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67359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3.5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举例:20世纪人类社会历史上爆发了哪些大规模的战争?,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只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the First World War ),第一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单元结构,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2课 旷日持久的战争,第3课 同盟国集团的瓦解,第4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影响),(原因),(经过),(结果),第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战争的规模也不断的扩大和升级。从冷兵器时代发展到热兵器时代,从局部战争

2、发展到世界范围的战争。,思考:人类社会进入20世纪后为什么会爆发世界大战?,问题探究:,一战中战壕里的士兵,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经济实力及其占有殖民地情况,依据材料一说明,20世纪初西方列强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之间存在什么现象?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阅读材料与思考:,一、动荡不安的世界,矛盾的世界,1、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2、原因:,资本主义国家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1)材料二中,德国要求的“阳光下的地盘”指的是什么?“别的国家” 是指哪些国家?,(2)反映当时德国要推行怎样的外交政策?它对当时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

3、响?,材料二 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 德国外长毕洛夫1899年末的讲话,漫画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疯狂的扩军备战,1880-1914年各国陆海军总人数(单位:万人),二、剑拔弩张的两大军事集团,1、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基本矛盾,(1)法德矛盾:,(3)俄奥矛盾:,(2)英德矛盾:,普法战争后果,争夺世界殖民地,争夺巴尔干,2、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三国同盟:,(2)三国协约:,1882年,德、奥、意,1907年,英、法、俄,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有哪些?这些矛盾是怎样形成的?有

4、何影响?,1882,1892,意,德,奥,英,法,俄,世界殖民地问题,巴尔干问题,巴尔干问题,普法战争后果,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79,1904,1907,同盟国,1882,协约国,1907,突尼斯问题,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大 西 洋,地,黑 海,中,海,漫画: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观察下列英国的欧洲大陆政策的漫画,思考:,2、20世纪初,英国的外交政策发生怎样改变?为什么?,英国与俄、法结盟。原因是英德矛盾激化,自身实力下降,欲寻求盟友。,1、长久以来,英国对欧洲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为什么?,大陆均势。希望欧洲大陆出现强国对峙的局面,便于英国插手欧洲事务。,一位美国历史学

5、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 Europe became a “powder keg”, waiting for the spark that Make it explode.,结合巴尔干半岛的地理位置,说说为什么它会成为欧洲的火药桶?,三、巴尔干火药桶,1、原因:,2、导火线:,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3、一战爆发:,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地理位置重要; 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列强争夺和插手主要原因,普林西普被捕,斐迪南大公夫妇遇刺,在波斯尼亚首府萨拉热窝,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事件,就是萨拉热窝事件。,材料:一战中投入使用的新式

6、武器,思考: 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会,对战争产生怎样的影响 ?,(1)军事因素:帝国主义矛盾重重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914年6月,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为争夺世界霸权和殖民地,欧洲列强矛盾加剧。,2、根本原因:,3、具体原因:,4、直接原因:,合作探究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为什么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2)科技条件:科技进步成果被运用于军事领域;,(3)思想因素:军国主义与极端民族主义的泛滥。,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1、客观原因:,1. 客观条件:20世纪的世界已基本上形成为一个整体,各国联

7、系日益加强,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局面;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列强,争夺殖民地的斗争或战争会影响到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进而影响整个世界。,二、人类社会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为什么能打?,2. 可能条件: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科技的飞速进步,为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使战争变得更加残酷。,宣战方宣战对象日期 奥匈帝国塞尔维亚1914.7.28 俄国奥匈帝国 1914.7.30 德国俄国1914.8.1 英国德国1914.8.4 奥匈帝国俄国1914.8.5 塞尔维亚德国1914.8.6 黑山奥匈帝国1914.8.7 法国奥匈帝国1914.8.10 黑山德国

8、1914.8.12 英国奥匈帝国1914.8.12 日本德国1914.8.23 奥匈帝国日本1914.8.25 奥匈帝国比利时1914.8.2 俄国奥斯曼帝国1914.11.1 英国奥斯曼帝国1914.11.3 法国奥斯曼帝国1914.11.3,宣战方宣战对象日期 意大利奥匈帝国1915.5.23 保加利亚塞尔维亚1915.10.11 罗马尼亚奥匈帝国1916.8.27 德国罗马尼亚1916.8.28 奥斯曼帝国罗马尼亚1916.8.30 保加利亚 罗马尼亚 1916.9.1 希腊德国1916.11.27 希腊保加利亚1916.11.27,宣战方宣战对象日期 美国德国1917.4.6 中国德国

9、1917.8.14 中国奥匈帝国1917.8.14 古巴德国1918.7 巴拿马德国1918.7 海地德国1918.7 巴西德国1918.7 瓜地马拉德国1918.7 尼加拉瓜德国1918.7 哥斯达黎加德国1918.7 洪都拉斯德国1918.7,主要参战国,同盟国 德国 奥匈帝国 奥斯曼帝国 保加利亚,协约国 英国 法国 俄国 美国 塞尔维亚 比利时 意大利 日本 中国 ,有人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偶然的灾难,假如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打死奥匈帝国皇储夫妇,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爆发。 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谈谈看法。,合作探究二:,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7.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2.

10、一战是哪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4.协约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3.同盟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5.三国同盟成立的时间?,6.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 成的标志?,1.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间?,7.一战的导火线是什么事件?,2.一战是哪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4.协约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3.同盟国由哪几个国家组成? 核心国是哪个国家?,5.三国同盟成立的时间?,6.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 成的标志?,1914-1918,协约vs同盟,德意奥 德,英法俄 英,1882,英法、英俄签约结盟,萨拉热窝事件,1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宣布:“德意志帝国

11、要成为世界帝国。在地球遥远的地方,到处都居住着我们的同胞。德国的货物,德国的知识,德国的勤奋要漂洋过海。”这番话的实质是 A加强与世界各地的经济文化联系 B与英国在全球进行商业竞争 C发展工业,使德国成为“世界工厂” D推行殖民扩张,控制全世界,2.(浙江省温州十校联合体2011届高三测试,15)1914年8月2日英德双方谈判时,德国首相指出:“你们是否要为一张废纸(指保证比利时中立的条约)和我们开战?”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说:“我们承担着光荣的责任,要保卫一个弱小邻国的独立、自由与领土完整。如果哪些国家说他们只有在条约对他们有利时才守约,我们就不得不使局势变得只有守约才对他们有利。”以上材料反映

12、出英国的真实意图是( ) A为维护比利时的中立而对德作战 B为维护国际公约的尊严而对德作战 C以武力阻止德国势力的扩张 D以武力逼迫德国遵守凡尔赛和约,4.(金华十校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16)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 ) 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 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 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 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7.(2010年金华市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二),11)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美国 德国 英国 我要你 加入你祖国的军队, 忠于美国军队! 征召潜水艇员海报 上帝保佑国王。 A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 B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 C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和民主 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从中可得到哪些启示?,1.要通过正当的经济手段促成自身的发展; 2.通过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各国不承担战争义务; 3.要正确应用科技成果为人类造福; 4.要警惕军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思潮的泛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