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通用航空对比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13014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外通用航空对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外通用航空对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外通用航空对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外通用航空对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外通用航空对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通用航空对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通用航空技术大作业 班级:1315071 学号:131507107 姓名:冯春晓中外通用航空对比通用航空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空域交通方式之一,未来有望取代运输航空业成为人们常见的交通方式。我国通用航空飞行小时数从1999年的4万飞行小时达到2010年的14万飞行小时,复合增长率达到12.1%,随着低空空域的逐步开放以及在全国范围内试点,通用航空业市场前景不容限量。通用航空,是指使用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包括从事工业、农业、林业、渔业和建筑业的作业飞行以及医疗卫生、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科学实验、教育训练、文化体育等方面的飞行活动。一:国外通用航空发展状况。目前,

2、美国通用航空制造业世界领先,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瑞士、捷克、奥地利、波兰、俄罗斯、乌克兰、加拿大、巴西、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以色列等国通用航空制造业也比较发达。以美国为首的上述国家掌握着世界上最先进的通用航空制造技术,引领全球通用航空器的发展方向,其相关产品供应在世界市场上处于近乎垄断的地位。美国的通用航空制造业依托于其自身巨大的消费市场,并有强大的航空工业基础做为支撑,长期以来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目前,美国通用飞机/直升机年产量约30004000架,整个通用航空制造业年产值为200亿300亿美元,约占全球行业总产值的60%70%,从业人数约10万20万,对美国GDP的年贡献率约为0

3、.1%。美国拥有为数众多的通用航空制造企业,其中通用飞机/直升机制造企业约150家(最多时曾达到200家以上),知名的通用飞机制造商有湾流、赛斯纳、比奇(豪客比奇破产重组后被德事隆集团收购,与赛斯纳重组成德事隆航空公司)、波音喷气公务机、日蚀飞机、本田飞机(总部在日本,工厂和研发机构在美国)、派珀、西锐(已被中航工业通飞公司收购)、穆尼、空中拖拉机公司、画眉鸟公司等,知名的直升机制造商有西科斯基、麦道直升机、贝尔、罗宾逊、恩斯特龙、罗特威等。除了整机制造,美国的动力系统、航电系统、机载设备等制造能力也是世界领先的。与美国类似,欧洲的通用航空制造业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很多优秀的通用飞机制造企业

4、。但欧洲的机载设备制造商相对较少,这方面的配套能力较弱。所以,欧洲通用航空制造业的总体规模略逊于美国。欧洲国家中,法国、德国、意大利、瑞士、捷克、英国、俄罗斯等国通用航空制造业相对发达,有很多优秀的飞机制造企业,产品闻名于世。如达索公司及其“猎鹰”系列喷气公务机,空客公司及其A319/318/320系列衍生的公务客机,皮拉图斯及其PC-12和PC-6单发涡桨飞机,索科达及其TBM850/900涡桨飞机,钻石飞机公司及其“钻石”系列轻型飞机,格罗伯(Grob)公司及其G-115/120单发活塞/涡桨全复材飞机,Extra公司及其Extra200和300特技飞机,还有意大利的Tecnam公司及其轻

5、型/超轻型飞机,FlightDesign公司和Remos公司的轻型/超轻型飞机等。欧洲的轻型活塞通用飞机和滑翔机研发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另外,空客直升机(原欧直)和意大利阿古斯塔?维斯特兰公司目前是世界上知名的民用直升机制造商。除了美国和欧洲各国外,加拿大、巴西、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的通用航空制造业也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这些国家均具有较为完整的航空制造业体系,且拥有一些世界级的飞机制造企业。澳大利亚通用航空在“二战”之后得到了快速发展,飞行小时数在90年代末达到169万小时。澳大利亚通用航空产业的发展也伴随着机场建设和监管体系的放松,同时通用航空的发展为其自主通用航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

6、的市场基础。同美国一样,加拿大通用航空在“二战”之后经历了快速增长,通用飞行器数量从50年代初的2000多架增长到80年代的近30000架,年度增长率也超过8%。加拿大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驱动要素和美国相似,都伴随着政府支持、机场建设、飞行员培训和国内航空器建造能力的提升。 巴西巴西的通用航空制造业乃至整个航空制造业的核心是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在公务机发展方面,巴航工业首先选择在支线客机基础上衍生发展公务客机,此种方式投资小、风险低。巴航工业在ERJ-135支线客机基础上发展出莱格赛600公务客机(大致相当于超中型),2002年投放市场,取得较大成功,截至目前总产量200多架。在莱格赛600之后,

7、巴航工业瞄准甚轻型和轻型喷气公务机市场,推出全新的飞鸿100和300公务机,由于市场定位准确、产品性能优异,快速占领了市场,甚至超越了老牌公司的传统产品。飞鸿100和300公务机成功的另一重要因素是采用全新的系列化发展方式,两者具有高度通用性,极大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之后,又推出Embraer190衍生的公务客机“世袭”1000以及莱格赛600的发展型莱格赛650。接着巴航工业瞄准中型/轻中型市场发展莱格赛500/450系列公务机,采用电传操纵等新技术,使飞机具有极高的综合性能,树立了此类飞机的新标准,目前莱格赛500已经交付使用,发展前景看好。二:国内通用航空发展状况。由于长期的政策原因以及之

8、前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通用航空业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出现过蓬勃发展的局面。我国目前拥有通用航空飞行员20000多人,机场217个,通用飞机不到1000架,这些数据都与我国庞大的经济总量以及快速的经济增长势头不相匹配。2011年以前我国政策一直限制小型固定翼飞机的使用,对低空航线实施严格的管制,致使我国民用或私人化的航空活动一直无法发展。长期的政策管制造成的市场缺口是十分巨大的,随着2010年底低空领域开放,通用航空业的市场前景不容限量。与一些市场成熟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通用航空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专业从业人员紧缺,通用航空器数量过少,相应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方面。我国通用航空整体上保持了持续、快速的发展态

9、势。通用航空企业数量、年飞行(作业)小时、通用航空机队规模、通用机场数量、从业人员、社会经济效益是反映一个国家通用航空发展基本情况的六大指标。从作业时间来看,2012年,全行业完成通用航空生产作业飞行51.7万小时,比上年增长2.8%。其中,工业航空作业完成7.71万小时,比上年增长36%;农林业航空作业完成3.19万小时,其他通用航空作业完成40.81万小时。从通用航空企业数量来看,截止2012年底,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通用企业有146家,其中,华北地区41家,中南地区27家,华东地区29家,东北地区16家,西南地区16家,西北地区11家,新疆地区6家。从机队规模来看,2012年底,通用

10、航空企业适航在册航空器总数达到1320架,其中教学训练用飞机328架。发展通用航空,首先必须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真正认识到通用航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不能把通用航空简单理解为农林作业,观光娱乐飞行本身,而应该看到通用航空活动背后的重要性:第一,通用航空对行业本身均衡发展的重要性。通用航空和运输航空是民用航空的“一体两翼”,应该是“两翼齐飞”。通用航空为运输航空培养人才、创造技术。通用航空的发展可以促进运输航空的发展,偏废任何一方都不可行。同时,通用航空产业与航空器制造、运营、维修息息相关,通用航空发展起来将带动我国航空制造业的发展。第二,对城乡均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性。通用航空一个重

11、要的作用是将城市和乡村联结了起来,尤其是偏远、落后地区,使所有的人均等地享受到航空运输服务。但是,我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有56个民族,如果只关注运输航空的发展,只在 “胡焕庸线”东南方发展航空运输,这将不利于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也不利于保障国家安全。第三,通用航空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通用航空一旦发展起来,为通用航空服务的机场、飞行员,以及由此形成的发达的航线网,均是国防的潜在力量。第四,通用航空对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发展通用航空的当务之急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我国通用航空刚刚起步,如果说我国的运输航空已经发展到了青壮年时期的话,通用航空还是襁褓中的婴儿。我国通用航空的规模与美国、欧洲等通用航空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空间巨大。空域、机场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是制约通用航空发展的三大障碍。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80%以上的县级行政单元能够在地面交通100公里或1.5小时车程内享受到航空服务,所服务区域的人口数量占全国总人口的82%、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国总量的96%。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航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于通用航空的发展目标是:通用航空实现规模化发展,飞行总量达200万小时,年均增长19%。目标已经明确,重在实际行动。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建立适合通用航空发展的制度环境,为通用航空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使通用航空张开翅膀,飞向蓝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