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158477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1.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说明解读与复习建议(扬州市教研室:王玉宏)(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8高考江苏卷(数学)考试说明从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到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一、命题指导思想上的变化,1、在重视数学能力考查方面特别强调“数学基本能力”。,2、2007年考试说明中提出的“注重创新,加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修改为“注重数学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考查”,突出了数学的应用意识。,二、考查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江苏08高考数学试卷分为必做题部分与附加题部分。,必做部分(文理均做,命题内容必修1到5,选修系列):2008年高考江苏数学卷的必做题部分只由填空题与解答题两种题型组成, 解答题与2007年相比增加1题,客观题、主观题的分值比由2007年的8:7

2、变为7:9,试题的难度的比例由2007年大致的3:5:2变为4:4:2。其中填空题14小题,约占70分;解答题6小题,约占70分。,二、考查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江苏08高考数学试卷分为必做题部分与附加题部分。,与大纲试卷相比增加:函数零点、算法初步(流程图)、线性回归方程、几何概型、逻辑量词、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复数、导数公式等。减少:反函数、余切、正割、余割、反三角函数、三垂线定理、求二面角、空间距离等;降低了要求的是: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随机变量、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求一般曲线(轨迹)方程等。,二、考查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江苏08高考数学试卷分为必做题部分与附加题部分。,解答题一

3、般都是两问,至少有2道是三问题。于是,分值估计为12、14、14、14、18、18.必考大题:依次是三角 (求值与解三角形为重点) 12分、解析几何14分(与直线和圆有关、椭圆)、立体几何(与三视图有关)14分、应用题(三次函数导数)14分,数列18分,函数18分(考虑lnx型的求导)。,二、考查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江苏08高考数学试卷分为必做题部分与附加题部分。,附加题部分:附加题均为解答题,是由2题必做题与二题选做题(4选2题)组成,容易题、中等题与难题的比例大致为5:4:1. 选做题是指:选修系列4(4-1几何证明、4-2矩阵与变换、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5不等式证明选讲)各命制

4、一道解答题,考生四选二解答。矩阵与变换要突出变换,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以与直角坐标系互化为主,都为容易题。,二、考查内容及要求的变化,1、江苏08高考数学试卷分为必做题部分与附加题部分。,选修2内容中数学归纳法、复合函数求导、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空间向量中命制两道解答题为必考题,一易一难,估计以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与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综合)、用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题(求距离与二面角)为主。,二、考查内容及要求的变化,2、考查层次的改变,2007年考试说明中提到的对知识的考查要求依次为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三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2008年考试说明提出的考查要求修改为了解、理解、掌握三

5、个层次(分别用A、B、C表示)。,C级要求的知识点全在必做题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1).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 (2).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3).等差数列 (4).等比数列 (5).基本不等式 (6).一元二次不等式 (7).直线方程 (8).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这些知识点无疑将成为新高考的热点。,具体改变如下:,(1)必做题,函数部分:函数基本性质的要求由2007年的C变为B;三角函数部分: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由要求C变为B,函数y=Asin(xj)的图象和性质要求由B变为A;数列部分:数列的有关概念要求由B变为A;不等式部分:一元二次不等式要求由B修改为C,线性规划要求由B修

6、改为A;导数部分:由2007年的考查多项式函数的导数修改为导数运算,考查要求均为B(在典型题示例中出现对函数yxlnx导数的考查),新提出对导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考查;,具体改变如下:,(1)必做题,常用逻辑用语部分:命题的四种形式考查要求由B变为A;立体几何部分:平面及其基本性质考查要求由B修改为A,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考查要求由C修改为B,表面积和体积公式考查要求由B修改为A;解析几何部分:直线方程和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的考查要求均由B修改为C,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考查要求由C修改为B,双曲线、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考查要求均由C修改为A。,具体改变如下:,(2)选做题,

7、曲线与方程的要求由B修改为C,但明确提出了对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的考查,考查要求是B,比前面一部分要求要高。,三、备考建议,1、要以知识系列为线索,将模快内容加以整合,2、不能单独依据教学要求,因为教学要求只是相对于高一或高二年级某一阶段的要求,但不能作为高考的要求,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3、加大填空题的训练力度,4、合理安排各模块的训练难度,应严格参照考试说明的要求各个知识点与各模块的训练难度和训练量,2008高考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同心同德,奋力进取,禅精竭虑,在这个象征能力和水平新的起跑线上确定我们的地位. 细节决定成败, 着眼于每一个学生,着力于学科基础,着重于一题一练,以落实为要务,负重前行. 谢谢大家! 8222683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