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48261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08 大小:2.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此处下载-福州外语外贸职业技术学院(10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本章要点,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局域网 Internet的基础知识 连接Internet Internet的服务与应用 网络信息检索 网页制作基础 网络安全技术,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组成和功能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分类,学习目标,5.1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5.1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5.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组成,5.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5.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5.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所谓计算机网络是指把若干台地理位置不同,且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互相连接起

2、来,以实现彼此之间的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的一种计算机系统。,5.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组成,计算机网络涉及到计算机和通信两个领域,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是产生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条件。一方面,通信网为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和交换提供了必要的手段;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渗透到通信技术中,又提高了通信网的各种性能。 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构成。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网中的信息传递。,计算机网络的组成,5.1.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组成,远程终端联机阶段 计算机计算机网络阶段 标准化互联阶段 信息高速公路阶段,5.1.2 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与发展,建立计

3、算机网络的基本目的是实现数据通信和资源共享,计算机网络的主要功能可归纳为 资源共享 数据通信 提高计算机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分布式处理,5.1.3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按计算机网络地理分布范围分类,可以分成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按网络的交换方式划分,可分为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 按所采用的拓扑结构划分,可以分为星形、总线形、环形、树形和网状形; 按信道的带宽可划分为窄带网和宽带网; 按用途的不同可划分为科研网、教育网、商业网、企业网。,5.1.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理解模拟通信和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 理解调制解调器的功能 了解多路复用和数据交换技术,学习目标,5.2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5

4、.2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5.2.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5.2.2 多路复用技术,5.2.3 数据交换技术,数据通信是指数字计算机或其它数字终端设备之间通过通信信道进行的数据交换。 计算机中处理、交换和传输的信息都是二进制数据,为区别于电话网中的语音通信,将计算机间的通信称作数据通信。,5.2 数据通信基本概念,数据通信已经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它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并相互影响。 数据通信的质量有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一是数据传输速率,用“比特位/秒”(b/s)来表示; 二是误码率,它表示一段时间内接收到的错误比特数与转输的总比特数之比。,通信系统中传输的信号可分为连续变化的和离散变化的两

5、类。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电信号。例如,电话线上传送的电波,模拟信号是随时间变化的电流、电压或电磁波等。 数字信号则是一系列离散的电脉冲,可以利用其某一瞬间的状态来表示要传输的数据。,5.2.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按照信道中传输的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可以相应地把通信信道分为模拟信道和数字信道。 数据通信可以通过模拟信道实现,也可以通过数字信道来实现。,数据通信利用模拟信道来实现时,数据终端设备(DTE)产生的数字信号首先要转换成模拟信号在信道中传输,这个转换过程称为调制。执行调制功能的变换器称为调制器(Modulator)。 通过信道传送取接收端的模拟电信号又要经过一个称为解调器(Dem

6、odulator)的反变换器转换成数字终端设备所能按收的数字信号。 大多数情况下,通信是双向的,调制器和解调器合在一个装置中,这就是调制解调器(Modem)。,5.2.1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多路复用技术是利用一条传输线路传送多路信号的技术。由于线路的传输能力往往大于转输一路信号的能力,因此采用多路复用技术把多路信号组合在一条信道上转输可以提高转输效率。 频分多路复用 在模拟通信中,当传输介质的带宽超过单一信号的带宽时,可将若干路信号调制在不同的频率上,使它们互不干扰地在同一条传输介质上同时转输,到接收端再将它们分离出来,这就是频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 在数字传输中,可以将多路的信号按时间

7、先后顺序排队轮流使用同一传输信道,在时间上将信道分割成若干个小的时间片,每路信号占用一个时间片。这样可在时间上交叉发送每一路信号,实现一条线路传送多路信号的目的。,5.2.2 多路复用技术,在数据通信系统中,网络中的两个设备之间需要经过中间节点转发数据,这种中间节点参与的通信称为交换。 电路交换 电路交换方式与电话交换方式的工作过程很类似。电路交换的通信一般要经历3个阶段:建立电路阶段、传输数据阶段和电路拆除阶段。,5.2.3 数据交换技术,优点是: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比较适用于成批数据的传送。 缺点是:一旦建立连接后,即使两个站点间没有数据要传输,网络资源也没法供其它用户使

8、用;建立线路的时间比较长,如果传递的信息很短,则线路的利用率很低。,分组交换 计算机通信网都采用分组交换方式,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式的交换,数据以短的分组形式转送。 计算机通信时传送的是报文(Message),报文是指由被传递的数据、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其它控制信息组成的数据块。 把一个长的报文拆分成若干个小的段落,称为分组。,5.2.3 数据交换技术,分组交换不需要事先建立物理通路,只要前方线路空闲,就以分组为单位发送,中间节点接收到一个分组后可以直接转发,而不必等到所有的分组都收到以后再转发,提高了交换速度。接收端收到所有分组后,再按原来的顺序“组装”成原来的报文。 分组交换还有一个优

9、点是有限长度的分组可以直接存放在节点的内存中,而不必设置缓存,提高了交换速度。,了解几种传输介质的特点 理解网络协议的定义和三个要素 理解网络协议的分层模型 理解OSI参考模型以及各层的功能 了解网络互连技术和网络互连设备,学习目标,5.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5.3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5.3.1 传输介质,5.3.2 网络传输协议,5.3.3 网络互连技术,构建计算机网络必须解决的三个主要问题: 计算机之间采用什么样的传输介质连接; 计算机之间用什么样的拓扑结构连接; 计算机之间采用什么样的协议进行数据的交换。 传输介质是网络中节点之间的物理通路,它对网络数据通信质量有极大的影响。目前常用

10、的网络传输介质可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 有线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介质包括微波、红外线、卫星通信等。,5.3.1 传输介质,双绞线由绞合在一起的一对导线组成,如电话线。通常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干扰,每对相互扭绕而成。 双绞线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两种。 双绞线价格低廉,数据传输率较低,抗干扰性能也较差,双绞线最大使用距离限制在几百米之内。,5.3.1 传输介质,双绞线,局域网中常用的UTP双绞线分为3类,4类,5类、超5类和6类等。STP的内部与UTP相同,但外包铝箔,STP双绞线速率较高,抗干扰性比UTP强,但价格贵。 对

11、于3类,4类,5类、超5类和6类双绞线使用的连接器为RJ-45(4对8芯),遵循EIA-568标准。,1 双绞线,同轴电缆由内外两条导线构成,内导线可以是单股铜线,也可以是多股铜线;外导线是一条网状空心圆柱导体。内外导体之间有一层绝缘材料,最外层是保护性塑料外壳。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高,但成本高,主要使用于大型局域网干线。细缆传输距离短,相对便宜,使用T型头与具有BNC接头的网卡相连,两端安装50欧终端电阻器来消弱信号反射。,2 同轴电缆,光纤又称光缆或称光导纤维,是一种能够传送光信号的介质,采用特殊的玻璃材料或塑料制作。 光纤数据传输性能高于双绞线和同轴电缆,可达到几Gbps,抗干扰能力强

12、,传输损耗少,安全保密好,但成本较高,连接难。光纤通常用于网络中的主干线。,3 光纤,微波与通常的无线电波不一样,它是定向传播,无法象某些低频波那样沿着地球表面传播,由于地球表面是曲面,再加上高大建筑物和气候的影响,微波在地面上传播距离有限,一般在40至60km范围内。 直接传播信号的距离与天线的高度有关,天线越高距离越远。超过一定距离就要用中继站来“接力”。 微波通信具有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高,初建费用小等优点,但它最大的缺点是保密性差。,4 微波,网络协议的定义和组成 所谓网络协议(Protocol),是使网络中的通信双方能顺利进行信息交换而双方预先约定好并遵循的规程和规则。 一个网络协议

13、主要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规定通信双方彼此“讲什么” ; 语法:规定通信双方彼此“如何讲” ; 同步:语法同步规定事件执行的顺序。,5.3.2 网络传输协议,分层次的体系结构 分层模型(Layering model)是一种用于开发网络协议的设计方法。采用在协议中划分层次的方法,把要实现的功能划分为若干层次,较高层次建立在较低层次基础上,同时又为更高层次提供必要的服务功能。,5.3.2 网络传输协议,分层的好处就在于:高层次只要调用低层次提供的功能,而无需了解低层的技术细节;只要保证接口不变,低层功能具体实现办法的变更也不会影响较高一层所执行的功能。,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OSI/RM),

14、OSIRM各层的主要功能如下: 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帧(Frame)”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网络层:其主要功能是要完成网络中主机间“分组”(Packet)的传输。,5.3.2 网络传输协议,传输层:其主要任务是向上一层提供可靠的端到端(End-to-End)服务,确保“报文段(Segment)”无差错、有序、不丢失、无重复地传输。 会话层:会话层的功能是建立、组织和协调两个

15、互相通信的应用进程之间的交互(Interaction)。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在两个通信系统中交换信息的表示方式。 应用层:应用层确定进程间通信的性质,以满足用户的需要。,网络互连的类型包括:局域网与局域网、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等的互连。 络互连要解决的两个主要问题是: 一是网络之间至少要有一条通信链路, 二是在保持原网络结构和服务内容的基础上提供协议转换的功能。 在OSI参考模型中,由于网络间的通信是根据不同层划分的,同层间可相互通信,所以根据联接层不同,网间联接设备可以分为中继器、网桥、路由器和网关。,5.3.3 网络互连技术,中继器(Repeater) 中继器完成物理层的互连,

16、具有信号再生与放大的作用。当一个网段已超过最大距离时,可用中继器来延伸,从而使整个网络的范围得到扩充。IEEE802标准规定最多允许四个中继器接五个网段。 集线器(HUB)是一种特殊的中继器,有多个端口,作为多个网络电缆段的中间转接设备而将多个网段连接起来,能对信号起再生与放大作用。,网桥(Bridge) 网桥是一种在数据链路层实现连接两个局域网互连的存储转发设备。它从一个网段接收完整的数据帧,进行必要的比较和验证,然后决定是丢弃还是发送给另外一个网段。 网桥具有隔离网段的功能,在网络上适当使用网桥可以起到调整网络的负载,提高整个网络传输性能的作用。,路由器(Router) 路由器是在网络层用来联接多个同类或不同类的网络(局域网或广域网)的一种存储转发设备。 路由器具有选择路径的功能,当多于两个网络互连时,节点之间可供选择的路径往往不止一条,因此需要路由器为节点间传送的分组信息选择一条最佳路径。,网关(Gateway) 网关实现的网络互连发生在网络层之上,它是网络层以上的互连设施的总称。之所以称为设施,是因为网关不一定是一台设备,有可能是在一台主机中实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