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学》ppt课件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012777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1.2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按摩推拿学》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按摩推拿学》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按摩推拿学》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按摩推拿学》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按摩推拿学》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按摩推拿学》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按摩推拿学》ppt课件(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按摩推拿学,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软伤科 丁新亚,个人简介 丁新亚,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四六五医院软伤科主任 在软伤科工作10余年 我的老师:1、柴洪华 原软伤科主任,师从张万福、冯天有、王福根 2、冯天有:空军总医院副院长,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创始人,师从罗有名,第一章按摩推拿学基础,目的要求,1.了解:按摩推拿学的起源、发展史、名称演变、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影响疗效的因素。 2.熟悉:禁忌症,按摩推拿学是研究手法及运用手法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在手法的研究中,重点研究的是手法的操作方法、动作要领、治疗作用等相关内容。在治疗中重点研究的是在中西医理论指导下,运用手法预防、治疗疾病的方法。按摩推拿学同时

2、也研究推拿练功,其目的是使医生更好地运用手法、增强体质、提高疗效。,按摩推拿学的学习方法,1、学习和掌握好中西医的基础理论和技术 2、学习好手法和功法。 3、明确诊断后再进行治疗。 4、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忌死记硬背,应多思考、理解记忆为佳,使理论能够指导实践操作。 5、对技能的学习要循序渐进,手法学习从简到繁,切忌暴力、急进,注意力度控制。,理论内涵:“一种多元”,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相结合 1.基本理论: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尤其以经络腧穴(正经、奇经;经穴、特定穴)为主。 2.具体理论指导: a.内、妇科:中医脏腑、经络学说 b.儿科:小儿特定穴、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手法理

3、论 c.运动系统:现代解剖、生理、病理 3.现代科学角度: 力学为特征的物理疗法。 (李义凯脊柱推拿的基础与临床),概念:,推拿(massage),又称按摩,古称按跷、乔摩、跷引、案杌。是指用手,其他部位(肘、臂、膝、足、背、臀)或工具,在人体体表的部位或特定的穴位,运用力的技巧性变换,作用于人体以防治疾病的外治方法。 推拿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古老的民间。“推拿”这一名称,最早见于明代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活婴秘旨。,推拿学(Tuina),是在中医学和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阐述和研究运用手法和功法训练防治疾病的方法、规律和原理的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推拿手法(Menipunati

4、on),推拿手法是指以治病或保健为目的,施术者用手或手的替代物,按照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动作,刺激人体经穴的有一定法度的动作技巧。 所谓手法,除了与推拿、按摩同义,作为手法医学的统称外,一般是指手法医学中具体的操作技法。,1993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与代码将其正式定名为: 按摩推拿学,按摩与推拿的区别:,按摩目前认为多数属于保健行业的范畴。如美容、洗浴、休闲、旅游、手足等按摩。在国内主要为按摩师操作,在国外多为护士、按摩师操作。 推拿现多数属于医学治疗行业领域。如脊柱推拿、旋转手法、内功流派等。无论在国内外主要为医生操作。,第一节按摩发展简史,推拿的起源,现一致认为是早期人

5、类的一种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反应,自我治疗手段的发展和健全。人类先认识到按摩的治疗作用,后才发展理论。然后理论指导实践,逐渐发展而成。文献记载:俞跗 最早将按摩应用于临床,推拿的起源,对于按摩一词,许多人都很熟悉,不仅听说过甚至用过,如急救时掐人中,胸外按压;劳累时按揉肌肉关节,叩打肩背等等。它是古老的医治疾病的方法,众所周知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为了生存要找寻野果,捕猎动物充饥,这样就不可避免的要同野兽进行搏斗,同大自然作斗争,因此在人类早期的生产劳动中,必然会有些损伤和疾病,通过用手抚摸,按揉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人类本能的重复应用这些能够去除疾病的方法,经过几千年的延续,这些手法得到发展

6、和积累,逐步形成了现代的按摩术,推拿疗法。,春秋战国时期,我国保健按摩最早记载于甲骨文。 以长沙马皇堆出土文物导引图按摩养生,五十二病方按摩康复为代表。 黄帝内经按摩基础理论,秦汉时期,我国第一部推拿专著黄帝岐伯按摩经十卷 金匮要略按摩临床应用,魏、晋、南北朝时期,导引按摩作为养生寿世的重要手段受到世人的推崇。 葛洪的抱朴子遐览篇记有“按摩经导引经卷”; 肘后备急方亦载有“令爪病人人中治卒死”的急救治疗手法。 设有按摩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隋唐时期 按摩推拿发展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按摩不再仅仅流传于民间,而且也成为太医署的重要组成之一,名曰:“按摩科”。据隋书百官志记载:“太医署中有按摩博

7、士二人”。旧唐书职官志上说“太医院掌医疗之法,承之为二,其属有四三曰按摩,皆以博士以教之”。由此开创了按摩推拿的教学先河。 隋代设有按摩博士,唐代又将按摩医生分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按摩生不同等级。,而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论述按摩治病的作用机理。 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让自我按摩盛行。 王焘的外台秘要和蔺道人的仙授理伤续断秘方等著作的相继出现,膏摩之法盛行,也使按摩推拿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推拿运用的范围更加广泛,手法的分析是这个时代的又一趋势。 由于战乱频繁,按摩推拿仍在民间广为流传,理论与实践继续得到丰富。 就连宋徽宗赵佶敕令编撰的圣济总录治法门亦有专篇论述。而宋史艺文志也有“

8、按摩要法”,“按摩法”的记载。,宋、金、元时期,金张子和的儒门事亲已把按摩列入汗、吐、下三法之中,对推拿临床具有重要的作用。 庞安时成功运用手法催产,使推拿方法延展到妇产科。,明代,a.手法临床家出现 b. “按摩”首次改名叫“推拿”,推拿一词从此时期而得名。 c.手法应用由成人向小儿发展。 d.小儿推拿形成与发展。,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和流传至今的小儿推拿秘诀则标志着小儿推拿的正式面世。而小儿按摩经可称为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专著。,小儿推拿独具特色,小儿百脉皆汇于两掌,点状、线状、面状穴的出现为小儿推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清代 按摩推拿更是名家倍出,流派纷呈,论述颇丰,吴师机的理瀹骈文,摄生要

9、言,汪词巷的勿药元诠,王祖源的内功图说等都介绍了导引按摩的方法。,清代,吴谦等编著的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更为系统地总结了按摩推拿对伤科疾病的治疗手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八法。同时提出了:“手法者,谓以两手安置所伤之筋骨,必知其体相,识其部位,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的辨证施术原则,至今仍受到后世医家的推崇。,.,.,解放前,推拿医学处于沉没时期、国民党政府提出废止旧医,由于当时社会制度等原因限制,因此推拿学发展较慢。,解放前,按摩推拿学只是在民间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正骨推拿流派、点穴推拿流派、一指禅推拿流派、滚法推拿流派、内功推拿流派(平推法推拿流派)、

10、脏腑经络按摩流派、儿科推拿流派、经穴推拿流派等。,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1)1956年正式进入国家教育体系上海开设了推拿训练班。 1958年上海成立推拿专科门诊、开设推拿专科学校,著名专家任教,正规化教学,成立中医院校。 50年代推拿治疗内、外、妇、儿、伤、五官等各科疾病,并开展生理、病理、治疗机理等方面的研究。开始整理推拿历史,归类统一推拿手法,总结推拿手法技术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并且得到认可。出版专著10余部,发表论文70余篇。,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2)60年代开始成立推拿专门研究机构,并进行现代实验研究。如推拿麻醉等。 3)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前期,由于

11、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推拿学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多数院校关闭此专业,学术活动多半都停止。尽管如此推拿仍然以其独特的疗效用于治疗三种病症(扭伤、漏肩风、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见其学术影响之巨大,当然推拿不仅只是对于这三种病疗效好,而是这三种病其他疗法效果都不如推拿效果好。,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70年代后期,文化大革命结束,推拿学发展出现了新的契机,首先是在1974年上海中药学院率先成立了针灸推拿骨伤专业,1979年又成立了针灸推拿系。,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80年代推拿学发展开始在全国复苏,1982年北京中医学院成立了针灸推拿系, 1987年国家教委正式将推拿专业列入招生计划,全国多

12、数中医院校相继成立此专业。,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90年代是推拿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各大中医院校开始招收针灸推拿专业的研究生,开展深一层的科研工作,同时出版发行了大量的推拿专著,发表了大量的推拿学术论文。推拿学会、推拿研究所等机构相继成立,为推拿学的发展提供了必备的条件。,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2000年以后,推拿学出现空前的热潮,不仅国内而且国外都有了推拿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推拿学日益引起国际上的 重视,日本、南非、以色列、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的医务人员和学生来中国学习推拿技术 我国的推拿专业人员走出国门,先后到美国、英国、法国、德国

13、、意大利、西班牙、墨西哥、日本、韩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科威特、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进行交流,解放后 :推拿医学发展迅速,各种专科医院、专科门诊相继成立,保健按摩场所相继扩大,各种按摩器械走入家庭,随着医疗实践和教学、科研的发展,按摩推拿又出现了许多分支,如运动按摩推拿、康复按摩推拿、保健按摩推拿、按摩推拿麻醉等,使得这门学科的发展日臻完善。,学习继承这门独具特色的古老而又年轻的科学决不能单独的仿古和复古,而应发扬和光大。推拿学是门科学,因此必须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及有关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手法操作方法,治疗方法等。既重视实践经验的积累,又要注意手法训练和临床实践的结合,辨证施治,按证施法,方可奏效

14、。,第二节,推拿的特点及作用原理,推拿的特点:,简(手续简便) 便(操作方便) 验(效果明显) 廉(价格便宜),优点:1、推拿疗法具有简单、实用、疗效快、副作用小的特点。是无创伤的自然疗法。,优点: 2 治病范围广:,推拿不仅治疗骨伤疾病,对内、外、妇、儿、五官、美容等科也有较好的疗效。,按摩推拿学治疗疾病的作用原理,(一) 按摩推拿治疗疾病的基本原理 纠正解剖位置的异常 推拿所治之病,多为跌仆闪挫之症,当出现解剖位置异常时,可以出现一些病理状态。不同部位的解剖异常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通过手法调整解剖位置,可达到治疗的目的。凡关节错位,肌腱滑脱等有关组织解剖位置异常而致的病症,均应首先通过外

15、力直接作用加以纠正。使关节归正,筋脉顺畅,以收到立竿见影之效。例如:调整寰枢椎的解剖关系,治疗寰枢关节半脱位。, 改变系统内能,通过手法改变机体的内能。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推拿通过各种刺激或能量传递的形式将一定的生物信息作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通过对该部位或穴位的推拿作用,将信息传递输入到有关脏器,对失常的生物信息加以调整,从而起到对病变脏器的调整作用。例如:点按内关穴,可以改善心肌供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 调节信息,通过手法,给患者一个良性刺激,已达到治疗的目的。例如:在患者头部做轻柔的手法或从重到轻的手法、较慢或从快到慢的手法可以使患者入睡。 以上三点又是相互关联的,即在纠正解剖位置异常

16、的同时,既可以改善系统的内能;又可以起到调节信息的作用。,(二)按摩推拿治疗伤筋的作用原理,舒筋通络 受损害的软组织,在疼痛的刺激下,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处于紧张、痉挛状态,一减少肢体活动,避免对损伤部位的牵拉刺激,从而减轻疼痛。如治疗失当,痉挛的受损组织可形成粘连,进一步影响患肢的功能。推拿是解除肌肉紧张,痉挛的有效方法,因为推拿不但可直接放松肌肉,并能解除引起肌肉紧张的内在原因,做到标本兼“松”。,手法能使机体放松的直接原因是:提高局部的温度;提高局部的痛阈;使痉挛的肌纤维被拉长。 手法能使机体放松、损伤组织得以康复的间接原因是: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使局部营养得到改善;通过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局部的肿胀;通过手法使粘连分解。, 理筋整复,理筋整复的含义是调理筋骨、整复错位,也就是纠正紊乱的解剖关系。 凡筋伤患者,其损伤多伴有骨错之症、筋走之情,医宗金鉴手法总论中就有筋歪、筋断、筋翻、筋转、筋走的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