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7022080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9.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生的境界课文教学方案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1、关于作者:冯友兰,哲学家,哲学史家。字芝生。河南唐河人。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门,1919年赴美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校哲学教授。是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著有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家的价值。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2、冯友兰人生哲学思想冯友兰认为,人生哲学的根本问题有两个:一是人之异于禽兽者即人之所以为人之理何在?二是人生之意义何在?他根据自己的哲学

2、理论,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从而引出了人生四境界说。冯友兰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异于禽兽者在于其有觉解,人生的意义就在觉解之中。有觉解是人之理,求觉解是人之心,能觉解是人之心。人生在世,必追求人之理,以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欲成就一个理想的人格,便需尽心尽性。这实际上是一件事的两个方面,成就理想人格是人之理的要求,是做人的必需;而尽心尽性便能达到这个理想人格,是做人的方法,只有尽心尽性,力求觉解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人生才有意义。3、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中国哲学的传统任务是什么?冯友兰将人生境界分成几个等级?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这种任务的具体内容是什么?4、

3、讨论以上问题。5、作者是站在什么角度阐述人生境界的?是怎么阐述的?作者站在哲学高度阐述人生境界的。作者从中国的哲学传统任务着手,着重阐述了中国哲学的传统。作者认为,中国哲学的传统的任务不是增加关于史记的积极的知识,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作者认为,人生有四种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不明白自己和自己所做事的意义;功利境界的人,虽然明白自己所做事的意义,但他们是从功利这一角度出发的。作者认为这不是作为人的最高境界,具有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只是作为一种动物性的人存在于自然和社会之中,因为其他动物也有这一特性。作者认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才是真正的人生境界。有道德境

4、界的人,了解社会的存在,这个社会是一个整体,他只是整体的一部分。有天地境界的人,他的心中不仅有整个社会,还有整个宇宙,他是宇宙的一员。按我们现在的话说,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心里不仅应装着整个社会,还应装着全世界,他了解宇宙,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这个社会、这个世界作贡献。作者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提高人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是人成为真正的人贤人和圣人。但是,作者并没有把人生的最高目标玄化,而是结合现实指出,有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的人,在觉悟状态下做他所做的事,他做的都是平常人所做的事。这样,就使的这篇文章有普通的意义:我们每个人不管你的职位如何,也不管你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可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

5、界,成为贤人、圣人。6、如何理解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类做事的意义本是客观存在的,有功利的意义,有道德的意义,有天地的意义。但是人们觉解的程度是不同的,觉解了,就处于觉悟状态;不觉解,就处于无明状态。人生的意义各不相同,由低级到高级,可分成四种境界:最低的是自然境界。这种人并无觉解,或不甚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没有意义,或很少意义。往上是功利境界。这种人觉解到功利的意义,也就是利己的意义。这种人心目中只有他自己,他做事,完全出于利己的动机。再往上是道德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社会整体,觉解到道德的意义,自觉地为社会的利益做事,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是贤人。最高的是天地境界,也叫哲学境界。这种人心目中有宇宙这个更大的整体,觉解到宇宙的利益,自觉地为宇宙的利益做事,这样,他就与宇宙同一,具有超道德价值,谓之圣人,达到了人成为人的最高境界。前两种境界是自然的产物,后两种境界是精神的创造。7、讨论思考和练习二8、课后作业:思考和练习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