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23229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7.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安全防范及护理质量控制(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护理安全防范与护理质量控制 nursing safety 射阳县人民医院 刘桂兰,主要内容,一、护理安全相关概念:,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 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以外的心理、机体或功能上损害、障碍、缺陷或残废。,护理安全管理的意义:,护理安全关系到病人预后,护理安全关系到社会安全,护理安全关系到护理质量,护理安全关系到医院信誉,护理安全关系到医疗事故,护理安全关系到自身利益,意义,二、常见护理安全问题:,三、其他常见护理问题,三、影响护理安全的主要因素:,影响因素,护士,管理层,物质,其他,患者,环境,护理告知中不规范行为,工作责任心不强,缺乏娴熟的专业技能,缺乏有效的沟

2、通交流,缺乏以人为本服务理念,护士自身 的因素,法律意识较淡薄,自我保护意识淡薄,临床护理教学的不规范,对治愈的期望值 过高,不良 心境,自身 素质,二,三,一,病人的因素,物质因素,其他因素,四、解读 患者十大安全目标,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 对患者身份识别的准确性。 1、进一步落实各项诊疗活动的查对制度,在抽血、给药、或输血时,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识别方法,不得仅以床号作为识别依据。 应先将治疗单上的信息与病人床头卡及腕带上的信息核对,然后让患者或家属陈述患者姓名! 2、在实施任何介入或有创高危诊疗活动前,责任者都要主动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作为最后确认的手段,以保证正确的患者

3、,实施正确的操作。,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1、建立病房药柜内的药品存放、使用、限额、定期检查的规范制度;存放毒、剧、麻醉药有管理和登记制度,符合法规要求。 2、病房存放高危药品有规范,不得与其他药物混合存放,高浓度电解质制剂(包括氯化钾、10%氯化钠等)、肌肉松弛剂与细胞毒等高危药品必须单独存放,有醒目标志。,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3、病区药柜的注射药、内服药与外用药严格分开放置,有菌无菌物品严格分类存放,输液处置用品、备用物品、皮肤消毒剂与空气消毒剂、物品消毒剂严格分类分室存放管理。 4、用药医嘱在打印和执行时,都有严格的二人核对、签名程序,认真遵循。 5、在下达与执行注射剂的医嘱时要注

4、意药物配伍禁忌。,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 6、对于新药、特殊药品要建立用药前的学习培训制度。 7、进一步完善输液安全管理制度,严把药物配伍禁忌关,控制静脉输液流速,执行对输液病人最高滴数限定告知程序,预防输液反应。,目标三:严格执行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有效沟通的程序,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1.正确执行医嘱,不执行口头或电话告知的医嘱。 2.只有在对危重症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医师下达的口头临时 医嘱后,执行者复诵一遍,经双方确认无误后方可执行,并暂时保留用过的空安瓿,经2人核对后再弃去。,目标四:严格防止手术患者、手术部位及术式发生错误。 1、建立与实施手术前确认制度与程序,严格交接流程

5、,以确认手术必须的文件资料与物品(如病历、影象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以备妥。 2、建立术前由手术医师在手术部位作标识的制度,并主动邀请患者参与认定,避免错误的部位、错误的病人、实施错误的手术。,目标五:严格执行手卫生,落实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制定并落实医护人员手部卫生管理制度和手部卫生实施规范,配置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备和设施,为执行手部卫生提供必要的保障。,目标六: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1、“危急值”项目至少应包括有:血钙、血钾、血糖、血气、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等。 2、接获口头或电话通知的患者“危急值”或其他重要的检验结果时,接获者必

6、须规范、完整地记录检验结果和报告者的姓名与科室,进行复述、确认无误后汇报医生处理。,目标七:防范与减少患者跌倒事件发生。 1、对体检、手术和接受各种检查与治疗患者,特别是儿童、老年、孕妇、行动不便和残疾患者,用语言提醒、搀扶、请人帮助或警示标识等办法防止患者跌倒事件的发生,根据需要陪检! 2、认真实施跌倒防范制度并建立跌倒报告制度。,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治流程。,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对于发现不良因素、防范医疗事故、保证医疗安全,促进医学发展和保护患者利益是有益的;可有效的避免医疗缺陷;可增加医疗水平和服务的透明度。 倡导主动

7、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务人员报告的机制。,目标十:鼓励患者参与医疗安全。 1、主动邀请患者参与医疗安全管理,尤其是患者在接受手术、介入或有创操作前告知其目的和风险,并请患者参与手术部位的确认。 2、药物治疗时,告知患者用药目的与可能的不良反应,邀请患者参与用药时的查对。 3、告知患者提供真实病情和真实信息的重要性。 4、护士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应告知如何配合及配合的重要性。,五、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防护,2、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1、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及措施,护士的法律意识淡薄 护士在学校所受的教育和在职继续教育中缺乏法律知识教育 只重视解决患者的健康问题,而忽视潜在性的法律问题,五、

8、护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和防护,1、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违反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未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落实护理核心制度 未能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违反消毒隔离、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遗忘危重患者的特殊处理 特级、一般护理未能按要求巡视病房或及时巡视病房而无记录,极易诱发重大安全事故,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为以后处理医患纠纷留下法律隐患,护理病历书写不规范 住院首次护理记录单对病人的跌倒风险评估不客观 告知疾病相关知识无针对性 护理记录单中存在刮、涂、黏现象,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不全面 医护记录不相符的现象 无资质护士代老师签名现象,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护士专科理论知识薄弱,技术操作不熟练 抢救

9、危重患者时应急能力差 静脉输液时不能一针见血 对呼吸机、除颤仪、监护仪、简易呼吸器使用不熟练,给患者家属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缺乏责任感,工作中粗心大意 护理人员未能主动巡视病房 观察病情不细致,忽视操作中的病情观察 随意简化操作程序 未能准确及时执行医嘱,给患者带来不安全感,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缺乏人文关怀,没有做到以人为本,健康教育落实不到位 在为患者操作时,未能主动与患者沟通 为大手术患者护理时,不能主动适应患者需要 未履行告知义务,在进行治疗操作时,未能告知其目的及注意事项 病人有需要时不能及时到床边,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意,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床头设备带

10、无电源 抢救用物准备不齐全 抢救车内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清点及补充 抢救 仪器无定时检查及保养 专人管理但只是流于形式,影响抢救工作开展,管理不到位,护士自身存在的的隐患,2、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坠 床,床栏+家属,留 陪,床 栏,保护性约束,烫伤,热水袋 的使用,热水瓶位置,班班交接,护士指导,水温50,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安全宣教,外出请假,留取联系 方式,巡视陪护,安全管理,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留置导尿患者有泌尿系统感染的危险 清洁、消毒尿道口 定时更换引流袋 长期留置导尿者定时更换尿管,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11、及措施,留置胃管患者有胃管脱出误入气道窒息的危险 指导病人及其家属做好宣教 固定好胃管 (鼻饲时)胃管注入前必须回抽胃液,确定在胃内后方可注入 口腔护理,或用漱口液漱口,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静脉输液患者有液体外渗、穿刺部位红肿、 疼痛的危险 对静脉输液患者应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 告诉患者穿刺部位有红肿、疼痛应及时按呼叫器(护士应加强巡视) 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反应,应及时停止输液,并根据病情配合医生进行观察处理。 必要时留存液体和输液器送检验科检验。,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呼吸困难、痰多、呕吐患者有误吸窒息的危险 对呼吸困难、痰多患者遵医嘱给予吸氧、雾化吸入 痰鸣音加重时给予吸出

12、 头部保持侧位,防止误吸,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 有感染的危险 病房控制探视人员 必要时紫外线消毒 房间每天通风至少2次,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患者有发生压疮的危险 患者手术时间过长,长时间被动体位 大小便失禁者要及时处理 更换浸湿、污染的被褥 皮肤用温水擦洗干净,使局部皮肤保持清洁干燥 严重水肿患者睡气垫床 加强巡视,防止液体外渗 按时给予翻身,使用气垫床、翻身枕、脚圈等,保持床单元平整、清洁,无皱褶,无碎屑 长期卧床者每2小时翻身(或按需翻身),预防或已发生压疮者建议使用压疮护理产品,如透明贴3110、溃疡贴3420等。,患者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及措施,六、如何加强护理质量控制,(

13、一)护理质量管理的定义,护理质量管理: 是指按照护理质量形成的过程和规律,对构成护理质量的各要素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以保证护理服务达到规定的标准,满足和超越服务对象需要的活动过程。,(二)健全质量控制体系,健全护理部-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质控体系,明确职责、范围、要求。,(三)落实制度标准,完善制度、考核标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护理质控的关键点: 1、核心制度: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工作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 2、护士:护理骨干、新上岗护士、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3、病人:疑难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手术后病人、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有自杀倾向的病人等。 4、仪器设备和药品:特殊耗材、监护急救设备和药品等。 5、时段:交接班时间、节假日、午间、工作繁忙时。,(四)监督落实,运用PDCA循环模式,进行全面质量管理,持续改进。同时将质控结果与科室护理及个人绩效挂钩。,感谢聆听!,真爱患者生命 保护自身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