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2529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3.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规划的行政与法制-第五章 城市用地(5.4-5.4)(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城市用地,第三节 工业用地,工业与城市,工业是城市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 工业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是构成城市人口的主要部门; 工业发展也带动了其它各项事业的发展; 工业的布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城市的布局; 工业也会造成城市自然环境生态平衡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恶化。,一、工业与工业用地分类 (一)城市工业部门分类,1、按工业的地位分类: 主导性产业:处于主要支配地位,比重较大,综合效益较高,与其它产业关联度高,对国民经济的驱动作用较大,具有较大的增长潜力的产业。 辅助性产业: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服务范围较小; 服务性产业:为本城市生产、生活服务的产业。,2、按工业性质分,轻工业:指主要提供

2、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 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食品、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等工业 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如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医疗器械制造等工业。,重工业:是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 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 如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加工工业

3、: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如:机械制造、水泥制品、化肥、农药等,3、按工业的行业分类:,冶金工业 电力工业 燃料工业 机械工业 化学工业 建材工业,森林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缝纫及皮革工业 造纸及文教品制造工业 其它工业,一些工业部门对城市规划建设的影响很大。 采掘工业:煤炭、矿石、石油、天然气等。 占地很大,有污染;露天和井下。 冶金工业:黑色和有色。 生产规模大、复杂;原材料、燃料、产品量大,运输量大;能源消耗大。 机械工业:种类繁多,规模差异大;运输量大;有些有污染。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易燃易爆,占地大,需三废处理。 石油加工工业:污染严重,易燃易爆,占地大,需三废处理。

4、,电力工业:火力、水力、核能发电。 火力发电污染严重。 建材工业:水泥、混凝土、砖、玻璃、木材等。占地大,运输量大,有污染。 纺织工业:纺织、印染。 温、湿度要求高。用水量大、有污染,女工多。 食品工业:糖酒油盐酱醋茶肉乳。 占地大、用水量大、有些污染大。 造纸工业:占地大、用水量大、污染严重。,4、按污染程度: 隔离工业:放射性、剧毒性、有爆炸性危险的工业(污染极其严重)。 有严重干扰和污染的:化工、冶金 有一定干扰和污染的:机械、纺织 一般工业:小型精密仪器、仪表、服装鞋帽、玩具制作、手工艺品等,(二)工业用地分类,一类工业用地(M1):基本无干扰、污染的工业用地。 二类工业用地(M2):

5、有一定干扰、污染的工业用地。 三类工业用地(M3):有严重干扰、污染的工业用地。,二、城市工业用地选择,1、地形、地质条件: 地势比较平坦,坡度0.5%2%较好。 地形比较完整, 地耐力通常应15t/m2, 地下水位较低,腐蚀性低, 避开不良地质影响(空洞,滑坡等)。,2、运输条件:,(1)工业的常见运输方式: 铁路:安全、快速、运载量大,运费低,不受气候影响。适合于中长途运输。 公路:机动灵活,建设快,投资小,能提供门到门服务。 水运:运量大,廉价,但速度慢,易受天气影响。 连续运输:效率高、节约用地,但投资高,灵活性小。,(2)在城市中布置工业时,应注意:,考虑工业布局时,要根据货运量的大

6、小、货物单件尺寸与特点、运输距离等,确定运输方式,将其布置在有相应运输条件的地段。 对运输条件的考虑随工业规模大小而不同: 中小型工业:应尽可能利用原有运输设施。 大型联合企业:必须开辟新的线路,增建新的运输设施。 工业区:既要利用原有的,也要考虑建新的,并避免货运线路和主要客运线路交又。,3、供水条件:往往对工业的选址起决定性作用。 用水量大的工业,靠近水源或独立的建一水厂为其服务。 还应注意与农业用水的协调平衡。 4、供电条件(能源条件): 大型工厂企业、工业园应靠近电源,需供热的工厂,可靠近热电厂。 应有单独的用电线路,或尽量争取发电厂直接输电。 应避免与其它部门争电。,5、劳动力条件

7、6、环境质量条件 (1)对于有大量废水排放的工厂: 相对集中布置,利于联合无害化处理和回收利用。 要考虑放在城市下游,独立排水管道统一排放。 (2)有噪声干扰的工业: 远离居住地段,设置绿化隔离带。,(3)有大量废气排放的工业: 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城市最小风向的上风向,还要考虑风速、季节、风向的变化; 设在空气流通的地带,应考虑地形的影响; 不宜集中布置,以利于废气的扩散,避免光化学反应。(氮肥厂与炼油厂) 设置卫生防护带,与城市其他地方有隔离。 (4)有大量废渣排出的工业:,三、工业用地布局, 工业用地在城市中的布置形式: 确定工业在城市中的位置,应考虑工业的 卫生类别 货运量 用地

8、规模,工业在城市中的位置,一般分三种情况:,1、远离城市的工业区 危害性大或污染非常严重 因资源分布、土地资源的制约必须独立设置的工业区 一般布置在城市以外的地段。,2、布置在城市边缘的工业区 有一定的污染或干扰 用地面积大 货运量大或需采用铁路运输的工业 3、布置在城市内或居住区的工业 基本无污染 货运量不大 用地少 劳动力密集、附加值高的工业,工业区不宜太集中,否则,会形成高峰小时交通流量,集中在通往工业区的道路上,给城市交通带来麻烦。 城市中能形成两个以上工业区时,应按其性质和生产污染的情况,布置在城市的不同方位。, 工业区用地的预留方式,以工业区为单位统一保留发展用地: 布局紧凑 能形

9、成一定规模 基础设施建设较经济。,在各工厂旁预留发展用地: 能使各专业厂都有发展可能,但在一定时间内的布局不紧凑,造成暂时用地不经济基础设施建设造价高。,在工业区内预留新建项目用地,并在一些专业厂边有计划地预留一定扩建用地。, 工业用地与其它用地的关系,1、工业与对外交通干线的关系 与铁路的关系 铁路在工业一侧通过 铁路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分布 与港口的关系 工业靠近港口,沿岸布置时运输方便,但应注意城市岸线分配,上游留出一定的生活岸线。 与公路的关系 运输量较大的工厂,宜靠近高等级公路或联系两个重大城市的公路布置。,2、工业与居住区的关系:,联系方便: 距离不要太远,道路交通方便; 有便利的

10、公交路网; 对居住无干扰的工业可与居住区布置在一起。 有相对的隔离: 对生活区有污染、干扰的工业,要与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并有卫生防护带。,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位置,一般有三种布置形式:,平行布置: 工业区和居住区相应呈带形发展,互不干扰,工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关系较好。 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需设置较宽的卫生隔离带。,垂直布置: 工人上下班不为工业区内铁路线所隔断; 可减少防护带宽度,节省建设费用。 适用于占地面积较小的工业区。 对于占地面积大的工业区,采用这种布置方式就会增加工人上下班的距离。,混合布置: 既有平行布置的优点,也具有垂直布置的长处,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形式。,3、工业用地与城市总体布

11、局的关系,(1)工业包围城市 优点:避免工业的大量运输对城市的干扰 缺点:城市没有发展余地,新城区包围旧工业区,相互干扰。,(2) 工业与其他用地交叉布置 如山谷地形,宽的地方布置工业区,窄的地方布置生活区,城市沿谷地带状发展。 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并可根据污染情况的不同布置工业。交通组织较困难。,(3)组团式布置 生产与生活有机组合,将城市组成几个分区,每一分区组团中既有工业,又有居住。,(4)群体组合式 市区工业区、近郊工业区、远郊工业区,使城市形成群体组合的城市形态。,四、工业用地指标,工业用地占城市建设用地的比重: 一般15%25%,不得大于30% 工业用地的人均指标: 一般1025m

12、2/人, 不得大于30/人,五、工业用地调整,1.存在问题: 用地规模受限制; 交通量大,对城市交通影响较大, 仓储、原材料用地不足,缺乏必要的交通运输设施; 工业与其他用地混杂;,涉及城市总体布局的发展方向 合理确定城市土地价值,地尽其用 区位、交通、环境、基础设施 用地性质、建筑性质、容积率 采用迁、并、转等措施进行土地调整 对于污染严重的企业必须搬迁 合并和转产 考虑旧工业用地调整后的发展余地 旧城区内的用地较小,对发展不利 避免二次搬迁,2、旧工业用地的调整原则,3.一般措施:,留:不影响自身发展,不影响环境的 提供相应的生产条件,允许就地扩建; 改:用地规模不够或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大的

13、 改变生产性质,变为环境污染小的工业;改变生产工艺,生产技术。 并:规模小,车间分散的 工艺上可相互合作的工厂; 迁:有严重污染且无法改造的;用地不够的;造成较大交通压力的。,思考题,1.试述在总规中应怎样协调工业区与居住区的关系。 2.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如何做好工业用地规划? 3.旧城工业布局调整的一般措施有哪些?,第四节 居住用地,一、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 二、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 三、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一、居住用地的组成与分类,1、居住用地组成: 住宅用地 公建用地 道路用地 绿地用地 2、居住用地分类: 按所具有的住宅质量,用地标准,各项关联设施的设置水平和完善程度,以及所处的环境

14、条件,分为四类。,二、居住用地的规划布置,1、居住用地选择: 自然环境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 便于与就业区相联系; 注重自身与周围的环境污染影响; 有适宜的形状和规模; 在城市外围选择居住用地,应考虑与现有城区的功能结构关系; 考虑房产市场的需求及建设的可行性与效益; 留有发展余地。,2、居住用地的分布:,集中布置:城市规模不大,有足够的用地且用地范围内无自然或人为的障碍可成片、紧凑的组织用地 分散布置:城市规模较大,结合工业位置布置,用地受限制(山、河),地形复杂。 轴向布置:以城市中心为核心,沿主要交通线放射布置。,三、居住用地的组织与构成,1.分级系统: 小城市:小区居住区 大城市:小区

15、居住区居住地区 邻里单位与小区规划理论 社区规划,概念:,居住区泛指不同人口规模的居住、生活聚集地或特指被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线所围合的、并与居住人口相对应,配建有一整套较完善设施的能满足该区居民物质与文化生活需要的、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集地。 居住小区居住小区是由城市道路或城市道路和自然界线(如河流)划分的,具有一定规模并不为城市交通干道所穿越的完整地段,区内设有一整套满足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 (P379),居住组团指一般被小区道路分割,并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有居民所需的基层公共服务设施的居住生活聚集地。 居住街坊指被城市道路划分,用地大小不定,无一定规模的居住

16、地块。,小区居住区城市构成,例:英国的哈罗新城:,按照田园城市和邻里单位思想,进行了明确的功能分区。,居住组团( 150400户)邻里单位(13个)居住片区(4个) 居住地域,特点:,各片区之间设有公共绿地及农田; 城市干道从各片区中间穿过,次干道将各居住片区联系在一起; 各邻里单位均有各自的服务中心。,2.综合系统:,例:密尔顿凯恩斯 (第三代新城) 人口25万 “新城”=“新城市” 城市形态发生了本质变化,改为方格道路网下的均衡布局; 以建立接纳不同阶层共同居住生活的均衡社会为目标; 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在城市中心附近穿过,使其不但能保持较高独立性,与中心城市之间也具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布局特点:,略带弯曲的方格道路网构成匀质的城市基本框架,街区约为1km2,街区在城市中的地位相对均衡,不再具有方向性。 人行交通在街区中部与车行方格道路网立体交叉,形成另一个间距约为1km的方格路网,两个系统相互嵌套,但不交叉。 功能分区不再以片区或组团来划分。 社区中心不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