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1绪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33061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8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组织行为学1绪论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组织行为学1绪论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组织行为学1绪论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组织行为学1绪论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组织行为学1绪论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组织行为学1绪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组织行为学1绪论(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黎鹏 二级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西大学商学院 副院长,黎鹏,广西大学商学院副院长、教授(二级)/博士、博士生导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经济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广西区人大财经计划监审咨询专家,广西“十百千”人才,广西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广西区域科学学会副会长,广西企业管理现代化优秀成果推介评审委员会委员。,任课教师简介,研究领域:企业发展环境与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行为引导控制、区域经济发展研究等。 讲授课程: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区域经济学等专业主干课程。 电子信箱 电话:1350786738

2、3 QQ :2235517158 微信:黎哥/黎叔 LISHU630526LP3568,第一讲 引论,一、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四、课程教学内容安排,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五、对阅读教材的说明,三、怎样学习组织行为学? (本课程),(一)思考几个问题,1.你充分了解作为管理者的你吗?“我”/“管理者的我”,2.你充分了解你管理的下属,特别是他们的种种心理和行为吗?,有没有必要了解呢,是不是只需要严格规范的管理,而不需要熟悉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呢?,第一讲 绪论,一、为什么要学习组织行为学?,在现实当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管理困境,比如: 管理的实绩或效果离所期望的结果很远; 每天都在面对的人,

3、有时会变得不能理解; 不清楚下属在想什么、不知道怎么才能领导好他们等。,其重要原因:忽略了关于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忽略了相关的管理技巧。,对以下问题请做出 yes 或 No 的回答、记录好你的答案。,1、你是否喜欢自己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的情景。 2、你是倾向于设置一个适度的目标并达到它吗? 3、你一向要一个特殊的背景使你很好地工作吗? 4、你花时间去考虑诸如如何设计你的职业,怎样 做好工作,怎样去完成一些重要工作吗?,不说是否了解别人,先看看你是否了解自己?,(二)试试是否了解自己(做个简单测试),5、你需要寻求有社会交往机会多的工作或环境吗? 6、你经常思考你所处的人际关系吗? 7、你认

4、为对人的感知是非常重要的吗? 8、你试图去修补已被破坏掉的人际关系吗?,9、你试图去影响和控制别人吗? 10、在群体中你力求领导地位吗? 11、你喜欢说服他人吗? 12、你的意见、要求被别人接受吗?,做些解释: 若你1-4选yes达3个或4个,你有较高的成就需要; 若你5-8选yes达3个或4个 ,你有较高的归属需要; 若你9-12选yes达3或4个 ,你有较高的权力需要;,测验结果: 有没有同学自愿公布你的回答结果?,你认为,拿破仑会如何进行施救?,我们身边的很多事,如何处理才会更有效呢?,(三)看看几个故事:,【故事一】 拿破仑一次打猎的时候,看到一个落水男孩,在河面不宽的河里一边拼命挣扎

5、,一边高呼救命。,想想看,结果会是怎样?,拿破仑不但没有跳水救人,反而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不自己爬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中。,那男孩见求救无用,反而增添了极大的危险,便更加拼命地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你能做一个简要的分析吗? 对员工的管理有什么启示呢?,(1)对待自觉性比较差的员工,一味的为他创造良好的软环境、去帮助他,并不一定让他感受到“萝卜”的重要,有时还离不开“大棒”的威胁或必要的压力。 (2)对他们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利于制止他们消极散漫的心态,激发他们发挥出自身的潜力。 (3)自觉性强的员工也有满足、停滞、消沉的时候,也有依赖性,适当的批评和惩罚能够帮助他们认清自

6、我,重新激发新的工作斗志。,故事二:“知人性”,【故事三】 有这样一位妈妈,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对一位妈妈说:“你的儿子有多动症,在板凳上连三分钟都坐不了”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30位小朋友,惟有他表现最差;惟有他老师很有意见。 然而她还是告诉她的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板凳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让她喂。,有这样一位妈妈,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第40名,成绩老是上不去。”

7、回家的路上,她流下了眼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再努力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亮,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得让她吃惊,好象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得比平时都要早。,有这样一位妈妈,孩子上了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在差生的行列中总是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有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现在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8、。”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 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有这样一位妈妈,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录取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她儿子到学校去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大学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的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界上只有你能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

9、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有这样一位妈妈,需要我们思考的是: (1)“常规妈妈”会是怎么做的“常规做法”下的结果将是怎样的呢? (2)这位妈妈成功的关键是了解 “孩子”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充分掌握“孩子”的实际情况,“欣赏”孩子使其增加自信,恰到好处地鼓励孩子使其积极与努力,很好地用好激励的技巧。 我们的下属或我们的员工,又何尝不是需要我们更好地了解其心理与行为特点,以及需要恰到好处地激励的“孩子”呢?,(四)关注组织中“行为方面”的重要性:组织冰山图解,泰坦尼克为什么沉没?,冰山,(五)学习与研究组织行为学的作用与目的,1.组织行为学对管理者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管理者的人际技能 (2)提高人力

10、资源管理的有效性 (3)认知组织冰山的潜在层的问题 (4)成为一个有效的管理者 (5)使自己能够更好地与人相处,3.本课的教学目的,(1)介绍在组织行为学领域中的基本概念、方法研究成果等有关知识。 (2)提供一个知识框架,帮助管理人员认知分析组织中的组织行为问题,培养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 (3)培养习惯:习惯并善于从关注人及人的行为的角度思考管理问题。,2.学习研究组织行为学的总体目的,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二、什么是组织行为学?,(一)行为与组织行为,组织行为是指组织的内部要素的相互作用以及组织外部环 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形成的行动和作为。,行为是指生命体由内在

11、心理支配和外在目标驱使而形成的 行动和作为。,(二)组织行为学的概念,罗宾斯认为,组织行为学是一个研究领域,它探讨个体、群体以及结构对组织内部行为的影响,以便应用这些知识来改善组织的有效性。,1. 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因此罗宾斯的定义是:组织行为学是系统地研究人在组织中所表现的行为和态度的学科。,我们可以这么理解,组织行为学是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研究各类(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从而帮助管理人员提高其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1)研究对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 (2)研究范围:一定组织范围(如工厂、商店、机关、学校、军队、医院、企业等)当中的:

12、 个体心理与行为 群体心理与行 领导行为与激励行为等,2.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三)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对组织行为的研究通常是传统方法和现代方法的有机结合。主要方法有: 1、观察法:即运用感官器官对人的行为进行观察与分析。 优点:方法简单,使用方便,效果直观。 缺点:往往缺乏深刻性和准确性。,2、访谈调查法:运用口头的信息沟通方式(个别访谈, 开调查会),传递与交流,分析人的心理与行为。 优点:双向沟通,加强感情交流,增加相互了解。 缺点:无法完全避免主观因素,暗示,诱导所形成的信 息失真。,3、问卷法:即运用标准的问卷量表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分析与调查。问卷的形式多种多样,可

13、以按照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进行设计。,优点:应用范围广,可以对较大规模的人的心理、行为、态度进行分析与调查,并能运用数据分析方法将定性问题定量化。 缺点:问卷设计要力求标准与科学,同时需要被调查者的积极配合,避免随意性。,4、试验法和心理测试法:即运用标准的测验量表,以及必要的试验设备,创造必要的条件,在实验室或现场对人的心理与行为进行测试与分析。 优点:方法科学,严谨,有一定的准确性。 缺点:复杂,繁琐,难以大面积推广。,5、个案分析法:即运用个案调查、综合分析、案例研究 等手段,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作出全面分析与评估。 优点:对人的行为研究比较全面系统。 缺点:需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与精力。,6

14、、模型法:同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一样,组织行为学也可以通过建立模型的方法来反映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同物理模型不同,组织行为学的模型往往是动态的,描述型和抽象性的模型。 如勒温所提出的一般行为模式,就是一个典型的组织行为动态模型: B=f(P,E) 其中B(行为) P(内部力场) E(外部力场),(四)组织行为学的发展过程(略讲),中国作为具有五千年光荣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重视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分析研究,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及孙子兵法,历代著名的政治家商鞅、诸葛亮、唐太宗等,对人的行为的研究、治国安邦方面,都有不朽的贡献。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受到了世界各国的重视。许多理论有待进一步整理、发掘与完善

15、。 这对建立中国式的组织行为学颇有裨益。 这里举2个例子: 1.张良刚柔并用 2.唐太宗封赏不私亲,表现为: 心理技术学,劳动心理学与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兴起。 各种心理测试手段的运用。 研究内容属于个体取向,侧重于人与机器关系与工作效率问题。,(A)世纪初期(二十年代之前)起步阶段,在西方国家,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大体上分为四个阶段: (只作简要提示性归纳),(B)组织行为学的确立和形成阶段 (世纪二三十年代) 表现为: .霍桑试验(即年美国学者霍桑所进行的照明试验、福利试验、群体试验、谈话试验)的成功进展。 2.梅约(E Mayo)人际关系理论的发表,为组织行为学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3.组织行

16、为学研究由个体取向转向群体取向。,(C)组织行为学的大发展阶段(世纪年代) 表现为: 、勒温(K Lewin)提出的群体动力理论。 、马斯洛(Maslow)提出的需要层次理论。 、莫雷诺(Moreno)提出的社会测量理论 等。 、组织行为学理论框架日趋完善,研究方 向转群体取向。,(D)组织行为学成熟阶段(世纪年代之后),表现为: 、组织行为学研究更趋于综合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普遍重视组织行为学的应用,美、日、俄等各具特色。 、研究方向上更重视体制和战略取向。,(五) 组织行为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组织行为学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和 多学科交叉性的特点:,组织行为学与主要相关学科的关系:,(1)组织行为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