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19096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语文六上练习7(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练 习 7,语文与生活,?,?,?,?,?,自学提示: 1、自由朗读老师的话,想一想:“钩子”指的是么?2、老师这么说希望我们怎么做? 3、由此你想到哪些成语、或名言警句?,语文与生活,一天,老师在指导陆小英读书时对她说:“你看,问号像不像一个钩子?我们读书就要在头脑里多装一些钩子。头脑里到处是钩子,就能把许多知识钩出来。”你能体会出老师这么讲的意思吗?,“钩子”指的是: _。 老师这么说是告诉我们: _。 由此,我想到的成语、或名言警句:_。,交流反馈,疑问、问题,在读书时,要勤于思考, 多提问,从而获得真知。,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自学提示: 1、看图,图画上有什么?你从图上思索到什么

2、? 2、默读文中的内容,思考:这里的“煮”是什么意思? 3、联系实际,回答文中三个问题。(在一旁作上批注。),爷爷的书房里挂着一张条幅,上面 写着“煮书”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小芳感到很奇怪:书只能读,怎么可以煮呢?,(1)书怎么可以煮呢? 你对“煮书”是怎样理解的? (2)是不是所有的书都要“煮”? 你觉得哪些书要“煮”,哪些书不要“煮”? (3)你觉得该怎么“煮书”呢?,“煮书”其实 就如煮食物, 把书读懂读透, 滚瓜烂熟, 把书熟记于心 。,交流反馈,交流反馈,拓展积累,有关读书的名言: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_朱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_杜甫 泛观博取,不若熟读而精思。_朱

3、熹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_刘向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夫.托尔斯泰,下面鲁迅的几则名言都是讲读书的,读一读,再抄下来。 (1)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2)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3)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4)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鲁迅简介,原名周树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汉族。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课文中选取的四则名言,第一、三、四则选自他的读书杂谈一文,第二则选自给

4、颜黎明的信一文。,理解意思,要博览群书,“采得百花才能成蜜”, 不能局限于过分的单一的读书种类 和内容。,(1)大可以看看本分以外的书,即课外的书,不要只将课内的书抱住。 (2)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理解意思,读书应结合生活、联系实际,多读 “活书”,把“死书”读“活”,不能局 限于通过单一的“死读书本”的途径 获得知识。,(3)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 (4)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一部活书。,一、根据文中的名言完成填空。 1、大可以看看本分意外的书,即_,不要。 2、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_,倘若叮在一处,

5、所得就_ 。 3、必须和_接触,是所读的书。 4、用自己的眼睛去读_这一部活书。 二、选择填空 第一句名言提醒我们要_,第二句名言提醒我们要_,第三句名言提醒我们要_,第四句名言提醒我们要_。 A到生活中学习 B 学以致用 C 博览群书 D读课外书 三、我们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到实践中去学习。正如我们本单元中学的古诗_中说的那样:“_,_。”,鲁迅的名言警句,1 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3 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4 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 5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7.愿中国青年都

6、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 8.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9.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了工作上了。 10.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它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11.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12.小的时候,不把他当人,大了以后也做不了人。 13.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14.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15.凡是总须研究,才会明白。,诵读与积累,古今贤文(读书篇),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7、。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古今贤文 读书篇围绕“读书”这一主题来选择相关语句,主要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读书的方式、方法以及读书过程中的感受等内容。全文的大体意思是这样的:,欲知天下事,须读古今书。学了就用处处行,光学不用等于零。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如果要想知道天下大事,必须博览群书,博古通今。学了必须去亲自实践,只知道书本知识没有实践经验是不行的。不能就要去学,不知道就要去问,读书全靠自己用心下苦功,老师只不过起领进门的作用。,好曲不厌百回唱,好书不厌百回读。

8、读书贵能疑,疑能得教益。默读便于思索,朗读便于记忆。初读好书,如获良友;重读好书,如逢故知。处处留心皆学问,三人同行有我师。 好歌百听不厌,好书百读不厌.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这样能获得知识.默读有益于思考,朗读有利于记忆.一本好书开始读时,就象获得一位良友,再读时,就象与故友相逢.细心观察到处都是知识,三个人中定有可以成为我的老师的。,1、要结合自己的读书体会来谈,不能只介绍书的大致内容。 2、注意要选择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书,并把喜欢的原因说清楚。,友情提示:,向你推荐一本书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这学期我读了许多书,如西游记、草房子、福尔摩斯探案集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艾丹编著的雷锋的故事这本文

9、学书。今天我就要向大家推荐这本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是雷锋崇高的愿望,也是他身体力行的实践。这句话让我深深地感动着,雷锋叔叔为了实现这句话付出了他的一生,让我深深的敬佩,例文欣赏,着。 1964年4月的一天,部队首长安排雷锋到旅顺执行任务。雷锋是乘坐火车去的。车上旅客很多,列车服务员忙上忙下,一直没有闲下来。雷锋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这时有位老大娘找不到座位,雷锋连忙把自己的座位让给了老人家,然后转身当“义务服务员”去了。他先找来一把扫帚,把整个车厢打扫了一遍,接着挨个儿去给旅客送水。像这样的事情,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就

10、算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大家就拿起这本书慢慢阅读,慢慢感受吧!相信大家也会被深深感动的! 听了我的介绍,你一定很想看这本书吧,一定很想了解更多雷锋叔叔的感人事迹吧!,口语交际推荐一本书,一口气读了爱的教育这本书,那平凡而细腻的笔触中体现出的近乎完美的亲子之爱、师生之情、朋友之情、乡国之恋令我不由得被感动。 这部处处洋溢着爱的小说,所蕴涵散发出的那种深厚、浓郁的情感力量,无不诉说着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教育使爱在升华。 它让我感动的同时,也引发了我对“爱”的一些思索。爱,是什么?爱,如空气,每天在我们身边,,例文欣赏,因其无影无形常常会被我们所忽略。可是我们的生活不能缺少它。

11、其实它的意义已经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爱,恩里科有本与父母共同读写的日记,而现在很多学生的日记上还挂着一把小锁。最简单的东西却最容易忽略,正如这博大的爱中深沉的亲子之爱,很多人都无法感受到。 我想,“爱是什么”不会有明确的答案。但“爱”是没有限制的,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关爱,甚至萍水相逢的,人们的一个微笑大到捐献骨髓,献血,帮助希望工程 虽然如同空气般的爱有时会被“污染”、“稀释”,甚至“消失”。但还有更多的人能感受到朴实的爱、深厚的爱。 我想爱的教育这本好的书将会把这种美好的感受带给更多的人。,【当堂检测】 1.“读书贵疑”给我的启发是: 。 2“煮书

12、”是指 需要“煮”的书有( ), 不需要“煮”的书指( )。,读书贵在能提出疑问,读书时要反复诵读品 味,直到把书读熟、读透为止。,古今中外名著、 名人传记、科普读物,漫画、武侠、 恐怖、小说,3鲁迅的四句读书格言中第二句采用了打比方的手法,把_比作“蜜蜂”,把_比作“采过许多花”。“酿出蜜来”指_,“叮在一处”指_。 由这句话我联想到了成语_等,读书人,博览群书,得到多方面的知识,只读一本书,博采众长 学贯中西,1、欲知天下事,_。 2、学了就用处处行,_。 3、读书贵能疑,_。 4、_,三人同行有我师。 理解词语意思: 教益- 故知- 第2句话强调的是:_。 与“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表达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启发我们多问的一句是:,须读古今书,光学不用等于零,疑能得教益,处处留心皆学问,受教益后得到的好处。,老朋友,学过的知识。,学以致用,读书全在自用心,老师不过引路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