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31931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1,010.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服务管理科(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患关系与医患沟通 质量质 服务管理科 施 祥 2012.5,一、医患关系之现状和原因分析,医患矛盾,一、医患关系越发紧张,体现在: 医疗纠纷剧增,医疗索赔数额越来越高 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5年6-7月份对全国270家医院的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三甲医院年平均发生医疗纠纷在30起左右;年索赔超过500万元 73.39%的医院出现过病人及家属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现象 76.67%的医院出现过患者及其家属在诊疗结束后拒绝出院,且不交住院费用现象 61.48%的医院发生过因病人去世,病人家属在医院摆设花圈、设置灵堂等现象,医患关系之现状,医疗纠纷恶性事件、群体性事件高发 2009年6月医疗卫生界

2、 “黑色六月”,短短一个月发生5起“血溅白衣”事件 2010年6月 山东齐鲁医院 砍死、砍伤医护人员 2011年9月 北京同仁医院 砍伤医生 2011年8月 东莞 砍死医生 ,医患关系之现状,据 2012.2.17广州日报 报道: 东莞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 加强我市医疗机构安全保卫工作 的实施意见,意见指出派出所可 派民警驻院,医院保安可配钢叉 催泪剂。,医疗纠纷的现状,新媒体介入、医患关系面临严峻考验 “缝肛门”事件 “八毛门”事件 “录音门”事件 人民日报撰文:警惕另一种“医闹” 策划公司参与医疗纠纷。形式变了,但本质还是“医闹”。其实就是设下诱饵,引记者上钩,让媒体成为其牟利的工具。,医

3、患关系之现状,一、医患关系紧张之原因分析: 聚焦医患关系 1、优质医疗资源总体供给不足。 医疗需求被进一步激发扩大,而医疗供给增长相对滞后。 具体表现在:,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时间不够用,哪有时间说” 日常医疗活动中引发纠纷行为之一 真正直面病人“看病”的时间短暂 据资料披露,医师让患者陈述的时间平均为19秒钟-患者抱怨; 影响沟通的关键因素时间; “看病难、看病贵”,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2、医患之间信息不对称且利益相对立。 “患方不懂,说了也白说” 日常医疗活动中引发纠纷行为之二 医患沟通不到位医患之间缺乏信任; 手术或者特殊检查知情同意书风险的告知:少真诚轻实质,为利己不利他 知情告之形

4、式化; 患者感受:医方据此把风险推给患方 抗拒;,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二、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 医疗行为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 美国医学会杂志发表的2005年一份调查:美国医疗过失平均每年治死近10万人。 英国2005年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出现严重失误,共造成2159名患者死亡、4529名身体严重损害。 德国联邦医师协会近期公布,2006年在德国已经被证实几乎有3900例医疗事故。 日本2006年全国270所国立医院共发生医疗事故1300起,导致150人死亡。,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当今社会环境和法律环境的改变;“信任危机”和社会矛盾集中爆发 医疗损害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国际上医疗纠纷呈日渐增加的趋

5、势;医患关系整体上较为稳定与和谐。 09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失去职业操守现象最严重的调查结果:医生74.2%,公安干警57.8%,教师51.5%;首要原因:过于注意利益。,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三、医患关系之正确认识 医患关系缓解是可期待的聚焦医患关系 医疗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医疗资源配置趋于合理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 更加规范、专业、严格的医院管理模式 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医患权利救济渠道日趋健全,医患关系之理性分析,四、我们医务人员该如何做? 正确认识医疗风险; 充分重视医患沟通; 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二、医患沟通,医患沟通相关概念 (一)相关概念: “医” - 医疗

6、卫生机构及医务人员; “患” - 患者、亲属、利益人及相关利益单位; “沟通”- communication, 是人与人以全方位信息交流所达到的人际间建立共识、分享利益并发展关系的过程。行为学者山佛德认为沟通是信息传递和被了解的过程。,医患沟通相关概念 (二)沟通的要素: 包括发出者、信息、沟通媒介、接受者 1、发出者:如下特征 是控制沟通主动权的人 发出者会受到影响 要使沟通有效,要学会换位思考,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沟通的方式,才有可能打动对方。 发出者也会成为接收者,医患沟通相关概念 2、信息:是发出者或接受者所发出的内容,由语言与非语言两种符号组成。 感情:很少有信息是不带感情色彩的,不管

7、这些感情是信息的一部分,还是接收者自己的“自作多情 ”,都影响着信息的沟通。 因此,要想沟通有效,我们就必须考虑自身的和他人的感情。,医患沟通相关概念 在医疗服务中,医生对病人的态度粗暴生硬,会导致病人对医生的不信任,甚至反感,严重的可能会引致医疗纠纷。 医生对病人的感情可分为五等: 把病人当亲人 让病人舒心 把病人当熟人 让病人放心 把病人当病人 让病人安心 把病人当路人 让病人伤心 不把病人当人 让病人寒心,医患沟通相关概念 3、 沟通媒介: 语言: 我们常以为语言只是文字形式的沟通,然而事实上,我们切不可把注意力过于放在文字上,而牺牲其他可能具有相同重要性的语言形式 表情和肢体语言:微笑

8、、点头、握手、拥抱、摇头、威胁性姿势和其他暴力等等。 沟通中,25是语言,75是非语言。,伟人的手势,患者的感受: 医生总是弯下腰来,前倾着身子来问我的病情和给我检查,让我感到被关心和体贴。,医患沟通相关概念,医患沟通相关概念 渠道: 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物,沟通渠道的选择是相当重要的,例如,先是口头沟通,然后书面跟进。由于各种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利弊,因此,在选择媒介时往往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正确选择恰当的沟通媒介。,医患沟通内涵 患者所希望的医生: 一个真正关心我、听我说的医生 一个不会在乎我身份,关怀我的医生 一个和蔼体贴、从微小举动了解我心的医生 一个真正知道如何

9、进行沟通、交谈愉快的医生 一个真正懂得爱、尊重病人和同行的医生,医患沟通内涵 因此: 良好的医患关系是保证医疗服务高质量的基础。 而医患沟通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医患沟通内涵 医患沟通的几方面 一、沟通的时间:五个阶段 二、沟通的内容:三个方面 三、沟通的方法:六点建议,医患沟通内涵 一、沟通时间 (一)院前沟通: 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并安排在门诊治疗,对符合入院指征的可收入院治疗。在沟通中,门诊医师应争取患者对于各种医疗处置的理解。必要时,应将沟通内容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并由患者或家属签字。,医患沟通内涵 (二)入院

10、时沟通: 病房接诊医师在接收患者入院时,应在首次病程记录完成时即与患者或家属进行沟通。 平诊患者的首次病程记录, 应于患者入院后8小时内完成; 急诊患者入院后,责任医师根据疾病严重程度、综合客观检查对疾病作出诊断,在患者入院后2小时内与患者或患者家属进行正式沟通。,医患沟通内涵 (三)入院3天内沟通 医护人员在患者入院3天内必须与患者进行正式沟通。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以及下一步治疗方案等,同时回答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医患沟通内涵 (四)住院期间沟通 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时的随时沟通; 有创检查及有风险处置前的沟通; 变更治疗方案时的沟通;贵重药品使用前的沟通

11、;发生欠费且影响患者治疗时的沟通; 急、危、重症患者随疾病的转归的及时沟通; 术前沟通;术中改变术式沟通;麻醉前沟通(应由麻醉师完成); 输血前沟通以及医保目录以外的诊疗项目或药品前的沟通等。 同时应征得患者本人或家属的同意并签字确认。,医患沟通内涵 (五)出院时沟通 患者出院时,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明确说明和记录患者在院时的诊疗情况、出院医瞩及出院后注意事项以及是否定期随诊等内容。,医患沟通内涵 二、沟通内容 (一)诊疗方案的沟通 1、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情况; 2、初步诊断、确定诊断,以及诊断依据和鉴别诊断; 3、拟行治疗方案,可提供2种以上治疗方案,并说明利弊以供选择; 4、初期

12、预后判断等。,医患沟通内涵 (二)诊疗过程的沟通 医护人员应向患者或家属介绍患者的疾病诊断情况、主要治疗措施、重要检查的目的及结果、患者的病情及预后、某些治疗可能引起的严重后果、药物不良反应、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及防范措施、医疗药费情况等,并听取患者或家属的意见和建议,回答患者或家属提出的问题,增强患者和家属对疾病治疗的信心。医护人员要加强对目前医学技术局限性、风险性的了解,有的放矢的介绍给患者或家属,使患者和家属心中有数,从而争取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保证临床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医患沟通内涵 (三)诊疗转归的沟通 根据患者的性别、年龄、病史、遗传因素、所患疾病严重程度以及是否患多种疾病等

13、情况,对患者机体状态进行综合评估,推断疾病转归及预后。,医患沟通内涵 三、沟通方法: 一个要求 二个技巧 三个掌握 四个留意 五个避免 六个方式,医患沟通内涵 一个要求: 要求有责任心、同情心和爱心 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应尊重对方,同情患者的病情,愿为患者奉献爱心。 医者父母心 用手,是医匠式的服务 用脑,是专家级的服务 用心,是大师级的服务,医患沟通内涵 二个技巧 介绍:对病人或家属多说几句。 倾听:多听病人或家属说几句; 听要做到:听到、听懂、听完。 案例:“你这人怎么婆婆妈妈的”、“你是医生还是我是医生”、“十块钱要不要我帮你付。”,医患沟通内涵 三个掌握 掌握患者的病情、检查结果和治疗

14、情况; 掌握患者医疗费用情况 掌握患者、家属的社会心理状况。,医患沟通内涵 四个留意 留意沟通对象的情绪状态; 留意沟通对象的教育程度及对沟通的感受; 留意沟通对象对病情的认知程度和对交流的期望值; 留意自身的情绪反应,学会自我控制。,医患沟通内涵 五个避免 避免过多使用对方不易听懂的专业词汇; 避免使用刺激对方情绪的语气、语调、语句; 避免压抑对方情绪; 避免刻意改变对方的观点; 避免强求对方立即接受医生的意见和事实;,医患沟通内涵 六个方式 1、预防为主的针对性沟通: 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如发现可能出现问题苗头的病人,应立即将其作为重点沟通对象,针对性的进行沟通。 2、变换沟通者: 如责任医

15、师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有困难或有障碍时,应另换其他医务人员或上级医师、科主任与其进行沟通。,医患沟通内涵 3、书面沟通: 对需进行某些特殊检查、治疗、重大手术的患者,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或不理解医疗行为的、或某些特殊的患者,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进行沟通。 4、集体沟通: 当下级医生对某种疾病的解释不肯定时,应当先请示上级医师或与上级医师一同进行集体沟通。,医患沟通内涵 5、协调统一后沟通: 诊断不明或疾病病情恶化时,在沟通前,医医之间,医护之间,护护要相互讨论,统一认识后由上级医护人员对家属进行解释,避免使病人和家属产生不信任和疑虑的心理。 6、实物对照讲解沟通: 医护人员可以利用人体解剖图谱或实物标本对

16、照讲解沟通,增加患者或家属的感官认识,便于患者或家属对诊疗过程的理解与支持。,临床实习中的医患沟通 现状:医学生在临床实习中 1 、 不善于与人沟通 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 中国教育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问窗外事 结果:不善于与人沟通、不知应如何关心别人 2 、 临床实践教学较少 欧美国家医学生在低年级开始实践教学 我国现实医学生在 4 年级开始临床见习 结果:临床技能和沟通技能缺乏,临床实习中的医患沟通 3、 存在患方不愿配合情况,多因素所致: 媒体大量负面或不实报道 医患关系紧张 患方不愿配合实习带教工作 结果:直接或间接影响了沟通技能的培养,临床实习中的医患沟通,依法执业,从我做起 医学教育临床实践管理暂行规定 第十一条:临床带教教师和指导医师应牢固确立教学意识,增强医患沟通观念,积极说服相关患者配合医学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