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126116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农林科学院-赵静娟(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面向科研与决策的情报服务体系建设,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农业科技信息研究所 赵静娟 20168 西宁,历史足迹,目录,Contents,目 录,一,情报研究部,知识管理研究部,信息资源建设部,院档案室,机构设置,采编与咨询服务部,人员结构(共18人,在职11人,外聘7人),建立起包括农业相关专业、信息管理、情报、计算机、英语等多学科、复合型人才队伍。,一、定位与发展目标,在分析需求的过程中寻找定位 北京农业发展的需要:北京农业在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首都发展战略定位,调结构转方式,着力构建与首都功能定位相一致,与二三产业相融合,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相衔接的高端农业产业体系的过程中,在围绕北京科技创新中心

2、建设、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北京国家现代种业示范区建设进行重点工作部署中,必然会遇到许多关键问题和难点问题,需要有一支情报团队,发挥“农业科技智库”的作用,为科学决策提供情报服务。,一、定位与发展目标,我院科研创新发展的需要:作为首都农业科技发展的关键支撑单位,我院不仅对北京市农业科研和科技自主创新负有重要责任,还是全国创新型农业建设的排头兵。要实现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必须及时了解和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农业技术、发展前沿和科研动态,寻找创新点。各所承担的大量农业科研项目,也需要多方面的情报支持和服务。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研创新的发展,我院科研对情报服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一种集资源整

3、合、情报跟踪、资料深度挖掘、系统性预测和决策、科研能力评价、个性化服务为一体的情报服务体系。,一、定位与发展目标,院学科建设的需要:2014年情报学科被列入我院新兴学科,并得到“科技情报研究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等项目的支持。经过3年的培育,无论是在情报团队建设、情报方法研究与运用、面向农业决策和农业科研提供情报服务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我院情报学科已跻身于全国省市农科院前列。 为了进一步推进情报学科的发展,使之成为我院的优势学科,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上,更上一层楼,逐步建立起农业情报服务体系,起到“北京农业科技智库”的作用。,一、定位与发展目标,面向北京农业科技创新宏观决策的需求、面向农

4、业科研决策和创新活动的需求、面向北京农业高端产业规划与发展的需求,构建面向农业科技创新的情报服务体系。 建立情报知识资源库,以“事实型数据+工具方法+专家智慧”的工程化情报方法,开展北京农业战略研究与咨询、重点领域发展态势监测与分析、产业链关键节点技术预见与产业发展规划、科研规划管理与科研竞争力评价等方面的情报研究,以研究报告、快讯简报、内参、系列图书等类型的情报产品服务于决策和科研。 使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情报研究团队逐步成为北京农业科技智库,为北京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北京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北京国家现代种业示范区建设等北京市重点工作和我院“十三五”重点学科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情报服务。,一、定

5、位与发展目标,二、实践探索进展,农业科研热点监测体系构建 农业重点研究领域发展态势研究 农业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研究 农业科技情报服务,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针对北京市农业发展和我院重点研究领域,以发达国家和重点农业机构为监测目标,遵循“前沿、核心、精选”的标准,开展农业科技前沿监测,及时反映农业科技前沿动态,为农业决策和农业科研服务。,http:/ 信息类型划分为:新闻、项目、报告、会议、出版物、政策法规等 语言类型主要为中文和英文。 每天对100个信息源、112个信息目录、81家机构进行信息的跟踪、采集。,监测平台运行情况,2.机器抓取+人工筛查,3.编译报道,1.数据源收集、整理、反复调

6、试,针对科研用户: 帮助一线科研团队快速获知学科领域的最新科研动态、政策和成果,实现科技领域信息的动态跟踪。 掌握领域内基金资助、重大会议信息、重要科技对象的研究进展等内容。 定题跟踪某个研究专题的发展,并可根据注册用户的需要提供个性化定制推送服务。 ,情报监测平台解决了哪些问题:,针对情报研究团队: 及时把握领域科技政策新动向 获知重要科技强国科技战略计划 全面把握领域关注重点 重要机构、重要人员及重大活动情况 编辑加工领域战略情报服务产品 ,情报监测平台解决了哪些问题:,结合世界农业发展现状与北京市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问题,选取相应科技创新领域的前沿学科或重点技术领域,采用情报分析方法,开展

7、国际农业发展现状研究与发展态势分析。 为科研管理决策者,提供农业科研发展规划、项目指南制定等方面的决策参考。 为科研人员了解本领域学科发展趋势、把握科研选题方向、解决研究中遇到的问题等提供帮助。,2、农业重点学科领域发展态势研究,2、农业重点学科领域发展态势研究,筛选研究热点,剖析该领域的国际发展态势,并对该领域研究发展提出建议与对策,为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人员把握科研选题方向、开展科研发展规划、对接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等提供决策参考。,2014年完成植物分子育种和土壤污染修复两个领域的发展态势研究,明确领域国际国内研究现状、核心成果和研究方向;报告得到相关专业所领导和科研人员的高度评价。,四、科技

8、创新能力与社会贡献,植物分子育种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利用情报学研究方法,定性定量分析方法相结合,从政策供给、项目支持、技术创新、知识产权布局等角度全面了解全球在植物分子育种研究领域的发展现状,为该领域的科研人员把握研究方向提供情报服务,同时为科研管理部门决策提供支撑。,四、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贡献,土壤污染修复领域发展态势分析 针对土壤污染严峻形势,从政策供给、技术进展、标准制定、布局规划、发展趋势方面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提出中国在该领域的发展导向与建议,为土壤环境学科的发展、研究布局的规划以及我国政府管理部门决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与借鉴。,四、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贡献,番茄分子育种领域科技研发态势分析

9、针对番茄作物分子育种领域,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情报学研究手段,全面揭示番茄分子育种研究的发展情况,分析技术发展趋势,比较国内外机构在该领域的技术布局,结合专家意见,形成对策建议,为农业科研和政府决策提供参考。,2015年完成作物育种国际发展态势、北京涉农专利现状分析及转化对策、调转节背景下水肥一体化发展现状、调转节背景下的畜牧业发展等系列农业情报研究产品。,2016年重点针对北京科委提出的五大高端产业开展情报研究: 1、籽种产业 北京种业发展政策和技术路径研究、水产遗传育种发展态势研究 2、智能装备 农作物智能装备发展态势研究 3、安全投入品 生物肥料产业发展态势研究 4、食品安全 农产品质

10、量检测技术发展态势研究 5、生物燃料 此外,还在休闲农业、节水农业、生态养殖等方面开展情报研究。,结合农业科研产出和影响力不仅是科学评价农业科研机构科研能力水平的基本指标,也是农业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 利用文献计量学、数据统计分析、知识可视化等方法与工具,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对学术论文、专利等农业科研产出及其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和评价。明确科研优势与短板,为科研人员及科研管理部门等提供决策参考。,3、农业科研机构学术影响力分析研究,农业科研产出及其学术影响力分析,围绕我院重点学科的需求,进一步拓展文献资源共享渠道,加强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并将文献资源与我院产生的知识资产(我院

11、科研人员发表期刊及会议论文、专著、审定品种、标准、专利、获奖、科学数据及专家信息)等相融合,为农业科研提供文献检索、科技查新、情报资讯、专题跟踪等多元化情报服务。,4、农业科技情报服务,Education & Train,围绕农业科技政策焦点、热点和重大变化,结合北京市科委、农委、科研单位等部门的工作需要,广泛搜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开展专题实地调研,形成分析研究报告,为其科学决策和科研管理提供参考。,农业科技参考,Education & Train,为及时了解科研资讯、开拓科研视野,精心选取各大知名网站和报纸作为信息源,定期搜集与我院科研活动相关的农业资讯类信息,每半月以电子版和纸质版形式为

12、我院近200位课题负责人和所(中心)领导推送。,三农资讯半月报,国际农业科技动态,双月电子刊,包括国际农业科研动态资讯、前沿科技、国际项目、宏观发展报告四个栏目,定向跟踪国际农业科技前沿,精心采编、翻译制作而成,面向全院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推送。,国际最新专题文献推送,根据我院各所(中心)需求,按照其划定的技术领域范围,重点研究关注的对象以及技术,每月精选推送一批国际前沿科技文献,供科研人员参考、查阅。,开通了农科情报微信服务公众号,提供无处不在的情报服务,每周一期,关注用户700多人,单条阅读量最高达6000次。,农科情报,R & D system,Education & Train,情报团队

13、经过3年的探索和努力,面向政府、面向科研尝试完成了不同主题、不同类型的情报产品,也通过多方途径向各渠道争取项目支持。在对用户需求、自身优势、发展前景等多方综合考虑后,情报学科进一步明确了研究方向,重点结合北京高端产业进行情报研究与服务,对情报人员进行了分工,围绕种业、智能装备、安全食品、生态农业等重点领域进行长期跟踪和研究,为企业发展和政府决策提供情报支持。,情报团队迅速成长,研究方向进一步明确,根据不同研究的需求,探索情报研究方法 不断摸索,掌握了学科领域发展态势分析、机构竞争力分析、专利布局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情报研究方法,包括定性调研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定量分析检索式的构建、数据清冼、数据分析

14、、知识可视化等方法。今年在研究方法和手段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改变过于注重定量分析的方法,加大定性调研和定性分析的比重,并尝试了技术预见、技术路线图、专利地图分析等新的研究方法。,R & D system,Education & Train,增加原创内容,情报产品质量不断提升,调整了农科情报和国际农业科技动态的内容获取方式,发布的内容由之前的内部编撰、外部摘引相结合的方式转变为全部资讯由情报团队成员通过编撰、编译等方式提供,实现无摘引,全部内容为独家报道的一手资料,内容重新调整后,阅读量有明显提升。下一步还要从方向和内容上严谨把关,保证发布内容的含金量和吸睛度。,Education & Trai

15、n,情报服务初见成效,1、研究成果得到政府的认可,获得相关课题支持 农委委托开展“北京涉农专利遴选与推广”和“涉农专利情报及转化调研”;科委委托开展农业重点领域技术预见方面的研究。 2、研究成果得到相关所(中心)的专家认可,开展合作:市科委、农委领导、院领导和各所专家通过不同场合和形式对我所发布的情报产品表示了肯定;科研产出分析为我院制定考评制度等提供了参考 3、在同行中引起广泛反响,多省农科院信息所前来交流学习。 4、情报研究成果被众多报纸、杂志、内参刊载。,三、未来的规划,目录,Contents,目 录,“十三五”展望,目录,Contents,目 录,“十三五”展望,1.知识资源体系建设:

16、建立多源数据融合的专业化情报知识库,形成支撑情报服务的知识资源体系。 2.情报技术体系建设:运用知识关联技术,实现多源数据融合,在此基础上引进和研发一系列情报监测、数据处理、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系统工具,以“事实型数据+工具方法+专家智慧”的工程化情报方法开展情报分析与研究,提高情报服务的能力和效率。 3.情报服务体系建设:支撑战略决策的情报服务体系;支撑科研活动的情报服务体系;支持产业发展的情报服务体系。,目录,Contents,目 录,呼吁并支持“农业情报联盟”的成立 坚决支持由中国农科院信息所牵头,积聚省市农科院、农业高校的力量,组建农业情报联盟,在“国家农业大数据与知识服务创新联盟”的指导下,联合开展农业科技情报研究与服务,逐步将联盟打造成为中国农业的智库,为我国农业宏观政策的制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