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7016647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3.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绿化树种选择及应用(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哈尔滨市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应用现状,东北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周蕴薇,主要内容,1、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 2、道路绿化树木的栽植用地 3、树种选择 4、哈市常用道路绿化树种 5、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 6、哈市道路绿化树木的选择与应用现状 7、存在的问题与建议,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1)城市道路分级,快速路 城市道路中设有中央分隔带,具有四条以上机动车道,全部或部分采用立体交叉与控制出入,供汽车以较高速度行驶的道路。又称汽车专用道。快速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70-80km/h。 主干路 连接城市各分区的干路,以交通功能为主,是城市道路网络的骨架。主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60km/h。

2、 次干路 兼具集散干线交通和服务地区交通功能。次干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40km/h。 支路 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以服务功能为主。支路的设计行车速度为30km/h。,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1)城市道路分级,城市道路宽度标准(m),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1)城市道路分级,市政工程中道路的分级 一类道路: 六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高级路面工程; 四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并有绿化分隔带的非机动车道的高级路面工程。 二类道路:四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高级路面的道路工程。 三类道路:二条机动车道及以上的混凝土、沥青路面的道路工程。 四类道路:二条机动车道(不含快速路)以下工程; 单独行人道。,道路

3、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2)道路绿化的内涵与功能,城市道路绿化系统,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规范对道路绿带的定义如下: 道路绿带:道路红线范围内的带状绿地。道路绿带分为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 分车绿带:车行道之间可以绿化的分隔带,其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 行道树绿带: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带: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2)道路绿化的内涵与功能,道路绿化相关概念,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道路绿化的功能,(1)环境保护

4、功能 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释放氧气。 降低噪声、调节气温、提高空气湿度、改善道路小气候。 滞尘降尘、防风固沙。 消毒杀菌、监测环境污染。,2)道路绿化的内涵与功能,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道路绿化的功能,(2)安全功能 组织交通,引导、控制人流和车流,提高行车安全。 降低风速,减弱火灾的扩大,防止火灾蔓延 。 北方地区,防止大风将雪吹到道路上,较少交通障碍。 增强道路的连续性和方向性,纵向分割空间,视线集中。,2)道路绿化的内涵与功能,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道路绿化的功能,(3)景观功能 绿化的屏障作用可减弱建筑给人的压抑感。 整齐有序的、枝繁叶茂的行道树能提供视觉统一。 形成浓

5、郁的特色,美化街景,美化城市。 点缀城市,烘托临街建筑艺术。,2)道路绿化的内涵与功能,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道路绿地率是指道路红线范围内各种绿带宽度之和占总宽度的百分比。 在规划道路红线宽度时,应同时确定道路绿地率。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规范对道路绿地率有如下规定: 园林景观路绿地率不得小于40% 红线宽度大于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30% 红线宽度在40-5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5% 红线宽度小于40m的道路绿地率不得小于20%,3)城市道路绿地率指标,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4)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种植,道路绿化树种的选择原则 城市道路绿化要因地制宜 城市道路绿化要以乡土树种与

6、外来树种相结合 城市道路绿化要兼顾近期和远期的树种规划 城市道路绿化要以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道路绿化与道路绿化树种概述,4)道路绿化树种选择与种植,道路绿化树种的种植原则 必须符合规划设计的要求 种植技术必须符合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 必须熟悉种植现场的状况 必须抓紧适宜的季节 种植施工要严格遵守技术规范和施工操作规程,道路绿化树木的栽植用地,栽植位置,中间分车绿带 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可以绿化的分隔带。 两侧分车绿带 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行驶机动车道之间的可以绿化的分隔带。 行道树绿带 布置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 路侧绿化带 在道路侧方,

7、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是构成道路优美景观的可贵地段。,道路绿化树木的栽植用地,栽植位置,城市道路分车绿带的最小宽度,道路绿化树木的栽植用地,栽植基础,栽植空间 不同的植物有其生长发育所需的最小有效空间,道路绿化树木的栽植用地必须满足其需求。 栽植土壤深度 维持树木生命的有效最小深度为:灌木30cm,小乔木45cm,浅根性大乔木60cm,深根性大乔木90cm。,树种选择,栽植条件,地域条件 根据适合生长的地域,栽植类型可分为极冷地域型、寒冷地域型、积雪地域型、暖温带型、暖带型、亚热带型和热带性等几种,应根据栽植类型选择适当的栽植树种。 用地条件 一般道路绿化的栽植用地面积都很有限

8、,所以要考虑到适合外围环境条件的栽植形态,选择相应的栽植树种。,树种选择,栽植条件,环境条件 对于绿化树种来说,道路的小环境不是很理想,所以要根据所绿化的道路具体环境条件选择生命力强、抗土壤干旱、抗汽车尾气和粉尘等抗性强的绿化树种。 效果条件 道路绿化的所需呈现的效果,根据道路的性质和区间、周边设施等的不同有所差异,为达到预期的绿化效果,应选择能有相应效果的绿化树种。,树种选择,栽植条件,制约条件 道路栽植千万不能侵犯到建筑界限和视距空间,必须选定那些枝叶的延伸界限不会超过栽植限宽的栽植树种。 管理条件 道路绿化的管理当然是越简单越好,所以要选择管理粗放、病虫害少等易于管理的树种。 更新条件

9、随着时间的积累,栽植效果会出现变化,为此更新的周期是越长越好,所以多选择寿命长形态效果稳定的树种。,树种选择,树种性质,栽植分布 为保证栽植树种的正常生长发育,所选树种必须首要考虑其自然栽植分布,其中乡土树种是最合适的选择。 性状 充分了解栽植树种的的树高、冠幅、树形、根系深浅等性状。 特征 只有知道栽植树种的叶色、叶形、绿量、枝型干色等特征,才又实现特殊景观效果的可能。,树种选择,树种性质,属性 熟识植物生长发育的特性(快、慢等)、迁移特性、有无致命病虫害等方面的属性。 耐性 与气候相关的耐寒性、耐雪性、耐风性和耐潮性等;与环境相关的耐阴性、耐旱性、耐湿性和耐烟性等;与人行为有关的耐迁移性、

10、耐修剪性等。 商品性 所栽植的树种在市场上能提供的数量和价格等。,树种选择,季节特色,城市道路的构成几乎都是无机物质,只有植物是唯一的生物元素,可以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对提高城市道路的景观效果有重要作用。所以植物的季节变化是树种选择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形态、色彩、风韵、风格等特点,从而为在不同的环境中展现、创造各异的植物景观,以达到春季梢头嫩绿,花团锦簇;夏季绿叶成荫,浓影覆地;秋季色彩斑斓,果实累累;冬季松柏青绿,白雪挂杖的美化效果。 花灌木的应用是季相变化重要的一环,其季相变化主要是表现在春花、夏绿和秋实方面。,树种选择,地域性,与其他的道路构成元素相比,街边建筑和

11、绿化植物更能给道路带来地域特征,而且绿化植物更有效。这样的植物,绝大多数情况下都适应地域的气候,而且,对当地的居民会产生亲切感,从其他地域的角度来看还会产生特色景观效果。 表现地域性的方法有:栽植乡土树种、特殊的栽植形式、移栽方法、树木的形态等。,树种选择,树种选择的思路,一种是追求儒雅文化秩序的思想,另一种是基于生态秩序的立场来观察人类和植物关系的思想。这两种思考方法应该互相补充。两者都应以古典的树种选定和栽植形式的品味作为依据。对于标志性的道路应该基于前者的思想,从全局性考虑应基于后者的思想。,哈市常用道路绿化树种,乔木 灌木 藤本,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配置原则,道路绿化与道路

12、的性质一致的原则 例如作为城市主干道的道路,希望能有与其地位相符的整齐的种植形式,这里需要整齐而单纯的栽植构成。住宅地的道路栽植由于以上不同,花、叶的四季变化、树种的高低及轮廓线等栽植构成的分析都是必不可少的。另外 ,在标志性道路或具有特殊性质的道路上设计特征明显的种植形式是必要的。 当然,道路的性质还体现在路宽上,适合道路宽度的道路绿化才能更好地体现与道路性质一致的原则。,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1)乔木、灌木和小乔木的选择,乔木的选择,乔木在街道绿化中,主要作为行道树,作用主要是夏季为行人遮荫、美化街景,其选择依据同行道树的选择。 株型整齐,观赏价值高,无不良气味。 生命力强健,病

13、虫害少,便于管理,管理费用低。 发芽早、落叶晚,落叶期集中,便于集中清扫。 分枝整齐,分枝点足够高,主枝伸枝角度与地面不小于30度,叶片紧密,有浓荫。 繁殖容易,移植后易于成活和恢复生长,适宜大树移植。 有一定的耐污染、抗烟尘能力。 树木寿命较长,生长速度不太缓慢。,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1)乔木、灌木和小乔木的选择,灌木的选择,灌木多应用于分车带或人行道绿带(车行道的边缘与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带),可遮挡视线、减弱噪声等,选择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枝叶丰满、株形完美,花期长,花多而显露,防止过多萌孽枝过长妨碍交通; (2)植株无刺或少刺,叶色有变,耐修剪,在一定年限内人工修剪

14、可控制它的树形和高矮; (3)繁殖容易,易于管理,能耐灰尘和路面辐射。,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1)乔木、灌木和小乔木的选择,小乔木的选择 小乔木的栽植适用于当乔木显得沉闷的狭窄道路,选择时的注意事项与乔木相似。,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2)种植形式,(1)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2)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

15、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3)布置形式,城市道路绿化的布置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其中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

16、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2)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3)布置形式,(3)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4)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5)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道路绿化树木的应用(种植形式),4)空间结构配置,(1)光条件对植物配置的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