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21075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99 大小:6.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清华大学自用 大学物理一 教学课件第十八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9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热力学过程:热力学系统的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3,18-2 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状态变化过程进行得非常缓慢,以至于过程中的每一个中间状态都近似于平衡态。,4,例: 外界对系统做功,非准静态过程,非平衡态到平衡态的过渡时间,即弛豫时间,约 10 -3 秒 L/v 1m/(1000m/s),如果实际压缩一次所用时间为 1 秒,就可以说 是准静态过程。,外界压强总比系统压强大一无限小量 P , 缓慢压缩可近似看为准静态过程。,5,准静态过程的过程曲线可以用P -V 图来描述,图上的每一点都表示系统的一个平衡态。,6,钻木取火 通过做功的方式将机械能转换为物体的内能。,烤火 通过热

2、量传递提高物体内能。,7,作电功改变系统 状态的实验,8,18-1 功 热量 热力学第一定律,(1) 准静态过程中的内能变化,实验证明系统从状态A 变化到状态B,可以采用做功和传热的方法,不管经过什么过程,只要始末状态确定,做功和传热之和保持不变.,内能是状态量,9,系统内能的增量只与系统起始和终了状态有关,与系统所经历的过程无关 .,10,(2) 准静态过程中的功,功是能量传递和转换的量度,它引起系统热运动状态的变化.,宏观运动能量,热运动能量,11,12,结论:系统所做的功在数值上等于P-V 图上过程曲线以下的面积。,13,p - V 图上过程曲线下的面积,14,P,V,A,B,作功正负的

3、判断:,作功与过程有关, 看是否单方向膨胀,15,通过传热方式传递能量的量度,系统和外界之间存在温差而发生的能量传递 .,(3) 准静态过程中的热量,16,热容量:物体温度升高一度所需要吸收的热量。,比热:单位质量物质热容量。,单位:,单位:,摩尔热容量:1 mol 物质的热容量。,17,微过程的热量计算式:,热量计算式:,18,(1)都是过程量:与过程有关; (2)等效性:改变系统热运动状态作用相同;,(3)功与热量的物理本质不同 .,1 cal = 4.18 J , 1 J = 0.24 cal,END,19,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描述,系统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一部分使系统的内能增加,另一部分

4、使系统对外界做功 .,20,准静态过程,微变过程,21,22,(1)能量转换和守恒定律. 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制成的. (2)实验经验总结,自然界的普遍规律.,END,第一类永动机:,不需要外界提供能量,但可以继续不断地对外做功的机器。,热力学第一定律: “不可能制造出第一类永动机”。,23,例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状态a经b到达c。(图中abc为一直线),求此过程中:,(1)气体对外作的功;,(2)气体内能的增量;,(3)气体吸收的热量。,24,例 在一气缸内放有一定量的水,活塞与汽缸间的摩擦不计缸壁由良导热材料制成. 作用于活塞上的压强 . 开始时, 活塞与水面接触. 若使环境 (热源)

5、温度非常缓慢地升高到 . 求把单位质量的水汽化为水蒸汽 , 水的内能改变了多少?,已知水的汽化热为,水的密度,水蒸汽的密度,解 水汽化所需的热量,水汽化后体积膨胀为,25,26,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计算各等值过程的热量、功和内能的理论基础.,27,热力学的等值过程,28,1 等体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特性 常量,过程方程 常量,29,等体升压,1,2,30,结论:在等体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完全用来增加自身的内能。,单位,定体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在等体过程中吸收热量 ,使温度升高 , 其定体摩尔热容为:,31,吸收热量:,内能增量:,等体过程系统作功:,由热力学第一定律,自由度,32,2

6、等压过程,过程方程 常量,特性 常量,功,33,1,2,等 压 膨 胀,34,结论:在等体压过程中,系统吸收的热量除用来增加自身的内能外,同时还对外做功。,定压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在等压过程中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其定压摩尔热容为:,35,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吸收热量:,功:,系统内能的增量:,36,定体摩尔热容与定压摩尔热容的关系,迈耶公式:,结论: 同一状态下1摩尔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1K,等压过程需要吸收的热量比等体过程吸收的热量多8.31 J。,比热容比:,单原子分子:,双原子分子:,37,38,思考: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内能E随体积V的变化关系如图,问该气体经历的是什么过程?,E=iRT

7、/2 =KV PV= RT V= RT /P,E=iRT/2 =KRT /P P=2K/i 等压过程,解:,39,(3)等温过程,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特征 常量,40,41,等温过程系统作功和吸热:,等温过程系统内能的增量:,42,例. 将500J的热量传给标准状态下的2摩尔氢。(1)V 不变,热量变为什么?氢的温度为多少?(2)T 不变,热量变为什么?氢的p,V各为多少?(3)p 不变,热量变为什么?氢的T,V各为多少?,解:,(1)Q = E,热量转变为内能,43,Q = W,热量转变为功,(2)T 不变,热量变为什么?氢的p,V各为多少?,44,Q = A+ E,热量转变为功和内能,(3)

8、p不变,热量变为什么?氢的T,V各为多少?,45,例. 质量为2.810-3kg,压强为1atm,温度为27的氮气。先在体积不变的情况下使其压强增至3atm,再经等温膨胀使压强降至1atm,然后又在等压过程中将体积压缩一半。试求氮气在全部过程中的内能变化,所作的功以及吸收的热量,并画出P-V图。,解,46,47,等容过程:,等温过程:,48,等压过程:,49,18.4 绝热过程,与外界无热量交换的过程,特征,热一律,1 准静态绝热过程,50,51,绝热过程内能增量:,绝热过程的功:,52,若已知 及,由 可得,53,绝热过程方程的推导,1,2,由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两边微分:,54,55,两

9、边积分:,56,绝热线和等温线,绝热过程曲线的斜率,等温过程曲线的斜率,绝热线的斜率大于等温线的斜率.,常量,常量,57,答案:不可能发生的有: (1), (2), (3),58,2 非准静态绝热过程,理想气体自由膨胀,去掉隔板实现平衡后压强 p = ?,59,* 绝热方程对非静态过程不适用,节流过程 焦耳-汤姆孙效应,60,例 设有 5 mol 的氢气,最初温度 ,压强 ,求下列过程中把氢气压缩为原体积的 1/10 需作的功: (1)等温过程 (2)绝热过程 (3)经这两过程后, 气体的压强各为多少?,61,解 (1)等温过程,(2)氢气为双原子气体,由表查得 ,有,已知:,62,例. 有8

10、10-3kg氧气,体积为0.4110-3m3 ,温度为27。如氧气作绝热膨胀,膨胀后的体积为4.110-3m3 ,问气体作多少功?如作等温膨胀,膨胀后的体积也为4.110-3m3 ,问气体作多少功?,解:,绝热方程:,63,例. 有体积为10-2 m3的一氧化碳,其压强为107Pa,温度为300K。膨胀后,压强为105Pa。试求(1)在等温过程中系统所作的功和吸收的热量。(2)如果是绝热过程,情况将怎样?,解:,(1)等温过程,系统做功:,内能变化:,64,系统吸热:,(2)绝热过程,系统做功:,又,系统吸热:,65,多方过程,66,内能增量:,由热力学第一定律:,67,设多方过程的摩尔热容为

11、 Cn,m,多方过程吸热:,比较可得:,由,和,多方过程的摩尔热容:,68,18.5 循环过程,69,由热力学第一定律,热量全部转化为功,但是气体体积膨胀,70,循环过程,系统经过一系列状态变化过程后,又回到原来的状态的过程。,71,循环特征:经历一个循环过程后,内能不变。,aIb 为膨胀过程:,bIIa为压缩过程:,净功:,结论:在任何一个循环过程中,系统所做的净功在数值上等于p V 图上循环曲线所包围的面积。,p,V,b,a,II,I,pb,Vb,pa,Va,72,循环过程的分类:,正循环:在 p V 图上循环过程按顺时针进行 a I b II a,逆循环:在p V 图上循环过程按逆时针进

12、行 a II b I a,热机:工作物质作正循环的机器,致冷机:工作物质作逆循环的机器,73,热机 : 持续地将热量转变为功的机器 .,74,热机效率,75,各种热机的效率,液体燃料火箭,柴油机,汽油机,蒸汽机,热机发展简介,1698年萨维利和1705年纽可门先后发明了蒸汽机,1765年瓦特进行了重大改进 ,大大提高了效率,76,冰箱循环示意图,77,致冷机致冷系数,78,一直敞开冰箱门 能制冷整个房间吗?,思考:,打开冰箱凉快一下,79,例1. 3.210 -2 kg氧气作ABCD循环过程。AB和C D都为等温过程,设T1 = 300 K,T2 = 200 K,V2 = 2V1。求循环效率。

13、,解:,吸热,放热,80,吸热,放热,81,例2. 计算奥托机的循环效率。c d, e b为等容过程; b c,d e为绝热过程。,解:,吸热,放热,82,83,实际技术中的典型循环,1. 汽油机:奥托循环,84,实际技术中的典型循环,2. 柴油机: 狄塞尔循环 - 船舶、拖拉机等使用的四冲程循环,85,3. 斯特林循环 多用于致冷机,实际技术中的典型循环,86,实际技术中的典型循环,4. 燃气涡轮机的循环,87,88,18.6 卡诺循环,1824年,法国青年科学家卡诺(1796 -1832)提出一种理想热机,工作物质只与两个恒定热源(一个高温热源,一个低温热源)交换热量。整个循环过程是由两个

14、绝热过程和两个等温过程构成,这样的循环过程称为卡诺循环。,89,卡诺循环是由两个准静态等温过程和两个准静态绝热过程组成 .,低温热源T2,90,理想气体卡诺循环热机效率的计算,A B 等温膨胀 B C 绝热膨胀 C D 等温压缩 D A 绝热压缩,卡诺循环,91,A B 等温膨胀吸热,C D 等温压缩放热,92,D A 绝热过程,B C 绝热过程,所以,93,卡诺热机效率,卡诺热机效率与工作物质无关,只与两个热源的温度有关,两热源的温差越大,则卡诺循环的效率越高 .,94,图中两卡诺循环 吗 ?,95,卡诺致冷机(卡诺逆循环),卡诺致冷机致冷系数,低温热源T2,96,空调机的循环 致冷机与热泵原理的结合,97,例 一电冰箱放在室温为 的房 间里 ,冰箱储藏柜中的温度维持在 . 现每天有 的热量自房间传入冰箱 内 , 若要维持冰箱内温度不变 , 外界每天 需作多少功 , 其功率为多少? 设在 至 之间运转的冰箱的致冷系数是卡诺致冷机致冷系数的 55% .,解,98,房间传入冰箱的热量 热平衡时,由 得,99,保持冰箱在 至 之间运转,每天需作功,功率,EN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