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技推广基本理论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26684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00 大小:2.0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技推广基本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农技推广基本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农技推广基本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农技推广基本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农技推广基本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技推广基本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技推广基本理论(10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业科技推广及其新机制 张社梅,2015.10,主要内容,一、基本概念,三、主要模式,一、基本概念,(一)农业推广的基本概念 狭义概念: 一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发展阶段,农业商品生产不发达,农业技术水平是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的情况下的产物。在此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首要解决的是技术问题,因此,势必形成以技术指导为主的“技术推广。,一、基本概念,(一)农业推广 广义概念: 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时期,农业商品生产比较发达,农业技术已不是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下的产物。在此种情况下,农业科技推广所要解决的问题除了技术以外,还有许多非技术问题,由此便产生了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农业科技推

2、广”。,一、基本概念,(一)农业推广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概念: 一个国家实现农业现代化以后,农业商品生产高度发达,往往是非技术因素(如市场供求等)成为农业生产和经营的限制因素,而技术因素则退于次要地位情况下的产物。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出现能够提供满足农民需要的各种信息和以咨询为主要手段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1、农业科技成果概念: 根据农业部农业科技成果鉴定办法(试行)的规定,农业科技成果被定义为:“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 (1)农业科技成果必须是通过科学研究活

3、动取得;(2)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3)必须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或使用价值,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二)几个相关概念,2、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概念: 指把潜在的、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现实的、物质形态的生产力,并通过农业生产经营环节加以实际应用。 广义:理论成果向技术成果的转化和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狭义:应用研究的成果,从开发研究、中间试验开始,经过应用、推广形成生产能力,发挥效益的过程。 (1)转化时间的长周期性;(2)转化过程的复杂性;(3)转化条件的选择性;(4)转化动力的市场性。,(二)几个相关概念,3、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推广的比较,4、新型农民培训: 指按照当地主导产业建立和发

4、展的要求,以新型农民为重点对象开展的产前、产中、产后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政策法规、生态安全等知识为内容的再教育活动。 培训形式采取集中培训、现场指导和技术服务相结合,培训、指导、服务三位一体的形式。培训合格者发放绿色证书。再如崇州市农民实用技术、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资料。,(二)几个相关概念,5、农业专业技术协会: 为适应农村经济商品化、市场化和专业化生产的需要,在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的带领下,同一专业生产的农户自发地组织起来,成立的专业技术经济合作组织,这类组织统称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简称农技协) 农技协按作用和功能不同分为三种类型。一是技术交流型(53%);二是技术经济服务型(3

5、8%);三是拥有技术、经济和经营实体的。,(二)几个相关概念,6、软科学成果: 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管理现代化为宗旨,以推动经济、科技、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为目标,针对决策和管理实践中提出的复杂性、系统性课题,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的多门类多学科知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系统分析和论证手段而进行的一种跨学科、多层次的科研活动。 特点:一是滞后性;二是应用性;三是模糊性;四是公益性。如崇州农业“1+4”模式。,(二)几个相关概念,崇州是农业大市,也是成都主要产粮区。 基本运作形式:“1+4”模式 土地股份合作社 文井源综合性农产品公共品牌服务 专家大院科技服务 农业服务超市社

6、会化服务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服务,崇州市1+4模式介绍,土地股份合作社,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农户按照0.01亩为1股,每股出资1元为启动资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 聘用能人负责经营管理:理事会负责聘请农业技术人员、种植能手为生产经理,并签订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奖赔合同(400公斤/亩以上产量、550元以内成本、50%奖赔)。 选择专业人员从事生产。农业服务超市提供经技能培训的专业人员进行生产管理。 建立互动利益连接机制:年经营收益案9:1分红,90%用于土地入股收入,10%作用公积金、风险金等。生产经理主要靠出租农业机械、销售农资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效率等获益。 引导土地合作社规范发展。成立合作

7、社联合会,下设8各分会。,四大服务,由政府打造文井源公共品牌,2010年700万转让给公司。建立农产品准入标准,以生产有机农产品为主导;建成物流配送中心,开展直销配送和超市配送。 依托四川农大、四川农科院等组建专家大院,采取大院+专家、专家+项目、专家+产业、专家+企业等形式,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针对三难(招工难、用工难、管工难)、三缺(缺技术、缺农机、缺管理)等情况,建立农业服务超市,提供农业劳务服务、咨询服务、农机服务、农资配送服务和产品营销服务。 组建投资公司、担保公司,搭建融资平台;探索发展家庭经营农户、土地股份合作社、规模经营业主三种土地抵押融资模式。,(三)农业推广学研究内容

8、 农业科技推广是农业发展系统中的科研(科技主体)、推广(科技载体)、农民(科技受体)三个亚系统之一。,(二)几个相关概念,二、发展阶段,(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阶段 1、创建阶段:1949-1957年 围绕提高粮食产量、缓解供求矛盾目标,1951 年首先在东北、华北地区试办农业技术推广站。到1957 年,全国共建农技站 13669 个,有农技人员 9.5 万人。到 20 世纪 50 年代末,初步形成了中央、省、县、乡四级以技术推广、植物保护和良种繁育为主要功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二、发展阶段,2、曲折发展阶段:1958-1978年 第一次冲击是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一些地方农业技术人

9、员被下放回乡,农技推广体系基本解体。 第二次冲击是在“文革”期间,极“左”思潮对我国农技推广工作造成了很大破坏,大部分地方的农技推广机构工作陷于停滞。,二、发展阶段,3、恢复发展阶段: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 从体制上看,建立了“五级一员一户”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实现了推广工作的专业化(政事分设)和综合化(整体化)。从 1979 年开始试点的县级农技推广中心建设作用显著。 从推广方式上看,逐步形成了以“技术示范+行政干预”为主导的方式。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少数推广机构出现了重经营轻推广的现象。,二、发展阶段,4、巩固发展阶段:90年代初到 2000年 1993 年 7 月农业技术推广法颁布实施,是

10、我国推广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农技推广事业开始走上法制化轨道。 1995年政府机构改革后,形成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996年三定(定性、定编、定岗)完成后,管理逐步规范化。但乡镇一级在改革中由于从经济上“抽血、断奶”,出现“网破、线断、人散”。 1998年,又提出“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经费不减”政策。 到 2000 年底,五个系统的省、地、县、乡四级农技推广机构达到 21.4 万个,实有农技人员达到 126.7 万人。其中乡镇农技推广机构 18.7 万个,实有农技人员 88 万人。这是我国历史上农技推广机构队伍数量的最高峰。,二、发展阶段,5、创新发展阶段:2000

11、年以后 2003关于开展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完全市场化、完全公益化都存在问题。中间道路:国家财政有限保障、推广经营机构创收、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基层推广体制。 2006年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对基层机构的地位、编制和资金保障问题提出了具体要求。 一号文件明确提出通过几年的建设,力争使基层公益型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具有必要的办公场所、仪器设备和试验示范基地。 建立集农业技术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农业公共服务中心;责任农技员制度。,二、发展阶段,(一)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取得

12、的主要成就 1、推广体逐步完善 健全了推广机构 培育了推广队伍 改善了工作条件,二、发展阶段,二、发展阶段,2、推广方式不断创新 (1)公益服务全面创新 农业病虫害测报服务 农田墒情监测服务 农技信息服务(开设农业信息网站) 展示示范服务 “快易通”服务(12316热线等),二、发展阶段,(2)经营服务不断拓展 发展连锁经营、技物结合和技术承包等形式。 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举办行业展会,如农产品交易会、博览会。,二、发展阶段,3、重大技术推广成效显著 高产优质品种推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矮败小麦、双低油菜等覆盖率达到95%;选育商品瘦肉型杂交猪、黑白花奶牛、细毛羊、黄羽肉鸡等;鲤鱼、

13、对虾等)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水稻抛秧、旱育稀植、免耕栽培,小麦精量播种、地膜覆盖、免少耕,玉米地膜覆盖、贴茬播种,蔬菜花卉温室大棚)。 科学施肥技术推广(沃土工程、测土配方施肥) 生物灾害监控技术推广(控制蝗虫、鼠害、杂草、稻飞虱、棉铃虫等),二、发展阶段,4、依法监管能力不断增强 参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农业技术推广法、种子法、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管理条例等。 提高了执法管理水平。植物检疫条例等,建立农业执法大队。 提升质量监管能力。开展了多项种子检验技术研究、建立了土壤监测基础数据库。,二、发展阶段,5、国家交流合作蓬勃发展 大力实施国际合作项目。FAO(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项目)、UNDP(油菜

14、平衡施肥技术)、WB(科技推广与种子建设项目。中哈边境蝗虫、中韩边境稻飞虱联合监测治理项目等。 广泛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组织技术培训、考察团出国等,向国外介绍改革开放以来的推广经验。开展非洲、东盟等国家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三、发展模式,(一)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站模式 (二)大学、科研院所主导的推广模式 (三)农业合作组织或技术协会主导的推广模式 (四)企业或公司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 (五)其他混合模式(如科技特派员),(一)政府主导的农技推广站模式,推广人员:五级农业推广体系,重点是乡镇一级推广人员。如四川省2007年,市州推广中心20人,县级农技中心168个,乡镇农技推广站(区域站、专业片区站和

15、综合站)4461个,有基层农技员23415人。 推广经费:国家财政事业拨款;项目经费;自主创收 推广方式:统一立项选择重点推广技术成果,组织培训,开展技术咨询,设立示范样板(基地),建立服务实体,推广新产品、新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特点:上下联动、普及面广、推广速度快、应急效果明显。,(二)以大学、科研院所为主导的农技推广模式,推广人员:科研、教学人员。 推广经费:国家财政事业拨款;项目经费;自主创收 推广方式:“农业专家大院”模式、“农业信息咨询”模式、“农业综合开发”模式、“农业科技大篷车”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模式。 特点:供需有效对接、成果新、产学研互动。,专家大院模式,农业科研、

16、教学单位为将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鼓励专家通过成果和技术入股、带资入股、利润提成等形式,深入基层开展现场咨询、田间地头指导或技术转让等,将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输送到农业生产第一线的科技推广新机制。 温家宝总理当年视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宝鸡的专家大院后,指出这是“一个创举”。,专家大院模式,宝鸡市专家大院 1999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宝鸡市政府;20位专家作为顾问,建立32个专家大院。大院为220 平方米的二层小楼,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设有实验室、培训教室、图书资料室和科技咨询室,配备电脑及电化教学设施。在院外规划建设了科技试验田和示范园(基地),使实验室与试验田连成一体。,专家大院模式,宝鸡市专家大院运作机制 1、“专家龙头企业农户”的科技产业化模式。围绕羊的养殖、高产奶牛养殖、秦川肉牛养殖以及果蔬加工等市场化程度高和开发前景广阔的农业产业,依托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