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131225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年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 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1,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 王向东2013年4月,项目管理培训,Page 2,Page 2,主要内容,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建设 重点推进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改革与建设 如何做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Page 3,Page 3,主要内容,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人员:远看 体系:线,Page 4,1.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体系概况 发展历程 所起作用 肩负使命 面临问题,Page 5,1.1 体系概况概念,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国家设立,代表政府提供农业公共服务的组织,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农业科

2、技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国的农技推广体系包括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其中县及县以下属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这是整个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6,6,中国农业体系架构,7,7,中国农业体系架构,8,8,服务型农业推广体系层级化分布示意图,中国农业体系层级架构,9,种植业推广体系构架,Page 10,1.1 体系概况 现状,机构建设情况: 全国基本建立了县乡两级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机构4.99万个,其中县级机构1.07万个、区域机构0.05万个、乡镇机构3.87万个。 本世纪初以来,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管理体制发生较大变化,大部分乡镇推广机构的管理权限完全下放到乡镇政府。,Page 11,1.1 体系概况

3、 现状,队伍建设情况: 据农业部2008年统计,基层农技推广机构编制内人员约37万人,其中县级13.8万人、区域站0.3万人、乡镇22.9万人,县级每个机构平均约13人,县以下每个机构平均约6人,人员数量较合理。 35岁以下占33.82%;35-50岁的占52.72%;50岁以上占13.46%。具有大专及以上的占48.90%;具有本专业学历的占35.19%;具有专业技术职称的占65.55%,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占4.04%、中级职称的占23.20%。,Page 12,1.1 体系概况 现状,运行机制建设情况: 2005年以来,农业部先后5批在全国111个县开展以制度建设为基础、考核激励为核心、县

4、域统筹协调的农业技术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Page 13,1.1 体系概况 现状,条件建设情况: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建设了一批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但主要集中在县一级,农业科技推广和基本建设项目也主要由县级机构承担,对乡镇机构条件建设投入严重不足。 一是业务用房。近20多年来,由于乡镇农技推广管理体制频繁改革,部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资产流失严重,很多房屋年久失修,难以发挥应有作用。目前,全国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中,约82%没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和培训场所。,Page 14,1.1 体系概况 现状,二是仪器设备。据统计,目前仅有10%左右的推广机构具有简单的仪器设备,60%左右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没有专用

5、电话,90%以上乡镇农技推广机构没有配备计算机、打印机、传真机和培训设备,普遍缺乏简单的土壤、病虫、农药残留检测仪器。大多数乡镇农技推广机构仍沿袭着“一张嘴、两条腿”的服务形式。,Page 15,1.1 体系概况 现状,三是区域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基地。目前,全国共建设各类农业试验示范基地4923个。但这些试验示范基地总体上建设标准低,设施设备不配套,辐射能力弱,不能满足越来越多的新品种新技术展示示范要求。此外,全国很多县乡缺乏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设备的试验示范场所。,Page 16,1.1 体系概况 现状,四是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点。近年来,各地围绕提升村级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托农资销售网点、

6、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科技示范户等,建立了一批村级农业科技服务点,发挥了较好的技术和信息服务作用。但就全国来看,绝大多数村还没有建立农业科技服务点,迫切需要补充完善。,Page 17,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一)初期构建阶段,建国初期(1950年)文革结束(1977年) 特点:全党全民抓农业,高度计划,集体生产,“四级农科网”基本形成。 1952年农业部提出“以农场为中心,互助组为基出,劳模、技术员为骨干,组成技术推广网络”,“以县为单位,照顾经济区别,每万亩耕地设置一个综合试验站”。1954年,农业部发布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条例。1956年,毛泽东提出农业“八字宪法”(即:土、肥

7、、水、种、密、保、工、管),基层乡镇政府建立了一支包括农技员、种子员、植保员、兽医员、水利员、林业员、农机员等的农技推广队伍。 “文化大革命”中农技推广体系受到严重影响。,Page 18,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二)恢复建设阶段(1978年1992年) 特点: “四级农科网”也相应解体,“五级一员一户”的农技推广体系(即在中央、省、市、县、乡层层设立推广机构,村设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随之逐步建立。 中发19821号:办好县一级推广机构,把技术推广、植保、土肥等结合起来。同年农牧渔业部组建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将植保局、种子局分别转为全国植物保护总站、全国种子管理总站,并于

8、1986年组建了全国土壤肥料总站。1983年,农牧渔业部颁发了农业技术推广条例(试行),中发19831号明确:“农业技术人员除工资收入外,允许他们同经济组织签订承包合同,在增产部分中按一定比例分红。”同年国发198374号决定“在县以下(不含县级)工作的农林科技人员,在原来工资基础上,向上浮动一级工资,作为岗位津贴。”,Page 19,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二)恢复建设阶段(1978年1992年) 1984年,农牧渔业部颁发了农业技术承包责任制试行条例。中发19856号提出:“要推行联系经济效益报酬的技术责任制或收取技术服务费的办法,使技术推广机构和科学技术人员的收入随着农民

9、收入的增长而逐步增加。技术推广机构可以兴办企业型经营实体。”1989年国务院78号文件(国发198978号)提出,要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建立健全各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进一步稳定和发展农村科技队伍等。这标志着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职能由无偿技术推广拓展到有偿技术服务,初步探索出适应当时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运行机制与方式方法。,Page 20,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二)恢复建设阶段(1978年1992年) 1991年国务院59号文件(国发199159号)强调指出:“为了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第一线服务,决定把乡级技术推广机构定为国家在基层的事业单位,其编制员

10、额和所需经费,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需要和财力自行解决”。 通过这一时期的发展建设,恢复了基层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健全了中央和省、地(市)级的农技推广机构;加强了队伍和基础设施建设,调动了推广人员的积极性。农技推广为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丰产丰收”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到1990年,全国种植业推广系统共有机构5.8万个,职工人数31万人人。与1978年比,机构和队伍都明显壮大。,Page 21,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三)巩固发展阶段(1993年2001年) 特点:出台了农业技术推广法,落实了乡镇农技推广“三定”工作,组织实施了丰收计划、植保工程、种子工程和沃土工程等重大

11、项目,促进了农技推广体系的稳定和农业生产的发展。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正式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农技推广事业发展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 中发19962号提出:“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的经费,并对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的定性、定员、定编和经费保障等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切实按国家有关规定在今年内落实”。促进了乡镇农技推广机构的建设和“三定”工作的落实。,Page 22,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三)巩固发展阶段(1993年2001年) 市场经济建设初期,农技体系出现两极分化。 中办发199813号,进一步明确在机构改革中推广体系要保持“机构不乱,人员不散,网络不断,

12、经费不减”。1998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的农村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同年,农业部成立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领导小组,统筹协调种植业、畜牧兽医、农机化、水产和农村经营管理五个系统推广体系的建设。,Page 23,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三)巩固发展阶段(1993年2001年) 针对一些地方在机构改革中对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造成的影响,农业部会同中编办、人事部、财政部起草了“关于稳定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上报国务院,国办转发了该意见(国办发199979号)。2000年中办国办公文件(中办发2

13、00030号)下发后,各地纷纷把农口设在乡镇的农技推广机构合并为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其“人权、财权、物权”下放到乡镇管理。 通过这个时期的发展,促进了农技推广体系和队伍的稳定,为粮食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实现“高产优质高效”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到2000年,全国种植业推广系统共有机构53478个,人员407387人。其中县级机构7655个,人员162693人;乡级机构44563个,人员220851人。这是我国农技推广队伍人员数量最多的时期。,Page 24,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四)创新发展阶段(2002年以来) 特点:乡镇机构改革、农村税费改革、综合改革、新农村和现代农业建设对基

14、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部通过积极组织试点,探索强化农技推广系统的公益性职能、剥离经营服务,构建“一主多元”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促进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的出台,推进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改革和建设。 由于一些地方在基层农技体系改革中盲目减机构、减人员、减经费,使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受到了明显削弱。2002年中央2号文件(中发20022号)提出:“继续推进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改革,逐步建立起分别承担经营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Page 25,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四)创新发展阶段(2002年以来)

15、2003年农业部起草了农经发20035号文件,会同中编办、科技部和财政部等四部办联合在12个省、直辖市开展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同年,农业部、中编办、科技部、财政部、人事部等五部办在北京联合召开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工作会议。2005年,五部办联合向国务院上报了关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情况的报告(农发2005135号)。同年,农业部启动了全国基层农技推广运行机制创新试点。通过改革试点,在农技推广体制改革、机制创新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为2006年出台国发200630号文件、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统一了认识、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Page 26,1.2 什么是农技推广体系 发展历程,(四)创新发展阶段(2002年以来) 2003年-2009年的“中央1号文件”、国发200630号文件、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要求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创新管理体制,提高人员素质,力争3年内在全国普遍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等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 通过这个时期的发展,确立了构建“一主多元”农业社会化服务新体系的指导思想,突出了国家农技推广体系的公益性职能与主导地位,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