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96290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36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运动和力总复习课件人教新课标版(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运动和力总复习,命题思路导航,从近几年的中考命题来看,这一节考查的知识点有下列一些内容: (1)参照物及选择 (2)速度及计算 (3)力的概念及受力分析,力的示意图 (4)惯性现象和牛顿第一定律 (5)平衡力及力的平衡条件 (6)力和运动的关系,运动和力,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参照物的概念,参照物的选择,匀速直线运动,意义,定义,公式,单位:,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平均速度,概念,计算,力,力的概念,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力的测量,单位:,测量工具:,力的表示法,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二力平衡,概念:,条件:,章节重点,一、参照物与机械

2、运动,物理学中,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_. 在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参照标准的物体叫_,如果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有位置的改变,这个物体是_的;如果没有位置的改变则是_的. 整个宇宙是由不断运动着的物质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听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不同的_来说的.,机械运动,参照物,运动,静止,参照物,如何选择参照物,1)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我们要选择一个_作为标准,这个用来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2)静止: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改变,叫静止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了改变,叫运动 3)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通常我们是以_作为参照物的,假定不动的

3、物体,地面或与地面固连的物体,例1.站在路边的甲看见乙驾驶轻骑超过了骑自行车的丙,甲说乙在前进,乙说丙在后退,丙 说甲在后退,则他们各自选择的参照物是 A.甲是以乙为参照物 B.乙是以丙为参照物 C.丙是以甲为参照物 D.甲、乙、丙分别以自己为参照物,D,二、速度(v),(1)速度:是表示物体_的物理量 定义: 比较速度快慢有二种方法: A、比较它们在 ,路程越长,运动的越快。 B、比较它们在 ,时间越短,运动的越快。,运动快慢,相同时间内走过的路程,相同路程上所用的时间,(2)匀速直线运动: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_,这种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3)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

4、在数值上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速度单位:国际单位:m/s(米/秒) (含义) 常用单位:kmh(千米/时) 换算:l m/s3.6km/h 速度计算公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4)变速直线运动: 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如果在_ _ ,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 (5)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用来描述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运动快慢情况 如生活中:飞机的速度,汽车的速度,人的步行速度,自行车的速度,都是指平均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是: 这里的平均速度只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或路程中的平均快慢程度,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精选例题1,一列长150m的火车用5min时间匀速通过一座长

5、度为 7350m的大桥,求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多少km/h?,t=5min=300s,答:火车通过大桥时速度为90km/h,即学即练,一列长200m的火车通过隧道用了90min。已知火车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36km/h,求这个隧道的长度。,思考? 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一位乘客,欲估测前方隧道的长度在进出隧道口时,分别看了一下手表,如图(甲)、(乙)所示,汽车通过隧道时的平均速度是30km/h,由此可计算出此隧道长约_km,隧道长约2.5km,三、长度的测量,1正确进行长度单位的换算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m,为了使用方便,还有一些比m大的和比m小的导出单位,主要有:km、dm、cm、mm、

6、m,这些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1m10-3km; 1m10dm; 1m102cm; 1m103mm; 1m106 m; 1dm10cm; 1cm10mm; 1mm103 m.,2正确使用刻度尺,“三看”: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的位置,以及零刻线是否磨损;二是观察它的量程;三是观察它的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零刻线通常作为长度测量的起点,零刻线磨损的尺可以从其它刻线量起小刻度值就是刻度尺上挨得最近的两条刻线之间的距离。 “三放”:一应使刻度尺的零刻线与被测物体的边缘(被测长度的起点)对齐;若零刻线磨损,可选用刻度尺上的其它刻线作起点,二是刻度尺应沿被测长度方向放三是使刻度尺尽可能贴近被测物体。,

7、“三读”: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 读数要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记录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两部分组成,单位 测量结果 准确数字 数字 估计数字,长度测量的一些特殊方法,(1)累积法 用一般的刻度尺是不能直接测量出一些尺寸很小的物体的长度或厚度的,但如 果把很多这样相同尺寸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能够测量出累积起来后的总量,再用 总量除以累积的个数,就能得到每一个物体原来的长度或厚度.例如用累积法可以测量出一张纸的厚度或测量出一根细铜丝的直径. (2)替代法 用替代法可以较方便地测量出一些曲线的长度,例如测圆形花坛的周长,测运动 场的弯道处长. (3)平移法 用平移法较方便地测量圆球的直径、锥体的高、

8、人的身高、墨水瓶的高度等.,误差与错误,误差是_.任何测量都有误差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完全消除 可以减小误差的立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高精度仪器;改进测量方法 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规则或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应该消除而且能够消除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四、力及其作用效果,(1)正确理解力的概念 a力是_孤立的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且受力物体存在时,一定有_存在 b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甲、乙两个物体之间产生力时,甲对乙物体有作用力的同时,乙对甲物体也有力的作用,这一对力互称为_,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力

9、的两个作用效果,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是: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运动状态包括:_其变化包括以下四种情况:物体从静止变为运动,或从运动变为静止 ;物体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 ;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物体运动方向、速度大小同时发生变化. 只要有上述一种情况出现,就可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就一定是受到了外力的作用. (2)力可以改变_.力可以把物体拉伸、压缩或弯曲.,运动状态,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物体的形状,()力的三要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 、方 向、作用点有关,因此,把力的 _叫做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与力的示意图,(1)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

10、,叫做力的图示. 其中,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线段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它必须画在受力物体上. (2)在受力物体上沿力的方向画个箭头,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了力,就是力的示意图.,作图题:在图中,物体A重600牛,在水平向右的300牛拉力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用力的示意画出A所受到的各个力.,N,G,F,f,五、牛顿第一运动定律,_, 这就是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总保 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_叫 做惯性. 由于物体运动状态不变,包括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两种情况,因此,可理解为惯性就

11、是 _的性质. (2)惯性是任何物体都具有的属性.不论物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不管物体是否受力、以及受力的大小,物体都具有惯性这种性质. (注:惯性不是力,说明问题时应该说:“由于惯性”) 3)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物体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区别和联系:,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12、,解释惯性现象的关键(三个问题) 1、原来是什么状态? 2、突然发生了什么? 3、结果怎么样了? 不管物体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具有惯性,惯性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在运动等因素无关,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固有属性。,惯性的应用 (1)拍打衣服可除去灰尘。 (2)使劲甩手可把手上的水甩掉。 (3)撞击可以使锤头、斧头紧套在把上。 (4)摩托车飞跃断桥。 (5)宇航员走出飞船后,仍能与飞船“并肩”前进,不会落在飞船后面。,精选例题,一氢气球吊着一重物以米秒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在上升过程中,吊物体的绳子突然断了,则在绳子断开后物体( ) .立即下落,且速度越来越快 .立即匀速下落 .由于惯性,物体以米秒的

13、速度 匀速上升 .先上升一段距离再下落,下落时速 度越来越快。,D,六、二力平衡,)二力平衡的条件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_这两个力平衡一对平衡力的合力为零 )力和运动的关系 一个物体不受力或只受平衡力时,它将处于_(速度的大小和运动方向都不会改变) 一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时,一定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所以说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运动状态不变,原来静止仍然静止,原来运动的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的作用不是_,而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产生运动,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作用在不同的两个物体上,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

14、消失,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一个力变化(增大、减小),另一个力不一定变化,例:某人用绳提着一条鱼静止不动,此时鱼受到的平衡力是 和 这一对力。而绳子拉鱼的力和鱼拉绳子的力是 和 。,绳子的拉力,重力,作用力,反作用力,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区别,例:下列情况,能表示二力平衡的是( ) 为什么?,A,B,C,D,E,C,E,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受非平 衡力作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如右图中,放在水平桌面上的静止 不动的杯子受到相互平衡的两个 力是( ) .杯子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杯子 的支持力。 .杯子受到的重力与杯子对桌面 的压力。 .桌面对杯子的支持力和杯子对 桌面的压力。 .桌子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桌子 的支持力。,精选例题一,A,精选例题二,C,起重机的钢丝绳上吊着一个重物, 比较下面三种情况钢丝绳对重物 拉力的大小,正确的是( ) .重物静止时,绳的拉力最大 .重物匀速上升时,绳的拉力最大 . 上述三种情况,绳的拉力一样大 .重物匀速下降时,绳子的拉力最大,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