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

上传人:Jerm****014 文档编号:7018149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4 大小:3.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文】先期注水效果分析(西区采油厂榆咀子)(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区采油厂榆咀子先期注水效果分析,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四、取得的认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汇报提纲,二、注水开发现状,一、区域地质概况,ooooooooooooooo,1、区域概况,榆咀子区块属于义正乡,位于志丹县西南部,开发区块面积约7km2,东起5337井,西至5328井,北起5329井,南至5320井,研究区属陕北黄土源区,地形起伏不平,为沟、峁、梁地貌,该区气候干燥、植被不发育,年降水量约500mm,主要集中在69月,年平均气温9-10,最低气温-25。工农业生产水平较低。区内有乡级公路与县城相连,交通较为不便。,一、区域地质概况,oooo

2、ooooooooooo,2、石油地质特征 构造特征 榆咀子区构造为一平缓的西倾单斜,地层倾角小于1,千米坡降57m,局部具有差异压实形成的鼻状隆起。,一、区域地质概况,榆咀子区域,ooooooooooooooo,沉积相 区域长61为三角洲前缘沉积,大范围为分流河道沉积。,一、区域地质概况,榆咀子区域,ooooooooooooooo,3、储层特征 (1)矿物特征 储层以灰色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其次为粉细粒长石砂岩及中细粒长石砂岩。砂岩碎屑的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和石英,含少量岩屑和黑云母。 胶结类型为孔隙式、接触式、薄膜孔隙式和孔隙薄膜式等。 (2)物性特征 从岩心分析统计结果来看,长61平均孔隙度为

3、12.31%12.79%;长61渗透率平均值在2.2410-32.6410-3之间;,一、区域地质概况,ooooooooooooooo,(3)储层敏感性特征 结合我厂义吴区注水开发研究资料和义吴区注水经验,得出以下结论: 榆咀子区块储层表现为无-弱速敏,在油田开发过程中可以适当提高注采速度。,一、区域地质概况,正30井岩心流速与渗透率关系曲线,ooooooooooooooo,榆咀子区块储层的水敏、盐敏较弱。临界矿化度不高于2320mg/L。拟定注入水矿化度1114mg/L,水敏指数为0.19,产生的水敏伤害小于20%。 盐酸对岩屑的溶蚀率较小。溶蚀率仅为6%,地层对盐酸的敏感性较弱,但对土酸具

4、有一定酸敏性。土酸对地层岩屑的溶蚀率大于盐酸,且随着HF浓度的增大溶蚀率增加,说明土酸中的HF对岩石的溶蚀能力较强,易对地层造成一定的伤害,因此酸化作业时应选用适宜的酸化体系,避免对地层造成伤害。,一、区域地质概况,正30井岩心敏感性试验数据表,ooooooooooooooo,一、区域地质概况,(4)渗流特征 1)相渗透率特征 束缚水饱和度总体较高,为24.9124.99%,较一般亲水岩石的共存水饱和度下限(20%)高。 等渗点的含水饱和度普遍较高,均大于50%,等渗点含水饱和度受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大,一般储层物性越好等渗点含水饱和度越高。 油相渗透率下降很快,而水相渗透率增加较慢。在最大含水饱

5、和度时,水的相对渗透率普遍较低,但样品间差异较大,长61可达35.05%,长64仅为20.21%。,ooooooooooooooo,一、区域地质概况,正236井长61相渗透率曲线,ooooooooooooooo,一、区域地质概况,2)储层润湿性特征 储层润湿性 经分析表明,各油层组水润指数为0.080.19,油润指数一般为0.020.05,水润指数稍大于油润指数,表现为弱亲水的特点。 水驱油效率 结合义吴水驱油试验结果表明,榆咀子区延长组油层无水期驱油效率差异较大,长61相对较高为26.83%27.66%;最终驱油效率的受储集层物性较大。一般储层物性越好最终驱油效率越高。,oooooooooo

6、ooooo,一、区域地质概况,ooooooooooooooo,1、注水开发概况 榆咀子区含油面积7km2,按照吴堡区的储量丰度计算,预计储量306.8104t,年产油约12104t,采油速度为3.9%。目前在该区域完钻137口,注水井36口,注水控制面积5.4km2,平均日注水平400m3,平均井口压力10.2MPa,累计注水60106m3,区域原始地层压力16.5MPa,压力梯度0.8MPa/100m。注入水为洛河层地表水,经化验与油层水配伍性良好,注入水水质达到注入水质标准的要求。,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二、注水开发现状,西区采油厂榆咀子区域井网图,oooooo

7、ooooooooo,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2、注水地面流程 注水地面流程为:水源井来水进储水罐,然后由注水泵加压通过注水井注入地层。,二、注水开发现状,注水地面流程示意图,ooooooooooooooo,3、注水开发的措施 (1)井网选择 借鉴义吴区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的经验,根据几种不同方式的井网的优缺点,在榆咀子继续采用反九点法面积注水方式,既可满足与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开发的需要,后期又可以调整为线状注水井网,是较好的注采井网。,二、注水开发现状,反九点法面积注水方式示意图,ooooooooooooooo,这种井网的部署方法是:使井排方向平行于裂缝的延伸方

8、向,沿裂缝注水向裂缝两则驱油,在垂直裂缝延伸方向上,可适当缩小排距,以提高注采井间驱动压力梯度;这种井网部署方式,可从根本上抑制了裂缝在注水开发中的负面影响。,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2)注水站形式选择 该区域不在4036注水站所覆盖的区域,建设大站进行注水建站工期长、费用大,无法及时做到先期注水。撬装点式注水站施工速度快,管线铺设简单且不受区域限制,施工费用低,因此2009年底在该区域采取撬装点式注水站进行注水。很快就能满足生产的需要并达到先期注水的目标。,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3)注水井作业模式 1)投注模式 在以往的注水开发过程中

9、,我厂大部分注水井为油井转注井,转注井多为压裂后投产,注水后注入水沿着人工裂缝进入地层,造成部分油井含水率增高从而使注水效率降低。因转注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在该区域采取不压裂投注,大大提高了注水效率,注水后该区域油井一直保持高产,目前控制井平均单井日产液4m3,日产油3.1t。,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2)采用分层注水模式细分注水层位 榆咀子区域主力注水层位为长6,但部分井发现长4+5层也发现可开发油流,如5338井组。针对以上情况,我厂对5338-3、5338-6、5338-7等井组进行分层作业,细分注水层位,为以后

10、纵向开发做好先期准备。,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3)用智能稳流配水阀组提高注水准确度 稳流配水技术是长庆西峰油田在注水系统研究成功并得到推广应用的一项先进技术,该技术可解决注水系统的压力波动对配注量的影响,达到很好的稳流效果,适合低渗透油田丛式井的开发模式。寨科注水示范区目前正采用该技术,实现了精确注水,保证油田生产、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减少工人在危险工作环境下的工作时间,排除不安全隐患,实现安全生产。,二、注水开发现状,ooooooooooooooo,截止到2010年10月底,榆咀子区域累积产液10.24104t,产油9.39104t,累积注水6.01104m3,平均

11、单井日注水量11.2m3,受益井单井产液量3.95m3,产油量3.64m3,全厂注水区域综合含水控制在8.7%,平均地层压力为14.2MPa,水驱控制程度80.6%,综合递减4.2%。累积注采比1.11,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1、各个技术指标的对比 (1)地层能量 榆咀子区域为我厂第一个早期注水开发区域,开发初测得该区域平均地层为15.2Mpa,经过一年的生产,该区域地层能量为14.2Mpa。下降了1Mpa。同是吴堡区的正167井区,油层物性、开发层段与榆咀子相近,但地层压力保持状况却不

12、相同。,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2)水驱情况 2010年所测试的吸水剖面可以得出,榆咀子区域吸水层数为39小层,总厚度为156,水驱控制程度为80.6%,水驱动用程度为69.2%。与正167、4036区域相比都有不同程度提升。,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3) 注水见效情况 从义吴区历年注采资料上分析,该区域的注水见效周期一般在6-8个月,个别亏空不大的井组在3个月后即见效。榆咀子区域采取先期注水开发模式,无亏空,所以见效周期平均应为3个月。结合该区域采油曲线可以看出,注采井组3个月后产量递减速度减缓,

13、含水略有上升,注水初见效果。,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4)区域递减状况 榆咀子区从2009年12月份开始投注水井19口,对应油井27口,油井平均初产液4.7t、油4.3t, 一月后平均单井产液4.5t、油4.01t。3个月后注水见效到2010年10月底,产量保持较稳定,综合递减控制在4.2%,与同区域的正167、4036井区相比递减趋势平缓,幅度较小。,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5)区域含水情况 榆咀子从

14、2009年12月投产综合含水上升一直保持较低水平,投产初月的27口井综合含水为9.2%,3个月后综合含水一直保持在 10.5%,到2010年10月榆咀子区综合含水为8.7%。,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2、产量变化对比 在控制面积、储层物性差别不大的情况下,榆咀子年产量远远大于吴堡区其他注水区域的年产量,这说明该区域注水效果显著。,ooooooooooooooo,三、注水开发技术效果,ooooooooooooooo,四、取得的认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1、取得的认识 榆咀子区为我厂采用先期注水所开发一小型区块,经过近一年的生产,该区整体开发效果与其他区块

15、相比都高出很多,总结经验可以得到以下几点: (1)先注后采能够有效提高开采效率 榆咀子先投注水井,后投采油井,先提高地层能量,在进行生产。这种开采模式,不但可提高油井初产量,降低综合含水,而且对以后综合含水的控制也有一定作用。,ooooooooooooooo,四、取得的认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2)注水井全部采用投注方式投用 我厂在2009年就制定了注水井投注开发的模式,榆咀子区的36口注水井全部为新井投注,从2010年所测的吸水剖面可以看出,该区域投注井剖面较均匀,指进现象不明显,大大提高水驱动用程度。,正318-7注水井吸水剖面,ooooooooooooooo,四、取得的认识

16、、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3)细分层位开发,提高控制程度 榆咀子区主力开发层位为长61,但部分油井长4+5上也发现有较好的油层,对这种情况采取分层注水的方式,在继续保持长61能量的同时,对长4+5进行先期注水,为以后开发做准备。,ooooooooooooooo,四、取得的认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2、存在问题 (1)先开发后认识,缺少地质研究 榆咀子区目前只钻探2口探井,缺少相关资料,没有进行整体的地质研究,沉积相特点、砂体分布状况、储层物性等资料只能根据义吴区相关资料进行推测,因此对生产层位的认识还不十分明确。 (2)撬装点式注水受多方因素影响 目前承担榆咀子区域注水任务的为8座撬装点式注水站。点式站虽然可以快速注水,但是其分布不集中,注水水源不稳定(依靠汽车拉水),设备损坏无备用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注水很难保证稳定。,ooooooooooooooo,四、取得的认识、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和安排,(3)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无法满足目前注水需求 目前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