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69934454 上传时间:2019-01-15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329.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语文中考总复习之六,名句,【预习练习】 (一)(2008年苏州市)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作者和篇名 。 会当凌绝顶, 。( 望岳)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曹操观沧海) 子曰:“默而识之, , ,何有于我哉!” ( (论语)八则)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答案,一览众山小 杜甫 但愿人长久 长风破浪会有时 行路难 蜡炬成灰泪始干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苔痕上阶绿 不求闻达于诸侯,要点讲解: 这8

2、道默写题要求根据上下句写出原句难度不大。所选句子都是古诗文名句,所涉及篇目都是名家名作,能全面反映学生的文学积累水平。只要背熟了,答题时能认真读题,看清试题提供的文句,确定其所在的篇目及语段就可以了。同时注意填写时不要错写、添写、漏写、倒写。,(二)(2008 南充市)根据提示,填写句子,论语十则中最早由儒家提倡的待人接物的处世之道的句子是: 。 到三峡旅游过的人都知道,如今的三峡,春冬时候的水依然像郦道元笔下所描写的那样“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一些德高望重的老教师退休后仍然关心青年教师的成长,这种奉献精神正如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称道的: , 。,(二)(2008 南充市)根据提示

3、,填写句子,“生于忧患,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逝于安乐,用赤诚赢得生前身后名。”这是“感动中国人物”霍英东的颁奖词中的一句,化用了孟子“ , ”和南宋词人 “ ,赢得生前身后名”的句子。 沁园春雪中能够表明作者写作主旨和豪迈心情的句子是 , , 。 (6)四季皆可入诗:“ , ”悄然带来了春的气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形象描绘了秋的浩荡;“ , ”巧妙渲染了冬的奇美。,答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辛弃疾 了却君王天下事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6)示例: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忽如一夜春风来

4、,千树万树梨花开,要点讲解,这6道题是理解性默写,将课内外知识结合起来,考查迁移能力和灵活运用能力。 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弄清它问的是什么,有什么要求,再回顾有关课文的相关语段、语句,通过分析、比较,谨慎选择、确定。最后应把所有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以此检查所填句子是否正确。,【中考要求】 1.背诵重要诗文、名句、常见格言警句。 2.积累语言材料,在有意识的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不断丰富自己语言,提高文学素养。,【命题回顾及趋势】 1.重点考查内容教材中讲读及诵读欣赏部分的古诗文名句,新课标推荐的古诗文名句,以及常用的警句、格言、谚语、歇后语等。 2.主要考查

5、方式古诗文名句默写以主观题为主,重点题型包括:、直接填写上(下)句;、根据要求填写规定句;、根据提示的理解填写相关句 3.考查发展趋势简单记背趋少,理解记忆增多,综合考查逐步出现。,高效复习,一、备考方法 1.梳理教材,精选资料; 2.假以时日,积少成多; 3.注重理解,准确记忆。 具体说要认真做到以下几点: (1)领悟含义。对每一条名言名句,都要领悟其大致含义,特别是其中的关键字词。 (2)圈点强记。对名言名句中的易混字、易错字,要用红笔圈点出来,以激起有意注意,重点把握。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中的“跬”,“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中的“弛”。 (3)边诵边写。记忆时,可边背诵,边用笔在草

6、稿纸上写出对应的上下句或句子中的关键字。 (4)规范书写。书写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写潦草字,不写繁体字和不规范的简化字,不添减笔画。,“默写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与段及大纲推荐背诵的古诗文” 此项考查意在引导考生重视诵读,培养语感,强调语文学习中的积累、感悟及熏陶,提高人文素质。 考查途径为默写。 规定背诵的是为考生备考限定一个大致范围,意思是所要考的内容并不是漫无边际的,而是中学课本所规定的背诵篇目以及所涉及到的名句名篇。 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言和名篇。所谓“名言”,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之类;所谓“名篇”,是指在人

7、们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也包括现代诗文的默写。,二、考点阐释,名句名篇,或揭示了人生的哲理,或反映生活的真谛,或描摹了人物的情貌,或表现了事物的真相,它融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于一体,语言简炼,涵义深刻,具有永恒的思想价值和艺术魅力。因此,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经常考查的内容: 揭示人类社会及事物发展规律的句子。(即富有哲理性的句子) 抒发爱国情怀、崇高理想、坚强意志、阔大胸怀的句子。 描写优美意境的名句 2.一般不考查的内容: 由于历史原因,现已不合时代主调的名句。 消极片面的(如表达伤感、失意、忧愤的名句) 不利于培养健康向上情操的句子(如:万般皆下品,

8、惟有读书高;各人自扫门前雪,哪管他人瓦上霜等。) 表达家庭、爱情、婚姻等内容的句子,三、考查重点,例题解析,【例1】 (2008南京市)用课文原句填空。,(1)关关雎鸠, 。(诗经关雎) (2)人则无法家拂士, ,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3)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 (4)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5)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其一) (6)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7)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8)但愿人长久, 。(苏轼水调歌头) (9)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答案,(1)在河之洲 (2)出则无敌国外患

9、者 (3)采菊东篱下 (4)天涯若比邻 (5)直挂云帆济沧海 (6)无可奈何花落去 (7)醉翁之意不在酒 (8)千里共婵娟 (9)赢得生前身后名,解析: 这道题设计简单,考查意图明确,只要考生能根据上(下)句或题后作者及篇名提示就能写出正确答案。当然,在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书写正确,不能出现错别字。,【例2】提示运用型(2008长沙) (1)苏轼在浣溪沙中不自伤白发、不悲叹衰老的诗句是 , 。 (2)温庭筠用“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望江南)一句,生动地传达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唐代诗人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也写过与此意境类似的句子: 。 (3)王勃在 中用“ , ”安慰朋友,表明只要心

10、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4)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将在北京开幕,请你引用论语中的“ , ”来表达我们对世界各国嘉宾的欢迎之情。 (5)残酷的地震摧毁了我们的家园,但我们坚信,像陶渊明笔下所描写的“土地平旷,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鸡犬相闻”的美好家园必将重现在美丽的天府之国。,答案: (1)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2)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4)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5)屋舍俨然 阡陌交通,解析,这道题要求根据提示默写规定句子,一题一解。解题时要看清题目的提示,联想提示到的作者及诗名,完整回忆诗

11、歌内容,慎重选择符合提示要求的句子。,【例3】 开放整合型 请你从积累的古诗文中,摘抄两个与“友情”有关的句子。 _ _,解析:这是一道开放型默写题,一般一题多解。主要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归纳整理能力,真正做到活学活用。默写有关友情的句子,首先心中要抒写友情的诗篇,诸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渭城曲、别董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接下来从中筛选最能体现友情的佳句,像“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古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等都是正确答案;,中考名句默写题一般不人为设置障碍,因此答题难度较小。通过历年中考阅卷情况

12、分析,这类题的失分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直接填写时会出现错别字。,2.根据提示默写时往往因不理解提示要求而导致默写错误。,【中考失分点】,【例】 泰山,赤壁,黄鹤楼,西湖,这些都是名胜古迹,请你任选一处写出两句与之相关的古诗词。_ 古代诗词中,写春雨的句子很多,请你默写出上下相连、意思完整的两句。 _,解析:题要求从给出的名胜中选择一处,句中既可含“泰山”“赤壁”“黄鹤楼”“西湖”等词语,又可不含这些词语,但内容必须与之相关。如,写泰山,可填“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西湖,可填“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 ,亦可填“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等。题则不同,所填句子首

13、先是写“雨”,还要是春天的雨,如“天街小雨润如舒,草色遥看近却无”、“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要是填“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前”就不对了,因为这是夏天的雨。,3.对题目的要求没有领会,理解不透彻。,多背多记,丰富积累; 细看静思,找准句子; 慎重落笔,不写别字。,【应试策略】,1.审清题目,抓关键信息,不能遗漏。 2.不写错别字,不添字、漏字。 3.分清“古诗”“古诗文”“诗文”“诗词”。 4.答题时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 5.分清“原句”还是间接引用。 6.分清“有关”还是“实写”。,常规要求,热身练习,(一)直接默写式题型。要求直接按课文原句填写上句或下句,只要熟记原文即可。这种题

14、目难度不大,但要求很高,有错字或空缺均不得分。(2008陕西),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陶渊明饮酒)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黄昏。(杜甫望岳)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柳宗元小石潭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欧阳修醉翁亭记),(二)提示型默写题。 这类题要求考生不仅会背诵原文,而且对原文的内容有所理解。解这类题必须依据题干有关内容的提示(或要求)填写句子。,(1)欧阳修醉翁亭记一文中,把游览山水的乐趣寄托在晏饮之中的句子是:山水之乐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2 )白居易观刈麦一诗中表现穷苦人民劳动艰辛的句子是: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3)行路难中表现李白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慨,在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