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的现场急救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699430 上传时间:2017-05-1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4.4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创伤的现场急救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的现场急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的现场急救(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的现场急救 引言 近几十年,世界上各类突发事故不断发生,使得创伤已成为“世界的第一公害” 全球每年创伤的死伤人数在数千万人以上,其中大部分死于多发伤。 车祸、 地震、 自杀、 溺水、 坠落、 世界范围 每年车祸受伤约 5000 万(1.6人 /秒 ) 死亡 120 万( 1人/25秒) 车祸死亡人数和万车死亡率以中国为最高。 中国车祸所致的重度创伤伤员中,约有 2/3因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救助而在伤后 30 min内死于现场或运输途中。 交通事故引发的创伤正在成为危及人类生存的“第一杀手” 我国上报的道路交通事故 1951年: 5922起 1995年: 271843起,死亡 71494人,伤

2、159308人 1998年: 78067人死亡, 222721人重伤 2003年: 77万多起,死亡 109381人,56多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超过 33亿元 地震 1976年唐山大地震 重伤 70多万人,死亡 24.2万人,高位截瘫 16万人 2008年汶川地震 69227人遇难, 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 玉树地震 约 42%的自杀死亡发生在中国 共同特点 高速、高能 群伤多、多发伤多 并发症高、残废率高、死亡率高 研究显示 创伤死亡大多发生在事故现场或院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院前创伤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创伤死亡的时间大多数发生于伤后 1h内,主要取决于事故本身特性和院前急

3、救状况 及时、高效地进行现场急救是减少死亡率、减轻和避免残疾的关键! 创伤定义 机械性损伤 即机械性致伤因子造成的人体组织结构连续性破坏 一般是外界机械性物质接触人体所造成 创伤常见病因 交通事故 高空坠落 物体倒塌 运动过度 碰撞 自杀 遭遇暴力 跌倒等 创伤分类 开放性创伤:擦伤、撕裂伤、刺伤、切伤和砍伤、火器伤及其导致的器官组织与外界相通的损伤等; 闭合性创伤:挫伤、挤压伤、扭伤、压砸伤及其导致的关节脱位、闭合骨折、闭合性内部组织器官损伤等。 几个概念 多发伤 :单一致伤因素造成的 2个或 2个以上解剖部位的损伤。 复合伤 :两个或两个以上致伤因素同时或相继作用,使机体造成的损伤,解剖部

4、位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部位、多脏器的。(如原子弹爆炸所致的热压伤、烧冲伤、放冲伤、爆炸伤) 多处伤 :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有两处以上的损伤。(如股骨多处骨折) 创伤现场急救的目的 减少死亡率 减轻和避免残疾 创伤急救的基本原则 先抢救,后固定,再搬运 注意采取措施,防止伤情加重或伤口的污染。 基本程序 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先抢后救、抢中有救。现场环境不安全时:尽快脱离事故现场 如 火灾现场人员应用拧干的 湿毛巾 蒙住口、鼻,匍匐前进迅速离开现场 医护人员以救为主,其他人员以抢为主 立即解除持续损伤因素 烧伤(包括化学烧伤) 大量清水冲洗 电击 首先断电 煤气中毒 开窗通风、关闭煤气、

5、脱离现场 创伤后的三个死亡高峰 第一高峰 :伤后数分钟内。 死亡原因 :脑干损伤、高位颈髓的严重损伤、心脏和大血管的损伤。 第二高峰 :伤后 68小时之内。 死亡原因 :颅内血肿、血气胸、肝脾破裂,骨盆及四肢骨折所致的大出血。 第三高峰 :伤后数天到数周内。 死亡原因 :严重创伤后引发的重症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创伤救护的基本任务之一 就是通过早期正确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避免和降低第二、第三个死亡高峰。 创伤急救的五项基本技术 通气、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通气 止血 判断动脉出血和静脉出血 动脉出血 颜色鲜红,可呈涌泉状或随心跳节律性喷射;大动脉损伤出血可快速导致循环血容量下降;肢体

6、大动脉损伤出血伤口较小引流不畅时,可快速形成肢体肿胀和搏动性血肿。 静脉出血 呈暗红色,压力比动脉低,但静脉壁宽大并可能曲张。当曲张或大的静脉损伤,血液也会大量涌出。 毛细血管出血 可发生在任何伤口。开始出血活跃,呈鲜红色,但出血量不大。撞击可引起皮下毛细血管破裂,导致皮下瘀血。 常用止血法 1、加压包扎止血法 最常用 的止血方法 适用于大部分外出血 伤口覆盖较厚敷料后 再用绷带或三角巾等 加压包扎 常用止血法 2、指压止血法 抢救者用手指将出血部位近端的动脉血管按压在骨骼上,使血管闭塞、血流中断而达到止血的目的 适用于 动脉破裂出血的 临时 止血 优点 立竿见影 缺点 不宜持久采用 指压止血

7、法 常用止血法 3、止血带止血法 四肢大动脉破裂大出血,而加压包扎止血法无效时的重要救命方法 气囊止血带 橡皮管止血带 布带止血带 其它止血法 填塞止血法 钳夹止血法 等等 抬高患肢 包 扎 包扎的目的 固定敷料或夹板 压迫控制出血 稳定、保护患肢,减轻疼痛和二次损伤 绷带包扎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原则 松紧适宜,既达到止血、固定的目的而又不影响肢体的血液循环 注意事项 伤口部位需先覆盖无菌敷料(可用干净软布、手绢、纸巾代替),再用绷带包扎 尽量露出指肢末端,以观察血液循环 打结时要用平结 每隔 10分钟检查一次末端的血液循环 常用绷带的种类 卷轴绷带(绷带卷) 管套状弹性绷带(弹力网套) 三角绷

8、带(三角巾) 其它(如四头带、多头带等) 绷带卷包扎法 环形包扎法 基本方法。用于四肢、额部等粗细相近的部位较小伤口 螺 旋包扎法 较常用。用于直径变化幅度较小的肢体部位包扎 螺旋反折包扎法 较少用。用于直径变化幅度较大的肢体部位包扎 8字形包扎法 多用于肘膝等关节部位 人字形包扎法 利于关节背侧凸起部位的加压 回返式包扎法 用于指趾末端和断肢残端的包扎 三角巾包扎法 可用于头、肩、胸、腹、手足等几乎所有部位的包扎 前臂悬挂 :适用于上臂、肩部骨折及手部损伤。 大手挂 :主要用于前臂或肘关节损伤等。 小手挂(三角手挂) :适用于肩肘关节脱位复位后制动、胸壁骨折的辅助固定等。 三角巾包扎法 替代

9、品临时悬挂 固定(创伤部位的制动) 目的:减轻疼痛刺激、防止避免再出血和二次损伤,便于搬运。 肢体制动可用夹板、树枝,上肢可固定于躯干,下肢可固定于对侧肢体。 头颈部两侧可用衣服抵紧。 躯干制动可借助于担架和束带 。 固 定 骨折的现场判断 外伤史以及伤员的症状体征 一旦怀疑,应尽量减少患处的活动,采取适当的固定措施,转送时尽量用硬板床。 骨折的专有体征(确诊) 畸形:成角、旋转、肢体缩短等 异常活动:避免刻意检查! 骨擦音及骨擦感:避免刻意检查! 骨折的其它症状体征 疼痛:局部剧痛、明显压痛、间接压痛 肿胀瘀血:骨折刺破周围血管、软组织及骨髓腔出血 功能障碍:支撑、运动、保护功能受到影响 休

10、克:可见于严重骨折出血较多者 骨折的现场处理原则 抢救生命 创伤现场急救的首要原则是抢救生命 如发现伤员心跳、呼吸已经停止或濒于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昏迷病人应保持其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其口咽部异物 开放性骨折伤口大量出血者应立即加压包扎止血。 有生命危险的骨折病人,应优先快速运往医院救治。 骨折的现场处理原则 伤口处理 开放性伤口应立即用消毒纱布或干净布加压包扎,以止血并防止伤口继续被污染。 外露的骨折端 切勿推入伤口,以免污染深层组织。 骨折的现场处理原则 简单固定 目的 减少伤员的疼痛及周围组织二次损伤 便于伤员的搬运和转送 注意 力求简单而有效,不要求准确复位 就地取材:木棍、板条

11、、树枝、手杖或硬纸板 长短以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 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上肢可固定在胸壁或悬于胸前;下肢可同健肢固定在一起。 骨折的现场处理原则 必要止痛 严重外伤后,强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如有可能和必要,可注射止痛剂,如吗啡或杜冷丁等 有脑、胸部损伤者不可注射吗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枢 需要麻醉手术者不宜使用口服止痛药,以免影响麻醉。 骨折的现场处理原则 安全转运 经以上现场救护后,如条件具备,应将伤员迅速、安全地转运到医院救治。 转运途中要注意动作轻稳,防止震动和碰坏伤肢,以减少伤员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适当的活动 骨折固定的基本原则和注意事项 先救命、后治伤 开放性骨折,先止

12、血、再包扎、最后固定 下肢或脊柱骨折,应就地固定 夹板长度应超过骨折两端的关节 夹板等固定材料不要直接与皮肤接触 上肢固定 一般 肘关节屈曲;下肢固定应伸直 严禁 将外露的骨折断端送回伤口内 不要试图复位 适当抬高伤肢 松紧度要适宜 捆绑带不得捆绑在骨折的部位 四肢骨折固定时,应露出指(趾)端 搬运与转送 在维持好呼吸、循环功能后妥善处理好伤区,适当的镇痛,镇静治疗,快速综合评估病情相对稳定后,尽快转送医院进一步救治。 合适的搬运方式:保证伤肢的固定,受伤部位不被挤压、不负重、不悬空,勿使伤处移位、扭曲、震动。 转运途中:严密观察病情,特别是病人神志、生命体征变化、伤肢的出血及血供情况,并做好

13、急救治疗记录,电话通知医院相关科室做好急救准备。 徒手搬运法 1、一位救护员搬运: 扶行法:适用 清醒,没有骨折,伤势不重,有人帮助下能自己行走的伤员。 背负法:适用老幼、体轻、清醒,没有或仅足踝骨折,距离较远的伤员。 爬行法:适用在狭窄空间或 浓烟的环境 下。 抱持法:适于体轻者 没有或仅有手足部骨折 、伤势不重,短距离搬运的最佳方法。 拖行法 :适用于 现场环境危险,必须迅速将伤员移到安全区域而不能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时。 徒手搬运法 2、两位救护员 四手坐抬法(轿杠式) : 清醒,无脊柱、骨盆及大腿骨折,至少一侧上肢功能正常的伤员 。 两手坐抬法 ( 椅托式 ) :清醒 , 无脊柱 、 骨盆及大腿骨折 , 但体弱的伤员 前后扶持法 ( 拉车式 ) : 将伤员移上椅子 、 担架或在狭窄地方搬运伤者 。 3、三人或四人搬运 三人或四人平托式:适用于 短距离搬运 脊柱骨折伤员(如上下担架等) 。 搬运与转送 代用品临时担架 各部位开放或闭合伤的 现场处理 止血、包扎、固定和搬运 头部伤口 头皮伤口加压包扎或钳夹止血 怀疑颈椎损伤者须妥善固定 昏迷伤员需清除口腔内的呕吐物和血块,头偏向一侧,牵拉出舌头,以防舌头后坠和呕吐物返流到气管,造成窒息 脑脊液鼻漏耳漏:消毒纱布轻擦流出的血液,保持局部清洁,将病人送往具备开颅手术的医院。 切勿堵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医师/药师资格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