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2082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91 大小:15.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_第1页
第1页 / 共91页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_第2页
第2页 / 共91页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_第3页
第3页 / 共91页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_第4页
第4页 / 共91页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_第5页
第5页 / 共9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神经病学教学课件 失语失用(9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神经病学 ( Neurology ),广州医学院附二院 神经病学教研室 易咏红 (1040906),神经病学与神经影像,神经病学与神经影像联系,临床表现指引神经影像诊断 神经影像辅助临床定位诊断,意识和认知障碍(脑损害症状) 颅神经损害症状,第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常见症状 (P65),学习内容及要求,熟悉意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掌握意识和认知障碍定位诊断,第一节 意识障碍 (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意识活动: 意识水平(觉醒状态) 意识内容(认知功能) 结构基础: 上行网状激活系统(脑干、丘脑) 中枢整合机构(双侧大脑皮质),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1. 意识水平异

2、常(觉醒程度) (1) 嗜睡 (somnolent) (2) 昏睡 (sopor) (3) 昏迷 (coma),视频,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2.意识内容改变(意识范围): 意识模糊注意力,淡漠,常有定向力障碍,错觉 谵妄状态定向力和自知力障碍,不能与外界接触,丰富的幻觉、错觉,意识障碍的临床分类,3.特殊类型醒状昏迷: 共同点: 外界刺激不产生有意识的反应 有眼球活动,但无目的 可有觉醒-睡眠周期,醒状昏迷:,去皮层综合征广泛大脑皮质 损害 无动性缄默上行激活系统损害(脑干上部、丘脑、前额叶-边缘系统 植物状态广泛大脑皮质损害、脑干功能相对完整,视频,第二节 认知障碍,结构基础: 大脑 认知功能

3、: 记忆、语言、视空间功能、执行、 计算和理解判断,记忆障碍类型,遗忘(顺行、逆行) 记忆减退 记忆错误(恍惚、错构、虚构) 记忆增强,轻度认知障碍和痴呆,轻度认知障碍(mild congnitive impairment, MCI) 痴呆(dementia):获得性,持续性。 2项认知功能受损、影响日常生活和社会能力,失语、失用、失认症,共同点: 后天获得性 大脑中枢病变所致的高级活动障碍 不伴意识、认知障碍 无执行功能的器官病变情况下发生,失语症(aphasia),听、说、阅读、书写、复述、命名、能力残缺 大脑语言中枢病变,失语分类:,、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 病变部位: Broca失语运动

4、性语言中枢 Wernicke失语感觉性语言中枢 传导性失语联系中枢的弓状纤维,传导性失语,外侧裂周围失语综合征,运动性失语,感觉性失语,失语分类:,2、分水岭梗死(经皮层性失语) 病变部位:大脑分水岭区 临床特点:复述相对好,分水岭梗死(经皮层性失语),失语分类:,3、皮层下失语: 病变部位: 丘脑、内囊 临床特点: 相对较轻,失语分类:,4、完全性失语 病变部位:额颞大范围 临床特点:全部语言功能丧失,额颞大范围病变,失语分类:,5、命名性失语: 病变部位:颞中回后部 临床特点:不能命名,能知道其功能,常见失语类型,类型 临床特点 病变部位(优势半球) 运动性 口头表达障碍 额下回后部 感觉

5、性 理解严重障碍 颞上回后部 传导性 复述受损明显 缘上回、弓状纤维,常见失语类型,类型 临床特点 病变部位(优势半球) 命名性 命名不能 颞中回后部 完全性 所有语言功能差 额颞大范围 经皮层性 复述相对好 分水岭区,视频,失用症(apraxia,运用不能),不能执行有目的、复杂的活动 自发动作存在 无意识和智能的障碍,无瘫痪、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和感觉障碍的情况下,失用症,病变部位:左侧缘上回(运用中枢),失用症的分型,观念性失用症 肢体运动性失用症 结构性失用症 穿衣失用症,失认症(agnosia),不能通过某一感觉辨认以往熟悉的物体,但能通过其它感觉通路认识 无视、听、触觉、意识和智能

6、的障碍 大脑皮层相关结构损害 与命名不能的区别: 失认不能忆出意思和用途,失认的临床类型及表现,视觉失认: 后枕叶、纹状体周围、角回病变 听觉失认: 颞叶病变 触觉失认: 双顶叶角回、缘上回病变,失认的临床类型及表现,体象障碍对躯体各个部位的存在、空间位置及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认识障碍 偏侧忽视 病觉缺失 自体部位失认 幻肢症 非优势半球顶叶病变,失认的临床类型及表现,Gerstmann综合征 双侧手指失认 左右失定向 失写 失计算 优势半球顶叶角回病变,思考题,意识障碍有哪些常见类型?与哪些部位损害有关? Broca失语、Wernicke失语、传导性失语、完全性失语和命名性失语的病变部位?

7、 失用/失认的病变部位? 体象障碍和Gerstman综合症分别有什么表现?病变部位?,脑神经(Cranial nerves) 损害症状学,学习内容及要求,重点掌握:常见脑神经损害定位诊断 熟悉意识和认知障碍的临床表现 结合复习:脑神经解剖和生理功能,嗅 端脑 嗅觉 视 间脑 视觉 动眼 中脑 眼球运动(内、上、下) 缩瞳、提上睑 滑车 中脑 眼球运动(外下),颅神经 连接脑部位 功能,颅神经 连接脑部位 功能,三叉 桥脑 颜面感觉、咀嚼肌 外展 桥脑 眼球外展 面 桥脑 表情肌、舌前2/3味觉 听 桥脑 听觉、平衡觉,颅神经 连接脑部位 功能,舌咽 延脑 舌后1/3味觉、 咽部感觉,咽肌 迷走

8、 延脑 咽喉肌、内脏感觉 副 延脑 声 带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 舌下 延脑 舌肌,常见脑神经损害表现及定位,一、视觉障碍,视力减退 视野缺损 视神经、视通路病变,视觉神经传导通路,3级神经元: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 2. 视交叉双视网膜鼻侧纤维 3. 视束鼻侧(对侧) +颞侧(同侧)视网膜纤维 4. 光反射通路不经过大脑 5. 视皮层 黄斑回避,视路损害视野缺损特点,病损部位 视野缺损特点 光反射 视神经 同侧眼全盲 (-) 视交叉中部 两眼颞侧偏盲 (-) 视交叉侧部 同侧眼鼻侧盲 (-) 视束 对侧同向偏盲 (-) 视辐射全部 对侧同向偏盲 (+) 视皮层 对侧同向偏盲 (+) 黄斑

9、回避,视野缺损的定位,单眼全盲 双眼颞侧偏盲 对侧同向偏盲 对侧同向上象限盲 对侧同向下象限盲,同侧视神经、视网膜病变,视交叉中部病变,视束至视中枢病变,颞叶后部病变,顶叶病变,思考题,一过性单眼或双眼视力障碍有什么定位意义?,二、眼球运动障碍,临床分型 周围性眼肌瘫痪 2. 核性眼肌瘫痪 3. 核间性眼肌瘫痪 4. 核上性眼肌瘫痪,病损部位和结构 脑神经 脑神经核 内侧纵束 侧视中枢,周围性(核下性)眼肌麻痹,病变部位: 动眼、 滑车、 外展神经 脑干海绵窦眶上裂 共同表现: 复视 出现在麻痹肌作用的方向,神经 功能 损害表现 动眼 内、上、下运动 外斜视、内/上/下受限 提上睑 上睑下垂

10、缩瞳 瞳孔散大/光反射(-) 滑车 外下运动 外下视受限 外展 向外运动 内斜视,周围性眼肌麻痹表现,核性眼肌麻痹,病变部位: 动眼神经核 滑车神经核 外展神经核 脑干内,核性眼肌麻痹,表现: 同侧周围性眼肌麻痹 特点: 可出现双侧眼肌麻痹 分离性眼肌麻痹 脑干临近结构受损,周围性和核性眼肌麻痹共同表现,脑神经(核) , ,眼肌麻痹,眼轴偏斜,复视在麻痹肌作用的方向,核间性眼肌麻痹(难点),临床特点: 双眼水平同向注视不能 病变部位: 内侧纵束 内直肌核上行联系纤维 脑桥侧视中枢下行联系纤维 展N核,内直肌核,展神经核,脑桥侧视 中枢(左),额叶侧视 中枢(右),内侧纵束,正常侧视运动,前核间

11、性眼肌麻痹 病侧内收不能,上行纤维损害,下行纤维损害,后核间性眼肌麻痹 病侧外展不能,核上性(中枢性)眼肌麻痹,病变部位:侧视中枢病变 (额叶皮层、脑干),临床表现:双眼凝视麻痹 (同向偏视),破坏,皮层和脑桥侧视中枢损害的鉴别,皮层中枢(额叶) 脑桥中枢 破坏病灶 双眼向病灶侧偏视 向病灶对侧偏视 (瘫痪肢体对侧) (瘫痪肢体同侧) 刺激病灶 向病灶对侧偏视 向病灶侧偏视 (结合其它体征确定病变部位),眼肌麻痹的鉴别,类型 受损部位 特点 周围性 脑神经 同侧支配眼肌完全瘫 核性 脑神经核 同侧眼肌瘫痪(分离性) 核间性 内侧纵束 水平同向运动分离 (一侧眼运动障碍,另一眼正常) 核上性 侧

12、视中枢 双眼受累(同向偏视),三、瞳孔调节障碍,瞳孔调节障碍,支配 正常功能 病损表现 常见情况 副交感 缩小 瞳孔散大 动眼神经麻痹(括约肌) (中脑) 交感 散大 瞳孔缩小 眼交感通路 (散大肌),上睑板肌,霍纳氏综合征,病变部位 眼交感通路 临床表现 瞳孔缩小( 瞳孔散大肌) 眼裂变小( 上睑板肌) 眼球轻度内陷( 眼眶肌) 同侧面部出汗少( 汗腺血管),思考题,病人出现复视,有哪些可能? 如果双侧瞳孔不等大要考虑什么原因?,四、面肌瘫痪,表情肌面神经 面肌 咀嚼肌 三叉神经,面神经的解剖,运动纤维脑桥面神经核发出 上部分核: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下部分核: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控制下面

13、部表情肌,皮质脑干束支配特点,对侧支配:舌下和1/2面神经核(下半),一侧锥体束损伤时,只受单侧支配的核团才会产生症状中枢性面舌瘫,面神经瘫痪的分类及鉴别,病变部位 瘫痪累及部位 周围性 面N、核 同侧全面部 中枢性 一侧皮质脑干束 对侧下半部,五、听觉障碍和眩晕,听觉障碍和眩晕,耳聋、耳鸣 蜗神经 眩晕 平衡障碍 眼震 前庭神经系统,眩晕,眩晕(vertigo): 运动性幻觉,如旋转、升降和倾斜等。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称系统性眩晕(真性眩晕)。 头晕(dizziness): 无自身或外界物体运动或旋转感,表现为头重脚轻、站立不稳或行走不稳 。由全身系统疾病引起,称非系统性眩晕(假性眩晕)。,

14、眩晕的分类,系统性眩晕(前庭系统病变) 周围性眩晕(前庭感受器、前庭神经颅外部分) 中枢性眩晕(颅内前庭系统及联系结构),周围性眩晕与中枢性眩晕的区别,眩晕 眼震 自主神经 其它 周围 重、短 细小、水平 明显 听症状 中枢 轻、长 粗大、水平 轻微 脑症状 垂直、旋转,六、延髓麻痹,舌咽、迷走神经损害表现,病变部位:舌咽、迷走神经或核 临床表现延髓麻痹: 饮水呛咳 吞咽困难 声音嘶哑,假性与真性球麻痹不同点,假性球麻痹 真性球麻痹 病损部位 双侧皮质延髓束 、 咽部感觉 + - 咽反射 + - 强哭强笑 + - 下颌反射 常+ 多- 掌颏反射 常+ 多-,舌下神经损害的表现,临床表现 病变部位 伸舌偏向 舌肌萎缩 肌束颤动,舌下神经损害的表现,周围 舌下神经(核) 中枢性 皮质脑干束 (对侧支配),患侧 明显 有 对侧 无 无,小结,视野缺损定位意义 眼球运动障碍的特点和定位 周围性和中枢性面舌瘫的特点 真假球麻痹的定位,参考书,神经内科疾病影像诊断思维,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