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9708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22.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总结]地理教学论(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理教学论,地理教学目的 论,第二节 地理教学目的,第三节 地理教学目标,第 三 章,第一节 教育目的系统概述,一、教育目的,第一节 教育目的系统概述,二、教育目的系统层次关系,一、地理教学目的概述 (一)国外地理课程目标举例(了解) (二)我国的地理教学目的(地理课程目标),第二节 地理教学目的(课程目标),知识与技能(基础目标) 过程与方法(关键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终极目标),地理课程目标的3个领域,二、地理教学目的的演变,(一)地理教学目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演变 由抽象具体 (地理新课标之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新导向) (二)地理教学目的德育目标的演变 由笼统、空泛务实 (地

2、理新课标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一、地理教学目标概述,第三节 地理教学目标(重点),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和要求,三、地理教学目标设计举例,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 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一、地理教学目标概述,1、动机功能:是指地理教学目标作为一种主动的积极力量,引起或推动各类地理教学活动的进行,以达到预期结果的作用。 2、调控功能:是指地理教学目标作为学生行为变化的预期结果,对教师“教”的活动和学生“学”的活动都起着指向性的作用。 3、评价功能:指地理教学目标作为预先规定的课堂教学结果,成为衡量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尺度和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一)地理教学目标的功能,(二)地理教学目标的内容

3、(重点),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含义 (2)包括3个层级:识记理解 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含义 (2)包括2个层级:经历 尝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含义 (2)包括3个层级: 接受(感受)反映(认同) 领悟(感悟),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含义 地理“知识与技能”目标描述学生学习后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应达到的水准。其中“知识”既包括教科书中介绍的地理事实、概念、特征和规律等地理陈述性知识,也包括在现实地理情境中,同化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被激活产生的地理程序性知识。 “技能”包含着地理学习与实践所需要的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是由于练习而形成的接近自动化的动作模式或认知活动

4、模式。 (2)包括3个层级:识记理解 应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是指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中的“过程”强调的是让学生经历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过程的一种“仿真”,其实质在于要使学生感知、体验科学家是如何把“科学的过程”仔细、恰当地应用到问题解决中来的。 “方法”是指科学探究问题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做出解释论证、解决问题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 (2)包括2个层级:经历 尝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描述学生在学习地理课程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应达到的水准。 (2)

5、包括3个层级: 接受(感受)反映(认同) 领悟(感悟),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和要求,第三节 地理教学目标,1.整体性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具体性原则 4.灵活性原则,(一)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学会观察等高线地形图。 改:在任何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能够指出山峰、山脊和山谷。,1.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1)结果性目标 主要应用于“知识与技能” 领域,要求明确表述学生的学习结果是什么,所采用的行为动词要求明确、可测量、可评价。 (2)体验性或表现性目标 主要应用于“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域,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体验或明确安排学生表现的机会,所采用的行为动词往往是

6、体验性的、过程性的。,(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点),通过角色扮演,感受我国南北方居民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 (1)行为主体 教学目标的设计应以学生为出发点,目标的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地理教师。 (2)行为条件 是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对条件的表述通常有四种类型:使用辅助手段;提供信息或提示;时间的限制;完成行为的情景。 (3)行为动词 (4)表现程度,(二)地理教学目标的设计(重点),90%的同学能够基本独立绘制校园平面图。 能够说出所有热带气候类型。 选用1种方法算出A、B两点间的距离。,A. 结果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结

7、果性知识目标常用行为动词: 了解水平(再认或回忆):说出、背诵、辨认、回忆、选出、举例、列举、复述、识别、再认等。 理解水平(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把握内在逻辑联系):解释、说明、阐明、比较、分类、归纳、概述、概括、区别、提供、选择、预测、估计、推断、收集、整理等。,2.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之行为动词,结果性技能目标常用行为动词: 模仿水平:重复、再现、例证等 独立操作水平:完成、表现、制定、解决、绘制、测量、尝试、实验等。 迁移水平:绘制、制作、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B.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 经历(感受)水平(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经

8、历、感受、参加、参与、尝试、寻找、讨论、交流、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 反应(认同)水平(在经历基础上表述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遵守、拒绝、认可、认同、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纳、支持、尊重、保护、珍惜、怀疑、克服、帮助等。, 领悟(内化)水平(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分得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形成、养成、具有、热爱、树立、建立、坚持、保持、确立、追求等。,季风气候显著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影响范围、特点以及季风带来的利弊。 能力目标:通过读冬夏季风图、各地气候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提高学

9、生读图能力,从中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比较等能力;掌握分析气候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评价季风气候对人类活动产生的影响,逐步树立辩证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帮助学生初步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1.学生要会叙述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理解地表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风形成的原动力和直接原因。 2 学生要会运用单的等压线分布图,分析、判断风向。 3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的观察力、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4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1、识记: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近地面磨擦力对

10、大气水平运动的影响。 2、理解: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热力环流的形成。 3、运用:利用气压分布图及有关条件判断风向;能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高、低气压中心,高压脊和低压槽。 4、能力培养:读图、分析图、绘图能力;综合分析问题以及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知道大气运动有水平、垂直两种运动方式。 2知道由于太阳辐射对各地加热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3记住气旋和反气旋是大气运动状态而言进行分类的。 4记住北半球或南半球气旋和反气旋的气流运动方向和天气现象等方面的区别。 5理解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大气水平运动的直接原因。 6理解在水平气压梯

11、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风向和高低气压的判断方法。 能力目标: 1通过绘制“热量环流”图,培养学生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2通过绘制“气旋和反气旋”图,使学生学会用图示法解答问题的能力。 情意目标: 通过阅读“城市风”文章,使学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大气运动 教学目标,1、通过对案例的分析,掌握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 2、通过开展“翔安(火炬)产业园区”研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地理实践能力。 3、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工业集聚和分散的主要表现形式、原因和优势,以及工业地域联系的主要形式。 4、联系实际分析世界上众多“工

12、业城”的形成过程,掌握其原理。 5、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工业的集聚和分散,加强对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一是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通过对常见天气系统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能听懂每天电视台播放的天气形式预报。 二是过程与方法目标。使学生了解分析常见天气系统的过程和方法,学会思考,学会学习。 三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激发学生探究气象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 从图片和简易图中,了解气团(冷气团、暖气团)的概念

13、;锋的概念与分类;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高压脊、低压槽的概念。 从气温、气压、湿度、降水、风等几方面分析各种天气系统的形成及其气流特点,并综合出各种天气系统控制下的天气状况。 2.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能阅读和简单分析天气图,解释天气变化现象; 用案例说明气象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 结合我国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其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天气的形成和变化的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目标,1.不能以地理课程的“内容标准”代替地理教学目标 2.在一则教学目标中尽量指出要求 3.要正确协调好教学目标设计与实施的关系,(三)设计地理教学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作业2(P66 2T): 任选三个课时的初中或高中地理内容,尝试设计三课时教学目标,并谈谈设计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