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渔塘怎么管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69958 上传时间:2016-11-24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季渔塘怎么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秋季渔塘怎么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季渔塘怎么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季渔塘怎么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季雨水增多,气温适宜,是鱼类生长最快、催肥长膘的季节,也是取得全年渔业丰收的关键时期。因此,抓好秋季渔塘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要比一般管理增产 30%以上;对于提高养殖效益、增加渔民收入关系重大。若是热水鱼类,还可赶在冬前提早上市,减少过冬冻伤死亡的损失;即使不能上市的,育肥后能增强鱼体的御寒体能,为鱼类安全过冬打下良好的基础。秋季渔塘育肥的技术措施有:一、加强水质管理。养殖成鱼的池塘,由于鱼种放养多、投饵施肥量大、以每天要把鱼吃剩的残饵及杂物捞起,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注新水。防止水质恶化:水源方便的池塘,要保持微流水或 10 天左右冲一次跑马水。缺乏水源的池塘,

2、每 15 天30 天每亩水面平均水深 1 米,将生石灰 15 千克20 千克堆放在池塘四周的水域内;也可每亩水深 1 米用生石灰 10 千克,加水溶化后,全塘泼洒,以澄清塘水。安放了增氧机的池塘,要抓住每一个晴天,开动增氧机把上层溶氧较高的水层送到下层去,减少夜间缺氧。二、追肥培饵。秋季应看水施肥,培育水中丰富的生物饵料,满足鲢、鳙滤食生长需要。秋初气温较高,施肥坚持量少次多。如果是肥水塘,则施少量化肥,既避免水质恶化,又保持肥、活、嫩、爽的良好水质。一般亩施尿素 克、过磷酸钙 5 千克,使池水保持油绿或茶绿色;如果是清水半瘦塘,则以施发过酵的禽畜人粪为主,亩施 400 千克500 千克,7

3、天10 天施一次,能迅速培育浮游生物,满足鱼类摄食的需要。秋末水温逐渐下降,应以施有机肥料为主,使池水变肥转浓,促进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鱼类越冬提供充足的饵料。三、投饵。9 月10 月仍是鱼类摄食生长旺季,在主养草食性鱼类或吃食性鱼类的池塘,应先投喂青饲料或其他粗饲料,这些饲料被鱼基本吃光后,再投喂配合颗粒饵料或其他精饲料,每日投两次,投饵量约占鱼体重 3%6%。10 月后根据不同主养鱼类营养需要科学配制饵料,每日投饵 1 次,投饵量一般占鱼体重1%3%,投饵可持续到 11 月中上旬。四、防止浮头。精养密度大、产量高的池塘,由于投饲施肥量大、有机质含量多,鱼类活动频繁,极易发生缺氧浮头现象。每

4、天早晚、尤其下半夜,要加强巡塘。投喂时发现鱼群吃食减少、吃食时间延长、塘中残饵增多,特别是草鱼衔草满塘游动而无吃草迹象说明水中开始缺氧。白天鱼群受惊后,在水面可见明显的波浪,说明已经出现“暗浮头”。一旦发现鱼群出现浮头预兆时,即开动增氧机,或注新水进塘,增加溶氧量,并适当排放一部分老水。若又无新水灌注、又无增氧机增氧,则每亩用明矾 5 千克或 20 千克食盐化水溶解泼洒,或按说明使用增氧剂。捞净水中杂质残草,减少污染、净化水质,对于防止浮头也有作用。五、控防病源。秋天温度比较适中,病原微生物容易滋生,也是鱼病的多发季节。每天要把池塘中的残饵和杂物捞出,并根据天气和鱼的活动情况,及时加新水。平时

5、每半个月用漂白粉 250 克溶解于水,在食场周围泼洒,连续泼洒三天,也可在饲料中加入大蒜籽(每百千克饲料加 克)、食盐(每百千克饲料加 1 千克)防治细菌性鱼病。用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溶于水后,进行全池泼洒(每立方米水体用 硫酸铜和 硫酸亚铁)防治寄生虫病。同时要注意防治烂鳃、肠炎、赤皮、白头白嘴、车轮虫病。如果鱼池青泥苔过多,立方米水体用药 ,加水溶化后全池泼洒,或每亩用草木灰 50 千克,撒在青泥苔上,使青泥苔不见阳光而死亡。六、准备过冬。通过秋季育肥仍达不到上市要求的塘鱼,则要准备过冬。越冬渔塘要进行清塘消毒,使转塘的鱼类有一个良好的水环境;塘水深 2 米3 米,水越深越能保暖;甲鱼、鳜鱼、革胡子鲶等凶猛肉食性鱼类,不能大小混杂过冬,以免发生大吃小、强食弱的残杀现象。对热带、亚热带鱼类过冬的池塘每亩应搭建 80 平方米100 平方米的防霜棚,用禾草或编织薄膜、搭在背风向阳的池塘最深处、离水面 20 厘米左右。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水产/渔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