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30591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b1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定稿)(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来自学生的回答与困惑,来自学生的真实声音(1),我个人是相信共产主义的,我觉得那才是人类真正的美好的未来,也代表着人类发展的方向,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当一切制度都趋于完美,当世界没有了贫富差别,没有了饥荒,没有了战争,没有了人对人的迫害,人类能超越种族,国家,性别,肤色这些差别,地球真的就如同一个民风淳朴的村落,这一切,你能想像它有多美好么?,来自学生的真实声音(2),我也觉得可以作为一种理想去追求,这得看每个人对于“相信”的定义为什么。我认为有时“相信”是指人心中的一种理念,并不是说对某件事其实现的可能性的肯定。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所有行动和努力归结为

2、趋向于共产主义的一条渐近线,也许永远达不到终极目的,但我们在无限趋近的过程中我们也一直在进步、前进。,来自学生的真实声音(3),实话说,我不相信,太虚幻了,我觉得是没办法达到的一个过于理想的吧其实这并不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很多人都是这么认为的,有时候人人称颂共产主义的同时,反而令人觉得有点自圆其说欲盖弥张的感觉,来自学生的真实声音(4),不相信,社会还没发展到那种程度这个宇宙应该就灭亡了.,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1 人类为什么会设想未来社会?,2 人类对未来社会曾经做

3、出过怎样代表性的设想?,3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设想的方法是什么?,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如何概括的?,方法论:科学性,问题一,人类为什么会面向未来?,1、人的特点使然,人的尺度: 思想的存在物 -展望未来 实践的存在物 -超越现实,2、人类的三大领域证明,思想领域:-表明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主观诉求; 实践领域-体现了人类对未来社会的行动追求: 历史领域-反映了人类主观诉求与实践活动统一 表现了人类社会不断进步发展的特征与趋势,反过来又强化了人类追求未来的特点。,问题二,在马克思主义之前,人类对未来社会预见的代表性思想是什么?其预见有何缺陷?,乌托邦的含义,“乌

4、托邦”的两种截然不同的希腊语来源: eutopia的意思是“福地乐土”,而outopia的意思是“乌有之乡”,从而意识到这个词的两种含义 “乌托邦”一词既可以用来指人类希望的顶峰,又可以用类似指人类愚蠢的顶峰 “乌托邦”的词意含糊既表示努力追求“福地乐土”的崇高,又表示寻找“乌有之乡”的徒劳,乌托邦:空间与时间,空间特点-生活在别处 现实的不完美,所以人类对乌托邦所在的设想从来把它推到遥远的地方 因为遥远可以想象而不太容易求证,所以 直到十七世纪之前,乌托邦一般均被置於地理上遥远的国度;十六与十七世纪欧洲航海探险的发现,使人们大为熟悉这个世界,因而使此一有用的设计销声匿迹。自彼时起,乌托邦所处

5、的空间或移到外太空(十七世纪开始有月球之旅)、或海底(像经常发现的传说中沉没於大西洋的大陆文明)、或者地壳底下的深处。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乌托邦的想象总是与空间距离和阻隔共生,它存在于另外一个美好的国度,如同昆德拉所说的,生活在别处乌托邦也在别处:,古代,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想国西方思想史上第一部乌托邦著作,柏拉图“理想国”的宗旨就是要缔造一个秩序井然至善至美的正义国家,他认为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个人,个人就是缩小了的国家,如同人的灵魂具有理性、意志和欲望三个部分一样,最理想的国家也应由相应的三个等级组成。,古代,孔子的”大同”思想-理想世界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6、,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礼运大同篇,中世纪基督教-”上帝之城”,上帝之城是神的国度,是作为”人间之城的对立物而存在.上帝选民生活在沐浴着神恩的高级 的统一体中,而异教徒在尘世的王国里为各自虚妄的权势而互相争斗,不断分裂.”人间之城”必然消亡,而”上帝之城”却永世长存.,近代: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产生于16世纪初.作为一种批判 、否定资本主义的思潮,空想社会主义是早期无产阶级意识和利益的先声,反映了早期无产阶级

7、迫切要求改造现存社会、建立理想的新社会的愿望. 代表人物: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1、他们不能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经济根源,因而没有真正发现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2、他们不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因而找不到改造资本主义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 3、他们不了解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因而找不到变革资本主义制度的依靠力量。,问题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未来社会设想的方法与特点是什么?,(一)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人类社会的发展像自然界的发展一样,具有自己客观的规律,揭示这些规律,就能为正确理解过去、把握现

8、在和展望未来提供向导。 马克思恩格斯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运用科学的方法,致力于研究人类社会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从而对共产主义社会作出了科学的展望。,经典论述,“马克思丝毫不想制造乌托邦,不想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的问题,正像一个自然科学家已经知道某一新的生物变种是怎样产生以及朝着哪个方向演变才提出该生物变种的发展问题一样。 ” -列宁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187页,经典论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自我反思中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之为共

9、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共产主义不是现实历史之外的价值应该,而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93-319页,(二)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起点:致力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研究 重点:对资本主义弊端及根源的批判与揭示 创新点:发现资本主义的矛盾运动中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经典论述,“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期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64页,(三)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

10、节描绘,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 未来社会发展的原则 未来社会发展的基本特征,经典论述,“在将来某个特定的时刻应该做什么,应该马上做什么,这当然完全取决于人们将不得不在其中活动的那个既定的历史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 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经典论述,“我们可以绝对有把握地说,剥夺资本家一定会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力蓬勃发展。但是,生产力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向前发展,将以什么样的速度发展到打破分工、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把劳动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这都是我们所不知道而且也不可能知道的。”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42页,总结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展望未来社

11、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科学性 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辨证性 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详尽的细节描绘-明智性,问题四,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是如何概括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基本特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 (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1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否只有这三条?,2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具有什么样的内在关联,3 如何理解共产主义三大基本特征的具体内容,共产主

12、义社会的整体风貌,共产主义社会的整体风貌,共产主义的制度特征 共产主义的社会生活状态 共产主义的人的状态,(一)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 按需分配,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产品的极大丰富 废除私有制 生产有计划的组织和管理 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实现人类分配上的真正平等,经典论述-生产力高度发展,“摆脱了私有制压迫的大工业的发展规模将十分宏伟,相形之下,目前的大工业状况将显得非常渺小,正像工场手工业和我们今天的大工业相比一样。工业的这种发展将给社会提供足够的产品以满足所有人的需要。现在由于私有制的压迫和土地的分散而难以利用现有改良成果和科学成就的农业,将来同样也会进入崭新的繁荣时期,并将给社会提供足

13、够的产品。”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242页。,经典论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在迫使个人奴隶般地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之后;在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05-306页,(二)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阶级消灭 国家消亡 “三大差别”

14、消除 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人与自然和谐,经典论述,“我们的最终目的是消灭国家,也就是消灭任何有组织有系统的强力,消灭任何加在人们头上的强力。” “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中,只有当资本家的反抗已经彻底粉碎,资本家已经消亡,阶级已经不存在的时候,即社会各个成员在对社会生产资料的关系上已经没有什么差别的时候,只有在那个时候,国家才会消失,才谈得上自由。” 列宁:“国家与革命” 列宁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442-443页,第448-449页,(三)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人的发展“三个阶段”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含义 必然王国、自由王国的含义 从必然王国到自由

15、王国的飞跃,基本概念-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第一个历史阶段是人的依赖关系占统治地位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自然形态相适应的. 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商品经济形态相适应的. 第三个历史阶段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的阶段,这一历史形态是同社会发展中的时间经济相适应的.,经典论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30-731页,旧式分工的消除

16、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自由时间的大大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 劳动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 . 人类解放,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经典论述,“当分工一出现之后,任何人都有自己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他是一个猎人、渔夫或牧人,或者是一个批判的批判者,只要他不想失去生活资料,他就始终应该是这样的人。而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基本概念-必然王国,必然王国:是指人们受盲目必然性的支配,特别是受到自己所创造的社会关系奴役的社会状态.,基本概念-自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