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136974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世界观) 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方法论),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什么是矛盾,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2)矛盾的同一性,(3)矛盾的斗争性,(4)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A.时时有矛盾(纵向),B.事事有矛盾(横向),含义,(1)矛盾的普遍性,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矛盾特殊性的表现:,(2)矛盾的特殊性,含义:,(3)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辨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我军与

2、沈阳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长春之敌的矛盾,我军与锦州之敌的矛盾,思 考:,1.在辽沈战役中存在哪些矛盾? 2.为什么把首攻地点选在锦州? 3.辽沈战役的胜利在哲学上说明什么问题?,1.主要矛盾和次在矛盾的辩证关系,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 、事物发展起 的矛盾。,次要矛盾,其他处于 、对事物发展 的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存在的前提条件:, 复杂事物中同时存在多个矛盾(矛盾个数2), 在一个时期、阶段由于矛盾地位和作用的不平衡,主要矛盾只有一个,次要矛盾可以有一个或多个, 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支配地位,从属地位,决定作用,不起决定作用,支配地位,决定作用,从属地位,

3、不起决定作用,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支配地位,从属地位,主要矛盾,次要矛盾,起决定作用,不起决定作用,前提:复杂事物中,(力量不平衡性),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次要 矛盾,次要 矛盾,次要 矛盾,主要矛盾,矛盾,简单事物,复杂事物,主次矛盾关系示意图,主次矛盾的含义,在辽沈战役中,我军集中了优势兵力攻打锦州,但同时也派出了一部分兵力对长春、沈阳之敌进行包围,对黑山、大虎山之敌进行阻击。思考:我军为什么这样做?体现了什么哲学道理?,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

4、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当前,我国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我国的中心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同时,国家也特别关注下岗再就业、精神文明建设、突发事故应急处理等问题。思考:国家为什么这样做?,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转化,主次矛盾转化的两种情形是,客观条件发生变化,产生了新的条件,主要矛盾已解决或基本解决,原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打蛇要打七寸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牵牛要牵牛鼻子,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眉毛胡子一把抓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反对不分主次、颠倒主次,一个篱笆三根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荷花好看也要绿叶扶持 坚持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

5、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主要矛盾和次在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在学校工作中,主要有三项工作任务,一是教学,二是后勤供应,三是行政管理。,思考: (1)以上三个矛盾中,哪个矛盾之主要矛盾?为什么? (2)学校工作能否只注重教学忽视其他问题?为什么?,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2.主要矛盾和次在矛盾的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求,1.矛盾双方是什么??,2.矛盾双方的地位和作用是否相同?核电站该不该建?为什么?,利:能量密度高,污染小,弊:放射性污染,

6、利大于弊,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是指在事物内部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核电站带来了什么?,主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图示法:,复杂事物,一个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的次要方面,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3.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对立:二者相互区别、相互排斥,统一:矛盾主、次

7、方面相互依存、相互依赖 矛盾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蔷薇花香总是有刺 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决不会没有瑕疵 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 最好的葡萄酒常带有木桶的味道,太阳也会有黑点看到,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方法论要求,(1)我们在认识事物时,必须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 (2)不能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 决定的,我国社会主义革命时期,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性 质,性 质,

8、不 同,主要 矛盾,主要 矛盾,相 同,资产 阶级,无产 阶级,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之间的矛盾,资产阶级与无产 阶级之间的矛盾,主要 方面,主要 方面,事物的性质是由谁来决定的?,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 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不可忽视矛盾次要方面,支流也能阻碍主流的发展。如果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就有可以影响和改变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4.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方法论,两利相较取其重,两害相较

9、取其轻; 桔生淮南则为橘,桔生淮北则为枳; 权衡利弊得失;,体现矛盾主次方面原理的俗语,应用,认清形势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党的廉政建设与腐败现象 “一国两制” 网络利弊,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之比较,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方 法 论,要 全 面,复杂事物,既看主要矛盾,一种矛盾,既看主要方面,又看次要方面,两点论,抓 重 点,复杂事物:把握主要矛盾,每一矛盾:把握主要方面,重点论,统 一,两点是 有重点 的两点,重点是 两点中 的重点,又看次要矛盾,反,对,一点论,反,对,均衡论,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

10、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为看问题片面者造像,什么是一点论?它是一种什么思想方法?,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一)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毛泽东对形而上学思想理论的一种简明通俗的表述,一点论与两点论相对,指在认识和处理问题时,只看问题的一面而不看问题的另一面的形而上学观点。它否认事物自身的矛盾性,否认对立面的统一和斗争,否认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相互转化。 一点论的公式是: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以外,都是鬼话。好就是绝对的好,坏则是绝对的坏。 它的错误就在于“在它看出有差别的地方就看不见统一,在它看见有统一的地方就

11、看不出差别。”它只见局部,不见全局;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见现象,不见本质,只见支流,不见主流;只看到事物的现状,看不到事物的变化和发展。,我国宋朝时期,京城有位很有名气的裁缝,他裁的衣服特别的合体,那么他有什么“秘诀”呢? 传说有一次,御使大夫请他去裁一件进宫穿的衣服,裁缝手脚利索地量好了他的身腰尺寸,问:“请教御使老爷,您当官多少年了?” 御使很奇怪,反问他:“你量体裁衣就够了,还要问这些干什么?”,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初任高职,意高气盛 挺胸凸肚,后短前长,任职中期,意气微平,前后一样长,任职末期,抑郁不振 低头弯腰,前短后长,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

12、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马克思主义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1.含义:,对应原理:,(1)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2)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矛盾的特殊性原理,2.地位:,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3.要求:,首先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这是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前提 要注意研究事物的特点、本质及该事物存在的具体条件 要在运动中把握事物及其矛盾 必须反对“一刀切”“一风吹”的工作方法和教条主义,二.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二)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具体分析,A.眉毛胡子一把抓 B.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C.十个指头按跳蚤 D.一个好汉三个帮 E.擒贼先擒

13、王 F.一个篱笆三个桩 H.荷花好看也要绿叶相扶 I.牵牛要牵牛鼻子 K.学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下列做法体现或违背了什么原理或要求?,当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如: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加大、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你认为“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说明目前我国社会还不和谐”的说法正确吗?请说明理由。,(1)题目说法不合理。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主要方面,抓住事物的本质,我国社会总体是和谐的。 (2)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基本经济制度、人民当家作

14、主的国家性质、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性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 (3)矛盾具有客观性。目前,存在不少影响社会和谐的问题。这些问题处理不好会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们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着眼于解决这些问题,更好地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 (4)我们不能因为社会存在不和谐因素,就否认社会从总体上是和谐的。我们要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区 别 含义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

15、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理论依据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理论依据是物质决定意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论依据是事物矛盾的特殊性。 哲学范畴的类属不同。一切从实际出发属于唯物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属于辩证法。 联 系 二者具有一致性,都要求了解实际,认识符合客观实际,比较“一切从实际出发”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矛盾分析方法”世界观与方法论,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好次要矛盾,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正确认识事物的性质、主流;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忽视支流。,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承认矛盾,分析矛盾,揭露矛盾,解决矛盾,矛 盾,普遍性,特殊性,两分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平衡性,主次矛盾关系,矛盾主次方面关系,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知识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