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007938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政史地]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课 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7.1 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学习目标 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及其 相互关系B 珍惜、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 关系 C,建国前劳作中的藏族同胞,建国后家中的藏民,结合课本第72页相关介绍,西藏实现历史性跨越说明了什么?,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西藏地区的重大变化,是我们国家坚持了正确的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学习指导一,请同学们用4分钟的时间学习“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P73-75第一自然段) ,思考下列问题并把答案标在课本上。 1.我国的民族概况怎样? 2.为什么说我们伟大的祖国是全国各族人民

2、共同缔造的? 3.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怎样的民族关系?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关系怎样?,比一比,看谁的学习效率高!,思考: 歌曲的内容体现我国怎样的民族概况?,民族之歌爱我中华 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赛罗-嘿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 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 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 ,1、我国的民族概况: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我们伟大祖国 万平方千米的 土地上,居住着 个民族。其中人数 最多的就是 ,其他的 个民 族由于 ,所以我们习惯上称之为

3、少 数民族。 是定居在中国土地上所 有民族的总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我国的重要国情之一。,960,56,汉族,55,人口较少,中华民族,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伟大的祖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共同开拓了祖国辽阔的疆域; 各民族共同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各民族共同捍卫了祖国的独立和尊严; 各民族共同参加了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创立了新中国。,2、我国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建立,(1)民族关系:,(2)根本原因:,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消灭了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从而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 新中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

4、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经济基础,各民族人民在根本利益上一致。,有人说:“我国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已经消除,我国就不存在民族问题了。”你认为呢?,快乐探究:,T r y,3、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1)民族平等首要原则,(2)民族团结重要原则,(3)各民族共同繁荣根本原则,材料一:十一届全国人大少数民族代表分配方案规定:55个少数民族的代表占总名额的12%,保证全国每个少数民族至少有一个代表,人口特少的33个少数民族都有一个代表名额。,材料二:民族区域自治法第二十五条,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经济建设事业。,材料三:中央广播电台每天用蒙古、藏、朝鲜等16种少数民

5、族语言进行广播。,这些材料共同体现了什么原则?,探究,民族平等,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民族平等,1)含义:,坚持民族平等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首要原则,(1)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2)我国各族人民都有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都是国家的主人。,各民族具有相同的地位(都是国家的主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的权利,平等地履行应尽的义务。,2)原因:,3)地位:,4)表现:,(1)政治权利、社会地位上平等。 (2)发展经济、文化方面平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上平等,保持或改革自己风俗习惯的自由等。,思考:,现在的高考制度中,少数民族考生可以在高考成绩中有

6、5-20分的优惠。这是否违背民族平等原则?为什么?,板房中参加考试的民族考生,支教教师在边疆民族小学,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民族地区受灾面积较大,受灾人口多数为少数民族。但是各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心,为灾区人民捐资捐物。给予受灾地区大力援助。 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什么原则?,民族团结,1)含义:,各民族人民和睦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2)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民族的团结、民族的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

7、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是实现公民的政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重要保证。,3)地位:,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七五事件”折射民族团结重要性,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造成197人死亡,一千多人受伤,财产损失巨大。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我国政府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这一暴力犯罪行为,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巩固和发展各民族大团结,是国家长治久安、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是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要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落实中央支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

8、展的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推进兴边富民行动和发展少数民族事业五年规划。让我们团结奋进,共同谱写中华民族繁荣发展的历史新篇章!,上述材料体现了政治生活中哪些道理?,要点归纳:,1.我国的国家性质 2.我国政府的性质、职能 3.我国公民的政治性义务 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 5.我国形成的民族关系及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6.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7.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西部大开发战略,各民族共同繁荣,1)原因:,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原则,(1)由社会主义本质(共同富裕)决定的; (2)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2)

9、地位:,3)措施:,国家的支持 (政策如西部大开发) 民族地区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关键) 发达地区的支援,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三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4)三大原则的关系,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政治基础,前提条件,物质保证,各民族共同繁荣,学习指导二:,请同学们用2分钟的时间学习P75第二、三段,思考下面问题并标出答案。,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比一比,看谁的学习效率高!,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1)新中国成立后,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阶级根源(根本原因);即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确立。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

10、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体)。 (3)我国坚持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处理民族关系; (4)我国各民族的团结统一为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提供了保证。 (5)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法律保障。,1、我国为什么能够真正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1)我们应该十分珍惜、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自觉履行宪法规定的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的义务,反对民族歧视和分裂,是每个中国公民的责任。 (3)增强民族团结意识,要把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责任付诸行动。 (4)坚决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2、,公民:,2、怎样巩固和发展社会主

11、义民族关系?,国家(补充),(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保人民当家作主。 (3)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切实履行各项职能。 (4)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5)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优惠政策与大力支持以及少数民族人民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作为汉族学生,你的态度是:,遇到有人片面强调民族特点,忽视国家整体利益,甚至制造民族纠纷时,你会:,如果自己所在地区与某个民族自治地方有对口支援的关系,你能做的是:,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2、,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行为作斗争,给予力所能及的支援,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三、巩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我们该做什么、能做什么 C,1、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2、我国的民族关系,小结,3、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B,一、雪域高原的历史性跨越,民族平等原则,民族团结原则,共同繁荣原则,相互关系,【 误区警示】 1、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差别。 民族差别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民族习惯和民族传统是没必要清除的,而民族间的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需要通过长期的努力初步消除。 2、我国已经消除了民族压迫,已经不存在民族问题了。 消灭了民族剥削和民族压迫,就消除了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的根源。但当前影响我国民族团结的问题仍然存在。 3、我国各民族享有平等的权利,民族平等已经彻底实现。 我国建立起了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民族关系,各民族在各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各民族经济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和汉族地区还存在较大差异,民族之间事实上的不平等还客观存在。,欢迎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