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21731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1.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省语文考试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山西省中考 科目说明及题型示例及答题方法解析 (语文考试),I命题依据,山西省初中毕业生语文学业考试以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均简称为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山西省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统筹兼顾山西省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命题要求,1命题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性,以全面考查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宗旨。 2命题兼顾不同层次、不同发展状态的学生实际,使试题最大限度地为每一个学生服务。 3命题既要考虑到初中阶段义务教育的特点,也要考虑到初、高中的教学衔接,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4命题加强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分析问题、

2、解决问题的能力。 5命题本着“保持山西特色,适度有所创新”的原则进行,内容上注重积累,突出读写,强调运用。 6命题体现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 7命题力求科学、简约。注意选文与试题表述形式的规范性;注意试卷结构的简约与合理;注意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处理好客观题与主观题的比例;注意控制试题量,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考试内容,第一部分基础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500个,其中3000个左右会写。 2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

3、提高书写的速度。 3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学会制定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6在阅读教学中,为了帮助理解课文,随文学习必要的语法知识和修辞知识。 7培养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培养“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习惯。鼓励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8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渗透、书本学习与实践活

4、动的紧密结合。,考试内容与要求 1正确、端正、清晰地书写汉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的基本意义。 2正确辨析运用词语,包括成语、关联词语的准确运用。 3句子的积累和运用。(主要有句子的辨析,仿写等题型语文文课程标准附录中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要基本了解。) 4了解文化常识,识记重要的作家与作品知识,默写文言诗文等。 5阅读名著的习惯与能力。综合性学习实践过程。,第二部分 阅 读 (一)古诗文阅读 考试目标与要求 1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2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3文言文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

5、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4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查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考试内容与要求 1能够顺畅地朗读,读音正确,节奏合理。 2了解古诗文名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 3能理解古诗文中常用词语的含义。 4了解句意,能将文言语句译成现代汉语。 5理解古诗文的基本内容,背诵和默写规定的古诗文。 6对古诗文中的关键词句、写作特色等能够作必要的理解和赏析。 7古诗词简单赏析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的34首古诗词。 8文言文阅读除了考查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中推荐的16篇文言文之外,还包括课外浅易的文言文。,(二

6、) 记叙文阅读 考试目标与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品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5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6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7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

7、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8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9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考试内容与要求 1判断写作(表现)对象。 2概括事件内容。 3提取重要信息(语句)。 4判断记叙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5判断文章线索(人、事、物、情、时、地等)。 6梳理全文层次和段落内部层次。 7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8拟定标题或小标题。 9概括人物品质特点。 10分析词语、句子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11分析词语、句子、段落在语境中的具体作用。 12分析特定内容(如描写、事件、某一人物等)的具体作用。 13了解开

8、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倒叙插叙、 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小见大、象征、画龙点睛、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 14判断、分析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以及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的具体作用。 15判断、分析修辞手法、记叙顺序以及人称、题目、结构等的具体作用。 16联系文章内容或生活实践评价文中的人或事。 17根据上下文进行联想、想象,续写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 18结合文章内容抒发感受。 19从文章某个内容,或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举例。 20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

9、情感。,(三)小说阅读 考试目标与要求 1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2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3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4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5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能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6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7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8了解基本的语法知识,用来帮助理解课文中的语言难点;了解常用的修辞方法,体会它们在课文中的表达效果

10、。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和文化常识。 9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10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考试内容与要求 1判断小说的主人公。 2概括情节内容。 3提取重要信息(语句)。 4分析、概括情节发展的阶段(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5判断小说的线索。 6梳理全文层次和段落内部层次。 7概括小说主旨。 8概括人物品质特点。 9拟定标题或小标题。 10分析词语、句子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11分析词语、句子、段落在语境中的具体作用。 12分析特定内容(如描写、

11、情节内容、某一人物等)的具体作用。 13了解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倒叙插叙、欲扬先抑、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小见大、象征、画龙点睛、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 14判断、分析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场面描写以及议论、抒情、说明等表达方式的具体作用。 15判断、分析修辞手法以及人称、题目、结构特点等的具体作用。 16联系文章内容或生活实践评价文中的人或事。 17结合文章内容抒发感受。 18从文章某个内容出发,或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举例。 19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四)散文阅读 考试目标与要求 1在通读课文

12、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 2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4在阅读中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 5能够区分写实作品与虚构作品,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 6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 7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8把握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 9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 10了解语法,理解语言难点;了解修辞,体会表达效果。 11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考试内容与要求

13、1判断散文借助的对象(人物、事件、景物等)。 2概括文段内容、人物特点、景物特点、主旨等。 3提取重要信息(语句)。 4分析文章线索(人、事、物、情、时、地等)。 5梳理全文层次和段落内部层次。 6拟定标题或小标题。 7分析词语、句子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 8分析词语、句子、段落在语境中的具体作用。 9分析特定内容(如描写、事件、某一人物等)的具体作用、, 10了解开门见山、前后照应、伏笔铺垫、设置悬念、承上启下、倒叙插叙、托物言志、欲扬先抑、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借景抒情、动静结合、叙议结合、虚实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小见大、象征、画龙点睛、篇末点题、卒章显志等表现手法。,11判断、分析环

14、境描写、人物描写等的具体作用。 12判断、分析修辞手法以及人称、题目、结构等的具体作用。 13联系文章内容或生活实践评价文中的人、事、物、景等。 14结合文章内容抒发感受。 15从文章某个内容出发,或从自己的生活实际出发进行举例。 16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情感。,(五)说明文阅读 考试目标与要求 1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2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前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3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4略读评价,重在考查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考查浏览评价能力,重在考查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考试内容与

15、要求 1考查说明内容的概括。能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并筛选提取重要信息。 2说明顺序的辨析。明确说明文的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等) 4说明语言的品析。把握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5把握说明文的结构。能理清行文思路,看出文章各部分间的联系,找出过渡性的词、句、段等。 6考查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领会。考查运用信息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抓住关键字、词、句,挖掘潜在信息,领会科技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六)议论文阅读 考试目标与要求 1阅读简单的

16、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2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3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查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考试内容与要求 1明确文章的中心论点。分清论题和论点;分析论点所在的位置;分清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理解分论点和中心论点的关系所有的分论点都是支撑中心论点的;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中心论点。 2学会分析论据,理解论据和论点间的联系。考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