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69950903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5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第三单元 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教案1 (苏科版七年级上).doc(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能量的释放和利用 教学案课程分析:(本课的作用和学习本课的意义)1、背景说明:能量是生物圈中一切生命活动的命脉,植物的光合作用为生物圈提供了巨大的能源库,并以食物的形式满足生物圈中绝大多数生物的需要。但是贮存在生物体有机物内的能量必须释放出来,才能被生物圈中的生物所利用。第6章能量与呼吸作为第2单元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在学生已充分了解生物体获取食物的最根本来源的基础上,让学生继续了解能量是如何释放出来的。 2、课题的意义:能量的释放和利用是第6章的第一节,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说出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是如何获取的。对于这一部分知识,学生有一定的认知基础,表现在:一是已知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2、所制造的有机物里贮存有能量,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就可获得有机物中的能量用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二是从人体自身经验已知人呼吸会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但是两者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有机物中的能量如何能释放出来,以及这种能量到底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等问题却了解的比较少。本节非常重视学生探究以及实验能力的培养,教材设置了两个实验:人体呼吸频率的测定和分析、植物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这两个实验旨在通过学生实验和分析,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个呼吸作用的实质性问题。通过探究性实验的操作,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基本掌握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3、课题介绍:课题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

3、物七年纪上册第2单元第6章第1节能量的释放和利用(第1课时)问题设计1、买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死在街头?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怎么做?2、食物中的能量能直接被人利用吗?3、体验、感受并描述呼和吸的过程,一个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数?4、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完成表格。生活状态安静时迅速起蹲1min休息2min后呼吸频率第1组第2组.统计平均值讨论:(1)人体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有何差异?(2)哪种状态下感觉最累?消耗的能量最多?(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关系如何?A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B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C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D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4)能

4、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吗?说说你的理由.5、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有差异吗?怎样验证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差异?6、植物呼吸吗?植物呼吸时气体的变化和人一样吗?怎样验证?7、什么叫呼吸作用?依据呼吸作用的概念,模仿光合作用的公式,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说出其物质与能量的变化。8、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列表比较、分析)9、关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教学构想:能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虽然存在于我们的每一个活动之中,但是看不到,摸不着,而且初一的学生缺少物理和化学方面的知识,理解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此开头设置了一个童话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发

5、现生物体的能量都是从有机物中释放出来的,让学生对能量建立一个感性的认识。接着设计一系列问题有效地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探究的过程。组织了一系列体验活动、验证性实验、探究性实验,将教师演示实验与学生的分组实验相结合,这样将抽象的知识直观化,变得可感知起来,学生就有了推理的把手。体验、实验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这一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同时培养学生观察、归纳、逻辑推理等多种能力。通过体验活动引导学生得出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的结论。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实验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发现能量的释放需要氧,这一部分内容是本节的重点。关键是如何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考虑到课时的安排,这节课是要在一课时

6、内完成的,因此,提前安排兴趣小组的同学去做分组实验,课上将所设计的实验结果展示给全班同学,帮助学生分析、理解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从而对呼吸和呼吸作用进行区别,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呼吸作用,这是本课的难点。整节课的教学设计流程如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学生通过体验活动,了解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2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并描述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掌握呼吸作用概念。3学生通过列表比较的方式,进一步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能力目标1学会测定呼吸频率的简单方法,初步学会对测定结果进行分析。2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释放二氧化碳的方法;初步学会验证植物呼吸消耗氧

7、气的方法。3能够利用“呼吸作用的原理”, 合理解释人类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科学态度。2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科学兴农、健康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呼吸作用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2.揭示呼吸作用的本质。3.归纳呼吸作用的概念。 教学难点:1理解呼吸作用的本质。2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活动教学法合作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2材料用具:新鲜菠菜(青菜等)、煮熟的菠菜(青菜等)、黑色塑料袋、白色塑料袋、橡皮管、广口瓶、火柴、保温瓶、萌

8、发的黄豆种子、煮熟的黄豆种子、干的黄豆种子、温度计、蜡烛、燃烧匙、胶皮塞、澄清的石灰水、3提前准备好里面充满氧气的广口瓶学生准备:由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担任各组组长)提前24 h准备好2个实验1探究植物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对照组2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和对照组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图片及问题讨论: 1买火柴的小女孩为什么会死在街头?2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怎么做?3.食物中的能量能直接被人利用吗?点拨:食物中的能量不能直接被人利用。能量必须要先被释放。那么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如何释放的呢?二、探究实验,构建新知。(一)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

9、关系活动1:让学生亲自体验、感受呼和吸的过程师生交流:吸,是把空气吸入肺内;呼,是把肺内气体呼到空气中。一吸一呼是一次呼吸,而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叫做呼吸频率。知识链结:让学生阅读课本108页的小资料内容,在书上圈画不同年龄段的呼吸频率数。活动2:体验能量的释放与呼吸的关系。表格及问题生活状态安静时迅速起蹲1min休息2min后呼吸频率第1组第2组.统计平均值讨论:(1)人体三种状态下呼吸频率有何差异?(2)哪种状态下消耗的能量最多?感觉最累?(3)消耗能量的多少与呼吸频率关系如何?A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B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C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频率D运动强度 消耗能量 呼吸

10、频率(4)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密切相关吗?说说你的理由.(5)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成分有差异吗?怎样验证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差异?活动规则: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要求学生测3组数据:安静时的呼吸频率;迅速起蹲1分钟后的呼吸频率;休息2分钟后的呼吸频率。把相关数据写入书本P108页的相关表格中,算出平均值。活动注意事项:1把书本P108页表格中 “休息5分钟”,改为“休息2分钟”。(因为休息的时间太长,一方面会造成课堂没有教学活动而产生混乱;另一方面,其呼吸频率和安静时没有太大差距。)2先测量“安静时的呼吸频率”并记录,接着测量“迅速起蹲1分钟后的呼吸频率”,填写数据和算出平均值。(正好约2分钟)接着

11、测量休息2分钟后的呼吸频率。3强调测定“安静时的呼吸频率”时,要避免有意识的深呼吸。4为了安全,在起蹲时,叫学生离开座位,在过道中进行。多媒体投影:一个计时器,倒计时开始,学生进行活动。知识链接: (1)介绍二氧化碳的特性-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介绍氧气的特性-助燃。演示实验: (1)请一位同学往澄清的石灰水中缓缓吹气,用洗耳球往另一个装有相同的澄清石灰水中注入空气。 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 将快要熄灭的火柴放进氧气瓶,观察火柴有什么变化?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质疑:植物呼吸吗?植物呼吸时气体的变化和人一样吗?(二)、探究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活动3:探

12、究植物在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碳。探究讨论:(1)为什么实验中要在盛有新鲜菠菜的袋子和空的袋子外套上黑塑料袋,并放在黑暗处? (2)实验中哪一组是对照组? (3)去掉外面的黑塑料袋,观察盛有新鲜菠菜的袋子内壁,发现了什么?(4)盛有新鲜菠菜的袋子中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点拨:我们自己呼出的气体中有水蒸气。联想到家中装蔬菜、水果的塑料袋内壁等。植物也和动物一样,呼出水蒸气。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选择:生命活动旺盛的植物材料即可,如萌发的种子(豆芽)、新鲜的蔬菜等(2)提前安排兴趣小组的同学去做分组实验:探究新鲜菠菜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和对照组。(参考

13、书本P109)(3)盛有新鲜菠菜的袋子和空的袋子的袋口要密封,并在外套上黑塑料袋,放黑暗处。活动4:探究植物在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参考书本P110)探究讨论:1为什么实验中要将广口瓶外套上黑塑料袋并放在黑暗处? 2实验中哪一组是对照组? 3将燃烧的小蜡烛伸进盛有新鲜菠菜的广口瓶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材料选择:生命活动旺盛的植物材料即可,如萌发的种子(豆芽)、新鲜的蔬菜等(2)提前安排兴趣小组的同学去做分组实验:探究新鲜菠菜呼吸作用消耗氧气的实验和对照组。(3)盛有新鲜菠菜的广口瓶和盛有煮熟菠菜的广口瓶瓶口要密封,并在外套上黑塑料袋,放黑暗且温暖处。(

14、4)用沸水处理菠菜的做法,是先烧开水,再把菠菜放入沸水中一会,即可捞出。不能放在锅里煮,否则会被煮烂。提示:沸水处理过的为死细胞,而新鲜的菠菜为活的个体。启发:分析实验中将广口瓶放在温暖的地方的原因。(为解决后面新鲜蔬菜水果的储藏方法埋下伏笔)点拨:能量的释放与呼吸有关。因此,有机物中能量的释放与呼吸吸收的氧气有关。木材燃烧需要氧气并释放出能量,人体内有机物与氧气相遇也是发生的某种意义上的“燃烧”,同时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利用,但这种燃烧是在温和的情况下进行的。英国化学家法拉第把呼吸比喻为“生命现象的燃烧过程”,储存在生物体内的有机物在氧气参与下分解,并释放能量。质疑:(1)你认为人体内有机物中的能量是在人体的哪个结构中被释放出来的?(2)呼吸和呼吸作用是一回事吗? (3)依据呼吸作用的概念,模仿光合作用的公式,写出呼吸作用的公式并关注公式中物质与能量的变化。(4)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多媒体展示:呼吸作用:有机物(储能)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氧 启发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启发:引导学生列表比较、分析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区别和联系。(可以从原料、场所、产物、条件、物质能量变化5个方面比较光合作用和呼吸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