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30547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二(1)班主题班会《与法同行》精品(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二(1)班主题班会,法律,即人类在社会层次的规则,社会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规范,以正义为其存在的基础,以国家的强制力为其实施的手段者。法的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什么是法律?,韩非师从荀卿,但思想观念却与荀卿大不相同,他没有承袭儒家的思想,却“喜刑名法术之学”(申不害主张君主当执术无刑,因循以督责臣下,其责深刻,所以申不害的理论称为“术”。商鞅的理论称为“法”。这两种理论统称“刑名”,所以称为“刑名法术之学”),“归本于黄老”(指韩非的理论与黄老之法相似,都不尚繁华,清简无为,君臣自正),继承并发展了法家思想,成为战国末年法家之集

2、大成者。,中国法起源,违法指违反法律规定,危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利益,依法应当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通常表现为对正常社会秩序的破坏,对公民人身权利和公私财产等合法权益的侵犯. 犯罪指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法律词典,请问,同学们认为自己生活与学习当中有没有什么不良现象与不良的行为?,给大家几分钟时间讨论,轻度不良行为是泛指与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公众道德规范相背的一些行为以及心理障碍的总和。 轻度不良行为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对其相关群体及其个人的危害上。 如迟到、早退、讲粗话脏话、穿奇装异服、染发、带首饰、男生留过耳长发、光头、教学区打球、不按时就寝等各种违反学校

3、规章制度的行为。,让我们来正确认识不良行为!,轻度不良行为,你有这种行为吗?,中度不良行为,中度不良行为是指未成年人父母或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 (二)携带管制刀具; (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五)偷窃、故意损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 (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 (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和诉营业歌舞等场所; (九)其它严重违背社会的不良行为; (十)吸烟、酗酒。,那这种呢,你有吗?,严重不良行为,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一)纠集他

4、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二)携带自制刀具,屡教不改; (三)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四)传播淫秽读物或音像制品等; (五)进行淫乱或者色情、卖淫活动; (六)多次偷窃; (七)参与赌博,屡教不改; (八)吸毒、注射毒品; (九)其它危害社会行为。严重不良行为的发展延伸就是犯罪。,要是有这种行为,那就不妙了!,小偷小摸导致犯罪 2001年,江苏苏州市吴中区木渎镇,一度发生多起撬盗案件,到2002年底,失窃案件多达几十起,财产损失几万元,警方将作案的26人捉拿归案,查明这伙人自2001年3月至12月间作案30余起,案值人民币10万元。更令警方吃惊的是,作案者竟然都是在校中小学生

5、和流失生,年龄最小的仅11岁,其中女性一名。面对一张张稚气未脱的脸蛋,办案干警没有像往常破案后的欣喜,心情反而变得沉重起来。 警方查明,26个孩子中有些人已经不是第一次同警察打交道,按盗窃作案的次数和案值,足以判处徒刑,但由于年龄的关系,往往只能教育后予以释放。于是他们作案后受法律惩罚的犯罪恐惧心理一次次减弱,认为自己人小法律管不了,渐渐从一个月一次小偷小摸,发展到每月偷几次,有的几乎天天作案。有些14岁的少年曾公开宣称:“我还能偷2年”,13岁的少年不甘示弱:“我还能偷3年,比你多一年”。,看了这个案例,同学们来思考一下。,1.为什么文中小小年级的学生和孩子们都会做出违法的事?并且不知道悔改

6、。,因为他们不懂法,仗着自己年纪小而轻视法律的存在。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犯罪。,那么大家觉得我们应该怎样做?,一失足成千古恨,死囚犯写给弟弟的一封信 弟弟,父母这一辈子,养了你我两个孩子,现在我走了,孝敬父母的重担全靠你一个人挑,哥对不起父母,也对不起你。我现在唯一能够做的,是给你留一句话:千万要学好,决不可做坏事,就是很小很小的坏事也不可做。自从我被送进死牢房里,就一直在想,我是怎么落得这样可悲的下场?追根寻源,就是开始干坏事的时候,一点也不在乎,总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记得我第一次做的坏事,是在小摊贩那里偷了两个苹果,虽然心里害怕,但没有被人发现,平安无事,心里觉得占了便宜,所以后来就不断地

7、干些小偷小摸的事。占了一点小便宜,慢慢地就想占大一点的便宜,在后来就想占更大的便宜。见了好的东西,眼睛就盯住不放,心里发痒,手也痒了,总控制不住自己。有时也很害怕,心里说别干了,别干了,可手伸出去了。偷得多了,十次八次不被发现,但总有一天会被发现的。为此,我两次被送劳教。本来,这是改掉坏毛病的好机会,管教干部也都很和气,天天组织学习,讲道理,也尽了心。好多像我这样的人都改好了,重新做人了,可我表面装着改好了,但心里没改,出来后干得更厉害,心也变得狠了,终有今日的结局。,看了这封信,大家有什么感受呢? 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通过这个真实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一些犯罪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那么

8、严重,而是在人的不经意间,从一些小事,小偷小摸开始的,当时并不觉得这十分严重,而不注重。而习惯成瘾,一步一步将自己送上了这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教训,不要以为生活中的一些小行为没什么大碍,而一味的放纵自己,从而终将酿下令自己后海的错误。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注重身边的小事小错误。并不再犯,学会约束自己,遵守法律,更应该说让我们从遵守校纪校规做起。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通过这个真实事例,我们可以发现。所谓的一些犯罪并不是一开始就是那么严重,而是在人的不经意间,从一些小事,小偷小摸开始的,当时并不觉得这十分严重,而不注重。而习惯成瘾,一步一步将自己送上了这犯罪的道路。因此我们应该从中吸取

9、教训,不要以为生活中的一些小行为没什么大碍,而一味的放纵自己,从而终将酿下令自己后悔的错误。请让我们从小事做起,注重身边的小事小错误。并不再犯,学会约束自己,遵守法律,更应该说让我们从遵守校纪校规做起。就让我们从现在做起吧!,从现在做起,同学们,当你走在繁华的大街上与人擦肩而过时;当你走在僻静的乡间小路留恋于周围的美景时;当你与别人交往接待时;当你购物或售物时;你是否想到“侵权“两个字,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为了每个人幸福和欢乐,让我们多掌握一些法律知识吧;首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法律知识竟答分抽签必答和小组抢答两部分,必答题20分;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

10、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我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法律知识竟答。选择题20分;抢答题答对10分,答错扣10分,最后看哪个小队得分最多就是优胜小队。,5、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 )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A、体罚 B、体罚、变相体罚 C、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遵重社会公德。 A、法律 B、道德 C、规定,2、在公共场合故意以焚烧、毁损、涂划、玷污、践踏等方式侮辱国徽的,要视其情节轻重依法追究( )。 A、民事责任 B、刑事责任 C、行政责任,3、所

11、谓义务教育,是依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的“教育”专指( ) A、社会教育 B、家庭教育 C、学校教育,4、义务教育的普遍性是指( ) A、凡适龄儿童、少年都要入学接受规定期限的义务教育 B、全国各个地区,都要实施义务教育 C、凡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都必须接受国家的管理和监督,A,B,C,A,C,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只有受教育的义务。( ) 4、可以在重要的庆典、政法性公众集会或私人婚丧庆悼奏唱国歌。( ) 5、举行升

12、旗仪式时,在校的全体师生参加,整齐列队,面向国旗,肃立致敬。( ) 6、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招用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 7、父母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 ) 8、为了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老师可以开启学生的信件进行查阅。( ) 9、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 ) 10、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判断题(抢答题),抢答题: 1 什么是未成年人?,2: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目的是什么?,答: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13、答: 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全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与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还有哪些关于中学生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妇女儿童保护法,我国还有许多法律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总结 为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分别做出了一些禁止性规定,中学生不应当违反这些规定。要自觉做到:不吸烟、酗酒、流浪、聚赌、吸毒,不弃学经商、从工,不进营业性舞厅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不看淫秽、暴力、凶杀、恐

14、怖等书刊、录象,不侵害其他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总而言之,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律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国无法则不能立足于世界,更不用说在世界上建立自己的威信。无论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人,都要以法为重。并且学校和社会也在继续加强对我们青少年法制意识的培养,我们现在应该好好学习,为自己未来的路打好坚实的基础。 我们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和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成长。而当代社会的我们必须要从小树立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我们郑重宣誓: 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彻底告别不良行为习惯,提高法制意识,远离违法犯罪,做一个文明中学生,做一个合格公民,为社会和谐贡献力量。,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