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98540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力资源管理概论第07章(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员工培训与职业生涯管理,第一节 员 工 培 训 一、员工培训概述 对组织各层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以提高其素质,是人力资源开发的主要途径。因此,首先要了解人力资源开发和培训的基本含义。 1. 人力资源开发、培训和教育 人力资源的核心问题是开发问题。人力资源开发可以从两方面理解。 从广义上说,人力资源开发就是指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和管理,是指人的智慧和能力,可以作为一种巨大的资源来开发和利用,为经济建设服务。 从狭义上讲,人力资源开发仅指对人才的培训和教育。 这也就是说,人力资源开发首先往往是从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开始的,在对人的教育培养基础上选拔人才、使用人才;同时,在对人的使用过程中继续

2、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教育人才,而这些都离不开管理。,具体地讲,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比较广泛,既可以针对目前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也可以着眼于未来组织的工作要求,从长远角度来考虑,它是一种对人力资本的投资。 人力资源教育则是指通过系统的、正规的、整体的教学或实践等活动来提高教育对象的素质,包括知识、能力和品德修养等,以适应未来的情况。 人力资源培训是指通过短期的、以掌握某种或某些较专门的知识、技能和技巧为目的的指导活动,使培训对象具有完成某项工作所必需的技能。 就人力资源开发和人力资源培训的区别来讲,第一,开发时间相对长一些,培训时间较短。第二,开发阶段性相对不明显,培训的阶段性则明显些。第三,

3、开发的内涵包括更多的方面,培训的内涵则较窄些。 就人力资源教育和人力资源培训的区别来讲,主要是两者的目的不同,教育是针对知识来讲的,培训则是针对具体技能来讲的。目前,为了弥补传统教育重知识轻素质的缺陷,现代教育中增加了很多培训的成分;在知识经济时代,培训中也加大了教育的成分。在许多学习过程中,两者常交叉在一起,因此,人们并不严格区分它们。,2. 员工培训及作用 员工培训,也称人员培训,是社会组织为适应业务工作及培育人才的需要,对全体员工,采取训练、进修和考察等方式,有计划地增进其所需学识和技能,减少个体差异,使员工能适应现时的工作或担任更重要职务的活动。简言之,员工培训就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

4、为提高职工的素质和能力,而对其实施的教育和训练。 人员培训的作用有以下两大方面。 (1) 对社会组织的作用有:第一,鼓舞士气。第二,增强社会组织的竞争力。第三,增强社会组织应对变化的能力。第四,可以提高社会组织的效率。第五,留住社会组织的宝贵人才。第六,可以为社会组织节省成本。第七,维持一个稳定的工作标准。 (2) 对员工个人的作用有:第一,增强工作主动性,克服惰性。第二,更深刻地认识自己的工作。第三,增长知识。第四,有助于职业生涯的发展。 3. 员工培训的特点 第一,员工培训是“在职”培训。培训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素养,以提高其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和为今后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第二,

5、员工培训是职业性培训。,第三,员工培训是成年教育。第四,员工培训,是全员培训。第五,员工培训,是全过程的培训,即从职工进入社会组织的第一天直到他退休离开,都要接受培训。第六,员工培训,又是全面的培训。就其培训的内容来说,既包括政治思想教育,也包括科学文化、业务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诸多方面的学习。在培训过程中,还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他们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员工培训的原则 第一,培训的普遍性(全员培训)和培训的连续性(终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第二,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第三,科学文化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并重的原则。第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提高

6、个体素质与提高群体素质相结合的原则。 二、员工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 员工培训的内容 员工培训包括对工人、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培训,由于各类人员的工作性质、业务内容和所负职责不同,培训的内容也应有所不同,特别是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各级各类人员要有所区别,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培训效果。但就一般而言,员工培训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 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社会组织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多,主要包括:对广大员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开展社会主义公德和职业道德教育等。 (2) 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教育。对员工进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文化知识的学

7、习和科学知识的普及,其中重点是科学知识的普及。科学知识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3) 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方面的教育,是员工培训的重点。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员工从事本职工作的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水平。培训的内容要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选择。要注意的是内容一定要有定向性,即根据不同培训对象的需要来确定培训的内容。 2. 员工培训的形式 一般来说,员工培训根据组织的不同需要而有所差别,组织的规模、经营内容、项目经费、培训目的和参加培训的人数等都影响到培训形式的选择。 员工培训的形式多种式样,可以按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 按在职程度划分为:在职培训和非在职培训。

8、,第一,在职培训,是员工不离开工作岗位,由上级或有经验的员工对新员工和需要进行培训的员工或下级进行现场指导、讲授和示范,由受训者通过实际操作来完成的一种培训,这是最常用、最必要的一种培训方式。其最大特点是受训者不离开工作岗位,节省培训成本,因此广为各类组织所采用。在国外,这种培训形式也得到广泛采用,在有些国家甚至还得到政府的支持,如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社会组织实施在职培训,会为那些专门对无法胜任工作的人提供在职培训的企业提供资助。在职培训的具体表现形式有半脱产培训和不脱产培训两种。 在职培训的优点主要有:第一,节约培训成本,员工不必离开工作单位,一般也不需要专门的训练设备或教材。一方面可节省很多

9、学费、差旅费和资料费等直接成本;另一方面由于边工作边学习,对工作影响相对较小,可节省很多机会成本。第二,受训者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可直接在实际工作中得到运用和验证,而且培训情况能迅速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反馈,便于检验培训效果以及进行必要、及时的纠正,因而有助于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职培训的不足主要是有时缺乏良好的组织,受训者边工作边接受培训容易分散精力,同时一些昂贵的仪器设备和工作场所也会限制受训者操作,因而影响培训效果。,在职培训的方法有很多种,主要有教练法或学徒培训(让有经验的员工或上级进行培训)、工作轮换、自我指导培训等。此外,对于各级管理人员的培训来说,培训方法主要有工作轮换、设置助

10、理职务、临时职务代理及委员会制等。 第二,非在职培训。也叫脱产培训、离职培训,是指员工暂时离开现在的工作岗位,脱产到有关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或其他有关组织参加为期较长的培训。这种培训类型主要用来培养组织所紧缺的人才,或为组织未来培养和选拔高层次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或为了引进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或为开办新业务,由组织挑选参与培训的员工。 非在职培训的优点主要是:能使受训者学习时间有保证,精力集中,过程连贯,免受工作或其他事情的干扰,因而有助于受训者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有利于提高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非在职培训的不足之处主要有:由于受训者要脱离现工作岗位专门接受培训,因而会使工作受到损失,进

11、而影响组织绩效。同时进入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进修学习,往往还需支付学费、伙食补助费、差旅费、资料费等费用支出。因此,非在职培训的成本往往较高。 非在职培训的方法主要有随堂听课、实验室教学、参加讨论会或研讨会及模拟训练等。,(2) 按教学方式不同可以划分为:社会组织自办、联合培训和委托培养。 第一,社会组织自办,这是指社会组织自己创造条件举办的培训,如企业办的各种类型的职工学校 、培训班、学习日等。社会组织自办,便于组织领导紧密结合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但要自己筹集资金,调配师资,建设和调剂校舍等。因此,它一般只适用于大型社会组织。 第二,联合培训,这是由两个以上单位共同举办的培训。联合的对象

12、最好是同行业、同类型的社会组织。由于它们生产经营性质相近,培训要求大体相同,教者好教,学者好学,能取得良好的培训效果。这种培训形式比较适用于师资力量薄弱、场地狭窄的中小型社会组织。如对企业厂长、经理等高层领导人员的培训,也可采取联合形式。有的地方发展一种由企业和社会教育系统的学校联合举办的职工学校。由学校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育,企业负责生产操作技能的训练和提供实习场所。这种形式能充分发挥企业和学校的优势,因而对大中小型企业都适用。 第三,委托培养,这是由社会组织提出人员培训的具体要求、由学校或学术机构培训,并收取一定的培训费,采用这种形式,对社会组织来讲,可解决师资,教材等不足的困难;对学校来

13、讲,能有利于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所以它是一种较好的培训形式。,社会组织在选择培训形式时,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社会组织人员的素质和要求。 第二,根据社会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及可能选择适当的培训形式。社会组织应将各种办学形式科学合理地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完整的人员培训体系和制度。 第三,根据各种培训形式的特点选择适当的培训形式。 三、员工培训的分类 1. 新员工培训 新员工是指刚进入社会组织的员工。为了使他们更快地熟悉环境,了解情况,进入角色,也为了使他们热爱组织和将要从事的工作,必须要对新进的员工进行培训,这种培训有时也称为“入职教育”。 对新员工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

14、面: 第一,社会组织基本情况的介绍。要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内外环境,发展历史、现状和长远规划;组织员工的构成、组织机构的设置及各部门所负的职责;生产的产品、品牌、商标和所获商誉;厂旗、厂标、厂服、厂歌、厂训及其含义等。,第二,组织行为规范的教育。 要组织新员工学习组织的规章制度,如考勤制度、请假制度、奖惩制度、福利制度、财务制度、人员进出制度、人员培训制度、绩效考证制度、晋升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制度等,以及与和生产经营有关的业务办事程序、议事规则,还要学习其他诸如怎样接电话,怎样接待客户、文明公约、礼貌用语等一些具体的规定。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包括前面讲的内容以外,还

15、要向新员工介绍组织的优良传统、组织精神、组织作风及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对新员工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的教育,让新员工了解组织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应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投入工作;怎样看待荣辱得失;怎样做一名优秀职工等。 第四,业务知识的培训。在“入职教育”这一阶段,对业务知识的培训仅是一种初步的、入门式的培训。因此它的内容一般包括:了解组织产品的生产过程和工艺流程;学习组织产品生产和经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式;根据各人的不同的工作岗位,分别学习有关的业务知识,工作程序、工作要求及操作要领,为新员工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对新员工的培训,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和不同的方法进行。如参观展览、厂

16、容、厂貌;请组织领导和先进模范人物作报告;请有关部门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进行案例分析和模拟实习等。,2. 生产工人培训 生产工人是指处在生产第一线的员工。对生产工人的培训,应以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劳动熟练程度为主 ,同时,还要辅之以相应的文化知识教育。 工人的技术业务培训的内容,包括应知和应会两部分。“应知”,是指工人完成某一工种等级的工作时,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和基本原理;“应会”是指工人完成某一工种等级的工作时,必须掌握的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技术问题的能力。“应知”、“应会”是对生产第一线员工的基本要求,也是顶班上岗的基本条件。 对工人的培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第一,学徒培训。即由有经验的老工人与进厂时间不长的工人结成对子,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方式,由老工人负责对新工人所需的生产技术和业务知识进行具体、细致、系统的指导。第二,短期轮训。当组织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方法时,为了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可以采取办短期学习班,外出参观学习等方式,对工人进行培训。第三,离职培训。为了培养组织的生产骨干,以适应组织未来发展的需要,可以根据长远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规划,选拔一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工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