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7004626 上传时间:2017-10-1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1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集体备课(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周集体备课内容第四版块 美丽的乡村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和词语。3、运用已学过的读书方法,理解课文内容。4、学会观察、描写、积累语言,引导学生借助词典和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单元教学重点;掌握阅读的技巧,通过品词析句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生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单元教学难点:“读、悟、赏” ,培养学生养成“用心阅读、用心感悟”的习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41 小小的山村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体会小山村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小山村的喜爱,对祖国的热爱。2、掌握本课生字词。体会“贴” 、 “别”

2、在课文中的妙用。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互相学习的品质。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体会小山村的美丽2、体会“贴” 、 “别”在课文中的作用42 乡村里的大花园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读懂课文,能根据文中的描述想象乡村花园的美丽景象。感受花园里景物的和谐与美好,从而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界中美好事物的情趣。2、识记本课中的 10 个生字,能正确地读写“勇敢、绒毛、蚂蚱、愿意、漂亮、健康、相似、怎么、生活、结果、睡醒、团圆、光亮”这些词语。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记文中的好词佳句,使学生养成善于积累的好习惯。教学重点1、对第 5 自然段中的“一切都活了”

3、 、 “都是自由的”这两句话的理解。2、联系上下文理解“自由”的意思。教学难点1、结合“胖圆圆的就和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这句话,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2、理解“是凡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含义。43 我从山里来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初步的创造能力。2、通过学习诗歌,掌握生字新词。了解“芳菲” “山茶” “米酒” “香茶”的含义。3、学习默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山寨风情,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重点理解诗歌内容,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教学难点理解诗歌内容。44 窗外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学习、感悟、欣赏大自然的美文美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认

4、识 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背诵文章的部分句段。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描绘了家乡春、夏、秋、冬的美丽乡村图画。2、体会课文中用词准确、生动、优美的句子。教学难点文中介绍的景象学生不够熟悉,可能感到生疏,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学时数。2 课时。窗外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2、自学生字、新词,读通课文。多读多想,读懂了哪些问题,提出读不懂的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为进一步学习课文做铺垫。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农村吗?能

5、不能把你看到的景色说一说?没有去过农村也没关系,今天我们学习课文窗外 ,来了解一下从前乡村的景色。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确,特别是生字字音,把句子读通顺。2、再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3、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读音。出示词语卡片,指名认读。特别注意以下读音。m hu sh j抹 候 始 拘m 抹上抹 m 抹布m 转弯抹角(2)字形难点:候 稻 留三、再读课文,思考:乡村窗外的景色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对哪一部分感兴趣就多读几遍,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做上标记,提出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

6、累好词佳句,背诵文章的部分句段。2、体会作者按四季变化的顺序,抓住每季特点描绘了家乡春、夏、秋、冬的美丽乡村图画。3、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学习、感悟、欣赏大自然的美文美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一、谈话导入,启动情感。确定悟点美2、范读课文。请同学们把语文书打开,找一名同学范读课文,并为其配乐,同学们一边听一边体会窗外的景色。3、教师问: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窗外美景的?(教师板书:春、夏、秋、冬)二、探索探究,合作学习。透过一扇小小的窗子竟然可以欣赏到这么多的美景,一定有你一种是最喜欢的。下面我们就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谈一谈你最喜欢哪一种美,并说说为什么?你也可以用你自己的方式来表达你

7、的喜爱之情。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组内交流。3、教师指导各组间交流。4、分层理解重点词句。 (借助多种手段:配乐、绘画、多媒体课件)春天:了解“如丝细雨” 、 “细嫩” 、 “扑面而来”和“美妙清脆”等词语的含义,引导学生想象文中描写的“泥土的清香扑面而来”的情景,从而体会出春天的美丽。指导感情朗读,相机背诵。夏天:抓住“暮色” 、 “无拘无束”和“嬉戏” “微风习习”“蛙鸣声扬” “闪闪发光”这几个词来学习,同时可做 ABCC式词语的练习,体会乡村夜晚的字根表和谐美。秋天:体会农民的收获喜悦美。冬天:抓住母鸡带领小鸡觅食、公鸡嬉戏来体会乡村的古朴自然美让同桌合作去画自己眼中的窗外景色这一环节

8、,从而更好地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去理解文章。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各种美景串起来读一遍。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读文,是感悟成果的初步分享。三、反馈梳理。1、首尾照应,学习开头一段和最后一段,与全文形成对比。2、想象今天“高楼林立的城市”是什么样的。4、布置作业板书设计:过去 窗外 如今春 细雨 嫩叶夏 笑声 蛙声古朴美丽 秋 收获 喜悦冬 觅食 嬉戏第八周集体备课内容第六板块 海的故事单元教学目标:1、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使学生增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体验大海给人们带来的快乐,增强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意识。2、掌握本单元的生字,积累语言。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优美,朗读课文,体会作

9、者对大海的喜爱之情。4、引导全体同学都能积极参加综合性学习活动。单元教学重点:通过读、看、听、想等多种教学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读懂课文,积累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单元教学难点:了解大海的特点与神秘,从而感悟大海给予人们的精神力量。61 海浪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通过学习、感悟、欣赏大自然的美文美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认识 5 个生字,会写 9 个生字。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积累好词佳句,背诵文章的部分句段。教学重点1、能感受一家人对大海的爱,以及海的气魄塑了“我”的品格。2、朗读诗歌,背诵诗歌,学习 3 种理解词语的方法。3、认识 4 个生字,会写

10、6 个字。4、采用多种方式感受和表达对大海的热爱。教学重点、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句,引导学生体会海浪给人的启示,从而理解“坚毅的目光”和“无穷无尽的精力” 。62 读海教学目标1、理解读写 3 个生字“焦、礁、滩” 。认识“礁石、宽阔、沙滩、海鸥”等词语。重点词句,通过学习、感悟、欣赏大自然的美文美景,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3、练习用关联词“如果就”说话4、把这首诗背诵下来。教学重点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语言的意境美。教学难点理解“大海是一本书”这个比喻句。 (暗喻, “是”为比喻词)63 我家门前的海教学目标1、认识 7 个生字,会写 8

11、 个生字。理解“光明锃亮” 、 “翻滚奔腾、 ” “结群洄游” 、 “透明” 、 “遐思” 、 “永恒不泯” 、“晶莹” 、 “声韵”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家门前海的特点,体会海对作者的重要影响,以及作者对海浓厚的感情。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感受情作者家门前海的特点,体会海对作者的重要影响。64 海底世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海底世界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地方,激发学生探索大得天独厚奥妙的兴趣。2、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窃窃私语” “景色奇异”写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4、读课文的 3、4 自然段,注意句子

12、与句子之间的联系,了解重点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教学重点通过学习了解海底世界。并能向课外延伸,激发学生探知的欲望。海浪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2.用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向别人请教、探讨的三种方法理解词语。3.感受爸爸、妈妈和“我”对大海的爱,以及大海对“我”的意志品格的影响。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感受我们对大海的热爱。2.用课后“理解加点词的意思”的三种方法,教给学生理解词语的方法,使学生形成最基本的语文能力。教学难点理解“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这句话。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我们都在电视上见过大海,有

13、的同学可能还亲自去过大海边。那么,大海在你印象中是什么样的?你能说说吗?(请大家谈一谈自己印象中的大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同学们能够想到的关于大海的词汇。学生谈后,教师可以总结自己对于大海的印象。 )过渡:同学们说的真棒!有一个小朋友,他把他印象中的大海,化成了文字,还被选入我们的课本中。今天我们一同来学习海浪这篇文章,看看小作者印象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的读音。1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听准字音和停顿。2.请学生自己阅读诗歌,读准字音。3.检查生字的读音。教师:同学们朗读得都非常棒!这一课的生字宝宝们就隐藏在课文中,现在我们一起把它们找出来,认一认。(教师出示生字

14、卡片,学生跟读。 )教师:除了这些生字宝宝以外,有几个词的读音是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请同学们看黑板。(板书词语:曝光 黝黑 奔腾 坚毅 深沉 特别强调多音字:曝:p 晒:一暴十寒 bo 通“暴”曝光即暴光。4.把课文读准确。 (先请一名同学领读,然后齐读。 )5.指导书写生字。录:(上下结构,部首:倒山)上面的长横要出头,下面是水的变形。奔:(上下结构,部首:大)大字要写得大一些,盖住下面的部分。鼓:(部首:支)右半部分是支,上面不是“攴” (po)的上半部分。7.重点指导“奔” “鼓”的书写。提醒“呼”的口字在横中线上。8.释疑教师: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将课文中你不懂的词语划出来,我们一起

15、来认识一下这些新朋友。(指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借助工具书等方式,解释不懂的词语。不足之处教师加以补充。 )三、作业。1.熟读课文。2.书写生字。第二课时一、导入孩子们,上节课我们已经跟随着小作者的脚步初步欣赏了大海的美丽,知道海浪带给了小作者一家人无穷无尽的欢乐,本节课你是否想更加走近大海,去感受海的浩瀚与博大呢?今天老师就来满足你们这个美丽的愿望,请你闭上眼睛仔细倾听,一起倾听这海浪的魅力!(播放音乐,请学生听教师诵读课文。)二、初读1.在悦耳的音乐声中,我们跟着作者一起,又欣赏了一次海浪的美丽。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跟着音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一读课文。在读的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16、诗歌中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怎样表达自己对海浪的喜爱的?(教师课件出示诗歌,配以海浪的背景和伴随海浪声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海边的情境,使学生时时感受海的气息。)(明确:爸爸、妈妈和我 爸爸把海浪装进录音机 妈妈把海浪曝光在软片里 我让奔腾的浪花,钻进我黝黑的身体)2.可以看出来,这一家人都非常喜欢海浪。那么同学们再开动脑筋,思考一下:爸爸为什么要把海浪装进录音机?妈妈为什么要把海浪装进软片里?(启发:录音机和照相机是做什么用的?他们是为了留住什么?)明确:爸爸是为了把美的声音留住,妈妈是为了把海浪美的样子留住。教师总结:看来爸爸妈妈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了对海浪的喜爱。那么请你能想一想:除了这两种方法以外,其他人会用什么方式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