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耐培训课件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700802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4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耐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多耐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多耐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多耐培训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多耐培训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耐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耐培训课件(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重耐药菌预防与控制 莎车县人民医院 主讲人:袁婧 前 言 细菌耐药是全人类所面临的公共卫生挑战 由于全球贸易和旅行的发展,使耐药菌可在数小时内传播到全世界。 2017/5/10 Dr.HU Bijie 3 多重耐药菌感染 , 既是临床问题,也是管理问题 , 已经严重影响患者安全和医疗质量管理! 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1 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2 防控干预措施 3 一 基本概念 什么是耐药菌? 对抗菌药物有抵抗力的细菌 包括: 1) 基因突变 2) 基因转移 由于大量抗菌药物使用引起的细菌高选择性生存,医院环境更容易产生。 多重耐药(泛耐药) 多重耐药 (MDR) :指对临床使用的 三类或三类以上

2、 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同时耐药,称为多重耐药。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病原菌 ,称为多重耐药菌。 泛耐药 (PDR):对现有的(或可获得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 如泛耐药的不动杆菌,对氨基糖苷、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四环素类、氟奎诺酮及磺胺类等耐药。 处于无药可救的尴尬境地 重点监测细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s)的细菌 耐碳青霉烯肠杆菌科细菌( CRE)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VRE) 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 CR-AB) 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 艰难梭菌( CD) G-杆菌 ESBLs (产超广谱 -内酰胺酶 )

3、 肺炎克雷伯杆菌、大肠杆菌等; AmpC(染色体介导 I型 -内酰胺酶) 阴沟肠杆菌、弗劳地枸橼酸杆菌等; CRE(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如产 型新德里金属 -内酰胺酶 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 KPC的肠杆菌科细菌。 多重耐药 /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 (MDR/PDR-AB) 多重耐药 /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MDR/PDR-PA) 多重耐药菌 多重耐药菌 G+球菌 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MRCNS(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VRSA(耐万古霉素的金葡菌) VRE(耐万古霉素肠球菌) 二 多重耐药菌流行现状 2 0 1 5 年第一季度全院患者主要检出细菌情况1143

4、419333 305 301214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大肠埃希氏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 格高菲肠杆菌肺炎克雷伯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系列1MRSA流行病学史 1961年英国发现首例 MRSA,目前已成为全球发生率最高的院内感染病原菌之一 全球许多国家 MRSA感染率和分离率日渐增高 在美国 仅 MRSA感染每年将导致将近 19000人死亡,该数目超过同期死于艾滋病的人数 CA-MRSA所占比例逐年增高 MRSA 世界流行 美国医院感染监控系统(NNIS)的统计数据显示全美 182家医院内,引起医院感染的 MRSA在金葡菌中所占比例在1975年为 2.4,以后逐年上

5、升,到 2003年已升高至 59.5%。 MRSA-中国流行 上海市 1999年 1月 1日至 12月 31日在 11家医院共分离 14855株细菌。甲氧西林耐药株分别占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 64和 77。 香港大学感染及传染病中心调查,约11.1%的病人在医院期间成为 MRSA携带者,已由医院向社区蔓延。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多重耐药菌 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通知 卫办医发 2008 13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 MDRO)已经逐渐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为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

6、传播,保障患者安全,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重视和加强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管理 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监测、控制的各个环节,从医疗、护理、临床检验、感染控制等多学科的角度,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二、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加强微生物实验室对多重耐药菌的检测,根据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控制工作。 三、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四、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五、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六、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管 二八年六月二十七日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 的

7、通知 ( 2011.1.17)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一)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二)加强重点环节管理 (三)加大人员培训力度 二、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一)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二)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三)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四)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 三、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四、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一)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工作 (二)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 等级医院评审 4.20.5.1 有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与程序,实施监管与改进。() 4.20.5.2 有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 4.20.5.3 有预防多重耐药感染措施培

8、训。() 三 多重耐药菌防控措施 预防感染 Prevent infection 有效地诊断和治疗感染 Diagnose and treat infection effectively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Use antimicrobials wisely 阻断传播 Prevent transmission 临床工作者掌握解决方法 ! 预防传播 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有效的诊断和治疗 预防感染 Campaign to Prevent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in Healthcare Settings 12 遏制医务工作者传播 11 隔离患者 9 严格掌握万古霉素应用指证 1

9、 接种疫苗 2 拔除导管 6 专家会诊 7 治疗感染,而非污染 3 针对性病原治疗 8 治疗感染,而非寄殖 4 控制抗菌药物应用 5 应用当地资料 10 及时停用抗菌药物 预防抗菌药物耐药的 12项措施 具体措施 一、建立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及报告制度 二、强化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减少耐药菌与多重耐药菌的产生与筛选 三、 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传播 各临床科室: 接诊可疑或明确有感染者后,应送检相应的病原学标本,并追踪检验结果,及时发现、早期诊断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 检验科 : 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药敏后,对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耐万古霉

10、素肠球菌( VRE),产生超广谱 -内酰胺酶 (ESBL)的细菌和多重耐药的鲍曼不动杆菌应在检验报告上标注,并登记 多重耐药菌监测报告表 每天报医院感染管理科。 医院感染管理科 : 院感专职人员每天到微生物实验室了解多重耐药菌监测情况;到科室指导接触隔离工作。 预防控制多重耐药菌传播 1、加强医务人员的手卫生、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3、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4、切实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清洁和消毒过程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 医务人员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活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手卫生规范。 医务人员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对患者实施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接触患者体液或者分泌物后、摘掉手套后、接触

11、患者使用过的物品后以及从患者的污染部位转到清洁部位实施操作时,都应当实施手卫生。 手上有明显污染时,应当洗手;无明显污染时,可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部消毒。 减少耐药菌的传播 最简单 , 最有效 , 最方便 , 最经济方法 洗 手 WHO关于手卫生的五个时刻 接触病人前后 摘除手套后 进行侵入性操作前 接触病人体液、排泄物、粘膜、破损的皮肤或者伤口敷料后 直接接触接近病人的无生物物体(包括医疗器械及环境)后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 1)首选单间隔离 . 2)也可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 3)不能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者定植患者与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有开放伤口,烧

12、伤患者或免疫功能抑制患者安置在同一房间 . 3、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医生严格按照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和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通知 要求,严格执行抗菌药物分级使用管理制度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预警机制。 合理使用的前提是要依据病原学药敏结果,同时严格按照权限开处方,联合用药以及使用万古霉素、广谱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等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4、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 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避免污染,减少感染的危险因素。 注意标本采样过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4、加强清洁和消毒

13、过程 对收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应当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患者经常接触的物体表面、设备设施表面,应当每天进行清洁和擦拭消毒。 出现或者疑似有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和消毒频次。 对收治 MRSA感染患者和定植患者的病房,使用专用的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 病房所有设备表面及房间的地面、桌面每天用 1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被污染的医用器械 10002500mg/L含氯消毒液清洗消毒。 病人接触过的物品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房间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 30 min, 2次 /d。 应隔离至连续 2个标本(每次间隔24小时)培养均阴性,可 解除隔离 。 患者解除隔离、转床或出院,应对床单位及周围环境物表进行彻底 终末消毒 。 医疗废物管理 锐器置入锐器盒,其余医疗废 物均放置在双层黄色垃圾袋中,置 入转运箱中,集中收集后送废物处 置中心无害化处理。 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 医院和科室加强医务人员多重耐药菌感染及预防、控制措施等方面知识的培训,强化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的重视,掌握并实施预防和控制传播的多重耐药菌措施,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今后努力的方向 正确采集有效标本 医护人员主动获取第一手耐药菌感染信息以指导实施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 怀疑多重耐药菌暴发时及时报告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消毒隔离措施落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