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20336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1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浣溪沙》晏殊精美之作(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浣溪沙 晏殊,一、晏殊的生平,晏殊,字同叔。十四岁以“神童”应举,赐同进士出身。后累官至宰相。 他一生富贵优游,所作多吟成于舞榭歌台、花前月下, 而笔调闲婉,理致深蕴,音律谐适,词语雅丽。著有 珠玉词,今存140首。,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只身一人,新词“一曲”,清酒“一杯”,孤单冷寂,引起对往事的回忆。 新是唱新词,旧是喝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惆怅情思。,夕阳西下几时回?,既写景,又是对心情的反映,词面上写的是“西下”的“夕阳”,暗示的却是整个人生

2、。其中涵蕴着时间永恒而人生短暂的叹息。,如果上片是从时空这一大 的范畴来提出问题,思考 问题,那么,下片则是通 过时空中的某些生活细节 来深化意境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花落”是伤春,“似曾相识”是伤别,“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再次形成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之情。 赏析: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抒发了青春易逝,伤别怀旧之情。,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这一联写出了人们心中所有但为笔 底所无的细腻感受,其中包含着看 似简单实则颇为深奥的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 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

3、不 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 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 “似曾相识”罢了。,小园香径独徘徊。,一个“独”字,点明主旨,写出了 词人的形影相吊,孤寂冷落的感 觉,更表明词人惜春,怀旧, 感伤,惆怅等心情。,小园香径独徘徊,面对这一自然现象,作者止不住要在 铺满落花的小路上徘徊沉思了。这似 乎是对上片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实 际上又似乎什么问题也没有回答。作 者把这一问题留给读者去沉思了。,这是晏珠珠玉词中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写 的是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 和对春天消逝的惋惜之情。,对比阅读,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

4、依旧笑春风。,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夕阳西下几时回。,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 似曾相识燕归来,,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大家对这首词有什么印象?,词的上片写对酒听歌时的情景,却只 以一支曲、一杯酒来表现,明净、清新而 不香艳,异乎时俗风尚,使人耳目一新。,浣溪沙赏析,下片露出流连光景,伤春迟暮的情感,但却用落花来象征,以归燕来隐托,另有 境界,耐人寻味,更富

5、有阅世既多的人的 哲理:时光难再,又何必要那一份多余的感伤呢!“无可奈何”二句杨慎称之“天然 奇偶”(词品)。而且哀而不伤,也很 超脱,是历代盛称的名句。,就全篇来看,不能简单地认为这种惆怅 与惋惜之情是消极颓废的,它的精神实 质和屈原“日月忽其不掩兮,春与秋其代 序;推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见离骚)有共同之处。,浣溪沙的艺术成就,首先,善于捕捉刹那间的感 受,并把这种感受提到具有某种 哲理意味的高度上来加以描写。,其次,词中表现出一种旷达 的怀抱与含蓄内向的情调。,第三,锤炼字面,寓工巧于 自然。,思想感情: 由自然规律的变迁更替,透露出 对美好景物及难以忘怀事情的流连, 同时也不免流露出对时光易逝的无限 惆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