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58948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2.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锁挂签管理》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安全经验分享,3,目录,基本概念,一,实施程序,二,三,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四,电气上锁,五,课堂练习,4,一、目的 为防止由于误操作而引起的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及其他事故。,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本概念,5,不遵守上锁挂签的“五个致命”事故原因,没有把机器或设备停下来 没有将能源确实切断 没有把残余的能量排除 意外的把已关闭的设备开启 在重新启动之前未确实清理工作现场,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本概念,6,上锁挂签:在设备上工作时,选择关键点将危险能量或物料进行隔离,并采取上锁、挂签、清理、测试等措施,以防止误操作造成事故发生。,二、定义,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本概念,7,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

2、本概念,在设备上工作:指清洁设备、查找故障、设备维护、设备维修、设备安装及调整等。,8,危险能量:任何可能对人员、环境或设备引起伤害的电、化学、机械、气动、液压、放射、残余/储存的热力或其他的能源。,电 化学 机械 气动,液压 放射 残余/储存的热力 其他的能源,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本概念,9,上锁清单:在设备上工作时需要上锁点的列表,并在上面注明锁定的危险能量。,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本概念,10,要同时具备,在设备上工作 有危险能量存在,三、实施上锁挂签的原则,第一部分 上锁挂签基本概念,11,目录,基本概念,一,实施程序,二,三,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四,电气上锁,五,课堂练习,12,

3、上锁挂签六个步骤:,13,第一步 辨识 在隔离、上锁挂签前,应辨识所有危险能量或物料的来源及类型,编制上锁清单。,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14,需要控制的危险能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种类):, 电能:电流或电子流(如微电流、微电压等); 动能:运转的设备等; 势能:蒸汽、压缩气体、真空、加压液体、弹簧等; 化学能:危险化学品; 热能:电热、冷却系统。,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15,通过分析辨识车床在检修过程中有以下危险能量存在: a、电能电源控制开关和车床电源开关误操作引起的触电危害; b、机械能车床检修过程中误操作引起的内部机械联动造成机械伤害;,以车床维修为例,16,上锁

4、清单,17,第二步 隔离 根据危险能量或物料性质及隔离方式选择相匹配的断开、隔离装置进行隔离。,可移动的动力设备(如燃油发动机、发动机驱动的设备)应用可靠的方法(如去除电池、电缆、火花塞电线或相应措施)使其不能运转。,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18,对机械能隔离:,对由引擎驱动的设备应通过关闭燃料加入器(就是尽量让油箱没油)且断开启动系统达到初步隔离。在此基础上对机械运动件可采用下列措施:,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采用链条、档块或断开的方式进行隔离; 使用弹簧操作机械,在不需要机械动作时,应释放弹簧或采取具体的制动措施; 将阀门加链上锁。,19,对气动、化学、热源隔离:(针对

5、于管道),根据介质的危险性、压力、温度等参数来确定最可行的隔离。,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按从完全隔离(高级)到有限隔离(低级)顺序分为4种:拆卸隔离法、截断加盲板法、双截断加放泄隔离法、单截断法。,20,拆卸隔离法,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将管线拆开并将管端分开或从系统中拆除一部分,再将两个开口端进行封隔并加上标记。,截断加盲板隔离法,先关断截断阀进行初步隔离,然后安装盲板。盲板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可能遭受的最大压力。,双截断加放泄隔离法,将隔离设备前两个截断阀关闭,两个阀门之间的管线进行泄压排放,要求截断阀的密封效果要好,并且用锁链固定。,单截断隔离法,在进行一些常

6、规性维护作业时,可以用单锁锁定关闭。该阀门必须完全关紧无内漏的情况下可以使用。,21,按钮、选择开关和其它控制线路装置不能作为危险能量隔离装置。,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22,第三步 上锁挂签 根据上锁清单,对已完成隔离的隔离设施选择合适的锁具、填写警示标签,对上锁点上锁挂签。,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23,上锁时,随锁附上“危险,禁止操作”的警示标签,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24,在特殊情况下,如特殊尺寸的阀门或电源开关无法上锁时,经属地主管确认并书面批准后,可只挂上警示标签,而不用上锁,但应采用其它辅助手段,达到与上锁相当的要求。,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

7、要求,25,第四步 确认 上锁挂签后,应进行测试,并试启动以确认危险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离或去除。,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26,第五步 实施作业 确认危险能量或物料被有效隔离后,方可开始作业。,作业完成后进行人员、物料、工具清理,清理完成后进行开锁。,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27,第六步 开锁 开锁分正常开锁和非正常开锁: 正常开锁(上锁者本人进行的开锁)。 非正常开锁(上锁者本人不在场或没有开锁钥匙时,且其警示标签或安全锁需要移去时的开锁)。,第二部分 上锁挂签实施程序及要求,28,上锁挂签六个步骤:,29,目录,基本概念,一,实施程序,二,三,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

8、四,电气上锁,五,课堂练习,30,个人锁:只供个人专用的安全锁; 集体锁:现场共用的安全锁,并包含有锁箱。,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一、安全锁分类: 按使用功能分为个人锁和集体锁。,注:防爆区域使用的锁具应符合防爆要求-铜锁。,31,二、上锁方式有个人上锁和集体上锁: 个人上锁:是指单人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 集体上锁:是指两人或两人以上共同作业时对隔离点的上锁,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2,1、个人上锁,单个隔离点的上锁 多个隔离点的上锁,对多个隔离点,设备所属单位操作人员使用集体锁对所有隔离点上锁,上锁后将集体锁的钥匙集中存放在锁箱中,再由设备所属单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作

9、业人员用各自个人锁对锁箱上锁。,对单个隔离点,设备所属单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作业人员用各自个人锁直接锁住隔离点即可。,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3,2、集体上锁,多人对单个隔离点的上锁 多人对多个隔离点的上锁,用集体锁分别锁住隔离点,所有集体锁钥匙共同放置于锁箱内,所有相关人员在锁箱上上锁。,多人对单个隔离点,多人对多个隔离点,所有作业人员和操作人员将个人锁锁在隔离点上。,用集体锁锁住隔离点,集体锁钥匙放置于锁箱内,所有相关人员在锁箱上上锁。,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4,35,三、开锁,1、正常开锁 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确认设备、系统符合运行要求,上锁人员亲自开锁,他人不

10、得替代。 集体锁的开锁,操作人员最后一个打开锁箱,然后解除集体锁及标签。,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6,2、非正常开锁 上锁人员不在现场或没有钥匙时,在获得正式授权后开锁。,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7,非正常开锁程序应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 1)经上锁人员允许; 2)经操作单位和维修单位双方主管确认下述内容后方可开锁: 确知上锁的理由; 确知目前工作状况; 检查过相关设备; 确知打开该锁及标签是安全的。,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8,注:非正常开锁应填写移去个人锁具确认书。,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39,1、涉及电气维修和机械设备维修的人员应配

11、备个人锁。钥匙归个人保管并标明使用人姓名,个人锁不得相互借用。,四、锁具、标签的管理,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40,2、根据实际情况还需准备一定数量的临时锁,临时锁应进行编号管理。 在临时使用时应获得属地主管许可并及时记录,在临时锁上标明使用人姓名,钥匙归个人保管,不得相互借用。使用完毕应及时办理归还手续。,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41,3、当需要多点锁定时,应使用集体锁。 在锁箱的上锁清单上标明上锁的系统或设备名称、编号、日期、原因等信息,锁和钥匙应有唯一对应的编号; 集体锁应由属地主管指定人员集中保管。,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42,4、如果保存有备用钥

12、匙,应制定控制程序,备用钥匙只能在非正常开锁时使用,其他任何时候,除备用钥匙保管人外,任何人都不能接触到备用钥匙。,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43,搭扣,阀门锁套,球阀锁套,插头锁,断路器锁,阀门锁,44,5、警示标签的设计应与其他标签有明显区别。 警示标签应包括标准化用语(如“危险,不许操作”或“危险,未经授权不准去除”)。警示标签应标明员工姓名、上锁日期、地点及理由。 警示标签不能涂改,一次性使用。 警示标签除了用于指明控制危险能量和物料的上锁挂签隔离点外,不得用于任何其他目的。,第三部分 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45,警示标签,46,电柜开关,设备开关,水源阀门,插头锁,插头

13、锁,气源阀门,现场上锁实例,47,休息十分钟,48,目录,基本概念,一,实施程序,二,三,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四,电气上锁,五,课堂练习,49,对所有存在电气危险的,断电后应验电或放电接地。 在有电气危害的场合,应确认所有电源得到控制。 上锁人员应有能力进行电气危害评价和处理。对可能进行的带电作业或在带电设备附近作业,上锁时要采取附加的安全措施。,第四部分 电气上锁,50,在做电气设备维修工作时,对电气隔离点由电气工作人员在上锁、挂签及测试后,维修作业人员再次确认并上锁、挂签。操作人员在现场的启动按钮/开关处挂警告标志。 作业现场的隔离点按个人上锁执行。,一、电气个人上锁:,第四部分 电

14、气上锁,51,电气工作人员在隔离电源点上锁、挂签及测试后,将钥匙放入集体锁箱,维修作业人员在确认隔离点上锁挂签后在集体锁箱上锁,操作人员在现场的启动按钮/开关处挂警告标志。 作业现场的隔离按集体上锁执行。,二、电气集体上锁:,第四部分 电气上锁,52,1、主电源开关是电气驱动设备主要上锁点,附属的控制设备如现场启动/停止开关不可作为上锁点。 2、拔掉电源插头可视为有效隔离,若插头不在作业人员视线范围内,应对插头上锁挂签。 3、回路若是采用保险丝/继电器控制盘供电方式,无法上锁时,应装上假保险丝并加警示标签。,三、电气上锁要点:,第四部分 电气上锁,53,4、若必须在裸露的电气导线或组件上工作时

15、,上一级电气开关应由电气专业人员断开或目视确认开关已断开,若无法目视开关状态时,可以将保险丝拿掉或测电压或拆线来替代。 5、具有远程控制功能的用电设备,远程控制端必须置于“接地”或“断开”状态并上锁挂签。,第四部分 电气上锁,54,目录,基本概念,一,实施程序,二,三,上锁开锁及锁具标签的管理,四,电气上锁,五,课堂练习,55,练习题(选择题),实施上锁挂签的原则必须要( )和( )同时具备。 A、在设备上工作 B、特种作业 C、有危险能量存在 D、高危作业 AC 正常开锁, 作业完成后,操作人员确认设备、系统符合运行要求,( )亲自开锁,他人不得替代。 A、上锁人员 B、属地主管 C、电工

16、D、修理工 A,56,对气动、化学、热源隔离,下列隔离法( )属于完全隔离。 A、截断加盲板法 B、拆卸隔离法 C、双截断加放泄隔离法 D、单截断法 B,57,非正常开锁时,经上锁人员允许后可以开锁。( ) 按钮、选择开关和其它控制线路装置可以作为危险能量隔离装置。( ) 涉及电气维修和机械设备维修的人员应配备个人锁。钥匙归个人保管,个人锁可以相互借用。( ) ,练习题(判断题),58,重点内容回顾,1、上锁挂签的流程是什么?,(1)辨识; (2)隔离; (3)上锁挂签; (4)确认(清理、测试); (5)实施作业; (6)开锁。,59,2、上锁挂签共有几种上锁方式?,重点内容回顾,60,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