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70109182 上传时间:2019-01-16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重心的难移正式(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重心的南移,高密市立新中学 管阿俊,西汉时期的江南社会,楚越之地,地广人希,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 货殖列传 楚越地区,地广人稀,没有积蓄,多为贫穷人家,无千金富户。,白居易,忆江南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分析一下,为什么诗人那 么怀念江南呢?,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安定,人口南迁,经济萧条,经济发展,经 济 重 心 南 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南方农业 的发展,张武的幸福生活之一,张武的祖籍是北方人,由于家乡遭战争破坏,民不聊生。张武的祖辈不得不

2、背井离乡来到相对安定的南方进行新的生活。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张武这一辈,可谓是生活富足。张武一家种植了从越南引进的新品种-占城稻,收获颇丰。他传授给邻居先进的生产技术,邻居教会他如何种植棉花和栽培茶树,左邻右舍互帮互助,生活其乐融融!,一、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 1、从唐朝中期,到五代、宋朝,南方战乱少,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增加了南方的劳动力。 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于北方。 3、统治者的扶植、重视。宋真宗推广从越南引进的优良品种占城稻。,二、南方农业发展的状况,1、农作物品种的引进:占城稻 2、以水稻为主的粮食产物大幅度提高 3、茶叶、棉花等经济作物种植的推广,张武的幸福生活之二,张

3、武的表哥是个商人,近年来买卖范围扩大,收入很可观。表哥到张武家做客,聊起了自己的生意。他告诉张武,最近他有几宗大买卖。首先选取上好的丝织品与棉织品送给京城的一名官员。然后要挑选几样具有代表性的瓷器、药材等通过海路到日本做买卖。表哥想让张武做他的帮手。假如你是张武,你将会帮表哥到哪些地方挑选丝织品、棉织品、瓷器以及乘坐什么样的海船?,1、蜀锦、江浙的丝绸 2、兴起于海南岛棉织业在南宋时已经发展到东南沿海地区 3、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的重 心,制瓷工艺取得新的突破(景德镇) 4、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首位(广州和泉州),“号为冠天下”的蜀地丝织品,南宋棉毯,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图中是一艘出土于福建泉州

4、的南宋海船,有13个密封的船舱。想想看这种船有什么优点?,“海船出土时,舱内遗物非常丰富,有香料、药材、竹木器等。”,探索与发现,张武的幸福生活之三,张武陪同表哥来到泉州的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领取出海的官券,远行至日本,买卖很顺利。从日本回来,表哥带领张武来了京城-临安。给张武印象最深的是临安城的买卖昼夜不绝,人们进行交易的货币不仅仅是铜钱,还有携带更为方便的纸币,这着实让张武眼界大开!由衷的觉得跟随表哥这一路走来真是不虚此行!,南方商业 的繁荣,南方商业繁荣的具体表现,1、开封和杭州 2、广州、泉州 3、交子与会子,北宋交子,金朝纸币,南宋纸币,交子,合 作 探 究,材料一、隋唐科举

5、制度明确规定,商人及其子弟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宋朝的科举放宽尺度,允许商人中有“奇才异行者”应举。 材料二、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有利于商业的发展。,思考:以上两个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问题?,说明宋朝商业很繁荣,并且商业活动的发展在经济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商人的社会地位有所提高,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农业的发展,南方手工业的兴旺,南方商业的繁荣,经济重心的完成,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什么时候完成的?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到南宋最后完成,自 主 提 升,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有哪些?,南方社会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较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南方自然条件优越;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通过学习经济重心的南移,对我们国家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以史为鉴,(1)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必备条件。 (2)充分合理地利用外来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就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3)经济的发展必须得到领导者的重视。,简析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经过与影响。,课后拓展,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