职制度,吸纳各行各业、“两新”组织中的优秀人才按照有关章程和要求到群团挂职,参与日常工作,承担具体项目。2、推进群团干部队伍建设。着眼于改进镇群团部门人员结构,增强群团工作力量,配强配足群团干部队伍。镇总工会配备专职工会干部1名,按上级工会核定数量配足配齐职业化社会工作者,镇团委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1名,镇妇联配备专职社区工作者1名。要明显提高群团组织全委会(执委会)基层一线人员比例,基层一线人员在全委会(执委会)委员应占40%以上。3、锐化基层群团工作力量。在基层服务站配备专人负责群团工作,并配备若干名志愿者,通过资源整合、划片联系,开展组团式服务,构

7、建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加强村居、经济园区、“两新”组织等群团工作力量的配备,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单位建立群团工作室,注重吸纳并发挥群众自治组织带头人、活动团队负责人等群众中有影响力的人士及热心公益志愿者作用,增强基层群团组织服务群众、凝聚群众的工作力量。四、建立“一体化、群众化、社会化、品牌化”的群团工作机制打破群团工作内循环、小循环,坚持重心下移,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解决问题为根本,以群众满意度为工作评价标准,激发群团组织创新能力和工作活力。1、抓好“党群工作一体化”建设。将“党建带群建,群建促党建”作为开展党群工作的有效法宝,整合各个组织的人力、财力、物力、信息,实现以党建为龙头的“多维

8、联动”。建立“党群工作一体化”联席会议制度,由党委副书记(党群)任组长,组纪宣、农业、社会组织分管领导及社区党工委书记任副组长,党群科室、工青妇、经济园区负责人等为成员,实行定期与不定期会议制度,促进资源统筹和功能优化,搭建党群工作同抓共促的有效平台。2、凸显群团组织功能定位。牢牢把握群团组织在基层群众中的基本定位,加强对所联系服务群众的政治引领和思想引领,把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团结动员群众为青村建设发展出心出力,集聚群众力量积极参与镇一些重点性工作、难点性工作。坚持落实群团干部联系走访制度,完善职工之家、青年中心、妇女之家(妇女微家)等服务平台机制,精准把握群众需求,及时回应群众诉求。3

9、、社会化拓展群团工作路径。立足基本定位,发挥群团组织在劳动就业、教育培训、帮困救济、矛盾化解、社区服务等领域的优势特长,加大群团组织购买服务主体的力度,一方面将部分职工服务类、青少年服务类、妇女服务类事物通过委托、承包、采购等方式交给社会组织;另一方面发挥群团组织管理枢纽的优势,积极培育各类服务型社会组织和群众团队,打造专业性、组团式服务,增强群团组织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4、实施推广品牌项目。坚持面向群众、服务为先,突出主要职能,丰富活动载体,以项目化推进为引领,打造有影响力的服务品牌和项目。进一步发挥群团组织在维护权益方面的独特优势,以公益维权项目招投标、创品牌为抓手,促进各类活动项目化、

10、品牌化推进,切实把维护权益工作做到群众身边,增强群众在维护自身权益服务上的获得感。以“互联网+”模式,微信公众号、手机党校等媒介,促进群团服务、群众需求信息的有效对接,进一步加强品牌项目的推广及巩固提升。五、建立“党委重视、各方支持、保障有力”的体制制度切实加强和改进党对群团工作领导,完善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1、加强党的领导。各级党组织要把群团工作摆上重要议程,镇党委建立党群口工作会议制度,每季度召开一次党群工作会议,及时研究解决群团组织代表群众反映的重要问题;镇党委党群副书记分管群团工作,分管社事社保的副镇长联系群团工作,各级

11、党组织和单位要坚持齐抓共管,形成整体合力,基层党政班子会要定期听取和研究群团工作,积极为群团组织发展出主意、给资源、搭平台,为群团组织开展工作创造条件。2、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在镇财政、基层资金预算中,安排群团工作经费,加大经费保障力度,并建立合理增长机制,为群团工作开展活动提供支持。建立群团组织经费监督机制,依法加强群团经费审计,按规定实行信息公开和绩效评价。加大对群团组织信息化建设和阵地建设等方面的支持力度。3、加强绩效考核管理。将各级基层党组织对落实群团工作的情况纳入党建工作责任制,增加群团工作在年终各类考核中的比重,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部门各负其责、党员干部带头示范、群团履职尽责的工作格局。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