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部解剖-cn01462013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45063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12.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部解剖-cn01462013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面部解剖-cn01462013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面部解剖-cn01462013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面部解剖-cn01462013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面部解剖-cn01462013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面部解剖-cn0146201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面部解剖-cn01462013(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演讲者:宋月星 艾尔建 医学事务部 2014年6月25日,面部解剖,议程,骨 肌肉 韧带 皮肤 皮下组织 面部神经分布(支配) 面部血管系统,颅骨,功能 保护其内在器官,也构成了头面部的基础 确定人类面部的整体形态 肌肉和皮肤通过结缔组织(如筋膜、韧带)附于下层组织(骨骼),面颌骨,面部外在特点: 前额 眼眶 鼻 颊部 下颌 他们由5个主要骨骼构成: 额骨 鼻骨 颧骨 上颌骨 下颌骨,颅骨,冠状缝 蝶骨 额骨 眶上切迹(孔) 眉间 颧骨 鼻骨 上颌骨 牙槽 下颌骨,顶骨 颞骨 人字缝 外耳道 枕骨 枕外隆凸 颧弓,面颌骨,鼻骨,面部肌肉概述,肌肉起止点 提肌和降肌 肌肉及其作用 面上部 面中部

2、 面下部/颈部 表情哪些肌肉?,面部肌肉,面部肌肉负责包括说话、咀嚼、呼吸、和表达情感等在内的各种运动 面部有许多肌肉,这些都有助于支持面部结构,并在许多情况下,参与面部表情活动,肌肉起止点,面部表情肌,为扁薄的皮肌,一般起自骨或筋膜,并止于或附加到皮肤 所有肌肉均向起点方向牵拉,面部肌肉类型,面部肌肉可分为 提肌 向上提升皮肤的肌肉 降肌 向下牵拉皮肤的肌肉 括约肌 肌肉向内收缩(像钱包绳一样),面上部,面中部,面下部,面上部肌肉,帽状腱膜,额肌,皱眉肌 颞肌 降眉间肌 眼轮匝肌,降眉肌,额肌,起点 作用 帽状腱膜 提升眉毛 止点 眉毛和鼻子的皮肤,额纹,眉间复合体,皱眉肌 起点 眉弓内侧终

3、点 止点 眉毛皮肤 作用 向内、向下挤压眉毛 降眉间肌 起点 鼻骨和鼻软骨 止点 前额内侧皮肤 作用 降低眉毛 降眉肌 起点 额骨 眶缘的上内侧部 止点 眉毛内侧部分的皮肤 作用 降低内侧眉毛,皱眉肌,眉间纹,眼轮匝肌,眼轮匝肌 起点 作用 眼眶内侧壁 眼轮匝肌内侧:向内、向下牵拉眉毛 止点 眼轮匝肌外侧:向下牵拉眉毛 眼周皮肤,睑部 泪部 睑板前 眶隔前,眶部,上睑提肌,起点 作用 蝶骨小翼 提拉上睑 止点 睑板,上睑提肌,鱼尾纹,面中部的肌肉,鼻肌,颧小肌 颧大肌,上唇鼻翼肌提肌 上唇提肌,颧大肌,起点 颧骨的前面 止点 口角水平轴皮肤 作用 向上外侧提升嘴角,颧大肌,颧小肌,起点 颧骨

4、止点 上唇皮肤 作用 提升上唇,颧小肌,上唇提肌,起点 眶下缘偏内侧骨面 止点 上唇皮肤和肌肉 作用 提升上唇,LLS,上唇鼻翼提肌(LLSAN),起点 眼眶内下侧缘 止点 上唇皮肤和肌肉 作用 提升上唇及鼻翼,LLSAN,露龈笑,鼻肌,横部: 起点 鼻切迹外侧的上颌骨 止点 在鼻背与对侧者借腱膜相连 作用 压缩鼻孔压低鼻背 翼部: 起点 上颌骨 止点 鼻软骨 作用 展开鼻孔,鼻肌,图片: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兔线/皱鼻线,横向鼻肌,上唇鼻翼提肌(LLSAN),从内眦延伸到鼻梁,也称为“狼线”,口角提肌,起点 上颌骨眶下孔下方的尖牙窝 止点 口角皮肤 作用

5、 提升口角,口角提肌,图片: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降鼻中隔肌,起点 上颌骨的门齿窝 止点 鼻中隔和鼻肌的鼻翼部分 作用 向下牵拉鼻尖,降鼻中隔肌,大笑时,鼻尖下拉,面下部肌肉,Mentalis,笑肌 口轮匝肌 降口角肌 降下唇肌 颏肌,笑肌,起点 腮腺筋膜 止点 口角水平轴皮肤 作用 向外侧提升嘴角,笑肌,微笑线/NLF,口轮匝肌,起点 作用 上颌骨和下颌骨 关闭和收拢双唇 止点 唇周皮肤,口轮匝肌,吸烟者线(Smokers line),降口角肌,起点 作用 下颌骨结节 降低嘴角 止点 口角水平轴皮肤,降口角肌,降口角肌,降下唇肌,起点 下颌骨斜线,下颌联

6、合线与颏孔之间 止点 下唇皮肤 作用 向下牵拉嘴角,降下唇肌,颏肌,起点 下颌骨前方 止点 下颏皮肤 作用 提升下唇,颏肌,颏肌皱褶,颊肌,起点 作用 上颌骨和下颌骨牙槽突 收紧脸颊和维持口内压力 止点 口轮匝肌,颊肌,图片: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腮腺,外观:略呈楔形,底向外略呈三角,尖向内对咽侧壁。质软,色淡黄,外有腮腺鞘包被。 位置:下颌后窝 上界外耳道和颧弓 下界下颌角的后下方 后界颞骨乳突和胸锁 乳突肌前缘 前界咬肌前缘,腮腺,腮腺导管,文字: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 图片: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

7、腮腺,腮腺导管: 自腮腺前缘发出,在颧弓下方1cm处,横行于咬肌表面的皮下组织中,至咬肌前缘时,呈直角向内穿过颊肌,开口平对上颌第2磨牙的颊粘膜上。 腮腺导管的体表投影:自鼻翼与口角的中点至耳垂(平耳屏下缘)连线中1/3段。,腮腺,腮腺导管,文字: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 图片: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咀嚼肌,咬肌、颞肌、翼内肌、翼外肌,颞肌,口轮匝肌,颊肌,咬肌,拉开的咬肌,翼内肌,翼外肌,冠状缝,文字: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咬肌解剖,以三个头从颧弓处分出 向前融合。向后分为3部分以允许通过神经,血管 起自颧弓前2 / 3和

8、后1/3 扇形分布向下 止于下颌骨支,下颌角和下颌骨下缘 作用:提拉下颌骨,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咬肌 深头,起自颧弓中间1/ 3和后1/ 3 垂直向下插入下颌支 咬肌神经走行在深中头之间,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咬肌 中头,起自颧弓中1/3,连着深头 纤维垂直向下行走 止于下颌支 咬肌动脉行走于浅头与中头之间,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咬肌 浅头,起自颧弓前2/3至上颌骨的颧突 纤维向后45度斜行 止于下颌角并沿着下颌骨下缘向上,包括升支的下部,重叠区=最大容积,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咬肌是一个很大的,

9、笨重的肌肉,下颌骨,下颌角外展,下颌外展,图片经由 Dr Woffles Wu授权许可,下颌角肥大,分类 1级:轻度;单纯下颌角大,非正方形 2级:中度;严重下颌角肥大伴外展 3级:严重;正方形角伴咬肌肥大 4级:多种复杂形状;突出的下颌角和颏畸形 Kim SK et al. Aesthetic Plast Surg 2001; 25: 3827,颞肌,起点 颞窝和颞筋膜 止点 下颌骨冠突和下颌支前缘 作用 提拉下颌骨,颞肌,翼内肌,起点 作用 深头:蝶骨的翼突外侧板 两侧同时收缩可牵拉下颌骨向前 浅头:上颌结节及腭骨锥突 一侧收缩可使下颌骨向对侧运动 止点 下颌支内面及下颌角,翼内肌,张淑琴

10、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翼外肌,起点 作用 上头:蝶骨大翼 两侧同时收缩可牵拉下颌骨向前 下头:蝶骨的翼突外侧板 一侧收缩可使下颌骨向对侧运动 止点 下颌骨翼肌凹及颞下颌关节囊,翼外肌,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颈阔肌,唇部,蜗轴部,下颌部,颈阔肌,起点 锁骨上和锁骨下区域的皮下组织 止点 下颌骨底部;颊部和下唇的皮肤;嘴角;口轮匝肌 作用 固定和向下牵拉面下部肌肉组织,颈部其他肌肉,舌骨上肌群 位于舌骨上方。此组肌肉帮助形成口腔底、固定舌头、提起舌骨及在吞咽过程中移动喉,包括:二腹肌、茎突舌骨肌、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颈部其他肌肉,舌骨下肌群 位于舌骨下方。是长条带

11、状肌肉,在吞咽和说话时帮助降低舌骨及喉,包括:胸骨舌骨肌、胸骨甲状肌、肩胛舌骨肌、甲状舌骨肌、咽缩肌。,面部肌肉总结,额腹,面部韧带,概述 眶颧支持韧带 眼轮匝肌支持韧带,韧带,面部支持韧带将面部软组织固定在正常的解剖位置,抵抗引力变化 面部皮肤通过支持韧带固定在正常解剖位置,该韧带从深层骨组织走行到真皮层,举 例,眶颧支持韧带,眼轮匝肌支持韧带,面部皮肤,整个面部的皮肤厚度不同,且有个体差异。 眼睑皮肤是身体上最薄的皮肤,而鼻尖皮肤可以很厚。 面部可以分为多个美学亚单位,其边界包括自然皱折轮廓。,皮肤的功能,抵抗外伤、细菌和微生物 通过排汗协助机体调节温度 通过排汗排泄废物 保存水分防止脱水

12、 有储存水和营养的功能 感受痛觉、触觉和温度觉 暴露于紫外线时,合成维生素D-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皮肤的分层,面部皮下组织,皮下组织 连接神经,肌肉和血管。 皮下层由含结缔组织和脂肪的网状组织构成。 皮下脂肪储存有助于维持脸型。 皮下层以下是SMAS(Superficial Muscular Aponeurotic System,表浅肌肉腱膜系统),其下是面部肌肉。 SMAS是重要的,是颌面外科的一个标志结构。,- 77 -,神经系统,脑 脊髓,中枢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神经元: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神经肌肉传递,髓鞘 郎飞结,钙离子,肌肉纤维 动作电位 突触后通道受体,动作电位,突触前终板

13、,充满乙酰胆碱 的囊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面部神经,面神经,面神经有5个分支,包括颞、颧、颊、下颌缘和颈支,控制面部表情肌和颈阔肌(特殊内脏运动纤维)。 它还控制舌头前2/3部分的味蕾(内脏感觉纤维),及控制泪腺、舌下腺、下颌下腺及腭部和鼻腔黏膜的分泌功能(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神经纤维)。,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面神经,面神经,颞支,颊支,颧支,颈支,下颌缘支,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面神经,V三叉神经,三叉神经(第五颅神经,也被称为第五神经或简称V),负责面部感觉。 来自面部和身体的感觉信息经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行通路处理。 第五神经主要是

14、感觉神经,但它也有一定的运动功能(咬,咀嚼和吞咽)。,三叉神经的感觉支,眼神经 上颌神经 下颌神经,三叉神经的感觉支,眼神经负责传输来自头皮和前额,上眼睑,眼结膜和角膜,鼻(包括鼻尖),鼻粘膜,额窦以及部分脑膜(脑室管膜)的感觉信息。 上颌神经负责传输来自下睑和面颊,上唇,上牙齿和牙龈,鼻腔粘膜,上颚及咽屋顶,上颌窦以及部分脑膜的感觉信息。 下颌神经负责传输来自下唇,下牙齿和牙龈,下颚和颌(除外下颌角,它由不同的神经负责),外部耳朵部分及脑膜部分的感觉信息 。,V三叉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眼神经,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V三叉神经,DVD of 3D H

15、EAD & NECK ANATOMY,V三叉神经,眶上切迹/眶上孔,位置:眶上缘内、中1/3交界处,距正中线约2.5cm 神经:眶上神经 (属感觉神经) 三叉神经眼神经额神经眶上神经 血管:眶上动脉、眶上静脉,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眶下孔,位置:眶下缘中点下方0.50.8cm处,或由鼻尖到 眼外角连线的中点处 神经:眶下神经 (属感觉神经) 三叉神经上颌神经眶下神经 血管:眶下动脉、眶下静脉,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颏孔,位置:下颌骨体上、下缘中点上,距正中线约2 3cm处 神经:颏神经 (属感觉神经) 三叉神经下颌神经下牙槽神经颏神经 血管:颏动脉、颏静脉,张淑琴主编美容整形临床应用解剖学第2版,面部脉管结构,DVD of 3D HEAD & NECK ANATOMY,滑车上静脉,内眦静脉,眶上静脉,内眦动脉,颌外动脉,DVD 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