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7000428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测量与评价-05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 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身体素质也称为身体适应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协调及平衡等机能能力的总称,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工作中的综合反映。 运动能力是指人体运动中掌握并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大脑皮质主导下的不同肌肉的协调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关系: 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是体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价一个人体质好坏的主要依据之一,两者与人的体型、体格、机能、神经反应和心理等均由密切关系。同时,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也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般运动能力强的人身体素质也好,而且身体素质好的人,运动能力也比较容易提高,两者相辅相成、相

2、互影响。,身体素质的测量与评价,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科研和国民体质监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诊断和评价青少年儿童的身体素质水平,了解未成年人身体素质的发展情况; 第二、预测少年儿童的运动能力,为运动员选材提供较准确的依据; 第三、评价体育教学和训练的效果,为改进和提高教学和训练水平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测量与评价国民体质状况,为政府只能部门提供决策依据。,第一节 速度的测量与评价,速度素质是指人体快速运动的能力,其表现形式有反映速度、动作速度和位移速度等。 速度素质是人们生活和体育运动中的一项很重要的身体素质,是体质评价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衡量身体训练水平和竞技能力高低的客观依据。 速度

3、素质不仅是运动员选材客观依据之一,而且也对其他身体素质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速度素质影响因素较多,如运动员的肌肉类型、肌肉的收缩速度、力量、年龄、性别、体型、柔韧性以及协调性等。,一、速度的分类及测量形式,(一)速度的分类 反应速度是指人体对各种刺激作出应答的快慢。 动作速度是指人体完成某一单一动作或成套动作的快慢。 位移速度是指人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或单位距离所需要的最短时间。,(二)速度素质的测量形式,速度素质的测量,通常采用固定距离计时,固定时间计距离等方法来测定。,二、测量的内容和方法,(一)位移速度测量 150m跑; 24秒钟快跑,(二)动作速度测量,1两手快速敲击 测量意义:主要

4、反应受试者的两手快速交替重复特定动作的能力。 测量仪器:时间计数自动控制器、金属敲击棒两支。 2坐姿快速踏足,(三)反应速度测量,1简单反应时 测量意义:主要反应受试者对特定光信号反应的速度。 适用对象:适用于6岁至老年人。 测量仪器:光反应时测量仪。 2选择反应时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神经与肌肉系统协调性和快速反应能力。 测量仪器:反应时测试仪,第二节 力量的测量与评价,(一)肌肉力量的测量 1握力图5-5 握力测试 测量意义:是测量上肢静力性力量的常用指标,它主要反映受试者前臂及手背部肌肉的抓握能力。 测量仪器:指针式握力计或电子握力计。,图5-5 握力测试,2背力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

5、受试者背部肌肉的力量。 测量仪器:电子背力计或背肌拉力计。,背肌耐力测试 用背力计测腹肌力,3腹肌力 1分钟仰卧起坐 使用器材:垫子、秒表。,图5-7 仰卧起坐,(二)爆发力的测量,1立定跳远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向前跳跃时下肢肌肉的力量和爆发力。 场地器材:量尺、标志带、平地 2纵跳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垂直向上跳跃时下肢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 测量仪器:电子纵跳计或纵跳计,3原地纵跳摸高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垂直向上跳跃时下肢肌肉快速收缩的能力。 测量器材:纵跳测量板(标有刻度,固定于墙上)、皮尺、白粉末。,(三)力量测量的注意事项,1进行负重测量时,。要根据受试者的身体情况,选

6、择适当的重量,避免负荷过重或负荷过轻而导致测量无效。 2测量前,受试者应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加强安全保护措施,要经常检查器械,以免受伤。 3在使用留针式仪器时,每次测试后切记指针回“0”。每测100次应校对一次仪器,误差不得超过正负0.5kg。,第三节 耐力的测量与评价,耐力素质是指人体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特定强度负荷或动作质量的能力。,一、耐力素质的分类及测量形式,(一)耐力素质的分类 按人体的生理系统分类,耐力素质可分为肌肉耐力和心血管耐力。肌肉耐力又称力量耐力,力量耐力又可分为动力性力量耐力和静力性耐力;心血管耐力又可分为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 动力性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动力性工作中多次完成相应

7、强度的肌收缩的能力,静力性力量耐力是指机体在静力性工作中长时间保持相应强度的肌紧张的能力。 有氧耐力是指机体在氧气在氧气供应比较充足的情况下,能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有氧耐力通常叫一般耐力。一般耐力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极为密切,可代表心肺功能的水平。无氧耐力也叫速度耐力,是指机体以无氧代谢为主要功能形式,坚持长时间工作的能力。,(二)耐力素质的测量形式,根据耐力素质的特点,通常采用以下几种测量形式: 定量计时: 定时计量: 极限式测量:,二、耐力素质的测量内容与方法,(一)一般耐力的测量 1800m跑(女)或1000m跑(男)图8-27 50米8往返场地跑 212分钟跑 3508往返跑,图8-27

8、 50米8往返场地跑,(二)速度耐力的测量 测量项目:400m跑,(三)动力性力量耐力的测量 1俯卧撑; 2引体向上,(四)静力性力量测量,1屈臂悬垂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上肢肌群和肩带肌群的静力性力量耐力。 测量仪器:高单杠、秒表、凳子,三、耐力测量的注意事项,1在测量时,应向受试者做必要的宣传鼓动工作,以鼓励受试者尽力完成测验。 2在进行肌肉耐力测量时,每个测试者应负责一名受试者的测量,并及时、明确指出错误动作。错误动作不计入成绩。 3耐力测量均测一次,测量后应让受试者自行放松。 4肌肉耐力的测验可用定时计数的形式进行,时间可选择30秒或1分钟。,第四节 柔韧性测量与评价,柔韧素质是指

9、人体关节在不同方向上的运动能力,以及肌肉、韧带的伸展能力。 柔韧素质对保证速度、力量素质的充分发挥,保证动作的协调性,增加动作的幅度以及防止伤害事故均有重要意义。 柔韧素质的好坏对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高低,具有重要的影响,而且在保证中老年人的周围神经及血管的正常生理机能方面,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柔韧素质的测定越来越受到重视。 柔韧性的好坏取决于关节结构,关节的灵活性,韧带及肌肉的弹性和神经系统对肌肉的调节能力。,一、柔韧性的分类及测量形式,(一)柔韧性分类 柔韧素质可分为绝对柔韧性和相对柔韧性两类。绝对柔韧性是指反映受试者本身或某部位所具有的柔韧性。相对柔韧性是指受试者某一部位的柔韧性与另一

10、部位之比的一种相对值。相对柔韧性排除了受试者身体差异。 (二)柔韧性的测量形式 柔韧性的测量形式有绝对柔韧性测量和相对柔韧性测量之分。,二、柔韧性的测量内容和方法,(一)绝对柔韧性的测量 1坐位体前屈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躯干和下肢各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以及下肢肌群、韧带的伸展性和弹性。 测量器材:坐位体前屈测量计,薄垫子,3俯卧背伸 除此之外,还有前后劈腿、左右劈腿、转体及关节运动幅度的测量等测量指标。,(二)相对柔韧性的测量,1后屈体造桥 2俯卧抬臂 3转肩,(三)柔韧性测量的注意事项,1受试者在测量前应做好准备活动。测量时动作勿过大或过猛,免拉伤,同时应由一同伴保护并协助完成测量

11、。 2受试者在测量中应与测试者配合,当受试者身体处于最大伸展部位时,要尽量稳定一些时间,以便测量。测试者动作要迅速、准确。 3评价时要注意,有些实测值是越大越好,而有些值是越笑越好。,第四节灵敏性测量与评价,灵敏性是指人体在各种复杂的条件下,快速、准确、协调地完成改变身体姿势、运动方向和随机应变的能力。 它不仅与年龄、性别、疲劳、体型和神经类型有关,而且与力量、速度和协调性等素质有密切关系。,一、灵敏性的测量形式,灵敏性的测量形式分为: 疾跑方向的转换 身体位置的变化 身体局部的方向转换,二、灵敏性的测量内容和方法,1往返跑(410m)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的速度及在快跑中急停、急起和快速

12、变换动作方向的能力。,图8-30 10米4往返场地跑,2“十”字变向跑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快跑中快速变换身体方向的能力。 3反复侧跨步 410秒立卧撑,五、象限跳,(1)受试对象:男、女,20-39岁。 (2)动作规格:双足同时跳跃 (3)测试场地:在平坦的地面上画两条互相垂直的直线(约1米长)。将测试地面分为4个象限,并标示数字 (4)测试方法:受试者双脚并拢,微屈膝立于象限“1“中。听到开始信号后,双脚并拢按12341的顺序跳跃,计完成10次循环动作所需时间。 (5)测试单位:秒(精确到1/100秒)。 (6)测试器材:秒表、发令哨、直尺、粉笔。 (7)注意事项:双脚要同时起跳、落

13、地;受试者每完成一次时,测试员应向受试者提示次数,三、灵敏性测量的注意事项,1应根据受试者的性别、年龄、群体特征选择适宜的灵敏性测量方法; 2严格控制测量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次数、测试时间等。 3测试前应做好准备活动,并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练习。,第六节 协调能力的测量与评价,协调能力是机体不同系统、不同部位和不同器官协同配合完成某一动作或技战术活动的能力。它是运动机能和技术的基础。协调能力好的人做一个动作或参加一项运动时,身体各部位就会配合得很好,且动作协调优美;协调性差的人,做出的动作可能会生硬、别扭。 协调能力的水平与一个人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水平、运动技巧的储备数量、

14、运动能力的发展水平等因素具有密切关系。,一、协调能力的分类及测量形式,协调能力可分为一般协调能力和专项协调能力。协调能力的测量形式一般有测量按固定的路线移动所需要的时间,测量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动作的次数,以及测量掷远的距离及准确性等。,二、协调能力的测量内容和方法,1足球曲线运球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运动中既要观察目标,又要在快速移动中完成运球的协调能力。,图5-37 曲线运球场地图,2双脚连续跳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受试者在连续跳跃过程中的速度感、节奏感,以及眼与脚的协调动作能力。 3对墙传球 4投远(垒球、网球、手球、实心球) 5投准,三、协调性测量的注意事项,1受试者测验前做好准备活

15、动,以免受伤 2测试前指导测试者进行必要的联系 3严格控制测试条件,如动作规格、完成 次数、测试时间等。,第七节 平衡性的测量与评价,平衡性是维持身体姿势的能力。人体的平衡能力是人体的中枢神经、前庭分析器、本体感受器及视觉感受器等机能能力的综合反映。 平衡性与很多项目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均有密切的关系。如体操的平衡木、自由体操、跳马、花样滑冰、滑雪等项目;,一、平衡性的分类及测量形式,(一)平衡性的分类 平衡性分为静态平衡性和动态平衡性。静态平衡性是指人体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保持姿势稳定的能力。动态平衡性是指人体在运动过程中维持平衡的能力。 (二)平衡性的测量形式 静态平衡性以时间形式来测量,而动

16、态平衡性以时间、距离或分值等多种形式测量。,二、平衡性的测量内容和方法,(一)静态平衡性的测量 1闭目单足立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人体的静态平衡能力,也可评价受试者在不依赖视觉的情况下,位置感觉和本体感觉间的协调能力。 2单足前脚掌站立 3鹤立测验,(二)动态平衡性的测量,1平衡木行走 测量意义:主要反映人体动态平衡的能力。 测量仪器:高30cm、宽10cm、长10m的平衡木,两端的七点线和终点线外各加一块与平衡木等高的20 cm20 cm的平台。 2闭目原地踏步走 3直线行走,三、平衡性测量的注意事项,1在闭目单足立测量时,受试者周围2m不能有其他物体,以免受试者身体失去平衡摔倒碰伤。 2在进行静态平衡性的测量时,受试者所穿鞋对平衡能力的测量结果有影响,所以,要统一赤足测量。 3进行动态平衡能力的测量时,受试者可按测量方法练习几次,体会正确的动作要领。,第八节 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的成套测验,单项身体素质的测验只能测量某一单项素质的属性,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