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9221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24 大小:16.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_第1页
第1页 / 共22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_第2页
第2页 / 共22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_第3页
第3页 / 共22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_第4页
第4页 / 共224页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_第5页
第5页 / 共2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微生物学细菌总论(2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1/16,1,兽 医 微 生 物 学,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教研室 2006-2007第二学期,2019/1/16,2,参考书目:,陆承平 主编, 兽医微生物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1 殷 震 刘景华主编,动物病毒学, 科技出版社 1997 徐建国 主编, 分子医学细菌学, 科学出版社,2000 黄文林 主编, 分子病毒学,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金 琦 主编,分子病毒学, 科学出版社,2001 ,2019/1/16,3,绪 言,2019/1/16,4,微生物 (定义) : 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指生物界中所有形 体细小、结构简单、直接用肉眼看不见、只能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

2、镜才能观察到的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统称为微生物(Microorganism)。 包括病毒、细菌、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和真菌等,有的学者把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也包括在内。 由此可见,微生物不是分类学的概念,而是一个十分庞杂的低等生物类群。,2019/1/16,5,微生物的特点:,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种类繁多、分布广泛、数量大 代谢旺盛、繁殖迅速 容易变异,2019/1/16,6,微生物的分类:,在微生物学产生以前,两界系统:植物和动物两大界 19世纪70年代,三界系统:生物界分为微生物界(或原生生物界),植物界和动物界 现代又有人提出五界系统:原核生物界(细菌、蓝绿藻等)

3、、真菌界(霉菌和酵母)、原生生物界(原虫、单细胞藻类)、植物界和动物界。,2019/1/16,9,微生物的应用: 酿酒 食品制作,微生物所致疾病的预防: 狂犬病防御 天花预防 预防牛瘟,2019/1/16,10,2019/1/16,11,微生物学:研究微生物形态、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关系的科学。广义的微生物学包括免疫学,甚至还包括寄生虫学,特别是原虫学。,2019/1/16,12,微生物学的发展:,第一阶段形态学时期 1683年,荷兰人,吕文虎克 第二阶段生理学及免疫学的奠基时期十九世纪,法国人,巴斯德 第三阶段近代及现代微生物学,2019/1/16,13,2019/1/1

4、6,14,2019/1/16,15,2019/1/16,16,2019/1/16,17,理论上取得的成就及其应用价值,第一,微生物遗传理论的研究大大发展 第二,组织移植、免疫耐受的研究 第三,化学治疗药剂及抗生素的研究 第四,抗体研究及应用,2019/1/16,18,技术上的重大创新及其应用价值,第一,电子显微镜的应用 第二,标记抗原和标记抗体的应用 第三,细胞培养、空斑技术、蛋白质及核 酸的提纯的应用 第四,核磁共振仪的应用 第五,分子克隆、PCR、电子计算机等技术的应用,2019/1/16,19,兽医微生物学的作用与贡献 (P4),2019/1/16,20,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201

5、9/1/16,21,内容提要:细菌个体微小,要经染色后在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最常用的有革兰氏染色法,可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和阴性两大类。就某种细菌而言,菌体有一定的大小及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核体等,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有较厚的肽聚糖及特有的磷壁酸。革兰氏阴性菌则有外膜,外膜由外膜蛋白、脂多糖等构成,外膜下有一薄层肽聚糖。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S层、鞭毛、菌毛、芽孢等,各有一定的结构及特殊的生理功能,与细菌的致病性及免疫原性有关。,2019/1/16,22,细菌(bacterium)定义:,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具有细胞壁,无典型细胞核(核膜、核仁),而只有核质(

6、染色体),不能有丝分裂而主要靠二等分裂法繁殖的原核单细胞微生物。 广义的细菌除细菌外,还包括放线菌、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霉形体(支原体)等。,2019/1/16,23,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一、细菌的大小 二、细菌的基本形态及变化 三、细菌的群体形态,2019/1/16,24,一、细菌的大小,1. 细菌大小的单位是微米(micrometer,m)和纳米(nanometer,nm)。 常见的畜禽病原菌多在几个m之间。 2. 球菌的直径常为0.52m 3. 杆菌-长*宽: 较大的杆菌:长38m,宽11.25m 中等大的杆菌:长23m,宽0.51m; 小杆菌:长0.71.5m,宽0.20.4m

7、。 4. 螺旋状菌以其两端的直线距离作长度,一般在220m之间,宽0.40.2m。,2019/1/16,25,细菌的重量: 约1*10-9-10-10 mg 细菌的“微小”-相对表面积大-“表面积/体积” 之比愈大-新陈代谢愈活跃。 细菌的大小具有“种”的特异性,具有鉴定意义。,2019/1/16,26,二、细菌基本形态,2019/1/16,27,球菌(coccus),1.双球菌(Diplococcus) 2. 链球菌(Streptococcus) 3. 四联球菌(Tetracoccus) 4. 八叠球菌(Sarcina)、 5. 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2019/1/16

8、,28,杆菌(Bacterium或Bacillus),球杆菌 分枝杆菌 棒状杆菌 长丝状,2019/1/16,29,单杆菌 双杆菌 链杆菌,2019/1/16,30,螺旋状菌(Spirillum),弧菌(Vibrio) 螺菌(Spirillum),2019/1/16,31,衰老型、多形性:,细菌在老龄培养物或在不适宜的环境(干燥、固定等)中,会出现形状不正常的个体,称为衰老型或退化型(involution form),当重新处于正常的培养环境中,可以恢复正常形状。但亦有些细菌(如根瘤菌和棒状杆菌),在正常环境中,其形状也很不一致,这种现象就称为多形性(pleomorphism)。,霍乱弧菌的正

9、常形态和衰老型 1正常形态 2衰老型,2019/1/16,32,幼龄菌或快速生长菌往往为:短杆状,形体较大; 休眠菌或濒死菌往往为:近圆形,形体较小。 细菌的形态具有“种”的特异性,具有鉴定意义。,2019/1/16,33,菌落的群体形态,菌落(colony):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的条件中,经过一定时间培养,生长繁殖出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的独立群体,又称克隆(clone)。若长出的菌落联成一片称为菌苔(lawn) 。 在液体培养基中:菌环、悬浮、沉淀等 特征性的菌落的群体形态: 也具有鉴定意义。,2019/1/16,34,2019/1/16,3

10、5,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核体 间体等,2019/1/16,36,细 胞 壁 (cell wall),定义:细胞壁在细菌细胞的外层,是一 层无色透明、坚韧而具一定弹性的膜。 肽聚糖 磷壁酸 蛋白质 脂多糖 G+ 40-95% 少量 少量 无 G- 10-20% 无 少量 有,2019/1/16,37,2019/1/16,38,2019/1/16,39,2019/1/16,40,2019/1/16,41,2019/1/16,42,细胞壁的功能,1 主要是维持细菌外型,保护细菌耐受低渗环境 2 阻挡对细菌有害的物质进入菌体,维持菌体内外离子平衡 3 细胞壁是鞭毛伸出的支柱

11、点 4 细胞壁上还带有多种抗原决定族,决定了细菌菌体的表面抗原性。 5 G-菌细胞壁上有脂多糖,具有内毒素作用,与致病性相关。 6 细胞壁还与噬菌体的吸附性、药物的敏感性及革兰氏染色特性等密切相关。,2019/1/16,43,原生质体(protoplast):革兰氏阳性菌经溶 菌酶或青霉素处理后,可完全除去细胞壁, 形成仅有细胞膜包住细胞质的菌体,称为。,原生质球(spheroplast):用溶菌酶等作用革 兰氏阴性菌,仅能去除细胞内的肽聚糖,形 成仍有外膜层包裹的菌体,称为。,2019/1/16,44,2019/1/16,45,细菌L型:,通常将细胞壁缺陷的细菌,包括原生质体和原生质球,统称

12、为。 严格意义的是指细菌自发、或经诱导剂形成 的遗传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特点:形态呈多形性,革兰氏染色多呈 阴性,生长缓慢,2019/1/16,46,2019/1/16,47,细 胞 膜 (cell membrane),定义:位于细胞壁内,包围在细胞壁外面的一层富有弹性的 半透性薄膜。 化学组成:主要为磷脂(20-30%)和蛋白质(55-75%), 也有少数碳水化合物(2%左右)和其他物质。 功能:1.作为细菌细胞的主要渗透屏障; 2.选择性地调节着细胞浆和外界环境间的分子交换, 很多物质不是直接进出细胞内外,而需要胞浆膜上一定 的转运系统传递; 3.分解和吸收营养物质、产生能量、排出代谢

13、产物的 场所。,2019/1/16,48,2019/1/16,49,2019/1/16,50,2019/1/16,51,间 体(mesosome),定义:细胞膜凹入细胞质内形成的一种囊 状、管状或层状的结构。 功能:类似于线粒体,与呼吸有关,并有 促细胞分裂的作用。,2019/1/16,52,核 体(nuclear body),Def:原核生物基因组DNA无核膜包围,分 布于细胞质内,称为或拟核(nucleoid)。 分布、形态:处于菌体的中心或边缘区,或较松散 地排列,形成球状、卵状、哑铃状、带状 物或呈网状、海绵状,或呈较小的颗粒散 布在整个胞浆内。 功能:含细菌的遗传基因,控制细菌的遗传

14、与变异。,2019/1/16,53,细 胞 质(cytoplasm),定义:细菌细胞内包围的、除核体以外的所有 物质,是一种无色透明、均质的粘稠胶体。 主要成分:水、蛋白质、脂类、多糖类、核糖 核酸、少量无机盐类。 功能:细菌进行营养物代谢以及合成核酸和蛋 白质的场所。 其他内含物:核糖体、质粒、包含体、异染颗 粒、脂肪滴、糖原。,2019/1/16,54,2019/1/16,55,荚 膜 鞭 毛 芽 孢 菌 毛 ,第三节 细菌的特殊结构,2019/1/16,56,一、荚膜 capsule,定义: 一部分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在细胞壁外产生一层无色或浅色的粘液样的物质,包围整个菌体。,2019

15、/1/16,57,2019/1/16,58,荚膜或大荚膜 :厚度在200nm以上、普通光镜可见、界限明显、有一定的形状和轮廓,能与周围环境明显区分,有较一致的密度,是细菌构造的一部分、对碱性染料亲和力弱(折光性低,普通染色不易染,一般呈空圈) 微荚膜: 很多细菌虽无明显荚膜,但其外周却有一薄层荚膜样物质,厚度在200nm以下,在光学显微镜下难以辨识(电子显微镜下可看见),称为微荚膜。 粘液层:一些细菌能产生并分泌的类似荚膜的、易脱离菌体的疏松粘液样物质。,分类:许多细菌细胞壁外的粘液样物质,根据其厚薄、成分、溶解性等可分为三类。,2019/1/16,59,荚膜的化学组成:,因细菌种类和型别而异

16、,其中水分占90%以上。 大多数细菌的荚膜主要含多糖类 少数主要含多肽类 极少数两者都有 粘液层的主要成分是纯多糖类,2019/1/16,60,部分细菌荚膜的化学组成一览:,2019/1/16,61,所致细菌群体形态学的变化:,细菌产生荚膜或粘液层,可使液体培养基具有粘性; 在固体培养基上则形成表面湿润、有光泽的光滑(S)型或粘液(M)型菌落。失去荚膜后的细菌则变为粗糙(R)型。 S-R变异。,2019/1/16,62,荚膜的产生有“种”的特征,也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1)易在动物机体内形成,人工培养基中往往不形成 (2)高糖(蔗糖等)、高N、S、P、高温、低盐提供CO2等环境条件下产生 (3)在细菌繁殖的一定时期产生,2019/1/16,63,荚膜的作用:,(1)储留水分(90%水份),抵抗干燥。 (2)保护细菌,并与致病性和毒力相关:抗吞噬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