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3549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9.3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重耐药菌现状及防护策略(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现状与防护策略,临泉县人民医院医院外三科 2013-1-10,主要内容,一、多重耐药菌的定义、种类 二、多重耐药菌的现状 三、多重耐药菌的预防措施 四、多重耐药菌上报流程、处置措施,什么是多重耐药菌?,目前没有标准定义! 国际上正努力对以下定义进行标化: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 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多重耐药菌的种类,XDR extensively drug-R: 广泛药物耐药(如, 对几乎所有药物耐药但对至少一类药物敏感) PDR pandrug-R: 所有药物耐药(如, 对所有类

2、型药物耐药) MRSA PDR-不动杆菌 铜绿假单胞菌 艰难梭菌 VRE ESBL,KPC,NDM-1 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VRE-耐万古霉素的肠球菌 ESBLs-产超广谱内酰胺酶 MDR-AB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菌增加的原因,耐药菌产生增加(抗生素选择性压力):由于医生过多地使用抗生素,造成对基因突变及耐药基因转移的耐药菌进行了筛选 耐药菌传播增加:通过医护人员尤其手的接触,细菌在病人间交叉寄生造成耐药菌株在医院内的传播,以及随后通过宿主病人的转移,耐药菌在医院间甚至社区进行,MRSA现状,1961年,英国首次报道了MRSA。 英国

3、Reacher等对血液中分离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了连续9年监测, 结果发现MRSA显著增加,从90年的1.7上升至98年34。,MRSA现状,美国NNIS报告2003年分离的MRSA较9802年上升了11,ICU: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甲氧西林的耐药率:90年代中期:3040,02年的:57; 2003年,NNIS系统监测ICU患者MRSA 检出率为59.5 。 96年日本报道第一株对万古霉素中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02年美国CDC确证了世界第一例真正VRSA.,什么是V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肠球菌是人类肠道和女性生殖道的常见菌,并且广泛存在于自然界。这些细菌有时也会引起感染。 万

4、古霉素是一种常用于治疗肠球菌感染的抗生素。在部分病例中,肠球菌已经开始产生对万古霉素的耐药性,被称为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或VRE。 大部份VRE感染发生在住院病人中。,VRE耐药现状,86年,质粒介导的VRE在欧洲首先被检测到,此后大量报道,以美国最为多见。 美国04年对670家医院的耐药监测显示VRE位于医院耐药菌第二位,到05年VRE发生率为28左右。 由28个国家700个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参加的欧洲的EARSS监测资料(9902年)报道耐万古霉素粪肠球菌为7,屎肠球菌为37。,ESBLs耐药现状,ESBLs是1982年在英格兰首先被发现,随之在世界各地不断有新的ESBLs被检出。 美国有关资料

5、显示1040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表达ESBLs。 01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首次报道了产KPC酶的肺炎克雷伯菌,该酶可水解包括碳青酶烯类抗菌药物在内的所有-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但对头孢他啶和头孢西丁相对较弱。,MDR-AB耐药现状,91 年美国首例报道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 CRAB),研究显示碳青霉烯酶和膜耐药是耐碳青霉烯类的重要机制。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意味着其对现有的常用广谱抗菌药物均耐药,即泛耐药株(PDRA)。 由PDRA引起的感染,常常无药可用,病死率高,而高毒性的黏菌素或多黏菌素可能是最后无奈的选择。,不动杆菌,不动杆菌是不发酵糖的革兰阴性球杆菌,至少

6、分为16个基因种,其中7个已命名: 鲍曼不动杆菌(A baumanii) 醋酸钙不动杆菌(A calcoacelicus) 溶血性不动杆菌(A haemolyticus) 约翰逊不动杆菌(A johnonii) 洛菲不动杆菌(A lwoffii) 琼氏不动杆菌(A junii) 耐放射性不动杆菌(A radioresistens),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鲍曼不动杆菌、醋酸钙不动杆菌、未命名的基因种3、13TU表型十分接近,所以把它们统称为鲍曼复合醋酸钙不动杆菌。 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不动杆菌绝大数为鲍曼不动杆菌,其它菌种引起的感染比较少见。,MDR-AB全球流行,从西班牙到挪威,出现了令人担忧

7、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入侵”现象。 在驻阿富汗和伊拉克美军和英军的外伤士兵中流行,造成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为什么鲍曼不动杆菌会全球流行?,广泛分布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 强大的环境生存能力和广泛的耐药性使其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院感病原菌 近年,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已经在全球各地出现甚至造成了爆发性流行,并且伴随着耐药性的不断增强,鲍曼不动杆菌强大的环境生存能力,性球杆菌、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人体皮肤表面 20-30环境下生长良好,抵抗力强,在干燥的物体表面,鲍曼不动杆菌可存活25天,远远超过其他革兰阴性杆菌,鲍曼不动杆菌强大的环境生存能力,鲍曼不动杆菌强大的

8、耐药基因获得能力,防控多重耐药菌 每一位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挑战,对多药耐药病原应有高度的防范意识 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多药耐药病原在院内的产生和传播 规范和恰当使用抗菌药物 应加强对多药耐药病原的监测 加强多学科的协调与合作,“素”高一尺,“毒”高一丈?,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2011.1.17,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1、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2、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3、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观念深入 人心!,卫生部办公

9、厅关于印发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的通知 2011.1.17,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1、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2、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WHO抵御细菌耐药的6项政策,制定并执行一套完整的、有资金支持的国家计划 加强监测与实验室能力 确保不间断获得质量有保证的基本药物 规范并促进药物的合理使用 加大感染防控力度 促进创新和新工具的研发,超级细菌出现/MDRO泛滥, 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接触传播的隔离 手卫生:洗手液、抗菌洗手液、手消毒液 医院环境消毒:手接触的物表 隔离衣、口罩与手套 隔离 多重耐药菌主动筛查与去污染 。 更明智

10、地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制定相关法规,规范管理,如:美国CDC 06年制定了多重耐药菌管理指南,建议控制耐药菌感染的一般措施: 行政支持 医务人员教育培训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 MDROs的监测,如了解耐药现状和趋势,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12项措施,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6 专家会诊,5 应用当地资料,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3 针对性病原治疗,2 拔除导管,1 接种疫苗,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11 隔离患者,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预防传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有效的诊断和治疗,预防感染,有关人士对“耐药菌”下了如下的总结:,面目狰狞耐药菌,兴风

11、作浪难遏制 医院感染它作祟,多种药物败下阵 监测发现耐药菌,接触隔离要到位 单间安置最适宜,同种病原也可以 限制人员入与出,相对固定诊疗者 洗手措施第一招,杜绝传播不可少 物体表面定期消,每天擦拭要做到 深思耐药菌来源,滥用诱导是祸患 终结抗生素时代,岌岌可危非虚言,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 降低细菌耐药性的产生,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流程,发现或疑似感染性疾病病人,及时送病原学检查 检验科细菌室做细菌培养,发现多重耐药菌后第一时间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 感染管理科第一时间电话通知相关临床科室 临床科室接电话人员及时口头或书面上报科主任、护士长或者

12、监控医生、护士 科主任、护士长督促管床医生下“接触隔离”医嘱 科室立即对病人采取隔离措施,并正确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个案管理登记表,何时开始隔离?,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处置流程,多重耐药菌患者做为晨会交接班内容,并且床头重点交接。 检验科出具微生物检验报告单送到相关科室后,相关科室要于24小时内填写多重耐药菌感染定植报告卡并上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将于电话通知科室的第二天到相关科室登记多重耐药菌及其相关隔离措施执行情况进行评价。,采取有效隔离,降低传播,尽量单间隔离,条件限制的进行床边隔离; 粘贴接触隔离标志:床头、病历、病历一览表; 限制接触感染者或定植者的医务人员数量; 正

13、确合理使用抗生素;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接触病人的诊疗器具专人专用,不能专用的在每次使用后消毒处理; 做好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和消毒工作。,严格手卫生,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是高度危险的!,何时解除隔离?,患者隔离期间需要定期 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 况,直至连续3次(每 次间隔应大于24h)多 重耐药菌培养阴性或感 染已经痊愈方可解除隔离。,环境微生物菌落总数卫生标准(2012版),外科手消毒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5cfucm2;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手表面的菌落总数应10cfucm2.,我们医院为多重耐药菌的监测所做的工作。,督促医护人员认识防控工作的重要性; 建立健全的预防措施及制度; 抗菌药物应用:存在多联应用、用药期长现象; 手卫生不到位; 隔离措施落实难; 不能开展有效的监测与控制。,感谢聆听! 敬请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