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17997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3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学考试社会研究方法第十章(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 实验法,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 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 第三节 实验法的基本类型 第四节 实验法的优缺点,实验研究是探索各种社会现象的发生、发展和变化原因的重要方法。实验研究起源于自然科学,并在自然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实验法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选择一组研究对象,人为地改变与控制某些因素,通过观察其后果对社会事实或现象获得认识的一种方法。 使用研究实验,一方面,可以验证假设,达到构建社会学理论的目的;另一方面,也可以尝试新的社会政策或社会改革,以获得必要的实践基础。,第一节 实验法的概念和特点,实验方法有一套完整的概念体系。主要的相关概念有: 1.实验者即实验研究者以及参

2、与实验过程的实验工作人员。 2.实验变量通常分为自变量和因变量。自变量一般是试验中加以控制或者主动施加的可观测变量。因变量一般是实验中需要检测的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的变量。 实验研究正是通过控制自变量和检测因变量建立因果关系。 在实验的自变量中,需要加以控制保持其不变的自变量称为控制变量。主动造成其变化的自变量称实验刺激。因变量随自变量变化而变化,通常被称为倚变量。 在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试图验证如下假设是否成立:一个有犯罪倾向的少年如果能经常得到一个成人友好热心的忠告,他就有可能避免犯罪。这项试验中的因变量是犯罪倾向。实验刺激是“忠告”。 3.实验对象是指实验中涉及的人们,他们是实验调查的群体

3、或个人。接受自变量的实验对象构成实验组,不接受自变量作用的对象构成控制组。 4.实验检测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对实验对象的观察与测定。,二、实验法的特点: 实验法与访谈、观察等方法最主要的区别是,它通过控制情境和变量来研究社会行为及社会现象的变化,以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1)人为设定观察情境;(这是与自然观察法的显著区别) (2)直接建立研究结论; 实验法通过控制外部变量,直接建立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是否存在因果联系的假设,并以实验的方式检验这种假设是否成立。 (3)实验结果受实验人员和实验对象的主观影响。,一、实验法的基本原理 1.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 实验研究的目的是建立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先

4、假设现象A是造成现象B的原因,然后通过实验来证明这一假设而观察B的变化。 实验法的一般逻辑原理是:先测量在没有受到A的影响之前B的情况(前测),然后施加实验刺激A并保持其他条件完全相同,再对受A影响后的B进行测量(后测)。最后,通过比较前后两次测量结果是否存在差异来判定A和B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就是实验研究的最基本的分析原理。,第二节 实验法的原理和程序,3.一项具体的实验研究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1)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必须是明确和具体的; (2)能够排除其他因素的影响; (3)实验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并容易操控; (4)实验程序必须是可重复的;(这是实验研究结论具有高确定性的重要基础)

5、 (5)实验条件应该得到较高程度的控制。,二、选择受试者的原理,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往往通过随机、配对、排除、纳入等方法创造出不同组的相同对象。 1.随机法:是按照随机分派的方法将受试者分配到实验组和控制组。在实验研究中,随机法是理论上最有效控制影响变量的方法。 2.配合法:是依据一系列设定的标准或特征,找出两个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的实验对象进行配对,将其中一个对象分到实验组,而将另一个对象分到控制组。在心理学的实验中比较常见。 3.排除法:目的是把影响因素在实验前就进行排除。 4.纳入法:是把其他主要的影响变量也当做自变量引入实验中,同时对几个自变量进行操作、测量、检验。,实验研究的基本程

6、序: (1)实验准备阶段 (2)实施阶段 (3)资料处理阶段 1.实验准备阶段:明确了实验所有的计划和设计,是实验过程中最核心的部分。 (1)确定研究课题; (2)根据课题确立基本假设,并制定检验假设的实验设计; (3)根据研究变量引入具体的实验刺激; (4)完善对因变量的测量方法,使之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5)进行实验刺激和因变量的预实验。,三、实验研究的基本程序,2.实施阶段。是操作性质的,主要任务是按照计划进行各项实验活动。 (1)选择合适的实验对象 (2)在随机原则下组合实验对象,并对他们进行实验必需的指导; (3)对因变量进行前测; (4)进行实验刺激; (5)进行实验后测; (

7、6)向实验对象说明实验的真实目的和原因,询问他们的实际感受。 3.资料处理阶段。这是建立立论的阶段。主要任务是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在不同组之间进行比较,通过统计方法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提出理论解释和推论。,四、实验的基本设计,1.单变量的实验设计:是假设自变量只有一个,通过多次重复的实验使其他变量的效果相互平衡和抵消掉,从而确认变量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 (1)后测设计 。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使两组情况完全相同,一组为控制组,一组为实验组,只做一次实验研究。最简单的设计方案 。 (2)前测后测设计。主要目的是排除因实验组与控制组实际上不完全同质造成的实验误差。 (3)四组设计。又称所

8、罗门设计,是指将被试随机抽样,并随机分为四组,两组为实验组,两组为控制组,两组中一组有前测,一组无前测,实际上是将两组设计合并在一起。优点是可以将前测的反作用效果分离出来,使实验效应更加清晰,是一种理想的实验方案。但由于实验对象较多,实验经费较多,一般不轻易使用的设计方案。 2.多变量的实验设计: (1)完全随机多因实验设计 (2)拉丁方设计。拉丁方实验设计是多变量实验设计中一种较为常用的设计方案,它的特点是实验顺序、研究对象的差异都被当做自变量使用。,拉丁方设计的特点是: (1)每个因素在每个研究对象的实验次数是相同的; (2)每个顺序在每个因素的实验次数相同; (3)每个顺序在每个研究对象

9、的实验次数相同。 拉丁方设计能够抵消实验过程中因为实验顺序、研究者差异造成的干扰效应。,实验效度表明实验所能揭示事物本质规律的有效程度。实验设计者的实验设计、实验方法、资料分析手段的选择,往往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和外在效度。 1.内在效度评估 内在效度通过测量实验数据统计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得到。系统误差越大,偏离真实值程度越多,内在效度越低。也就是说,内在效度低,实验检测不准确。,五、实验结果的评估,一个实验中影响内在效度的因素如下: (1)特殊事件 (2)被研究者的变化 (3)受测经验的增加 (4)测量工具信度差 (5)统计方法的影响 (6)被试者流失 (7)前测影响 (8)实验组与控制组出现

10、沟通,影响实验的外在效度因素: (1)实验控制的影响。 (2)样本的代表性影响。样本代表性会直接影响推论的准确性。 (3)测量工具的影响。 (4)指标设计有局限性。,2.外在效度的评估,实验通常分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个基本类型。实验室实验是在人工“纯化”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对实验环境可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 (典型案例:1、齐默巴多的监狱行为模式研究 2、米尔斯莱姆的权威服从研究) 现场实验是在自然现实的环境下进行的实验,实验者只能部分地控制实验环境的变化。现场实验的特点是隐蔽性好、真实性较高,实验对象一般不易发现实验目的,很难常察到实验者的存在。实验变量引入比较自然,因而具有较高的实用

11、性。 (典型案例:1、霍桑实验。霍桑实验是较典型的严格控制型现场实验。 2、“偷啤酒窃案”实验。属于较少控制的现场实验 。),一、实验的分类,第三节 实验法的基本类型,一般来说,社会领域里的实验,多采用现场实验的方法。这是因为相对自然的实验环境使结论有更大的推论价值。 按照调查的目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研究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 按调查的组织方式不同,实验调查可分为单一实验组实验、实验对照组实验和多实验组实验。 按照被调查内容的不同,还可分为社会心理实验、教育实验、经济实验、法律实验、军事实验、政策实验等。,一、实验法的优点: (1)可检验因果关系。实验法最主要的优点是能够明确区分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从而明确变量间的因果关系。 (2)较为经济 。实验法花费较低。 (3)易于重复。研究的可重复性是获得结论可靠性的来源。 (4)控制能力较强。在各种社会研究方法中,实验研究的控制能力最强。,第四节 实验法的优缺点,二、实验法的缺点: (1)人为干涉。(这是实验法最大的弱点) (2)样本选取的缺陷 。 (3)实验人员的影响 。“人们对他人的期望,可以导致他人向预期方向发展。” (4)道德和法律的限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