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政治方面: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分享政治权利,推动了资本主义代议制度进一步拓展和完善 (1)英美:英国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要求更多政治权利,推动了1832年议会改革,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美国内战后,形成了两党对峙、交替执政的政党政治新局面,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2)欧洲大陆:1875年,法国工业资产阶级经过艰苦斗争,推动议会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为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奠定基础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德国统一的基础上,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和联邦制度,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2.经济发展 (1)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开始,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工业生产结构和组织形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社会关系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世纪70年代以后,主要欧美国家再次出现了技术革新的浪潮,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工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垄断组织应运而生,社会阶级关系和政治生活继续发生深刻的变化2)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资产阶级竭力在世界各地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以欧美列强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起来3.思想进步 (1)自由主义:工业革命后,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政治上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束缚,分享政治权利自由主义思潮成为社会思潮的主流 (2)社会主义: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充分暴露,在探究矛盾症结基础上,由空想社会主义到科学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有了科学的理论指导19世纪70年代,巴黎公社的成立,成为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4.科技文化 (1)科技进步 ①科学发现:19世纪中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实现了生物学领域的第一次理论大结合,在欧洲思想界和生物界产生了巨大影响20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论成为20世纪初最有成就的科学理论,共同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②科技进步: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蒸汽机的发明及改良,促使工场手工业转变为机器大工业,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19世纪末,以电气革命为核心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科技发明进一步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也使城市面貌和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2)文学艺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国家社会矛盾的日趋尖锐,推动了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的兴起,逐渐成为文学艺术的主流。
马克思主义与巴黎公社 【典例1】(2011·全国新课标文综·T28)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 A.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解题思路】本题以巴黎公社为切入点,体现了高考注重周年热点考查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巴黎工人建立的政权,A项不符合材料本意;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 答案:D,【即时点拨】近几年高考涉及本考点的题目大多集中于通过提供新的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对巴黎公社的无产阶级政权的阶级本质及其历史经验教训的正确理解与领悟因此在复习本考点时要立足以上两个方面进行重点探究1.分析说明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1)从巴黎公社产生的情况来看,它是在巴黎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推翻反动的资产阶级政府的基础上,通过普选建立起来的新型国家。
(2)从巴黎公社的政权的领导人和阶级成分来看,通过民主选举产生的公社委员会的成员,大多数是工人,其中有些委员虽然从事不同的职业,有的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但公认是工人阶级的代表3)从巴黎公社实行的政策措施来看公社在建设新政权的同时,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做出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机器的伟大尝试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具有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2.巴黎公社的历史意义和教训 (1)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给资本主义以第一次沉重打击,它使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一个新的时期丰富了马克思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 (2)公社失败的主要原因是缺乏一个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革命政党的正确领导以致在公社成立后不可避免地在重大政策和策略上犯了严重错误,结果导致公社的最后失败公社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工农联盟,没有争取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工业革命与大国兴衰 【典例2】(2011·山东文综·T15)下图为1600~1913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自殖民地时代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其中,代表英国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解题思路】本题考查1600~1913年间西班牙、荷兰、英国和美国四国经济发展的情况,解答本题时应结合两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要注意抓住一个时间点“1913年”即可判断,此时美英等国已经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工业产值超过英国位居世界第一,因此①为美国,②为英国,可再结合工业革命的史实进一步验证这一判断 答案:B,【即时点拨】近几年高考涉及工业革命的题目大多通过提供新的材料情境考查工业革命对经济结构、生产组织形式、社会关系、世界市场及大国兴衰的深远影响,考查学生的学科思维与迁移运用能力因此在复习备考时要重点关注挖掘两次工业革命在上述几个方面的深远影响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工业逐渐控制经济生活,工业资本主义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经济组织形式机器大生产的使用和推广,摧毁了国内一切资本主义的小生产方式,促进了国外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的解体,把所有国家都卷进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中2)引起了经济布局的变动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工业革命使第二产业(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上升经济布局和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还是一个城市化过程,是在大工业的推动下,把人们集中在一些城市或城镇中,从事相互配合的社会化大生产,使他们的社会交往、政治文化关系变得极其密切的过程3)大工厂制度的确立,创立了进行大工业生产的组织和管理形式,为资本主义的社会化大生产提供了可能,使社会表现形式发生了分化重组,社会日益分裂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这两大对立阶级。
(4)引起上层建筑的变化,使社会又一次出现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高潮,工业资产阶级通过改革或革命等形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5)促进了思想、科学和教育的发展工业革命使自由主义、社会主义、民族主义思潮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重要思想自然科学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了又一个迅速发展时期近代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典例3】(2011·江苏单科·T14)恩格斯指出:“(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一个唯一的稳固的轴心——一个帝国首相(宰相)联邦议会……处于这样一种地位,这种地位使其他责任行政权成为不可能,可能的只有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因而使帝国责任大臣无法存在材料中“帝国首相的责任行政权”表现为( ),A.宪法赋予首相国家最高权力 B.帝国首相拥有内阁的控制权 C.帝国首相只对联邦议会负责 D.内阁大臣均由帝国首相任命,【解题思路】解答本题应分析材料信息并结合德意志君主立宪制的特点进行判断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联邦主席由普鲁士国王担任,称为德意志皇帝”,是国家的元首,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因而A、D有误德意志宰相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故C有误。
而德意志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故答案为B 答案:B,【即时点拨】近几年各地高考涉及资本主义代议制度的题目很多,大多借助于新的材料情境,着重考查近代西方各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及各自的权力分工和制衡,尤其是2011年各地高考集中考查了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权力分工及其特点因此复习时要重点关注英、美、法、德四国政治制度的特色及其具体表现从《德意志帝国宪法》看 德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名义上实行君主立宪制度,实质上是君主专政;(2)名义上实行联邦制,但普鲁士具有统治地位;(3)宰相的职位在整个帝国机构中地位重要;皇帝和首相真正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4)议会是立法机构,联邦议会议长由帝国宰相担任;帝国议会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作用小德意志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完整和不彻底的代议制一、欧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不同,【典题训练1】(2011·南京模拟)世界近代史上,《权利法案》和《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英、德两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提供了法律依据根据法律规定,英德两国政治制度的相同之处是( ) A.两院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议会 B.上议院的领导权属于法定的行政首脑 C.下议院议员由普选和直接选举产生 D.国家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君主指挥,【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对英德政治制度的比较理解能力德国君主至高无上,主宰议会,A项错误英国上议院议员是世袭,领导权属于国王,德国上院是联邦议会,议员由君主任命,B项错误国家军队在平时和战时受君主指挥不符合英国,因此排除A、B、D三项两国议会下院议员都由普选和直接选举产生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影响 1.形成:(1)开始形成: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也引起了殖民侵略,西欧国家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已显雏形2)拓展: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3)基本形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4)最终形成: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加紧争夺原料产地、商品市场和投资场所,掀起一股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2.影响:(1)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2)亚非拉国家经济上饱受列强的剥削和掠夺,是这类国家经济畸形、长期贫困落后、灾难深重的总根源3)资本主义的入侵在客观上冲击了这些国家或地区落后的社会经济体制,传播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近代化的进程。
4)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典题训练2】(2011·广州模拟)1899年,德国外长在议会中的演说:“我们不能容忍外国,任何外国的主神向我们说道:‘怎么办?世界已分割完了!’我们不愿阻挠任何人,但我们也不容许任何人妨碍我们的道路……我们在全世界各地有着自己的利益下列关于这时的世界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德国加入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中 B.列强直接向殖民地输出资本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D.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解析】选D19世纪末,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列强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而不是初步形成,A、B、C三项均正确1.(2011·安徽文综·T19)图6是 讽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漫画,能 体现其寓意的是( ) A.“德意志的未来不在于普通的 自由主义,而在于强权” B.“帝国议会是‘一个没有政府 的议会’,只好‘发表独白’” C.“在上帝的天堂和这个国家之间,不允许有任何文件作为第二天意出现” D.“现在有效国家生活的唯一可能的形式是在一位明智的国王领导下的议会制”,【解析】选B根据题干漫画中的文字“我们自由派绝不锯掉我们坐着的树枝”可知,德意志第二帝国仍保留普鲁士专制的传统,而德国的议会权力较少,国家权力掌握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