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字学汉字构造

san****019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800.01KB
约72页
文档ID:70196122
文字学汉字构造_第1页
1/72

第四章 汉字的构造,第一节 六书说与三书说,一、六书说,1、“六书”的提出 “六书”的说法最初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驭,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至于“六书”的细目,到汉代才有记载汉代记述“六书”细目的有三家:,班固《汉书·艺文志》: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 郑众《周礼·地官·保氏》注: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许慎《说文解字·叙》: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现在我们在说到“六书”时,用的是许慎 的名称班固的顺序2、许慎对“六书”的阐述,象形——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比类合意,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形声——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3、“六书”的“四体二用”说,四体二用说是清代学者戴震首倡的,这种学说认为前四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体),它使文字增生孳乳,是孤立地分析每一个汉字得出的不同结构类型;后二书:转注、假借是用字法(用)它对文字数量加以节制,是从历史的角度揭示出汉字孳衍发展的两种方式。

二、三书说:,1、唐兰的“三书”说 1935年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批判了六书说,提出了三书说,创立了关于汉字结构的新理论 唐氏把汉字分成象形文字、象意文字、形声文字三类唐氏之说,对传统理论是一个冲击,对文字学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但未能很好地解决实际问题2、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陈梦家先生在1956年出版的《殷墟卜辞述》的“文字”章里,描绘了甲骨文字的发展过程,并且附带谈到整个汉字发展的问题,把汉字分为象形、假借、形声三种类型刘又辛先生在发表于《中国语文》1957年5月号的《从汉字演变的历史看文字改革》一文中也提出了类似的看法,把汉字发展的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形意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以六书中的象形、指事、会意字为主,时间的下限当在商代甲骨文以前;第二个阶段叫做假借字阶段,这个阶段的文字以假借字为主,时间从商代甲骨文开始到秦朝统一;第三个阶段叫做形声字阶段,从秦汉到现在,汉字以形声字为主体成为定型裘锡圭先生在1988年出版的《文字学概要》一书中,认为陈氏三书说是基本合理的,但应把象形改为表意,假借不应该限制在本无其字的假借范围里,应该把通假也包括进去把汉字分成表意字、假借字和形声字三类。

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总的说来眉目清楚、界限分明、较合逻辑,比六书更简明但其分类标准不如六书说只据汉字形义关系单一,还要着眼于汉字发展的过程而假借字并不是一个独立的汉字发展阶段的产物,它产生极早,在汉字字形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产生,并促进汉字字形向其下一个阶段发展,把假借作为汉字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不合乎汉字实际的另外,讲新三书者往往还要再分种类,结果搞得比六书繁复得多,更难掌握 由于上述原因,陈梦家等人的新三书说与唐兰的三书说一样,至今还无法取代六书说的地位,现在讲汉字结构的人大多数仍然沿用六书说第二节、“六书”的介绍,一、象形,“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诘诎,即弯曲意思是说,象形字就是字形画成字义所表示事物的形状,随着物体的外形而曲折字的笔画,“日”、“月”就是这种字 象形字有如下特点: (1)是独体字 (2)由象形符号构成,字形近于图画,所画即为字义所表示事物的轮廓或具有特征的部位;,象形字的分类:,一类是独体象形字,即通过描摹事物的轮廓以表示该事物,如日 、月 、鸟 、鱼 、鹿 、山、水、牛、羊、象 等字,它们的甲骨文写法,就像这些物的形状 一类是合体象形字(又称烘托象形,依附象形), 这类字描画的往往是事物的分体,即便是整体,特征也不鲜明,容易造成对象间的混淆,需要附加背景,用相邻近,相关联的事物加以烘托,陪衬.,象形字在整个汉字系统中所占的比重不大,据统计,《说文解字》所收的9353个汉字中,象形字仅为264个,约占总数的2.8%。

象形造字法是一种最简单的造字法,很难用于表示意义抽象的或没有具体形象的概念,显示出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它却为指事、会意、形声字的构成创造了条件二、指事,“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可见,上、下是也视而可识”,是说一眼看上去就可以认识大体,“察而见意”是说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意义所在 指事字有如下特点: 1、是独体字; 2、有不能独立成字的抽象的指示性符号,用以指示字义所要表达的事物指事字分类:,1、一种是带有纯符号性质的指示字,如:上、下、一、二、三 2、一种是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一些“指示”符号的指事字如:本、末、亦、寸、刃指事字所表示的东西是抽象的,或者虽不抽象,却是局部的,不便单独表示出来的用简单的符号表示抽象的、复杂的、不能象形的意义,终究是比较困难的而且,真正抽象的意义,既然无形可象,也就难以“指点”出来所以,汉字里指事字比象形字还少《说文解字》中,指事字只有125个汉代以后,基本上没有再造指事字三、会意,“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伪,武、信是也意思是,会意字是并列两个以上的字,会合它们的意义,来表现该字义所指向的事物,“武”、“信”就是这种字 会意字特点: 1是合体字,由可独立成字的偏旁组合而成。

偏旁都参与表义 2字义是组成偏旁的意义的会合,记录了一个新词会意字分类:,1.按照组成会意字的各构件表意形式来划分: 1)以形会意 2)以义会意 2、按照各构件的异同来划分: 1)同文会意 2)异文会意,以义会意字,劣:从少力,本义是羸弱少力 耷:从大耳,本义是大耳朵 尘:从小土,本义是指细小的灰土 歪:从不正,本义是偏斜不正 岩:从山石,本义是山上的石崖 楞:从四从方从木,本义是指四方木 粜:从出从米,本义是指卖出粮食掰:从二手从分,本义是指用两手分开东西 甦:从更生,本义是指复苏 尟:从是少,也写作尠,本义是指少见、少有 这个意义最早借“鲜”字表示,后造此字 嵩:从山高,本义是高山 昶:从日永,永有长义本义是日长同文会意:即由相同的构件来组成的会意字中、艸、卉、茻:木、林、森;火、炎、焱、燚 羴:“膻”的初文 鱻:新鲜之“鲜”的本字 淼:水大貌,从三水,也写作“渺” 毳:细兽毛也鸟兽的细毛 垚:高 犇:“奔”的异体字,意思是急走、跑 骉:(biāo),众马奔腾的样子 蟲:“虫”的繁体虫”字多与昆虫、蛇等有关猋:本义是狗奔跑的样子,迅速;通“飙”. 赑:赑屃(bìxì):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像龟。

掱:(pá),窃取别人身上的财物 劦:(xié),众人协力 晶:从三日,表示光亮之意 磊:从三石,本义是石头多 轟(hōng):同“轰”本义是群车行驶声 毳(cuì):会意本义:鸟兽的细毛 雥:群鸟也,从三隹 虤:(yán)虎怒也,从二虎会意是为了补救象形和指事的局限而创造出来的造字方法和象形、指事相比,会意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表示很多抽象的意义;第二,它的造字功能强《说文解字》收会意字1167个,比象形字、指事字多得多直到现在人们还用会意的方法创造简体汉字或方言字,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体组合而成的,组合的方式多种多样,交叉错综,这就是会意的方法所以“高产”、会意字所以多于象形字和指事字的原因练习:分析下列汉字的六书结构,瓜 牢 卒 孬 果 须 甘 采 为 其 求 禽 朝 亦 辠 朱 州 母 寇 鹿 涉 莫 益 眉 寸 寒 孔 看 删 易 象 鸟 秉 年 矢,四、形声,(一)定义: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形声乃是以形符标明该字的意义类属、取声音相近的字(声符)注明该字读音,搭配而成的造字法。

二)产生途径:,1、在表意字上加注音符 围: 齿:,2、把表意字字形的一部分改换成音符,羞: 囿:,3、在已有的文字上加注意符:,1)为明确假借义而加意符: 狮: “师”字本为“师众”义而造,汉代假借它表示一种猛兽,后来加注“犬”旁分化出从“犬”、“师”声的“狮”字来表示这个假借义前后《汉书》只有“师子”,《玉篇》、《广韵》已有“狮子”了 又如:戚—慼 、舍—捨,2)为明确引申义而加意符: 取:本表示“获取”,后来引申而有“娶妻”义,为了区别,加注“女”旁分化出“娶”字来表示这个引申义 士:本义是男子、君子,因古代只有男子才能做官,故引申而有“做官”义,后加注“人”旁分出“仕”来表示此引申义 又如:昏—婚、朱—株,3)为明确本义而加注意符: “征”的的本字为“正”,“正”在甲骨文中作 上为囗(围),下为止(趾),囗为四方形的城池,从止,表示去征讨攻打这座城池在甲文中,“正”也是用作“征伐”之义,“征”为后起区别字由于“正”借用作“正月”之“正”,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彳部,构成从彳正声的形声字“征”来表示“征伐”义它”,本为“蛇”的象形字,由于用作旁指代词,表示“蛇”这个意义时,就在本字的基础上加一虫部,构成一个从虫、它声的形声字。

它”为蛇的本字 又如:益—溢 、 莫—暮 、 其—箕 臭—嗅 、 要—腰 、 丞—拯,4、改换形声字偏旁: 振 :“振”引申有赈济的意思,后来把“振”字的“手”旁改换成“贝”旁,分化出“赈”字,来专门表示这种意义 又 如:绵—棉、赴—讣 改变意符的:暖—煖、说—悦 改变音符的:袴—裤、螾—蚓 声符、意符全换的:村→邨三)类型:,1、形声字形旁和声旁的位置关系: 1)左形右声: 防、祥、峡、肌 2)右形左声: 斯、胡、雌、欣 3)上形下声: 宇、芹、崔、霖 4)下形上声: 盂、禁、斧、岱 5)外形内声: 圆、阁、匪、衷 6)内形外声: 闻、辩、哀、莽 7)声占一角: 旗、房、病、徒 8)形占一角: 疆、载、颖、腾,2、几种特殊情况:,1)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 冯—仌是声符,与从“仌”的“冻”、“凉”不同 和—禾是声符,与从“禾”的“稻”、“穗”不同 蚀—食是声符,与从“食”的“饥”、“饿”不同 视—示是声符,与从“示”的“福”、“祈”不同2)形符和声符不能按照自然结构分析: 修——从彡、攸声;形符在右下角 颖——从禾、顷声;形符在左下角 佞——从女、仁声;形符在右下角 從——从辵,从声;声符在右上角。

瓣——从瓜,辡声;形符在声符的中间 裏——从衣,里声;声符夹在形符的中间,3)省形和省声 : 造字或用字的人,为求字形的整齐匀称和书写的方便,把某些形声字的形旁或声旁进行简省,必须补全起来才能起表意或表音功能这种现象文字学上称为省形、省声A、省形:,星: 从晶省,生声. 晨: 从晶省,辰声. 亭: 从高省,丁声. 耆: 从老省,旨声. 屦: 从履省,娄声. 釜: 从金省,父声.,B、省声:,夜 从夕,亦省声 搴 从手,寒省声  劵 从力,卷省声 産 从生,彦省声 雷 从雨,畾省声 豪 从毛,高省声注 意:,①形声字偏旁的位置有时还可移动,如:“峰”可作“峯”,“裙”可作“裠”,“翅”可作“翄”,“裡”可作“裏” 但是在很多情况下,形旁和声旁由于配置方式不同而形成不同的形声字,例如: 翊≠翌 忡≠忠 怡≠怠 吟≠含 偏旁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移动,什么情况下不能移动,大概是由于习惯 ②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形声字中,既可以充当意符,也可以充当声符如:“闺”、“阁”等字中,“门“充当意符;“问”、“闻”等字中“门”充当声符练习1:分析下列汉字的六书结构,禾、甘、败、妾、姓、求、瓜、跪、析、戍 年、颇、母、行、庖、取、其、孔、王、旦 练习2: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 裹、载、辩、蚀、锦、珊、從。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