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心小组研究报告

上传人:luoxia****01802 文档编号:7032313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心小组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社心小组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社心小组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社心小组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社心小组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心小组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心小组研究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王欣 罗志薇 王司东 宋玺 情侣依恋类型和实际亲密度的关系一 研究假设与意义虽然依恋理论最早提出时是用以解释婴儿与其抚养者之间的情感联系的,但Bowlby相信:“依恋是人类从-摇篮到坟墓的所有经验中的一个重要成分,他认为依恋会对成人的情感生活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在依恋关系的形成保持破裂及恢复期间会有许多强烈的情感产生。许多研究(Rubenstein&Shaver,1982,Shaver&Hazan,1987)提示,“早期依恋史会影响成年人孤独的程度和在恋爱中的依恋模式,社会心理学家及人类学家已经观察到成年人在处理恋爱关系上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有的是过分沉迷其中,有的则是尽量回避”。尽管对于

2、婚恋关系的分类有许多描述,但人们目前并没有找到一种令人信服的理论框架来解释个体间婚恋关系的差异。于是,为了满足这种理论上的需要,Hazan和Shaver在婚恋关系是一种依恋关系一文中提出了婚恋依恋这一概念,并认为“成人的婚恋依恋有着与亲子依恋一样的类型”。在这篇文章中,他们提出了以下几个主要观点:(一)成人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关系的情感和行为动机由相同的生物系统控制,根据Bowlby的观点,“婴儿的依恋行为由先天的动机系统所调控,是自然选择的产物,有助于婴儿的安全和生存”依恋系统的内部动机类似于自我平衡控制系统,在这一系统中,目标通过对内生与外生信号的持续监控及对行为的不断调整而得以保持。在依恋

3、系统中,其目标是对依恋对象身体及心理上的接近。Hazan和Shaver发现成人的婚恋依恋关系也是如此:“例如,当伴侣就在附近,随时能提供帮助时,就能带给个体安全感”他会把伴侣视为安全基地,由此出发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当个体感到痛苦,身体不好或受到威胁时,伴侣就成了避风港。(二)在婚恋关系上观察到的个体差异与亲子关系所存在的个体差异是相似的。Hazan和Shaver认为,从理论上看,Ainsworth提出的几种主要依恋模式和Ue及其他人在成年人身上所观察到的几种爱的类型是相似的。他们采用Ainsworth的三分法作为框架来组织成人在婚恋关系中情感和行为的差异,认为成人在婚恋关系中存在着三种具有质的

4、差异的依恋类型:“安全型,焦虑一矛盾型及回避型”HaZan和Shaver通过自编的简短问卷进行普测,结果发现运用三分法所得到的成人婚恋依恋类型的分布结果与婴儿依恋的分布结果大致相同:安全型占60%,回避型和焦虑型各占20%”(三)成人依恋行为之所以存在个体差异,是因为人们在不同依恋史的基础上形成了对亲密关系的不同的期望与信念,或者说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型。根据依恋理论,婴儿在生命早期几个月体验到的安全感的程度主要依赖于外生信号,如“主要抚养者的可获得性(availability)和反应性(responsiveness)等”通过不断相互作用,婴儿形成了一套内部工作模型,它能使依恋行为系统做出内生

5、的调整,按照Hazan和Shaver的说法,依恋工作模型对个体一生的亲密关系都会有一种导向和成形作用。当个体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时,他们部分依赖于以前的有关他人可能会有怎样行为的期望,他们运用这一模型去解释同伴的目的和意图。由于这种内部工作模型的相当不容易改变,他们更倾向于去同化新的关系,而不是改变这一模型去适应新的关系。由此可见,不同个体在亲密关系中的认知、行为、情感的差异都可以从依恋类型的角度进行解释。很多研究表明,相对于回避型和焦虑型的个体而言,安全型依恋个体更多地体验到满足感,有较好的婚恋关系,较多身体上的接触,夫妻间相互依赖,能承担各种责任。(Williams Rand JuliasN

6、,1992)的研究表明,在有外界压力时安全型女性个体比回避型女性个体会更主动地从伴侣身上寻求支持,而安全型男性个体也比回避性男性个体更愿意为自己的伴侣提供支持。Brennan Clark及Shaver等人(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1998)的研究表明,安全型和迷恋型的个体都喜欢通过身体接触来表达情感,回避型和恐惧型都不喜欢与依恋对象进行身体上的接触,在运用身体接触来获得关爱这点上,迷恋型和冷漠型的个体差异最大,迷恋型的个体希望得到比他们实际所能得到的更多的身体接Davila和Bradburs(CobbRJ,DavilaJ,Br

7、adbTN,2001)用纵向研究的方法对172对新婚夫妇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跟踪研究,发现对情侣依恋安全性的积极感知可以预测婚恋关系中的支持行为和满意。在这些的研究过程中,国外从80年代兴起成人依恋的概念之后,把亲密关系和依恋类型相结合成为了一种潮流。但是在国内来说,这方面的研究一直较少,仅有研究在于依恋类型量表和依恋研究综述方面,和没有将二者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我们希望去找到青少年状况的依恋类型分布和对于各种依恋类型的恋人的亲密关系质量的研究,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更好去创设一个美好幸福的恋情。二 文献综述依恋(Attachment)是在儿童及特定个体之间形成的一种正性情绪联结,是童社会性和情绪性发

8、展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当儿童对特定的人产生依恋的时候,和他们在一起就会使儿童感到愉悦;在儿童难过时,他们的出现便会使儿童感到安慰。关于人类依恋进行的最早期的研究是由英国精神病理学John Bowlby(1952)完成的,他指出依恋是 “个体与具有特殊意义的他人形成牢固的情感纽带的倾向,它能为个体提供安全和安慰”。婴儿时期的依恋情况,对于我们成人之后将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有着很大的影响。(Hamilton, 2000;Fraley, 2002)。与婴儿时期的依恋相对应的,在成人时期会有成人依恋的存在。2.1成人依恋的概念许多研究者都试图给成人依恋下定义,Hazan和Shaver(1987)认为成

9、人依恋是指成年个体与当前某一特定人物之间形成的持久的情感联系。婚恋关系与母婴依恋有着很大的相似性,它们的情绪、行为是由相同的神经生物系统所控制,这是自然选择的产物,以提高生存的几率,因此婚恋关系中的很多行为与母婴关系非常相似,如寻求与情侣的亲近,与情侣相处的时候会觉得安全和舒适,分离的时候会感到焦虑等。Main(1985)认为成人依恋是指成人关于童年期与父母关系的记忆和心理表征。Weiss(1987)认为成人依恋关系与其他社会关系有三个不同:寻求亲近、安全基地、抗拒分离。Berman和Sperling(1994)指出成人依恋是寻求和保持在生理和心理上提供稳定安全感的依恋对象的一种个体倾向。目前

10、,对成人依恋的研究主要有两个取向:一种是以发展心理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为主的发展临床学取向,也称一般依恋表征(General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GAR),是成人对早期依恋经验的回忆和重构,一般依恋表征通常从心理动力学和家庭系统排列的角度,采用访谈、投射等测量手段,关注成人的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依恋行为的影响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主要研究的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以人格和社会心理学家为主的社会人格取向,也称特殊依恋婚恋依恋表征(Specific-Relationship Attachment Representation),对特殊依恋征的研究则广泛地使用自陈

11、式报告,关注成人依恋对情感调节、社会认知、个人适应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主要研究的是成人之间的关系。(周春燕&黄希庭,2004)2.2依恋的内部工作模式内部工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IWM)是理解依恋心理机制的核心概念。依恋研究的先驱Bowlby(1987)认为内部工作模式是一种认知、情感性构造,是婴儿在与父母交互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对他人和自我的心理表征。内部工作模式在儿童与父母交往的过程中建立起来,并在长大后影响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当婴儿有需要时,依恋对象(一般是母亲)的反应是一致、敏感和可得到的,婴儿自然会发展出一种认为他人是有反应并可靠的,自己是可

12、爱的并有被关爱价值的内部工作模式。反之,当母亲的表现是不一致或拒绝的,婴儿就有可能形成他人是没有反应、不可信赖,自己是不值得关爱的,形成只能自我满足或不需要别人照顾的内部工作模式,长此以往婴儿的安全感和满足感就会受到损害,形成不安全依恋,如果得不到及时补救,这种对依恋对象的不信任会泛化到对自己、他人以及自己和他人关系的不信任。即使过了婴儿期,个体与他们依恋对象在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内部工作模式仍然会主导着依恋关系。内部工作模式调节、解释和预测依恋对象和与依恋有关自我的思想、行为和情感,在此基础上建立人际关系和丰富其他社会交往经验,同时个体对自我的理解也逐渐发展起来。内部工作模式分为自我表征和他人表

13、征。自我表征不仅包括个体对现在自我的评价和形象,也包括以往自己的形象和对未来自己的看法;他人表征则是个体在与重要他人互动中,对重要他人所形成的主观、内在的心理印象,可能与特定的依恋对象有关,也可能泛化到所有的关系中(Thompson, 1999)。内部工作模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儿童早期的依恋特点会影响成年后的依恋行为,并对人的终生产生影响。但内部工作模型也是一个动态的系统,婴幼儿期儿童主要与父母产生依恋,儿童主要从父母处得到对自我概念、他人及有关环境的认知,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水平的提高及新的依恋对象不断地出现(如同伴等),个人的内部认知系统不断地修改与完善(Bowlby, 1973

14、;Hazan & Shaver, 1987)。2.3依恋风格及其测量依恋风格(Attachment Style)指由期望、需要、情绪情感调节策略,以及由天生的“依恋行为系统”(Attachment Behavior System)与特殊的依恋经验史相互作用产生的由社会行为组成的系统模式(Bretherton, 1990)。这个概念为偏重成人亲密关系研究的学者所惯用,他们认为依恋风格是内部工作模式的外化,在多数情况下,依恋风格与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具有互通性(Shaver & Mikulincer, 2002)。依恋风格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借助不同的测量工具,我们可以从类型和纬度两个角度对其进行划分

15、。Ainsworth及其同事(1978)用“陌生情景法”评估婴儿的依恋类型,他们将依恋类型分为:回避型(Avoidant)、安全型(Secure)和矛盾型(Ambivalent)。当依恋的研究扩展到成人领域时,Hazan和Shaver(1987)的研究证实母婴依恋中的三种主要依恋类型也存在于爱情中,他们将调查问卷刊登在报刊上,采用读者自填的方式调查个体与当前恋人或配偶的依恋关系,结果发现:安全型被试对亲密关系感到舒适、依恋和喜爱,在关系中与对方有良好的互动,同时对丧失的焦虑较低;回避型主要表现为对亲密关系感到不舒服,对对方缺乏信任和依赖;矛盾型表现为渴望亲近,同时又担心被拒绝,其渴望亲密程度比

16、大多数人都要高。Bartholomew和Horowitz(1991)将回避型进一步划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冷漠-回避型(Dismissing-avoidance)和恐惧-回避型(Fearful-avoidance)。冷漠-回避型个体不信任他人,他们认为保持自身独立是最重要的,更愿意相信和依靠自己。恐惧-回避型个体的回避行为则是害怕被依恋对象伤害或抛弃,与前者相比,他们更需要被认同,对亲密关系过分关注,有强烈的不适感,对自我和他人都缺乏信心。Griffin和Bartholomew(1994)以Bowlby内部工作模式理论中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为基础,使用两份自陈式问卷,关系问卷(Relationship Questionnaire,RQ)和关系测量问卷(Relationship Scales Questionnaire,RSQ)将成人依恋分为四种类型:安全型(Secure)、迷恋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