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8275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5.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呼吸系统常见病影像诊断01桂林医学院影像学教研室邱维加(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病变的影像诊断,支气管扩张症 (bronchiectasis),指支气管内径的异常增宽,为空腔性病变;少数为先天性,多数为后天性。先天性包括Katagener综合征、免疫球旦白缺乏、肺囊性纤维化先天性异常因素。后天性继发于肺结核、慢性肺炎、肺间质纤维化、胸膜增厚等。好发于两肺下叶、左舌叶和右中叶。,病理及临床表现,先天性的有管壁平滑肌、腺体和软骨减少或缺如。继发性的有上皮脱落、管壁炎细胞浸润、肿胀,周围有纤维组织增生。 咳嗽、咯多量臭味的脓痰和痰中带血到大量成百毫升的咯血为三大主要症状。伴感染时可发热。,X 线 表 现,(一)平片: 1.约10%病人胸部平片无明显异常改变。 2.肺纹理增粗

2、、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双轨征或蜂窝状阴影。类圆形透光区,0.53cm大小,内可有小液平。 3.肺不张和支气管扩张同时存在,多见于中叶,呈狭长三角形阴影,尖端连在肺门。 4.继发感染时可有斑片状或大片状实变阴影,边缘模糊。,(二)体层摄影 用于检查有可疑支气管扩张病人,往往发现扩张的存在。管腔粗细不均,柱状和集拢。,(三)支气管造影,是确诊支气管扩张的存在,并显示其大体病理、病变类型和分布范围。 1.柱状:扩张的支气管近端与远端宽度相似,呈柱状,或远端稍大,末端截断,远端分支不易充盈造影剂。 2.囊状:病变支气管扩张呈囊状,严重者可呈葡萄串状。 3.静脉曲张状:病变支气管粗细不均,管腔形态

3、不规整,支气管扩张症,平片 两下肺纹理增粗、模糊,集拢和排列紊乱,可见蜂窝状阴影。类圆形透光区。,支气管扩张症,支气管造影,柱状,(二)CT诊断 1 、柱状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增粗,超过并 行的支气管动脉,呈条状或结节状高密度,管 壁明显增厚,亦可表现为双轨形或小环形。 2 、 囊状支气管扩张:肺内多个圆形或卵圆形 低密度影,壁较薄,有时可见液平面,多个病 灶聚集在一起形成蜂窝状或葡萄串样。,3 、曲张型扩张表现与柱状相似,但管壁不规则,呈蚓状迂曲。 4 、混合型扩张则为上述几种形态同时存在。 5 、 其他合并征像,如斑片状高密度影(炎 症);肺纹理粗乱等。,左侧支气管扩张,支气管扩张,评 价,

4、胸部平片对本病诊断有一定限度,如临床有咯血和反复肺部感染疑有本病时,应作CT确定诊断。,大叶性肺炎 (lobar pneumonia),是细菌性急性肺部炎症,致病菌多为肺炎双球菌,冬春季发病较多,多见于青壮年。,一、充血期: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肺泡内浆液性渗出。 二、红色肝变期:肺泡内有大量纤维蛋白及 红细胞等物渗出,肺组织实 变,切面呈红色肝样。,病理分为四期:,三、灰色肝变期:肺泡渗出物中红细胞减少,大量白细胞代之,切面呈灰色。 四、消散期:肺泡内渗出物逐渐吸收,肺泡重新充气。由于抗菌素广泛应用,这种典型的病理期已不多见,以轻症或或不典型病例多见。,临 床 表 现,临床以寒战、高热

5、、胸痛、咳嗽、铁色痰为特征。血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白细胞明显增高。影像表现晚于临床症状。,X 线 表 现,(一)充血期: 常无明显X线征象,仅有肺纹理增粗, 病变区肺透过度略低。,1.呈肺叶或肺段性实变阴影,累及不 同肺叶或肺段其形态各不相同。 2.密度均匀,肺纹不能显示,内可见支 气管气象。 3.靠叶间胸膜面边缘清晰,其余边缘模糊。 4.实变部位肺体积略大或正常,无明显缩小。 5.下肺病变可有膈肌动度减弱或轻微升高。,(二)实变期:,(三)消散期: 病变阴影密度减低,不 均匀,呈散在斑片状;肺纹理增粗、模糊,吸收不全者可残留纤维索条瘢痕或形成机化性肺炎。,大叶性肺炎,右中肺实变 密度均匀,肺纹不

6、能显示,靠水平裂面边缘清晰,其余边缘模糊。,肺炎CT诊断,右肺中叶肺炎呈片状不 均匀高密度,支气管肺炎 (bronchopneumonia),又称小叶性肺炎,常见致病菌为肺炎双球菌、链球菌、葡萄球菌。多见于幼儿、老年人或慢性病长期卧床者。 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症,细支气管壁充血、水肿,肺间质内炎性浸润、肺小叶渗出和实变的混杂病变,可融合成大片、可有细支气管阻塞性气肿或肺不张。 有发热、咳嗽、泡沫粘痰,重者有呼吸困难或紫绀。,X线表现,一、两肺纹理增粗、模糊。 二、两下肺内、中带见沿着肺纹理分布的颗粒状、小斑片或斑点状阴影,可融合成大片状。整个病变密度不甚均匀,边缘模糊不清,单个病灶中央部

7、密度较高,可有小空洞,但较少见。 三、可有小叶性肺不张,但影像上与小叶性炎变难以区别。亦可有小叶性肺气肿。 四、部分病例可有肺门模糊、淋巴结肿大或少量胸腔积 液。,支气管肺炎,两下肺内、中带见沿着肺纹理分布的颗粒状、小斑片或斑点状阴影,整个病变密度不甚均匀,边缘模糊不清。,间质性肺炎 (interstitial pneumonia),是肺间质性炎症,由细菌或病毒感染所引起,小儿较成人多见,往往继发于麻疹、百日咳或流行性感冒等急性传染病。 炎症主要累及细小支气管壁、周围组织及肺泡壁。为浆液性渗出及炎细胞浸润,引起细小支气管的不同程度狭窄或梗阻,出现肺不张或肺气肿。 临床症状比较轻,主要有发热、咳

8、嗽、气急、紫绀等,但体征较少。,X 线 表 现,一、病变较广泛,常累及两肺门区及中下肺野。 二、肺纹理增粗、模糊,并交织呈网状,可伴 有小点状阴影。 三、肺门结构模糊,密度增高,轻度增大。 四、细小支气管梗阻引起弥蔓性肺气肿或肺不 张表现。 五、消散较实变性炎症慢,慢性病例可导致肺 间质纤维化。,肺脓疡 X线特点,1、感染期 2、 脓肿形成及排空期 3 、好转吸收期,X线表现: a、急性期:大片状致密影:边缘模糊,密度均匀。当病变中心肺组织发生坏死液化后,实变区出现含有液平面的空洞,内壁不规则,空洞周围有较多渗出性实变影。 b、慢性肺脓肿:密度不昀,排列紊乱的索条状斑片状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空洞,壁厚。可并发脓胸、胸膜肥厚。 c、血源性肺脓肿:两肺多发。散在大小不等圆形、椭圆形致密影,以外带较多。部分可有液平面。,右 肺 肺脓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