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技术方法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955360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84.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政管理技术方法(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一章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Technology and Methods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第十一章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第一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意义 第二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类别和特征 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第一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意义,一、行政方法及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含义 行政方法的分类比较复杂,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根据角度不同,分类也不同,可以分为行政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方法。一是行政管理的一般方法。一般方法主要有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思想政治手段和纪律手段。这些方法是行政管理中最基本的方法,它们各自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只有正确认识

2、和掌握这些方法,才能更有效地搞好行政管理工作。二是行政管理的具体技术方法。,第一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意义,二、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科学化 (一)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科学化的概念和衡量标准 (1)条理化、系统化。(2)简明化。(3)知识化。(4)技术化。(5)法制化。 (二)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科学化的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以科学的理论知识为基础。 其次,必须继承和发扬传统和正确的行政方法 再次,必须借鉴和引进外国管理活动中出现的先进技术方法。 最后,必须从行政对象的实际出发,采用符合各类选择对象的特点和特殊规律的行政方法。,第一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意义,三、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作用 行政目标的实现

3、离不开一定的手段。正确的行政决策,如果没有科学的行政方法来配套,行政目标的实现就是一句空话。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就是完成行政任务和实现行政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在行政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科学的行政管理技术方法是贯彻执行国家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保证。 第二,科学的行政管理技术方法是政府机关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行政工作的关键。,第一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及其意义,第三,科学的行政管理技术方法是各级行政单位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实现微观管理目标的重要途径。、 第四,科学的行政管理技术方法是中国克服行政管理中的官僚主义作风盛行、工作效率低下等弊端,实施政治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要求。,第二节

4、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类别和特征,一、传统的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含义 二、几种主要的传统工作方法 (一)行政手段 行政手段的主要特点是: (1)强制性。(2)权威性。(3)具体性。(4)垂直性。(5)其它特点。 行政手段的结构主要是按照管理系统结构分为四个层次。(1)决策层。(2)管理层。(3)执行层。(4)操作层。,第二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类别和特征,行政手段的优缺点 优点:能够集中统一,便于管理职能的发挥,是实施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便于处理特殊问题,机动灵活见效快。 缺点:管理效果直接受领导水平的影响,不便于分权,不利于发挥子系统的积极性,横向沟通困难,信息传递缓慢。,第二节 行政管理技

5、术方法的类别和特征,(二)经济手段 1.经济手段的特征 利益性。 调节性。 多样性。 技术性。 公开性。 2.使用经济手段的基本条件,第二节 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类别和特征,三、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的含义和特点 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为基础而形成的、体现最新科技成果的一整套技术性较强的新型的行政管理方法。 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与传统的工作方法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技术性。(2)系统性。(3)量化性。,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一、系统工程方法 (一)系统的基本理论 1.系统工程的含义。所谓系统是指由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两个以上要素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

6、有机整体。,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2.系统工程的特点。 (1)全局性、整体性。 (2)综合性 (3)最优化。 (4)定量化。 (5)模型化。 (6)程序化 。 (7)可行性 。,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二)系统工程的展开 1.系统工程展开的主要内容。 (1)系统分析 (2)系统最优设计。 (3)系统的最优控制。 (三)系统工程的评价 1.系统工程的评价方式。 2.系统评价的主要内容。,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二、网络规划技术 (一)网络规划技术的含义 网络规划技术也称为网络计划技术、计划协调技术、计划评审技术、统筹方法,是指在计划管理中,以网络图为基础,通过分

7、析、计算,制订出最优网络计划,并实施管理的统筹技术和方法。,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二)网络时间及其计算方法 网络时间的计算方法是寻找关键线路、优化网络计划的基本技巧。它包括静态、孤立考察的工序时间及其计算方法和系统、动态角度考察网络中的各事项、工序的开工、完工时间、时差及其计算方法。 1. 工序时间及其计算方法。 2事项时间及其计算方法。,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三)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 所谓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是指在原定的网络计划基础上,进一步统筹安排,以求得工期短、进度快、费用低、资源省的最佳计划方案。它包括时间的调整与优化、资源的调整与优化、成本的调整与优化。

8、,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四)网络规划技术的应用步骤 网络计划技术的应用是一个过程,它包括确定目标、任务分解、确定各工序作业时间及其相互关系、列出全部工序明细表;绘制网络草图;计算网络时间;确定关键线路;网络计划的调整与优化;选择和绘制最优方案网络图;以及网络计划的组织实施和控制等步骤。,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三、线性规划技术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是现代化管理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它具有适应性强、应用面广、计算技术比较简单、便于利用电子计算机等特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现代化管理方法。 (一)线性规划概述 1.线性规划问题的提出。,第三节

9、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2.线性规划的应用范围。 在行政管理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库存问题。在一定的资金和风险条件下,确定物资的最佳库存量。 (2)工作计划安排问题。在一定的人力、财力、物力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3)各类投资问题。资金总额一定,在利率与回收期不同的项目之间如何投放使用,经济效益最高。 (4)财务管理问题。如何组织各种财政资源,才能获得最大利润,如何安排现金的使用,使节余最多,或支付利息最少,等等。,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1.图解法。图解法简单直观,适用于解决只有两个决策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例:求X1X2的值,使其满足: 目标

10、函数 Max Z=6X1+4X2 约束条件 2X1+X210 X1+X28 X1 4 X1,X20 图解法一般先确定数学模型的可行域,再从可行域中求得最优解。 建立直角坐标系,横轴表示X1,纵轴表示X2。非负条件X1,X20规定了可行域为第一象限。因为可行解必须满足全部约束条件,所以还需确定其他三项约束条件所限定的可行域。,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2.单纯形法。 3.灵敏度分析。灵敏度分析,是企业经营决策中对影响线性规划问题最优化决策方案实施结果的各种主要因素进行预测的一种模拟性分析。 灵敏度分析常用的方法有: (1)目标函数系数变动的灵敏度分析; (2)非基变量系数变动的灵敏度分析

11、; (3)基变量系数变动的灵敏度分析; (4)引进新产品的灵敏度分析。对最优化方案可能形成影响的因素很多,如增加新的约束条件,资源条件发生变化、增加一道或几道加工工序,单位消耗增减等等。,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四、目标管理方法 (一)目标管理及其意义 目标管理就是指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管理者共同制定目标,明确责任,并为实现该目标而进行组织、指导、控制、激励和检查工作的过程。 (二)目标管理的类型 1.组织中心型。 2.个人中心型。 3.成果中心型。,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三)目标管理的特点 1.强调以目标为中心。 2.强调整体性管理。 3.实行参与管理。 4.实行“自我

12、管理”和“自我控制”。 5.重视成果的管理。 (四)目标管理的程序 1.制定目标。 2.目标实施。 3.目标成果评价。,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五、民意测验方法 (一)民意测验的实施 1.设计民意测验表。 2.问卷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二)民意测验结果的应用 要搞好民意测验必须在范围、基数等方面进行把握。 1.民意测验的范围。 2.民意的基数 。 3.民意测验结果的应用。,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六、概率统计方法 根据部分资料推断总体特征的抽样法,就是概率方法。概率论的产生为抽样法的理论和方法奠定了科学基础。 (一)概率的含义 1.概率的含义。在概率论中,把一定生活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现象称为随机现象。这种随机现象都具有两重性,级依次观察时的不确定性和大量观察时的规律性。 2.概率的三种类型。 (1)古典概率。 (2)相对概率。 (3)主观概率。,第三节 几种现代行政管理技术方法,(二)概率分布 1.概率分布。 2.正态分布。 (三)抽样分布 1.抽样的含义。 2.总体分布和抽样分布。,本章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