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26425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5.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西史,吕梁地区历史人文简述,制作人:,第一节 概述,第二节 吕梁民俗,第三节 汾阳历史人文,Table of Contents,内容大纲,“吕梁”一词最早出现在战国列子一书中。吕梁山群峦起伏,俗称“骨脊山”。尔雅谓吕梁山为晋望。吕不韦言“龙门未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郦道元水经注载“吕梁之石崇,河流激荡振动天地。”文物掌故集载“吕梁山,即谷积山,亦书为骨脊山,骨脊之义,与吕梁相通,吕,骨脊也。骨脊山再南为黄芦岭,有向阳峡,古金锁关也。再南为薛颌颉岭,均一脉也。”又载:“吕梁之名,由来已久,吕氏春秋载吕梁未发,盖河水中有石绝处也,今离石西有此悬绝,世谓之黄梁。石绝水为梁,大石在水中,禹发

2、而通之。”,第一节 概述,第一单元 “吕梁”与 吕梁山,吕字是象形文字,古代写作“呂” 它的上下两个口象征着根根相承的脊骨,中间一小撇象征着脊骨之间的联系。吕梁的“梁”在这里被当作阻水的山石。吕梁意即象脊梁骨一样的山。吕梁山雄居群山之中,由北而南横亘八百里,构成了晋西高原的主干。晋西高原呈穹窿形状。整个地形以东北至西南为中轴,中间一线突起,两侧逐渐降低,吕梁山脉正处于这一 条中轴线上,宛如一条脊梁,因而被称为吕梁。,汉书地理志载;“凡民国五常之性,而其刚柔缓急,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之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可见风俗概括起来是指一定地区人的群体风尚、习惯和性格、

3、音声等特点,而这些又与当地水土有关。 吕梁地处黄土高原,地高风寒,自然条件比较艰苦,又与北方游牧民族一直保持着紧密联系,这些都决定了吕梁民俗的一些特殊性。 吕梁曾有过辉煌的历史,一处处的遗址就是文明发展的丰碑,丰碑上记载着五彩斑斓的民俗。传说有巢氏曾生活于今天的石楼山,神农氏曾在吕梁用木制耒耜, 教民耕种,又尝百草,教人治病;蒲衣子曾隐居交口县川口蒲子,以蒲为衣,以野莱为食,筑台讲道;大禹从方山骨脊山开始治水至今关帝山峭壁上尚有大禹系舟铁环,汾阳禹门河也是依大禹治水而得名。故吕梁大地至今有不少大禹治水、神农氏和后稷的民俗。,第二单元 吕梁民俗的变迁,春秋战国时期,吕梁属晋国,韩赵魏三家分晋后,

4、吕梁属赵。赵武灵王为开拓北境,击退少数民族的侵扰,实行“胡服骑射”改革,向胡人学习骑射,颁布胡服令,变长袍大袖为胡人的短衣窄袖。史记赵世家载;”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打破了华夏族盲目的自尊观念,开创了向少数民族学习的范例。骑马文化与农耕文化结合,游牧民族和华夏民族的交融,从此得到了大幅度的正式开展。 .,秦汉吕梁属太原郡,许多塞外游牧民族入侵或南移吕梁各地,并建立政权,使吕梁不仅成为民族融合的熔炉,也成为两种文化冲突交汇的“对撞机”,游牧民族与吕梁的交流增多,连衣着也相互模仿,劳动者男子多着短衣短裤,游牧民族也习穿汉族袍服。离石马茂庄、柳林杨家坪出土的汉画像石上,也常见到椎髻或戴尖椎形毡帽

5、,着窄袖齐膝短衣或厚畜皮靴者。北魏实行“离散诸部,分土定居”,改定礼仪、律令,提倡汉服、汉话,迫使鲜卑人改变了原来的生活方式,打破了汉鲜 界限,游牧民族的骑射技术,引亢高歌的传统,慷慨豪放、剽悍仁侠的风习也对吕梁民俗给予了巨大的影响。,唐宋时吕梁属河东道、河东路所辖,由于历代统治者的倡导和劳动人民的辛勤劳作,吕梁农业已有很大发展。中国古代物质文化写道”在河东道太原府文水县,也先后开凿栅成渠、常渠、甘泉渠、荡沙渠、灵长渠、千亩渠等河引文谷水溉田千余倾。”又载:“河东道太原府的晋阳县、文水县,河北的正州等地,还种植了水稻”,随着水利事业的发展,水稻的种植在文水得到普及。水利事业的发展,加上改土、选

6、种、施肥、防虫和耕作技术的相应进步,使得粮食产量增加,农业生产繁荣农业生产的发展改变了吕梁人的饮食结构构,食用稻米的人数在逐渐增多饮品的加工技术和烹饪技术迅速提高,食品种类逐渐增多。长桌、方桌、长凳、圆 凳、靠背椅迅速推广,改变了古老的席地而坐习俗。 .,明清两代,吕梁的农业向深耕细作发展。明代输入的粮食作物玉米和良种甘薯、花生,很快成为重要的经济作物。由于园艺业的发展,蔬菜和瓜果的种植超过了过去历代的水平。饲养猪、牛、羊等家畜和鸡、鸭、鹅等家禽,成为农村普遍的副业。纺织业、陶瓷业、榨油业、酿酒等手工业的发展,导致了商业的兴盛。中华全国风俗志 山西省载:”汾州商贾云集,民物浩穰”、“多商贾,喜

7、华靡,世禄者众,知礼者鲜”,形成了冒险创业,敬业追求,货真价实,恪守信用的商业民俗。满清入关后,强制推行剃发易衣冠政策,汉族由原来的方巾大袖、纱帽圆领变成了缨帽箭衣,发型也由原来的束发变为辫发。满族妇女衣袖开始变肥变大,并模仿汉族妇女各种发髻,而吕梁妇女也模仿满族妇女的发式,梳起了“双头”、“燕尾”、“平头”等。惯以食用的小麦、粟、稻巳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引进的玉米和甘薯成为人们的主要食物,而社会上层人物的饮食愈发向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以及讲究排场的方向发展。 .,第二节 吕梁民俗,LOREM IPSUM,伞头秧歌在吕梁山区的临县、方山、离石、柳林等县均有流传,其中尤数临县的最富有代表性。

8、由于“伞头”(领舞者)在秧歌队中占有重要地位,且手执花伞,故而得名。 临县伞头秧歌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无论在形式、内容,还是表演风格上都形成了各自的特点。其中湫水河上游,包括县城一带称为上川,以“打鼓子”出名。湫水河下游 ,包括招贤林家坪等地,擅长于扭,特别是扇子耍得欢。碛口、三交,则注重秧歌队的吹奏乐。而西部黄河沿岸与小川几个称为西首的乡镇,闹秧歌时民歌唱得最有特色。其中有一曲唱词讲道: “上川的鼓子下川的扭,西首里出的是民歌手,县城里集中了些好伞头,要听吹手到碛口 。 ”该唱词概括了临县秧歌的地区特色。,第一单元 伞头秧歌,秧歌队的表演。包括以下几方面节目: 一是民间传统艺术形式,如旱船、

9、竹马、狮子、龙灯、高跷、大头娃娃。二是民间小演唱,如卖菜、卖水、卖饺子、牧牛、对花、刘三拉等。 三是传统戏曲中的片断,如:白蛇传中的水斗,白草滩中的钉缸以及过山、吃瓜等。 四是现代歌舞和自编自唱的、反映现实题材的一些小演唱或小戏曲等。,LOREM IPSUM,皮影,作为一种民间传统的小戏,在表演时,以驴皮、牛皮刻制的人物、布景和道具搬上舞台,造成影像,即称“皮影戏”。 这种形像的造型特点是:戏剧中的人物形像都是正面和侧面的。由于皮影戏表演中的局限性,只能通过正侧面影像的活动展开戏剧情节。自然,这种美术造型也只能是运用正侧面这种角度才能最为典型地表现出戏剧艺术造型。由于皮影戏只宜表现高、长度的空

10、间,因而与剪纸的表现方法有相似之处。人物的生、旦、净、末、丑各种角色,与戏剧上的脸谱、服装的程式是相通的。皮影戏的装饰性,尤其是夸张手法极强。在布景方面,有着殿阁、楼台、庭院、山水、树石等;道具中,有桌、椅、车、剑、戟、刀枪等,造型颇为概括洗练。,第二单元 皮影,明末清初,陕西华县、华阴县的影戏就传到了晋南,顺山西从南到北,由运城地区(新绛县为代表,并周围各县),到临汾地区(曲沃县为代表,并周围各县),再到晋中地区(以孝义为中心,并周围各县)。 纸窗皮影戏,以孝义为中心传播、辐射在周围各县。流传在吕梁的孝义、汾阳、交城、交口、中阳等地和晋中的平遥、介休、祁县、太谷以及晋东南的沁源等地。,LOR

11、EM IPSUM,面塑被称为“面花”、”花馍”、”花馍头”,是吕梁民间在探亲、贺喜、祭扫节日中,寄予某种特定意愿的传统工艺食品。 面塑,大都出自农村、乡镇、城市的家庭妇女之手。尤其是农历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几乎家家都要用面粉塑制诸如人物、动物、花卉、翎毛、瓜果等花样繁多、技艺精湛的面塑。 山区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既有装饰性,又是营养品、调味品,很受欢迎。当地还有一种大型供品名为“枣山”。这种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在上面再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同时,还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成为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第三单元

12、面塑,吕梁还有一种油花,常见的有蝴蝶、秋蝉、河鲤、花篮等动植物形状。制作时,先将生面切成大小不等的几何图形面块,再按特定的设计粘连,呈粗劣的平面雕接形态,生观呆板虚弱,油炸后变形,其线条之丰满,形象之玲珑常使观者赞叹。,吕梁面塑,本身就是一种民间艺术品,它又与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面塑的形式、用途、色彩都与当地民俗活动、民俗风情紧密联系并发展变化着。面花的制法是先将生面搓成圆形长条,再按设计卷曲、筷夹、刀切,最后入笼蒸熟,出笼点色而成。一般面塑,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而且有着鲜明的民间和地方特色。 吕梁面塑色彩鲜艳夺目,造型生动夸张,

13、制作精巧细腻,民俗气息浓郁。平川地区偏于细腻,做工精巧;靠近黄河沿岸的山区则趋于粗犷,造型夸张,面花的个头大,设色鲜艳。一个元宵节枣厮儿大到三尺,重达十余斤,尤以岚县七月十五白龙庙摆供和元宵节柳林盘子面塑为代表。,LOREM IPSUM,吕梁民间剪纸历史悠久并且和其它民间艺术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从石楼、柳林等地出土的大量殷商青铜器和三川河流域发掘的汉代墓葬、画像石刻艺术来看,其艺术特点与剪纸的风格极为相似,豪放粗犷,纯朴浑厚生活气息浓厚,故事情节完善。说明它们在 发展的过程中互为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了不同的艺术。 剪纸工具简单、易于传授,在传承过程中,又经历了艺术与内容的自然发展,使剪纸艺术始终

14、充满旺盛的活力,经久不衰。,第四单元 剪纸,吕梁民间剪纸久盛不衰在于其产生和发展与当地的民风民俗息息相关。追溯吕梁民间剪纸的起源、发展,分析其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区别其在民俗中的不同使用范围与精神功用,可以看出吕梁的民间剪纸构成了以下几种类型:一是巫术信仰习俗和残存的先民图腾崇拜的剪纸;二是传统的民间礼仪活动的剪纸,包括岁时节令的民间剪纸和人生礼仪习俗的民间剪纸;三是服饰习俗中的民间剪纸等。,第三节 汾阳历史人文,汾阳有2600多年的置县史,其中1600多年为州府郡治所。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汾州改州为府至民国元年(1912年)废置,汾阳城区一直为晋中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如今的

15、汾阳市区便是由原来的汾州府城、汾阳县城发展而来。 原汾州城是罕见的“五座连城”,由主城和东西南北四关城拱卫而成。四关城墙虽不及主城,但也高大厚实,甚至不少有包砖。这种独特城垣的形成主要因其政治、文化、经济中心的地位,使主城内王府、庙宇、寺坛等占了大部分空间,越发增加的居民不得已在城外开辟生活区,久之形成了东南西北四个聚居区域。几百年来,汾阳城一直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府城,王府、书舍、庙堂、达贵、富商遍地。明清汾州府城的基础,是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汾州知州朱赟修筑的城垣,当时规模 “周九里十三步,崇三丈二尺”,即周长4522米,高10.7米,当时仅仅是土城垣,尚未包砖。城内原有西府街、府学街、

16、太和桥街等9街和养济巷、豆腐巷等18巷,有钟楼、鼓楼、文庙、永和王府、庆成王府等古建,历史、战乱、天灾、人祸,风雨飘摇了600多年的古城如今仅剩一些遗迹可循。 汾州城历来被称作“四阳城”,因四面皆可有阳光得名。 与中国古代城池以正北正南为上不同,汾州古城的建制与子午线成约33夹角,采光非常好,故汾州城又称作“祝融城”,以火神祝融的名字称之。所以汾阳市区大部分街道及房屋方向与地理方向有偏差。,第一单元 州府文化,东门 景和门 城楼匾额 汾水环流,西门 静宁门 城楼匾额 盘峰耸翠,北门 永泰门 城楼匾额 锁钥雄镇,南门 来薰门 城楼匾额 秦晋通衢,汾州府城城门名称及城楼匾额:,汾阳是文物大市,截至2014年6月,汾阳市有各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1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汾州地秧歌、汾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