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70110140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学习指导1. 课程主要目标 本课程通过对乡村教师职业理想现状的剖析,使学员感受到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明晰作为一名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理想及自身差距,进而帮助学员学会做好职业理想规划,提高师德修养,树立教书育人、为民族振兴培养栋梁之才的崇高职业理想。 2. 课程主要内容 本课程在对乡村教师职业理想、职业作风、职业道德等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基于乡村教师的特质,阐述教师职业理想内涵,解析职业理想在教育教学中的巨大作用,提出乡村教师应具有的职业理想,进而给出学员实现并提升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的实践策略。 3. 课程特色和核心问题 本课程以学员需求为导向,以典型案例剖析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中心,

2、突出方法引领,聚焦实践应用,以 增强课程学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提升课程培训的实效性。 核心问题:本课程重点解决学员面临的职业理想懈怠、工作目标模糊、职业道德规范淡化等问题,以期重塑教书育人的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的信念。4. 学习要求 课程学习应围绕学员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问题展开,要求学员的想一想、做一做、讨论、行动设计尽量来自工作中的真问题,以切实提高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训的实效性。建议学员之间组成学习研修组,将线上学习与线下工作实践紧密结合,促进学员之间分享交流、互助研讨、反思实践,以提高课程对学员专业发展的支持力度。 教师的职业理想及作用(一)什么是教师职业理想 教师依据国家对教师职

3、业的要求和自身的实际条件确立的,对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的构想和追求。 (二)教师职业理想有何作用 1. 导向作用 2. 动力作用 3. 调节作用 教师应该树立怎样的职业理想1. 有正确的理想信念 2. 有高尚的道德情操 3. 有扎实的学识素养 4. 有永恒的仁爱之心 乡村教师的职业理想现状调查与原因剖析(一)现状调查及基本结论1. 留在农村任教意愿不强。 2. 村屯教师流失率高,职业吸引力低。3. 缺失职业价值实现的内在追求。 4. 缺乏长远专业发展目标,职业倦怠较严重。基本结论:半数以上教师职业理想缺失;责任心淡化,进取意识淡薄,得过且过;教育方法简单落后;工作缺少长远目标,对学生关心不足

4、等。(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1. 待遇低下 2. 条件艰苦 3 发展受限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政府和学校能做什么 (一)政府层面 1. 切实落实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行各级政府一把手负责制,接受社会监督。 2. 大力宣传并弘扬乡村教师先进事迹,提高乡村教师地位和声望,增强职业吸引力。 (二)学校层面 1. 强化职业理想教育,扭转职业信仰倦怠现象。 2. 建立师德考核评价机制,规范教师教育教学行为 3. 创设和谐尊重的工作环境,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体验教师工作幸福。 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我要做:合理规划,准确定位 首先要明确:我是谁?我的位置,我想做什么,我付诸行动了吗?我

5、做的怎么样? 其次,在确定目标的时候要做到:明确的、相关的、有时间的、可实现的、可衡量的。 如何达成目标呢?我们要做到: 1.把目标写下来,每天朗读 2.明确达成目标的主要问题 3.行动第一,立即行动 4. 自我督导,找出差距,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我要做:坚持不懈,实现理想1.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我们怎样面对困难和阻力呢? (1)克服惰性 (2)持之以恒 (3)不怕失败 (4)永不放弃 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我要做:读书反思,提升自我 教师要做到边读书边反思,反思什么呢?教学设计、成功之处、教学不足、学习效果、学生状态、教学方法。 如何提升乡村教师职业理想与专业坚守我

6、要做:调适压力,塑造身心 压力过大的危害: 1. 影响心理健康。使人情绪紧张焦虑,人际冲突增多,对人冷漠,无法处理重大问题。 2. 导致不良行为。使原有动作技能减退,行为举止怪异及酗酒、吸毒、网瘾等问题。 3. 影响身体健康。引起失眠、过敏气喘、荨麻疹、偏头疼、高血压、心脏病等。 4. 影响家庭和谐,对家人缺乏耐心,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工作效果。 调适压力的方法: (1)调整认知,科学摆布工作 (2)调节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心态 (3) 学会放松身心,调适压力 拓展资源 习近平北师大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各位老师,同学们! 明天是我国第三十个教师节,很高兴来到北京师范大学,同大家共度教师们的

7、节日。首先,我祝在座各位教师和未来的教师节日好!借此机会,我向全国所有教师,致以崇高的节日敬礼!大家辛苦了,党和人民感谢你们!北京师范大学是百年名校,是我国最早的现代师范教育高等学府,学校“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校训十分精练地诠释了“师范”的意义。 112年来,北师大为国家、为民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老师和各类人才,也曾拥有过李大钊、鲁迅、梁启超这样的一代名师。这是北师大的光荣和骄傲。刚才,我听了有关教师节和你们学校基本情况的介绍,参观了庆祝教师节 30周年展览,考察了心理学院的心理学实验室,观摩了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教学现场,同老教授们见了面。这对我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见到你们,我就回想起

8、自己的学生时代。教过我的老师很多,至今我都能记得他们的样子,他们教给我知识、教给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受益无穷。学生时代是人一生最美好的时光,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每天都有新收获,每天都有新期待。我希望在座的同学们,也希望全国 2.6亿在校学生,珍惜学习时光,多学知识,多学道理,多学本领,热爱劳动,身心健康,茁壮成长。各位老师、同学们!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教师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职业之一,也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崇高的职业。”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有尊师重教、

9、崇智尚学的优良传统,正所谓“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贵师而重傅,则法度存”。在古代,孔子被推崇为“大成至圣先师”,被誉为“万世师表”。在中华民族 5000多年文明发展史上,英雄辈出,大师荟萃,都与一代又一代教师的辛勤耕耘是分不开的。新中国成立 65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极大提高了全民族素质,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广大教师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教书育人,呕心沥血,默默奉献,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赢得了全社会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

10、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希望广大教师认清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努力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更大贡献!各位老师、同学们!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11、,关键在教师。”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繁荣、民族振兴、教育发展,需要我们大力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需要涌现一大批好老师。那么,怎样才能成为好老师呢?今天,我想就这个问题同大家做个交流。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

12、老师,要有理想信念。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老师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重要责任。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不能想象一个没有正确理想信念的人能够成为好老师。唐代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是第一位的。一个老师,如果只知道“授业”、“解惑”而不“传道”,不能说这个老师是完全称职的,充其量只能是“经师”、“句读之师”,而非“人师”了。古人云:“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好老师心中要有国家和民族,要明确意识到肩负的国家使命和

13、社会责任。我们的教育是为人民服务、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党和人民需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好老师的理想信念应该以这一要求为基准。广大教师要始终同党和人民站在一起,自觉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践者,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自觉把党的教育方针贯彻到教学管理工作全过程,严肃认真对待自己的职责。要注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好老师应该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14、的积极传播者,帮助学生筑梦、追梦、圆梦,让一代又一代年轻人都成为实现我们民族梦想的正能量。广大教师要用好课堂讲坛,用好校园阵地,用自己的行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增强学生的价值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老师的人格力量和人格魅力是成功教育的重要条件。“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者也。”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民、于公于私所持的价值观。一个老师如果在是非、曲直、善恶、义利、得失等方

15、面老出问题,怎么能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广大教师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引导和帮助学生把握好人生方向,特别是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师者,人之模范也。”教师的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必须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合格的老师首先应该是道德上的合格者,好老师首先应该是以德施教、以德立身的楷模。师者为师亦为范,学高为师,德高为范。老师是学生道德修养的镜子。好老师应该取法乎上、见贤思齐,不断提高道德修养,提升人格品质,并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学生。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应该是每一个老师的不懈追求和行为常态。好老师要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自觉坚守精神家园、坚守人格底线,带头弘扬社会主义道德和中华传统美德,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学生。好老师的道德情操最终要体现到对所从事职业的忠诚和热爱上来。好老师应该执着于教书育人。我们常说干一行爱一行,做老师就要热爱教育工作,不能把教育岗位仅仅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职业。有了为事业奋斗的志向,才能在老师这个岗位上干得有滋有味,干出好成绩。如果身在学校却心在商场或心在官场,在金钱、物欲、名利同人格的较量中把握不住自己,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